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生活美学维度的旅游文创产品功能美构建

2022-05-30周红惠王硕

美与时代·上 2022年6期
关键词:文创产品

周红惠 王硕

摘  要: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质量不断提高,开始更多追求精神上的满足及生活的舒适便捷。以旅游文创产品为载体,从生活美学的维度出发,分析产品的功能美的构建,用生活艺术对功能与美进行研究,设计出更加符合时代需求和人们需要的产品,对旅游文创产品设计目标和途径探索非常有益。

关键词:生活美学;文创产品;产品功能;功能美构建

基金项目:本文系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基于生活美学的湖南旅游文创产品设计研究”(18YBA135)研究成果。

在国家大力倡导文化旅游开发的背景下,市场上出现了很多加入旅游地区当地具有民俗特色的相关元素,再结合传统的工艺和民俗风格设计出旅游文创产品,完美融合了旅游纪念品和文化创意产品的概念。不仅丰富了旅游文化市场,也提升了人们的生活品质,这种具备旅游文化创意特征的产品市场前景非常广阔。目前看似如火如荼的文旅产品开发,由于没有细致的多层次和多角度分析,设计方法和策略的泛泛而谈,造成文化内涵挖掘不足。设计还只流于符号表面形式的复制应用,设计创新手法雷同,其中重形式、轻功能的现象非常普遍。如旅游文创产品多为大众型消费产品,却因只注重装饰而缺少实用功能,造成消费者买回家后因无实际功用而闲置,又因占地方而被嫌弃。如此种种,使旅游文创产品无法打动当下的消费人群,难以实现产品价值,造成市场销售情况不佳,阻碍了文旅产业的发展,这是在产品功能开发和设计上特别需要反思和修正的。

一、旅游文创产品功能美概述

“一切细节都从属于产品功能”是包豪斯强调的设计哲学,芝加哥学派建筑师路易斯·沙利文明确提出了“形态服从于功能”的观点。保尔·苏利约(Paul Sully)在《理性的美》中认为:美和实用性必须吻合,實用性的物体能自然而然地表现出某种“理性的美”,实用性物体的外表形态应是其功用的鲜明表现。卡尔松更是明确提出了“功能之美”的概念,并将其定义为“依据我们的功能知识所看到的物质对象所具有之审美特性”。张艳河博士在《设计美学》一书中提出,判断产品设计功能美的主要因素包括:人们能够透过外形了解产品设计的物质功能和精神功能,在产品设计使用过程中如何与审美主体的需求、期望等合理搭配。这些理论说明并强调了产品设计的功能美学,在文创产品设计中同样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产品的功能是产品的“灵魂”,如果产品失去功能的作用,设计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文创产品设计不仅是消费物质本身,还要注重实用功能,实现产品价值,而旅游文创产品无疑需要在一般“实用产品”的整体功能和原有性能的基础上,增加审美性与文化性功能,表现出地域历史文化精髓,让消费者体验到精神情感价值和美学价值。这样的功能美是在各方面要素互相影响下形成的一种多层次、立体化的美感,这种整体美可以激发消费者的愉悦感。所以,在后现代的当下,设计应注重产品的功能美,而旅游文创产品功能美也要凸显出浓厚的生活性。

生活美学就是利用艺术的理论去探究人类日常生活中的审美现象,发现日常生活中美的事件与审美活动之间的共同特征和规律性。既是“感觉之学”,亦是“践行之道”,用好生活艺术,并对功能美进行研究,对于旅游文创产品设计目标和途径探索非常有益。

二、旅游文创产品功能的生活美学分析

产品功能分为物质功能和文化精神功能,而旅游文创产业的产品功能美体现在实际功能的物质层面上和满足人精神体验的文化层方面,及产品实用性与文化审美功能结合等方面,具有多层次性。

(一)物质功能层面

作为一种商品,在物质功能方面的满足是最基础的,应满足个人生理需求。比如商品在使用时是否简单,是否可以提高效率,在进行修理、搬运时是否安全等,涉及产品的实用性、耐用性、科学性等。其中,商品的实用功能就是指商品被人所利用和体验的价值,这种实用性应该体现在生活中真正用到,并且常用。从产品目的性和功利性来讲,从生活效率角度出发,产品实用功能应该尽可能地满足人们的生活需要,提升人们的生活品质。此外,物质功能也势必涉及产品使用功能及其意义,而使用功能也反映了商品对人体生理适应的程度,尤其是产品的人机协调性能。根据生活中人的行为状态和环境,提高产品使用时给消费者带来的方便和舒适程度,使其更具有宜人性。正是处于生活审美中的人与事物的状态,促进了旅游文创产品物质功能的发展。

