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传”到“帮”之新闻媒介二度功能思考

2022-05-30黄立佳

编辑之友 2022年7期
关键词:新闻媒介功能信息

【摘要】新闻媒介是社会化的产物,其基础服务功能就是信息供给,从最初的单一层面逐渐延伸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实现了服务功能的全新升级。新时代背景下,新闻媒介正在经历从传统到现代,从单一到多元的巨大变革和挑战,在社会信息需求多样化、时效化的要求下,新闻媒介如何顺应社会发展新态势,加强从“传”到“帮”功能的二度升级,积极承担社会公共服务责任,已经成为全行业高度关注的现实问题。本文从新闻媒介的二度功能内涵谈起,对其显度和功能予以详解,其后分析新闻媒介从“传”到“帮”功能转变的必要性,并对其二度功能的实现路径进行具体研究,以此为新时代下新闻媒介的新发展探寻一条“康庄大道”,相关研究成果以供参考。

【关键词】新闻媒介 二度功能 从“传”到“帮”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6687(2022)7-095-05

【DOI】 10.13786/j.cnki.cn14-1066/g2.2022.7.014

作者信息:黄立佳(1986— ),女,四川西昌人,西昌学院文化传播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媒介文化研究。

作为信息传播主体,新闻媒介担负着公共资讯服务的重要职责,信息传播的主要目的是“广而告之”,既可能为政策宣传、制度及法令推行而服务,也具有报道社会事件或引导公众思想的作用。从新闻信息的可靠性来看,大多数新闻媒介都是对客观事实的整理和加工,但也有部分媒介存在信息加工过度、传播内容不实、忽视公众真实需求的问题。现代社会,新闻媒介的形式更加丰富,社会公众对新闻信息的需求呈现多样化特点,同时也不再仅仅满足于简单获得新闻信息,而是更加看重新闻信息的价值,即能够从这些信息中获得多少有益内容,能够为个人的发展以及提升带来多大作用。这就要求新闻媒介不仅要做新闻内容的传递者,还要发挥导向者和帮持者的二度功能。导向功能就是对人的思想及行为进行引领和指导,促进人的进步发展;帮持功能着重体现为构建新的舆论秩序、助力产业经济发展、弘扬优秀文化共建文明社会,以及搭建健康的休闲生活平台。显而易见,新闻媒介的二度功能对改善整个社会生活环境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文章基于新闻媒介的二度功能内涵进行分析,进而探究其功能价值的有效实现。

一、新闻媒介的二度功能内涵

新闻媒介的二度功能,主要指的是新闻报道与其他媒体内容对受众和社会影响的两种作用,即显度功能和深度功能。[1]复旦大学新闻学院的童兵,对新闻媒介的二度功能进行了具体解析:显度功能,顾名思义指的是新闻媒介所产生的积极影响具有直观性,是人的感官可以真实观察到的某种变化;深度功能,具有隐含性和纵深性,其产生的影响作用更加深远、重大,对促进社会的深刻变革和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中国社科研究院的王建峰认为,新闻媒介从公共新闻到建设性新闻实现了两次功能转变,即从“监察功能”到“民主促进功能”,再到“建设功能”。[2]这个“建设功能”涉及社会、经济、生活等各个领域,实际上就是“帮助功能”。南京政治学院的王胜利,结合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认为“新闻媒介通过对人的思想和行为的介入与导引,从而形成适应新社会发展需求的预警、整合、舆论新机制,推动整个人类社会的创新发展。”[3]综合以上观点,新闻媒介的“二度功能”是对其传播功能的全新升级,以显著促进人的自身发展和社会进步为主体目标,是顺应时代发展需求的必然功能转变。由此可见新闻媒介的二度功能相比于其信息传播的基础功能而言更具有价值,也更加值得研究。

1. 新闻媒介的显度功能

(1)思想指导促进社会整合。把媒介作为指导人的思想工具,促使人的观念转变、认知及能力提升,引导人们做出某种行为,从而实现有效整合社会资源、促进人的发展进步的目的。新闻媒介在高频率的信息传播过程中,逐渐走出只传不评的状态,开始对新闻事实和社会现象进行深层次思考、分析并基于观众的需求做出合理评价。这样一来观众不仅可以看到新闻现象也可以获知其内在规律,从而形成对某一类社会现象的本质的认识方法和能力,指导人们按照一定的经验更好地进行生活、学习及创新创造。

