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道德相对主义在实践中的困境

2022-05-30张卓雅

科学导报 2022年50期
关键词:道德观念信仰困境

关键词:道德相对主义;实践;困境

  一、具体的道德实践对道德相对主义的反噬

道德相对主义面临着具体的道德实践的反噬。在现实社会中,人们对不同于自身所持有的道德信仰和道德观念,很难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平等对待,人們常常用自身所持有的道德信仰和道德观念来评判那些不同于自身所持有的道德信仰和道德观念,甚至作出高低优劣的心理判断。这很容易理解,人们自身所持有的道德信仰和道德观念,承载着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注入了自己在人生成长过程中的经验和体会,最终充分地外显于我们的品行,内化于我们的心灵,这就意味着,这些具有构成性质的道德信仰和道德观念,最终深深嵌入人们的头脑,成为人们自我认同的一部分。当然,人们所持有的道德信仰和道德观念不是一成不变的,但是纵然有改变,这种“人在途中”式的改变,也将积淀为人们自我认同的一部分,并且更加嵌入、更加坚固。所以,这也就可以阐释,为何当不同的道德信仰和道德观念进入同一个社会场中时,相互妥协的相处方式常常退居其次,冲撞和对抗反而成为首要的相处方式。在这里,严谨的相对主义失效了,所谓的表里如一、一视同仁的对待方式成为了现实性的笑话。更加真实的社会历史现实是,从古至今,道德信仰和道德信念的持有者更加倾向于使用“普世主义”式的话语体系,表明自己并非个体性的,从而为自己争取讨论的制高点,基督教、佛教等宗教的“普世主义”倾向,中国古代道家的“大同世界”,儒家的“化成天下”,无不体现了这一点。人们更乐意于向其他人分享自己所认为的“好的东西”,并且倾向于让自己所持有的道德信仰和道德理念为他人所接受和采纳。无论人们持有怎样的道德信仰和道德观念,他们都不会将自己禁锢在自己的狭小圈子里,而是跳出圈子寻求更广泛的认同。道德信仰和道德观念的差异所引起的意见的分歧,并没有导致对道德相对主义的认同,反而否定了道德相对主义。

  二、道德在实践上是不断进步的

道德在实践上是不断进步的。道德相对主义产生于对不同文化、不同时代甚至不同群体的道德中价值观和道德原则、行为规范的差异、对立的经验考察,在此基础上他们做出了不同道德体系不可比较、评价的结论,从而否定道德的进步。但是不同文化的道德体系是具有历史维度的,是不同时代的道德,因而无论是道德体系还是道德原则、价值理想等在社会历史实践中是进步的。由此,它们也是可以相互比较、评价的。道德相对主义将历史上不同的道德体系等量齐观,否认道德体系可以评价、比较,从而否定了社会历史进程中道德的进步,倡导所谓“道德宽容”,放弃和否定了人们对道德信念和道德实践评判的权利,其错误根本上说是缺乏历史的维度,没有看到道德在实践上是不断进步的。一种特殊的社会体制或者事实在一定历史阶段和时期的“必然性”,不等同于它在普遍历史阶段及未来社会的“应当性”。

  三、道德相对主义在道德实践发展中的逻辑困境

从道德实践的发展来看,道德相对主义本身也面临着不能逻辑自恰的困境,这一困境足以解构道德相对主义。道德相对主义命令我们必须对各种道德信仰和道德观念持有平等的对待,但是基于它自身的理论逻辑,道德相对主义本身并不能保护自己的核心要求。我们可以设置以下情境:存在这样一个道德体系,在这个道德体系中,实质上的和程序上的公正与平等是不存在的,人们的道德信仰和道德观念、民族、出身被当作区分和对待的身份标记,人们否定所有与权威的道德信仰和道德观念不符的“异类”道德信仰和道德观念。那么在这一情境中,道德相对主义必然被强烈地否定和拒斥,遑论道德相对主义对权威性道德信仰和道德观念的审视与批判——因为道德相对主义连审视和批判的空间也没有了。道德相对主义要想证实所有的道德信仰观念体系都是没有公度的,并且证明在道德相对主义的道德实践中所有的道德信仰观念体系都得到了一视同仁的平等对待,它就必须能够容忍和接纳一种完全反对道德相对主义的思想和观点的存在,以及在此思想和观点引导下的道德实践,否则,道德相对主义就无法在理论逻辑上自洽。另外,道德相对主义者在面临来自他者的批判和攻击时,尽管道德相对主义者能够恪守自我的原则,不去评判别人,也不代表在没有基本的道德共识的条件,别人就要自觉地不来批判你,从而,道德相对主义失去了自我辩护的立足点。

参考文献:

[1](美)R.G.佩弗.马克思主义、道德与社会正义.吕梁山,李旸,周洪军译.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2]程炼.伦理学导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作者单位:延安大学政法与公共管理学院 张卓雅)

猜你喜欢

道德观念信仰困境
与信仰同行
信仰之光
困境
论信仰
铁的信仰
“邻避”困境化解之策
论中西方神话创作的异同性及成因
试论在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公民教育
必须正视的理论困境
我国雾霾治理的困境与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