APP下载

广西少数民族地区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调查研究

2022-05-30艾桃桃

广西教育·B版 2022年5期
关键词:少数民族地区留守儿童家庭教育

【摘要】本文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从留守儿童基本信息、亲子交往情况、其他监护情况、监护人文化程度、学习情况、心理健康情况等方面阐述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现状及存在问题,提出完善家庭教育的措施:增强留守孩子家长、受托监护人的家庭教育意识;提高监护人的综合素质;营造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定期与学校沟通,发挥协同作用;提高社区村委监护管理与教育工作的综合功能。

【关键词】少数民族地区 留守儿童 家庭教育

调查研究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2)14-0014-04

家庭教育是指父母或其他监护人为促进未成年人全面健康成长,对其实施的道德品质、身体素质、文化修养等方面的培育、引导和影响。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结构的优化,外出务工的家长越来越多,广西少数民族地区留守儿童的数量在增加,家庭教育的长期缺失会影响儿童的身心和谐健康发展,从长远来看,还将成为影响广西经济实力提升和社会稳定的消极因素。本文以广西地区部分中小学留守儿童为对象进行调查研究,旨在了解广西少数民族地区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现状,找出问题,并针对家庭教育开展情况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

一、调查对象与方法

(一)调查对象

本次问卷调查的对象主要是百色市与河池市部分小学、初中和高中的留守儿童。发放问卷的学校主要是:德保县城关镇第一初级中学、德保初中、德保县城关镇第三初级中学、靖西市第三中学、靖西市民族中学、靖西市新州镇中心校、宜州区第一中学、宜州区红卫学校、宜州区实验小学。

本次共调查380名留守儿童(如表1所示),其中男孩159人,女孩221人;7—11岁的28人,12—14岁的206人,15—17岁的146人;汉族学生23人,壮族学生342人,其他少数民族学生15人;就读小学阶段52人,就读初中阶段288人,就读高中阶段40人。在380名留守儿童中,有205位监护人是祖辈,他们的文化程度多数不高,平时忙于耕作,很少有时间教育、陪伴孩子,而大部分外出務工的父母亲半年甚至更长时间才能和孩子见一次面;有38位监护人是父母亲,他们的文化程度多为初中水平,平时大部分时间在家种地、做家务,或者在县城工作,与孩子相处的时间较少;有69人自己居住,68位监护人是其他亲属。

(二)问卷设计与发放

本次问卷调查通过对留守儿童发放问卷,采取随机取样、自愿配合的方式进行。问卷发放方式为线下发放。共计发放问卷380份,回收有效问卷380份,回收有效率100%。本研究问卷从基本信息、亲子交往情况、其他监护情况、监护人文化程度、学习情况、心理健康情况等方面了解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现状。

二、家庭教育调查结果分析

(一)对留守儿童的管理教育不到位

1.亲子之间沟通交往情况

在对广西少数民族地区农村留守儿童抽样问卷调查后,笔者发现该地区的农村留守儿童父母1年以上(含1年)不回家的情况较普遍(57.9%)(具体调查情况如表2所示):父母半年以下回来一次的占比22.9%,父母半年回来一次的占比为19.2%,父母1年回来一次的占比为36.6%,父母2—3年回来一次的占比为6.6%,父母4年及4年以上回来一次的占比为14.7%。调查结果显示,在广西民族地区农村留守儿童家庭中,大部分儿童的家长要时隔1年以上才能回家一次,由此可见,父母在留守儿童家庭教育中长期缺位。

另外,笔者在调查中发现(如表3所示),189名外出父母与子女联系时主要关注孩子的学习情况,占沟通总数的49.5%;206名家长更多关注孩子的身体健康,占比为54.2%;关心孩子吃穿住行等日常生活状况的父母有57人,占比15.0%;关注孩子内心想法的父母有84人,占比为22.1%;关注孩子情感的父母为60人,占比为15.8%。重视学习教育和身体健康,轻视与子女的情感交流,忽视倾听子女的内心想法是留守儿童父母在家庭教育管理中的主要通病。

2.其他监护人管理情况

在对“父母外出和谁生活在一起”的调查中,有205名儿童(占53.9%)是和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有38名儿童(占10.0%)是和外公外婆生活在一起,有69名儿童(占18.2%)是自己居住,有68名儿童(占17.9%)是和其他人生活在一起。可见在大部分家庭中,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主要由祖辈来执行,另外仍有相当一部分儿童是自己居住,家庭教育和管理缺失严重。