例如,2020年8月13日《人民日报》刊登了一篇《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共同建设我们的美丽中国》的评论文章,提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坚持系统治理思想,建立一个完整的生态治理体系,形成强大的治理能力。这篇报道一出便引起了全社会关注和各领域人士的深入思考,启发公众不仅要具有生态环保意识,还必须坚持采用科学的方法,起到了统一思想、指引方向、整合生态保护力量的良好作用。

(2)公共监督优化社会环境。新闻媒介的显性功能,除了通过信息传播和揭示来引导人们改变和发展外,还具有公共监督和行为约束的重要作用。新闻媒介的信息素材来源于社会生活实际,是一种客观事实的反映,涉及政治、经济、文化、习俗等各个方面,既有關于个人的新闻报道也有关于组织机构的新闻报道,这些新闻内容一经媒介披露,便会引起公众基于社会道德习俗和法律法规要求的双重评价,积极健康且符合公论的行为会产生正向激励作用,反之则会受到舆论的指责、道德谴责以及法律制裁。新闻监督作为预防社会伤害行为的警钟,是制衡社会有害倾向的重要力量,借助新闻媒介报道的公开性和广泛性,新闻监督转化为社会舆论监督,能最有效、最广泛地抑制社会的腐恶,有利于形成一种公共行为准则,确保社会秩序正常。

比如,中央电视台的《焦点访谈》栏目,聚焦民生疾苦和揭示社会不良现象,具有极好的警示作用。在2021年11月28日的《跨境赌博,陷阱重重》节目中,报道了长春市民林某和黑龙江苗某自参与境外赌博后,越陷越深,输光百万家产的真实案例。栏目通过对当事人的采访,揭秘境外赌场针对中国公民招赌吸金的层层套路和险恶用心,警示广大民众跨境赌博的严重危害性。

(3)生活服务丰富社会形态。众所周知,新闻信息是一种公共信息资源,新闻媒介是一种公共服务工具,其最大的价值就在于服务民众、服务生活。在这一方面,新闻媒介的显度功能并非单纯地为人们提供生活资讯,而更多地是丰富人的精神享受,满足人的进步需求,以及为其生活提供更大便利。比如传播科学文化知识,增加人们对科技的认识,促使大众智力提升;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以文化艺术的独特魅力,带给人们美的享受并激发大众对美的追求,从而获得精神上满足。新闻媒介在带来多元化生活服务的同时,也逐渐丰富了社会生活形态。《中国网》文化板块“文化中国”,推出了《似是故人来》第二季第二期——听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徐里讲述中国式油画。节目中徐里先生生动讲述并细致剖析了中国画的历史、发展,与油画的关系和演变及中国式油画的创新等内容,给观众和读者带来了一场文化艺术盛宴,对推动中华优秀文化的传承和创新发展,以及提高国人文化修养、增强文化自信都具有极好作用。

2. 新闻媒介的深度功能

(1)培养及激发人的社会性。新闻媒介为人类提供了生产生活的全部信息,包括谋取生活资料的劳动经验、社会人际资料等。社会是由众多个人组成的,是一个具有多层文化结构的体系,是通过个人—文化—社会这样一个作用程序而形成的。因为个人空间的限制,所处的环境相对较小,个体对整个文化社会是不可能直接、全部观察到的,大多数情况是通过媒介,建立起个人和社会的全面接触,从而个体才能认识社会的面貌。以传媒途径将实践中形成并总结出来的有用的生存经验和手段传授给整个社会群体,是个人社会化,也是社会共同化的集中体现,其结果是使更多的人克服单纯的动物属性,掌握社会生活的基本准则和必要技能,形成人与人之间有效交流互动、共同发展进步的大环境。[1]

(2)揭示社会发展动力和经济形态。新闻媒介从起初对表层生产及生活现象的展示,转变为对生产关系、经济发展规律,以及经济形态构成、经济与政治、文化等要素关系的深刻揭示。这就突破了以往的单一功能局限,可以为人们的生产发展、经济活动及决策等提供充足的数据信息支持和方法指导,能够促进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也利于社会经济结构的不断优化和经济形态的不断创新丰富,在此新闻媒介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关系更加紧密,公众及整个社会通过新闻媒介的经济服务功能所获得的效益更大。