(二)精神功能层面

旅游文创产品承载更大的一部分是精神功能,如产品外在造型、装饰图案、颜色、材质选择、结构大小等,都会引发使用者产生不同的心理感受,或明朗、振作、愉悦,或有情感治愈和抚慰,这些不同的感受来源于产品造型的精神功能。生活即感性呈现,感性对自身价值的肯定亦即生活的自我实现,把感性意义转换为生活美学维度。在进行产品设计的时候,应增加情感方面的影响因素,借助具有审美情调的设计,赋予产品更多的感性意义。日常生活的美学维度促成了产品感性意义的生成,并变得更具体而有细节,从而丰富产品精神功能的呈现。旅游文创产品设计具体表达了日常生活本身巨大的感性实践功能,将在生活事件中获得的感性和心理补偿还原到生活经历里,把从原本完整事件中抽象出来的元素和维度,用创新的方式在产品的语境或结构里还原出抽象之美,生活美学的审美实践再现了感性生活,使设计与消费者共情,实现产品精神功能的完善。

总之,人是生活的主体,也是生活美学的研究主体,生活品质是人们追求的目标。生活美学为旅游文产品功能提供了生活素材和审美创造的目标和来源,并用生活的态度和方式去发掘和塑造更为切实。在商品功能开发的多层次复杂体系中,物质功能是产品的基础与框架,精神功能使产品功能更完善和丰富。伴随市场的发展及民众日常生活水准的日益提升,消费理念也更多转为满足人们心理的、情感上的需要。在旅游文创产品设计中带入生活美学,利用实用功能创新,在满足物质生活需要的基础上,切实提升生活的使用功能体验。同时,在设计时运用创意表现赋予产品感性意义,融入产品地域文化内涵,让人感受地域时空文化的魅力,获得精神上的满足和享受,如审美需求、娱乐需要、情感满足,并提升教育传播的意义。产品设计应结合生活中的理性诉求和感性意义,把握各层次功能之间的关系,通过综合考虑、系统整合,完成功能的塑造,体现出功能美。

三、基于生活美学的旅游文创产品功能美构建策略

(一)把握功能构建的合理性

首先,作为消费大众的需要,产品功能美的体现是指产品良好的技术性能和使用功能的合理性。生活实践行为的合理性决定了产品首先要满足消费者的使用需求,所以旅游文创产品的实用性十分关键,它是产品设计的基础。影响产品功能实用性实现的因素有很多,如合理的材料、外形结构、制作工艺等物质技术条件。此外,设计来源于生活,也回归于生活,还应把绿色环保、以人为本的思想融入其中。

合理性表现在人性化设计上,从审美感受上表达出“以人为本”的产品设计理念,同时还要兼顾产品设计的应用效果以及用户在使用过程中的心理感受和体验。通过生活美学,从行为细节上把握并实现对产品设计的人性化功能设计,使用户简单、自由地使用该设计产品的功能。

合理性体现在环保性设计上。人与自然相互影响,环境保护也是人们的社会责任,而生活美學则更讲究与大自然的和谐共处,是将生活和谐美学直接反映在对生活品质追求的更高境界。所以在设计中,既要考虑到产品设计取材如何保护环境,材料、构造和空间减量化,以及在产品制造的过程中,是否会生成有毒、有害物质,要考虑到产品设计在实际使用时以及使用后,是否会对自然环境不利。

另外,文旅产品在实现实用功能同时,让文化传播和情感传递体现出精神功能,更能满足大众需求,也是文旅产品设计基于市场销售的合理性。市场的核心是消费者的基本需求,所以缺乏了生活气息和实用功能,所谓艺术品成不了市场化的旅游文创产品。市场决定旅游文创产品生产销售的成本效率,控制需要具备合理性,需要基于生活经验和审美需要进行合理调配与平衡,让旅游文创产品产业化,创造生活美学经济价值。

(二)塑造功能呈现的文化性

文化内涵有别于文化创意产品和普通商品之间的关键因素,文化内涵的价值体现是产品附加值的来源,文化创意产品中的文化内涵也是地域文化传播的主要载体。

在塑造功能时,注重挖掘生活中的审美经验,强调产品和使用者间的交互,强调产品在使用过程中的情境性。关注审美与日常生活中的关系,并透过识别文化因素感受文化创意产品的内在含义与美感,从而使用户在体验过程中,切实体会到地域文化创意产品中的人文含义,唤起消费者对人文的深刻记忆,从而使地域文化创意产品的价值获得广大消费者的肯定,实现产品销售。

传统地域文化在现代审美理念中具有非常独特的魅力,也是旅游文创产品设计的主要文化创意来源,因此,在设计中应重视对地域历史文化及人文风情深层次的发掘。我国历史悠久,文化艺术博大精深,不同地域和民族的文化发展形成了各自的文化特色。如有着某种生活习性、地方习俗、标志性的风景和建筑,甚至是街头小吃等,一些能被大众快速识别,一些能引起某一特定年代或者特定地区人们共鸣的文化,都承载着独特的情感和历史记忆,虽然都是朴实的生活,但能真正唤醒人们的情感记忆。只要我们能对这些生活场景和细节加以挖掘和捕捉,就能寻求其中的文化特性。另外,文化本身就有生成性和动态性,设计应体现整体性的生活观,还应成为发展性、重构性生活观的体现。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各地域和民族生活的所指不尽相同,但文化重回人们视野的时候,无疑能爆发出强大的“生命力”,传统民俗民风在生活中体现得鲜活生动,因此应在生活中将文化进行传承和发扬。旅游文创产品的设计要发挥生活美学的审美实践性,积极吸收传统文化艺术发展的精髓,将传统文化与生活审美相结合并融入现代的设计理念,还要结合当下人们的喜好和生活特点,与当下消费者工作和生活进行既合理又合适的方式对接,在轻松休闲的氛围中接受和喜爱文创产品。这样更能有效发挥传统文化的魅力,满足消费者高品质的精神需求。