3.监护人的文化程度

儿童个性、人格发展情况的好坏与其家庭教育有很大关系,而留守儿童长期与父母分离,其家庭教育情况就跟监护人密不可分了。监护人自身道德品质好坏、文化程度高低,都不可避免地影响着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实施。

调查结果如表5所示,其中,监护人未上过学的人数为13人,占比为3.4%;上过小学的人数为112人,占比为29.5%;初中文化程度的有194人,占比为51.1%;高中文化程度的有43人,占比为11.3%;而具有大学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人数为18人,占比为4.7%。可见,绝大多数监护人受教育程度较低。

(二)留守儿童学习情况欠佳

在中小学教育阶段,学生除了培养学习的积极性,更需要培养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但他们年龄尚小,因此好习惯的养成都离不开家人的帮助。但留守儿童由于长期缺少父母或其他监护人的及时管教和有效监管,加之年龄较小、自律性差等,导致普遍存在学习成绩不佳、学习习惯差等问题。

在针对学习兴趣的调查中,表示对学习比较感兴趣的留守儿童只占总体的50.3%,消极被动不爱学习占16.1%,没有学习目标的占29.7%,厌恶学习的儿童占3.9%。

另外,在对留守儿童平时综合测评的调查中,笔者发现平均成绩90分以上(优秀)的学生有34人,占总数的8.9%;80—90(良好)的学生有73人,占总数19.2%;70—80分(良好)的学生有79人,占总数的20.8%;60—70分(及格)的学生有121人,占31.8%;60分以下(不及格)的学生有73人,占总数的19.2%;71.8%的留守儿童在80分以下。可见大部分留守儿童未能准确理解学习内容。

此外,通过认真观察表6我们还发现,喜欢学习的191名学生中有52人得分在60—70分之间,14人不及格,可见学生缺乏良好的学习方法和有效的家庭教育管理,即使学生对学习充满兴趣,但学习成绩依然欠佳。同时我们还发现,厌恶学习的学生有15人,成绩都在70分以下。学习积极性不高、听课不专心、不认真完成作业、家庭教育管理缺失导致大部分农村留守儿童的学习成绩处于中等及中等以下水平。

此外,由于社会就业压力的增大,“读书无用论”在许多农村地区“长盛不衰”。许多留守儿童家长认为无论学历高低,将来都是给别人打工,学好学坏差别不大,从经济角度考虑,早点出去打工还能挣到更多钱。受这种思想的影响,很多农村留守儿童有厌学情绪,表现出学习积极性不高,迟到、早退、旷课等现象层出不穷。

(三)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突出

儿童时期是一个人心理成长、成熟的关键期,在这个阶段,家庭教育的影响是巨大的。在这一时期,如果儿童成长在一个完整和睦的家庭中,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和熏陶,对其独立、完整人格的形成是至关重要的。而父母这个引导者、示范者的角色是任何人都替代不了的。但由于父母长期外出务工,导致留守兒童家庭亲子之间交流变少,亲子关系疏远,亲情淡化,更缺乏心灵上的沟通。当然,如果其他监护人能适时地跟孩子多沟通,承担起父母的角色,也能将留守儿童的心理伤害降到最低,但往往事与愿违。留守儿童长期处于“亲情饥渴”状态,情感需求无法得到满足,严重影响其性格的形成,部分儿童甚至出现一些性格缺陷和心理障碍。有研究表明,在父母一方或双方缺席的情况下,留守儿童普遍缺少安全感,具体表现为自卑、易怒、性格孤僻等。

如表7所示,调查中75名儿童(占19.7%)有离家出走的想法,58名儿童(占15.3%)想要生病一次,50名儿童(13.2%)觉得活着没意思,60名儿童(占15.8%)觉得学习没意思,38名儿童(占10.0%)感觉被遗弃了,85名儿童(占22.4%)觉得自己什么都不如别人,14名儿童(占3.7%)想自杀一次。

三、完善家庭教育的措施

家庭教育对儿童的发展非常重要。但留守儿童的父母却长年外出务工,使得这些儿童无法像一般儿童那样在一个健全的家庭中长大,而委托监护人通常受教育程度低,往往无法开展良好的家庭教育。为了有效解决这一问题,笔者认为,必须从意识入手,使家长和委托监护人真正意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以此增强家庭教育的功效。