(3)推进政治变革和深化发展。新闻媒介最早是为政治服务的,是资本主义社会统治阶层发布政令、宣传政策、控制社会舆论的重要渠道,其初期功能是以统治者利益为核心的单方面政治服务。随着社会的发展,民主思想的普及,以及媒介渠道的多元化,新闻媒介的政治服务功能变得更加开放化。媒介给予了公众参与政治生活的机会,公众可以通过各种途径参与政治讨论、建言献策,以及实施公民监督权等,其促进政治进步的功能,更多地表现为推进政治民主化,抨击极权制度,揭露贪腐、司法不公,让普通人也能了解当前的政治理念,推进民主政治建设。

二、新闻媒介从“传”到“帮”的必要性

1. 媒体服务属性的要求

媒体的基本属性就是公共服务,这也是其存在的本质意义,任何脱离服务属性而存在的媒体形式都毫无价值。新时代背景下,新闻媒体正在由传统媒体向新媒体过渡并逐步走向新旧媒体融合发展,之所以出现这一重大变化,既是由于信息化、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推动,更是因为公众对新闻信息服务的需求增大和要求提高。新时代环境下,公众需要更加快捷、全面、生动的新闻信息,要求新闻信息能够为自己的工作、生活以及个人发展提供更充分的支持和帮助。很显然,新闻媒介只有主动变革,积极适应新环境,对自身服务功能进行由“传”到“帮”的转换和升级,最大化满足公众服务需求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也才有存在的必要。

2. 时代发展进步的需求

媒体行业总是随着时代的进步而发展,历史经验显示,任何事物都是社会发展的阶段性产物,不可能在一成不变的情况下始终具备先进性。新闻媒介的服务功能,也需要随时代的发展和人们实际需求的变化而不断转变和丰富,如果墨守成规,仍将信息传播作为唯一任务,仍以被动服务为主,而不注重在提供信息的基础上,针对公众的现实需求而给予主动支持和帮助,那么就会被社会所淘汰、被公众所遗弃。

3. 媒体革新求变的需求

纵观新闻媒体的发展历程,其各个历史阶段的服务对象、服务形式以及主体功能是不一样的,每一时期都具有其鲜明的阶段性特征,但始终是以上升的态势在演进。在当前媒体融合发展形势下,世界经济、政治、文化互利相关背景下,新闻媒体行业也面临着全新变革,机遇和挑战并存,把握时势革新求变的关键是服务功能的升级,而从“传”到“帮”的功能转变就是最佳的切入点。

三、新闻媒介从“传”到“帮”的功能实现

1. 权威信息发布,帮建舆论秩序

新闻媒体处于社会舆论的上风向,站在公共信息的制高点,是社会舆论风潮和思想引导的主要力量。信息化时代,由于互联网的开放性,移动资讯高度发达,信息获得和传播的时空界限被彻底打破,传统新闻“一言堂”局面发生了重大变化,在“人人拥有麦克风”的状况下,各种负面信息、虚假信息等充斥网络,会误导公众思想,激发多种社会矛盾。鉴于此,新闻媒介一方面应始终坚持新闻报道的客观公正性,积极传播正能量,提高自身社会责任感;另一方面还必须加强观念转变和功能升级,不能始终以信息传递者的身份出现,而是要围绕促进社会安定和谐、公共媒体健康这个中心,把好新闻信息质量关,尤其是对于社会突发性公共事件,必须及时发布权威信息,以正视听,防止各种不实新闻引发社会思想动乱和价值观偏移,通过净化媒介生态,帮助建立健康有序的公共舆论秩序,将人们的思想关注带入正轨。

例如,2021年4月,南京网民潘某某在某短视频平台发布“新冠疫苗致人死亡”的评论消息,引起社会极大恐慌。该事件的起因為:四川省宜宾市筠连县镇舟镇,24岁的蒋某秋,因肝功能异常在筠连县人民医院接受保肝药物输注治疗期间出现急发症状而死亡。事件发生后,宜宾市、筠连县立即组成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调查小组对事件经过进行全面调查。经核实,该消息为虚假信息,造谣者潘某某到案后供述,发布虚假消息源于对排队打疫苗的不满,是为了吸引眼球。最终,潘某某被公安机关依法行政拘留7日。与此同时,筠连新闻网、筠连官方微博,宜宾新闻、四川新闻媒体中心,以及“极光新闻”视频号、遂宁网警巡查、辽沈晚报等各类媒体平台,在第一时间辟谣,“与接种无关”,并通过发布疫苗接种大数据,稳定人民群众的波动情绪。