(三)体现功能开发的创新性

创造是设计的重要部分,独创性是设计的主要特征。产品设计的出发点是为了新,因为消费群体在从事社会消费社会活动时所显示出来的心理特征和心理活动的发展过程中都蕴含着求新、存异、求美的特点,所以在产品设计中做到追新、存异、求变是关键。如果一个设计没有了创新,它也将失去价值;如果失去了创造,就会失去“生命”。创新不仅是审美的基本需要,是现代产品设计的基本需求,一个产品设计的革新尤其表现在对产品设计功能的改进或创新,而这些改进或创新可以进一步适应现代消费者需要的变化,从而进行设计市场的革新。

设计中的功能革新,可从多方面、多层次地展开,既可以是在原来基础上的改进,也可以是完全的功能革新。而旅游文创产品设计要在生活中发现受众的切实需求,探寻能满足受众使用需求、情感需求,并对产品功能进行创新提升。在完成理性的物质功能创新的同时,通过创意将材质、线条、符号等多种元素进行有效组合,达到艺术表现的创新。

产品设计是建立在现代科学技术基础上的应用学科,技术原因并不只是设计艺术的基础原因,也是产品设计的基础与依托,同时还决定着产品设计的审美格调。在现代科学技术的影响下,给产品功能创新带来了飞速发展,VR、AR技术的运用,提升了受众的体验。工业生产时代大规模、标准化设计方式,使功能主义变成最基本的设计审美基本原则,简单化、抽象化、科学化的产品设计与审美观设计原则也曾流行一时。而在后现代的今天,功能创新的有效性更多来自于生活美学的影响,生活美学研究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创造实践的理论,提供了一种创造性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考角度,以及创作途径和方法。先进技术在产品设计上的运用,塑造了现代和未来诗意栖居的生活向往和追求。所以,为了让旅游文创产业有所创新,最关键的就是要在产品设计的功能中巧妙融入地域传统人文的美学内容与生活理念,要以产品设计与使用者之间的情感互动为切入点,注重产品设计体验和使用者情感,将不可触摸的生活感受和经历,用可感知的方式加以保留并进行升华,从而产生情感共鸣。

四、结语

大众的审美倾向在不断发生改变,生活美学取向也在变化,但对更高生活品质的追求是不变的。要想使旅游文创产品设计更加赏心悦目,被大众接受和喜欢,实现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既需要体现旅游文化的特殊性,又必须具有产品设计的功能性,这些都要围绕“人”,针对人们的生活进行设计。生活美学就为我们提供了角度和视野,并能通过有效开发途径、创意表现目标、依托的手段和方法,使产品与人之间有更好的情感沟通和交流,促进与生活息息相关功能的实现,潜移默化地传递和影响,从而达到传播文化,提升精神品质生活的目的。

同时,功能美是旅游文创产品设计发展的立足点,也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从生活美学的视角出发,抓住文创产业中所蕴涵的人文价值与产品功能间的相互关联,深入发掘地方传统文化底蕴,探寻创新的文化点与发展路径,并在产品设计中充分考虑产品功能美构成的合理性、人文性、创新性,使旅游文创产业被更多人所认可,并持续立足于市场。与此同时,产品功能创新也无形推动了地域文化向现代化的推进发展。

参考文献:

[1]杨紫微.简论文创产品设计的可持续发展及功能美[J].今古文创,2021(21):77-79.

[2]帕森斯,卡尔松.功能之美——以善立美:环境美学新视野[M].薛富兴,译.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15.

[3]郑丽伟.地域文化创意产品设计创新途径探析[J].焦作大学学报,2021(2):54-58.

[4]何笑菀.现代产品设计中实用功能的重要性[J].艺海,2018(8):97-98.

[5]张恺翎.江南古镇地域文化元素在文创产品中的设计研究[J].西部皮革,2020(8):38-39.

作者简介:

周红惠,湖南工业大学包装设计艺术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包装设计理论与应用研究。

王硕,湖南工业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包装艺术设计。

猜你喜欢

文创产品
博物馆文创开发浅谈
武陵山片区民间手工艺在文创产品上的应用研究
江苏省博物馆文创产品的开发现状思考
人类学视野下的博物馆文创产品
高校文创产品策划课程未来发展趋势
文化文物单位开发文创产品意义重大
基于文化创意产业的传承与创新
苏州昆曲文创产品的再设计研究
云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创产品研究
民族元素在文创产品中运用的教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