(一)增强留守孩子家长、受托监护人的家庭教育意识

家长是孩子的终生导师,首先应使家长拥有科学的家庭理想,并提高其家庭教育意识,让其更重视子女的家庭教育,认真考虑儿童教养难题,并勇于担当家庭教育的职责。当父母形成合理的家庭价值观后,与受托监护人做好协调配合,通过不同方法与措施,保证孩子在平安、平等的环境下成长。对留守儿童而言,相对小学教育的影响,他们首先需要有一种健全的家庭意识与价值观,所以应该培养监护人的家庭价值观,让他们消除片面的依靠学校教育的想法,这才是儿童能够受到良好家庭教育的关键保障。

(二)提高监护人的综合素质

父母在出去务工前,应该选定合适的委托监护人。选择监护人不应该只关注孩子的生存环境得到改善,更要综合考量受委托监护人的品德、才能、社会责任感等方面,尽可能让孩子在各方面都能获得适当关心。另外,家庭教育管理机构要主动开展线上线下培训活动,一方面组织监护人开展教育培训,另一方面传播基本的家庭教育理念、方式,从侧面指导监护人提高社会责任感,共同为留守儿童的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

(三)营造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

研究还表明,外出务工家长和留守儿童之间的情感交流普遍比较薄弱,这也直接造成了亲子关系弱化的问题。因此,家长需要想方设法,通过各种联系方式定期、不定期和孩子沟通,包括通过电话、网络聊天等手段,多了解儿童日常生活、学习情况,尤其要了解孩子心理健康方面的情况,并随时了解儿童的生活基本状况。此外,留守儿童家长也应该尽可能多地创造条件回家陪伴孩子,并积极协助学校、委托监护人等对孩子做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从而建立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这对孩子的身心健康及后续发展都是至关重要的。

(四)定期与学校沟通,发挥协同作用

对儿童而言,学校和家庭是其人生路途中受教育最主要的两个场所。留守儿童家长要利用QQ、微信、电话等通讯手段定期与教师交流,从多方面了解孩子的日常生活、学习情况、心理状况等。同时,也要加强与班级其他家长的沟通,互相学习家庭教育成功经验。在学校教师的引导下,根据自家孩子的优点与缺陷制订最适宜的家庭教育方式。

(五)提高社区、村委监护管理与教育工作的综合功能

社区、村委要整合已有的社会设施、机构等资源,通过关爱帮扶工作站、农村青少年活动中心、青年就业创业中心、农村流动团员管理中心、妇女联合会等社会组织机构,共同帮助家长和监护人对留守儿童进行有效管理和教育。社区居委会或村委会要全面了解本地务工农户、家属、子女等信息,并做好备案记录,及时更新;针对留守儿童家庭或家族的具体情况,对第一监护人做好统筹管理;与家长或第一监护人签订留守儿童监管责任书,加大对监护人的管控力度,并落实预警制度和失职追究制度;利用在外务工家长集中返乡探亲的时间,及时组织召开家长会,并组建家庭教育委员会,积极指导家长和监护人关心留守儿童的全面和谐发展;积极搭建各责任单位内部的反馈信息沟通渠道,通过反映实际情况和对留守儿童的动态关注,适时与学生、家庭家族、监护人以及政府机关开展信息通报,从而有效提高社区、村委监护管理与教育工作的综合功能。

参考文献

[1]赵忠心.家庭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9).

[2]谢新华,张虹.国外移民留守儿童研究及其启示[J].青少年研究,2012(1).

[3]江立华.留守儿童的建构与研究反思[J].人文杂志,2011(3).

[4]吕吉,刘亮.农村留守儿童家庭结构功能的变化及其影响[J].中国特殊教育,2011(10).

注:本文系2021年度广西高校中青年教师科研基础能力提升项目课题“广西县域农村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现状及对策研究”(2021KY0946)、广西教育科学规划2021年度学前教育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研究专项课题“广西职校‘学前儿童心理发展课程在工作过程系统化模式下教育改革探析”(2021ZJY783)、2019年度广西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专项建设项目课题“学前儿童心理发展”(GXYZ-XTHCK-3)、2019年度校级教学改革专项委托课题“广西高职院校学生职前实习适应性研究”(GXYZJGZX2019B14)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艾桃桃(1987— ),江西南昌人,硕士研究生学历,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儿童心理健康教育。

猜你喜欢

少数民族地区留守儿童家庭教育
少数民族地区大学数学范式教学探析
论湘西地区刑事和解制度的适用
天柱县少数民族地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思考
家、园合作是幼儿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初中生家庭教育与心理健康
家庭环境对中学生性格及成长的影响
体育舞蹈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干预效应的实验研究
学生的个性发展与教育
少数民族地区居民消费结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