媒体平台快速反应,在最短的时间内及时发布官方权威信息,澄清事实真相,有效预防了谣言的扩散和事态恶化,增强了人民群众对疫苗安全的信心,也有力打击了造谣、传谣行为,净化了社会舆论生态。

2. 精准服务供给,助力民生经济

民生是国之根本,也是社会公共服务的重心,民生经济发展状况直接反映社会整体水平,反映人民群众的真实生存现状。新闻媒介服务民生经济是其深度功能和主流价值观的集中体现,这个功能的实现落脚到信息的精准供给以及帮扶平台的搭建。一方面,新闻媒体应坚持“扁平化”服务,应向群众提供生产、生活切实所需的相关信息,如开辟民生经济专栏,搭建服务“直通车”为群众提供产业动态、市场价格信息、经济政策解读等多种服务;借助大数据系统通过对产业经济走向的分析,洞察其隐性风险因子,邀约经济类专家做客媒体,详尽解答民众关切及疑虑。另一方面,充分发挥媒介宣传促销优势,借用融媒体平台以“直播”的形式,大力宣传推广特色农产品、塑造网红景点,帮助农户增收,带动地区旅游经济增长,助力乡村振兴和脱贫攻坚工作。[4]同时深入实地、融入群众之中,通过细致挖掘民生新闻,以媒介的力量提高全社会对民生问题的关注,发挥新闻媒介社会建设的重要功能。

例如,2020年12月26日,中国融媒体助农公益联盟正式启动,由中国社会扶贫网支持、微谷国际主办,中国直播电商联盟、播呗文化等国内优秀媒体组织齐聚一堂,成立“媒体助农扶贫公益联盟”,开展“媒体助农扶贫公益活动”“乡村振兴产业助农——网络媒体在行动”等主题活动,给农产品销售搭建通畅的信息平台,帮助解决农产品滞销问题。2021年6月,一场以“在这里读懂初心使命——网络媒体革命老区行”为主题的公益活动在三明市建宁县高峰村开展,网络媒体采访团抓住建宁红色文化资源优势展开主题宣传和专题报道,将建宁打造成为三明市爱国主义教育优质基地、生态农业生产基地、观光旅游基地等,帮助建宁走上了“农业+旅游”的新路子,延伸了当地农村经济的产业链。

3. 优质文化传递,实现人文和谐

新闻媒介作为面向社会大众的公共信息传播平台,应当在信息传递的基础上,担负起教化警示的新责任,其媒介功能需要升级为引人向上、助人进步,创建和谐人文关系。以优秀传统文化为载体,结合社会先进事迹,挖掘文化及事迹中的精神内涵,通过专题节目报道、移动短视频、网络探讨等多样化形式浸入社会公众的意识形态,提高人们的思想觉悟和道德修养,促使大众自觉归正和约束自我行为,遵守社会公理道德和法律法规,逐渐形成一个谦和、友爱、互助、团结的和谐社会环境,这才是新闻媒介在新时代、新社会中应该具备的功能属性。如借助网络短视频,对传统文学艺术、传统节庆优良习俗,以及革命精神和社会正能量事件等进行传递。[5]

例如,为提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短视频传播境界,“看看新闻网”将《中国诗词大会》的节目剪辑为短视频集锦进行推荐;爱奇艺上线讲述中国传统节日来源的短视频;抖音曾推出“传统文化传承系列”,包括中国国家博物馆在内的七大国家一级博物馆集体入驻,还不间断推荐非遗文化;各级融媒体也上线“每日专评”,宣传社会好人好事、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等正能量故事。2020年,四川省地方志办公室,推动全网媒体资源整合,建成“方志四川”新媒体矩阵,以“宣传省情乡情、弘扬传统文化”为目标定位,用百姓易于接受、乐于听闻的方式生动、全面地展示四川优秀文化,提升了四川的影响力,增强了地区人民群众的自豪感。

