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主题出版精品化发展路径探索

2022-05-30王艳

出版参考 2022年7期
关键词:主题出版新时代

王艳

摘 要: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主题出版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梳理了新时代以来国家主题出版重点出版物选题立项数据和江苏入选的选题信息,分析了江苏主题出版的特点,探讨了推进主题出版精品化发展的路径与方法。

关键词:新时代 主题出版 精品出版

主题出版工程自2003年起实施,在走过2003—2006年的初始期、2007—2012年的快速发展期、2013—2017年的深入发展期[1]之后,自2018年起呈现出爆发式增长的局面。进入新时代,各家出版社对主题出版工作越来越重视,江苏地区出版单位也积极参与其中。对江苏来说,除了借鉴省外的经验,也要分析自身的特点,才能更好地促进主题出版的精品化发展。

那么,何为精品?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繁荣文艺创作,坚持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相统一,加强现实题材创作,要不断推出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人民、讴歌英雄的精品力作。”因此,入选国家主题出版重点出版物的选题,可以说是当之无愧的精品力作。笔者基于中宣部公布的2018—2021年国家主题出版重点出版物选题立项数据,整理出江苏地区入选的主题出版重点出版物选题信息(由于音像电子出版物的呈现需借助特殊的介质,本文在进行数据统计和分析时仅以图书类选题为分析对象),分析江苏主题出版的特点,以期探索出主题出版的精品化发展路径。

一、新时代江苏地区主题出版选题分析

2017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自2018年起,主题出版呈现出爆发式增长的局面。本文依据2018年以来主题出版重点出版物的选题申报情况及入选选题,从入选数据、选题内容、参与主体等方面对江苏地区主题出版选题展开分析,从中不仅可以看出国家层面对主题出版发展方向的整体把握,还可以看出江苏地区主题出版的发展特点。

1.入选数据分析

笔者根据中宣部每年公布的重点主题出版物选题目录,梳理了2018年以来图书类重点选题的立项数据[2],详见表1。

从表1梳理的数据可见,江苏地区的策划能力稳步提升。从2018年到2019年,江苏地区每年保持有2个选题入选;从2019到2021年,江苏地区的入选数和在全国的占比呈现逐年上升趋势,且2021年立项数为7项,较之2019年上升了两倍多。2018年以来,与全国其他各省(区、市)相比,江苏地区每年的入选总数一直位于全国前列。这是因为一方面上级主管部门对主题出版工作予以高度重视,并采取自上而下式的政策引导;另一方面,《图书出版单位社会效益评价考核试行办法》等考核机制的及时跟进,也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出版单位的行动自觉。

从国家层面来看,新时代以来,申报数和立项数呈现出逐年递增的趋势,而且2021年选题申报数较之2018年增长了44%,2021年选题立项数较之2018年上升了一倍多。这说明进入新时代,一方面国家对主题出版这项工作越来越重视和支持,且设立了一些鼓励政策支持主题出版的发展;另一方面,各出版单位的申报意愿逐渐增强,参与积极性随之提高。

2.选题内容分析

主题出版是由国家主导、体现国家意志的出版行为。政治性是其出版内涵的主题,也是其本质属性[3],但这并不是说主题图书仅仅是政治读物。随着对主题出版重视程度的提高、投入力度的加大,江苏地区的主题出版在内容形式、创作风格上呈现出主题鲜明、题材丰富、精品迭出的特点。

第一,主题鲜明。2018—2021年,江苏地区共有14种图书入选国家主题出版重点出版物,在选题内容上均能够很好地抓住当年的选题重点,体现出主题鲜明的特点。如入选2018年度主题出版重点选题的江苏人民出版社的《试点:改革的中国经验》紧扣“改革开放40周年”这一时代主题,系统梳理了我们党从陕甘宁边区建设时期以来开展试点改革的情况,分析了试点作为改革开放的中国方法与中国经验的重大意义;再如,入选2021年度主题出版重点选题的江苏凤凰少年儿童出版社的《“童心向党·百年辉煌”书系》紧扣“建党百年”的时代主题,立足中国共产党百年光辉历程,讲述了建党以来具有代表性的红孩子、小英雄、好少年们的感人故事。

第二,题材丰富。新时代以来,在入选图书选题的题材类型上,江苏地区的选题有文艺作品《世纪江村:小康之路三部曲》等,有科普作品《大国重器:图说当代中国重大科技成果》《科学战“疫”——人类与病毒的故事》等,有少儿作品《童心战“疫”——大眼睛暖心绘本》《“同心向党·百年辉煌”书系》等,有人物传记《我心归处是敦煌:樊锦诗口述自传》《忘记我》等。这些作品以多种视角、丰富的题材类型弘扬主旋律、记载社会发展、传播科技知识,让主题出版既有意义,也有意思,同时很好地呼应了党和国家的宣传大局。

