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哲学与革命的关系

2022-05-30张卓雅

科学导报 2022年50期
关键词:关系哲学革命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和哲学;哲学;革命;关系

在1930年新版的《马克思主义和哲学》中,科尔施加了一个“马克思主义与哲学关系问题的现状的反批评”,在这个反批评中,科尔施将20世纪初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基本状况精炼地描述为一种对立——即以卢卡奇和科尔施为代表的西方马克思主义和以第三国际为代表的“正统马克思主义”的对立。科尔施认为二者的区别在于,西方马克思主义道路重视马克思主义和德国古典哲学之间在思想上的渊源关系,而“正统马克思主义”则陷入了实证主义的窠臼。科尔施认为之所以要强调马克思主义对德国古典哲学的继承关系,是因为只有理清这层关系,才能理解马克思主义与当下资本主义社会之间的关系。

与“正统马克思主义”陷入实证主义的窠臼从而否认马克思主义的哲学维度不同,科尔施非常强调马克思主义具有哲学维度的必要性,并看到了哲学之于革命的重要性。科尔施认为,强调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性质,不需要否定老年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贡献,也并非意味着要割裂青年马克思主义与老年马克思主义之间的关系。科尔施本人看到了老年马克思主义之于青年马克思主义所实现的的理论转向,并且非常重视这一理论转向,他认为马克思本人就是要通过走上一条彻底“取消哲学”的道路从而守住自己思想的哲学性质。科尔施的这一思考方向可以清晰地表达为:强调马克思主义的哲学维度不等于让马克思主义成为一种纯粹的哲学,强调马克思主义的哲学维度实际上与马克思本人所走的“取消哲学”的道路是统一的。

革命当中所存在的最根本问题是什么?科尔施认为人们已经丧失了抓住这些问题的能力。他本人把革命当中所存在的最根本问题总结为两点:一是革命中涉及的国家问题,二是革命中涉及的哲学问题。前者在科尔施看来已经有了转机,因为列宁的《国家与革命》已经就这一问题专门进行了思考,但是后者却一直没有被真正回应过,马克思主义阵营乃至所有人都无力回应这一问题——即革命当中的哲学问题或者说哲学和革命之间究竟有什么关系,这也是科尔施特别关注哲学和革命之间的关系的原因。在实证主义的统治之下,科学被认为是这个时代所唯一需要的,思想丧失了哲学的维度,也因此,马克思主义被视为纯粹的科学。那么如何处理好哲学与革命之间的关系?科尔施认为前提是必须把握好马克思主义同德国古典哲学之间的关系,这其中的内在逻辑是:惟有把握好德国古典哲学同它所处的那个时代的革命之间的关系,才可以理解作为德国古典哲学继承者的马克思主义同当下这个时代正在发生的革命之间的关系。

德国古典哲学在根本意义上是关于法国大革命的,这是德国古典哲学本身对于自己和时代之间的关系的把握。科尔施指出,德国古典哲学和法国大革命之间是互为内容的关系,并非机械意义上的一方是内容而另一方是对内容的表达,德国古典哲学是关于法国大革命的,而法国大革命是以思想所给出的形式而得到安放和表达的,法国大革命是关于德國古典哲学的自由的原则。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思想和革命共同参与着现实。科尔施认为德国古典哲学在哲学与革命之间的关系上要告诉我们的是:德国古典哲学并没有开创另一个平行的哲学世界,它本身依然属于法国大革命所开创出来的现实世界,这就意味着,历史只有一个,历史不会在尘世和天国之间来回摇摆。法国大革命、德国资产阶级的古典哲学、工人运动、马克思主义哲学,就它们都属于这唯一的现实世界而论,它们是处在同一个历史过程之中的。所以,这就深刻地揭示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德国古典哲学的继承人不是由思想上的内在师承关系决定的,而是二者都处在同一个历史过程——保证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德国古典哲学的继承人。

但科尔施认为相比于德国古典哲学和法国大革命,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工人运动都有了自律的性质,各自都有了自己的形式和原则。所以这导致德国古典哲学和马克思主义哲学之间、工人运动和法国大革命之间存在着裂隙,对这个裂隙最为凝练的表达是:德国古典哲学走的依然是纯粹哲学的道路,而马克思主义哲学则走了一条扬弃哲学甚至取消哲学的道路。由此才会产生“哲学的终结”的问题,“哲学的终结”实质上是在追问:资产阶级革命与工人运动两者之间不同的原则性到底是什么?马克思本人对黑格尔的超越体现在哪里?科尔施引领我们去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思想道路中去看“哲学的终结”这一问题是怎样被解决的,并就此进行了大量的论述。

参考文献:

[1]衣俊卿.西方马克思主义概论.2019.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2009.

[3]柯尔施.马克思主义和哲学.1989.

(作者单位:延安大学政法与公共管理学院 张卓雅)

猜你喜欢

关系哲学革命
菱的哲学
油改水革命谁主沉浮
大健康观的哲学思考
革命人永远是年轻
粉红革命
保加利亚媒体:饭局是中国搞定“关系”场所
晾衣哲学
幽默哲学
读《革命年代》遐思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