4. 健康娱乐支持,“帮闲”公众生活

新闻媒介的传播功能是让人们获知某种信息,或者在这些信息的支持下实施某种行为,仍然停留在“传”的原始状态,而要实现其“帮闲”功能就需要向社会生活各个领域进行拓展,要结合人们的娱乐需求心理和社会实际条件,为公众创设和搭建健康、个性的休闲文娱平台,以此提升国人的幸福指数。[6]这种“帮闲”并非指那些无聊的选秀节目、无道德底线的花边新闻以及各种文字作秀,而应该是以增进人与自然亲近、人与人沟通交流、物质与精神相统一为目标的有益项目,一端要满足受众个性需求,一端还要促进生态、社会的健康发展。目前文旅融合正处于火热时期,新闻媒介可以借此推进大众文旅事业。

例如,2021年7月,常熟市融媒体中心探索出“媒体+旅游”的新模式,立足全媒体平台资源,通过广播电视、看常熟App、微信公众号、移动公交电视等平台,向公众推介沙家浜旅游度假区。同时在地方政府及各景区的支持下,合作举办“常熟之美——融媒走基层”、《红色印记·述说沙家浜》大型融媒新闻行动,以及“虞歌畅晚”夜经济嘉年华等大型活动,还携手对接周边城市打造城市互联的歌舞大赛、诗歌大赛、体育运动以及举办美食节等,带给公众更宽广、更新颖、更健康的休闲体验,充分发挥了新闻媒介“帮闲”生活的功能价值。

结语

时代的进步与发展,引发了新闻媒体行业的重大变革,也带给了新闻媒介更多的机遇和挑战。为顺应时代发展,新闻媒介必须加快二度功能开发,进行从“传”到“帮”的功能转变和全新升级,着重于帮助建立公共舆论秩序、帮助民生经济优质发展、帮助建设人文和谐环境、帮助公众健康生活。

参考文献:

[1] 童兵. 中国当代新闻理论核心理念的界定[J]. 新闻爱好者,2016(4):58-62.

[2] 王建峰. 从公共新闻到建设性新闻:媒体功能的两次转型[J]. 当代传播,2020(2):56-60.

[3] 王胜利. 马克思“媒介功能观”视角下新闻媒介的社会功能分析[J]. 传播与版权,2016(6):6-8.

[4] 张荡. 媒介进化与智能升维:媒体融合发展的未来图景[J]. 浙江树人大学学報(人文社会科学版),2021(3):81-85.

[5] 李欣怡. 传播学视域下新媒体工具的德育教化功能探析——以微博为例[J]. 教育教学论坛,2017(9):4-5.

[6] 黄永明,张雪荣. 大众健康类媒体的价值传播功能简析——以《特别健康》杂志为例[J]. 新闻前哨,2021(5):106-107.

The Secondary Function of  News Media: From "Communication" to "Help"

HUANG Li-jia(School of Culture and Media, Xichang University, Xichang 615000, China)

Abstract: News media, a product of socialization, assumes a basic role of communicating information, which gradually extends from the initial single level to the social life of all rounds, marking a brand-new service function. In the context of the new era, the news media is now exposed to bold changes and challenges from traditional to modern, and single to pluralism. With the call for diversification and timeliness of social information, how can the news media ride the new trend of social development and enhance the secondary functional shift from "communication" to "help", and take the initiative to shoulder responsibilities of social public services are now jostling for attention of the entire industry. Starting with the connotation of the secondary function, this paper attempts to dissect its obviousness and function, analyze the necessity for the "communication" to "help" shift, and figure out feasible path for realizing such function, thereby charting a promising course for the new development of news media in the new era and provide suggestions for the industry.

Key words: news media; secondary function; from "communication" to "help"

猜你喜欢

新闻媒介功能信息
也谈诗的“功能”
关于非首都功能疏解的几点思考
订阅信息
网络新闻媒介人力资源管理探析
广播电视新闻媒介面对海洋格局的报道机制
转型期我国新闻媒介公信力缺失的社会心理学分析
全媒体时代新闻媒介平台整合与流程再造
展会信息
中西医结合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31例
辨证施护在轻度认知功能损害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