第三,精品迭出。江苏地区入选的选题中,有多个先后获得了“中国好书”等荣誉。例如,入选2019年度主题出版重点选题的译林出版社的《我心归处是敦煌:樊锦诗口述自传》获“2019书业年度社科类图书”奖、2019年度“中国好书”等荣誉。译林出版社的人物传记类图书在市场上一直有较好的口碑。近年来该社立足特色资源,发挥专业优势,先后策划了一批人物传记类的优秀主题出版物,在精品出版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入选2021年度主题出版重点选题的江苏凤凰少年儿童出版社的《“童心向党·百年辉煌”书系》,自出版以来,先后入选“中国好书”4月榜、获得国家“十四五”出版规划项目等一系列重大荣誉。这说明江苏地区的主题出版在精品发展方面进行了很好的实践。

3.参与主体分析

主题出版作为一项国家级评比工程,入选重点选题的项目无疑充分体现了出版单位一流的出版实力。笔者对江苏出版单位主题出版累计入选次数进行了统计(见表2)。

根据表2统计的出版单位信息,笔者发现,2018年以来,江苏入选的14个图书选题,分别由7个出版单位实施。其中江苏人民出版社和江苏凤凰少年儿童出版社保持领先优势,江苏凤凰美术出版社、译林出版社和江苏凤凰科技出版社等也均结合自身的专业特色和资源优势取得了不错的成绩。2021年,南京出版社和鳳凰出版社也开始在主题出版工作中展露头角。这说明在江苏,随着主题出版内涵和范围的不断扩展,入选重点选题的出版单位并不局限于党政类出版社,而是扩展至全门类出版社。但另一方面,我们也看到凤凰传媒集团内出版单位在这项工作中整体表现突出,而大学出版社和城市出版社与之相比存在一定的差距,且还有很大的可为空间。

二、新时代主题出版精品化发展的路径思考

做好主题出版是每个出版单位的责任和担当。推动主题出版的精品化发展,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探索实践。

1.做好选题策划

主题出版的灵魂在于策划出高质量的选题。而策划出高质量选题的前提,首先是对主题出版有准确的认识和深入的理解;其次要能够立足专业特长,突出本社特色;再次还要立足地域文化,讲好江苏故事。

第一,深入理解主题,提前策划。中宣部主题出版重点出版物申报有一定的时间节点。因此,各出版单位应深入理解主题,提前布局,做好长远谋划。深入研究中宣部每年年初向各地、各部门下发的《关于做好主题出版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发现,主题出版的“主题”是有规律可循的。中宣部每年会在通知中明确当年度主题出版的选题重点,从中可以看出,主题出版的“主题”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为年度重大事件;另一部分为能够彰显“四个自信”、提升中华文化软实力与中华文化影响力的选题,具体内容包括“介绍中国发展、解读中国成就、回应国际关注、阐释中国立场”四个方面[4]。对于“年度重大事件”的选题,出版单位可以根据时间比较明确的重要事件和活动进行提前规划,如党的二十大、2035年和2050年远景目标等重要时间节点以及成功举办冬奥会等重要事件;对于“彰显四个自信、提升文化影响力”的选题,出版单位需要结合自己的产品线进行深入挖掘。

第二,立足专业特长,突出本社特色。从江苏地区入选的选题来看,各家出版单位均能立足自身的专业特长,突出本社特色。例如,江苏凤凰美术出版社利用自身对美术作品、摄影图片更加精通的专业优势,策划出版了《大国重器:图说当代中国重大科技成果》。该书精选涉及基础研究、航空航天、信息技术、材料装备、交通运输、生命科学等重要领域的50个案例,直观而又艺术化地呈现了近年来我国科技发展的重大科技突破和成果。可以说,这不仅是一本主题读物,更是一本高质量的综合型科普图书。由此可见,出版单位要聚焦自身优势,找准选题的切入口,选取适合自己的角度策划本单位的主题出版选题。

第三,立足地域文化,講好江苏故事。地域文化是地方精神文明成果的长期积累和重要的出版资源。在主题出版的选题策划中,各具特色、丰盈厚实的地域文化是出版单位用之不竭的内容资源。江苏作为经济大省,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积累了诸多先进的经验,同时江苏也拥有丰富的红色资源,如南京大屠杀、渡江战役、雨花英烈等。出版单位可以充分抓住这些独有的出版资源,从多种不同的角度总结江苏经验,讲好江苏故事。

2.加强团队建设

不同于其他的出版类别,主题出版一方面强调发挥出版的政治功能,另一方面强调体现内容的专业性、重大性。驾驭这样的选题,单靠编辑个人的力量是难以实现的,而是需要搭建一支由社领导、作者、编辑、营销人员组成的高素质团队。

首先,以社长为核心,发挥把控全局的领导力。社领导是出版单位编辑出版主业的决策者、领导者和责任人,是出版社出版战略的设计者。因此,主题出版工作应以社领导为核心进行顶层构架和长期规划。以江苏少儿出版社为例,该社将主题出版作为中长期出版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将其列为“社长工程”来抓。因此通过近年来的工作实践,苏少社的主题出版工作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如社长牵头策划的《童心向党·百年辉煌》书系入选2021年度主题出版重点选题、2021年“中国好书”4月榜,并成功输出六国版权。

其次,遴选权威作者,发挥作者的专业能力。作者是保证出版物质量的一个关键因素,可以说,“没有优秀的作者,就没有学术的源泉,没有生活的源泉,主题出版物也就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5]。而主题出版因为内容的重大性,出版单位在物色合适的作者时,应遴选在专业领域内深耕十数年或者数十年,对自己的专业领域有全局性或者深入了解的作者。这样才能保证编写内容的权威性和专业性。同时,权威作者也是重要的专家资源,能在选题策划和书稿编校时提出宝贵的建议,确保选题的方向和内容的导向正确。如江苏人民出版社《试点:改革的中国经验》的作者郑剑是人民日报社办公厅主任,再如《大国重器:图说当代中国重大科技成就》的作者也是其所在领域的权威。他们专业造诣深厚,这就保证了图书内容的权威性、可靠性。

再次,组建精干的编辑队伍,发挥编辑的生产力。一本好书的诞生,除了要有好的作者保证内容为王,还需要优秀的编辑保证图书的精品呈现。在这里,编辑的生产力包括学习能力、创新能力以及过硬的编辑加工功底。编辑的学习能力,是指编辑一方面要时刻关注国家的政策与时政新闻,这样才能高度保持对主题的敏感度;另一方面,编辑要不断学习补充学科领域的专业知识,具备与权威专家对话的能力。例如,笔者所在的出版单位每年都定期组织编辑集中学习,学习的内容既包括编校知识、最新的国家政策,也包括邀请专家学者前来开设讲座。这都是旨在不断提升编辑的学习力。编辑的创新能力,是指编辑要充分发挥自身的创造性,在出版物的内容和形式上做出创新,让主题出版物可亲可近。如江苏少儿社《坐着火车去拉萨》以墙书的形式,从横轴和纵轴两个维度,立体化、全景式地再现了我国雄奇旖旎的山河和多姿多彩的人文风貌,展示了京藏铁路沿线的地理风貌、自然资源、历史名胜、少数民族文化民俗等内容。这是编辑在图书呈现方式上的创新。此外,编辑还要有过硬的编辑加工功底,能够对书稿内容进行反复推敲和打磨,从而实现精品化生产。

最后,发挥营销人员的专业能力。营销人员直接面对的是图书市场,能够相对准确地掌握图书的市场销售态势。图书销售市场分析是营销人员最基本、最重要的工作之一。有效的图书市场分析能够带来有价值的选题方向,也能够为选题策划提供有力的图书销售市场支持。所以,在主题出版的选题策划阶段,应充分发挥营销人员的市场分析能力;在主题图书的营销阶段,也需要发挥营销人员的专业能力,创新营销手段和路径,多途径、多平台推广营销。

3.落实有效的制度

实现主题出版的精品化发展,出版单位内部要落实有效的工作制度,其中最重要的是严格的“三审三校”制度和良好的沟通制度。

首先,出版单位要落实严格的“三审三校”制度。主题图书要实现精品化生产,必须参照更高的质量标准,科学设计流程,严格执行“三审三校”制度,这样才能保障质量精良。有些主题图书的内容,社内编辑难以把握,还需邀请相关专家进行审读,以保证内容的准确和可靠。同时,主题图书在下印厂付印之前,还需邀请经验丰富的审读专家进行印前审读,以保证图书的编校质量。

其次,出版单位要建立良好的沟通制度。有效的沟通能够提高主题图书的生产效率。主题图书有一定的时效性,很多时候,生产主题图书是紧急的政治任务。在这样的情况下,出版单位内部建立良好的沟通制度,才能够畅通主题图书生产过程的各个环节。

总体而言,在主题出版工作中,出版单位应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及时把握、充分领悟主题出版的内涵与要求,积极探索主题出版的精品化发展的策略与方法,从而不断推出更多、更好、更有影响力的优秀主题读物,更好地传播中华文化。

(作者单位系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

猜你喜欢

主题出版新时代
新时代下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研究
新时代特点下的大学生安全管理工作浅析
主题出版是责任更是市场
主题出版选题策划要项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