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古诗文教学现状及优化策略

2022-05-30吕丽华

教师博览·科研版 2022年7期
关键词:鉴赏古诗文意境

吕丽华

[摘 要] 随着新课改的推行,小学语文部编版教材中古诗文比例大幅提升,使古诗文教学越来越重要。文章针对古诗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深入研究古诗文教学方法并经过课堂实践,总结优化策略:营造古诗文学习情境,创建疏密有度、声情并茂、开放探究、个性彰显的诗意课堂;实施意境赏析的方法,引导学生体会古诗文韵律美、意境美;课内外“双轨并行”,深入学习古诗。

[关键词] 古诗文;鉴赏;意境

随着新课改的推行,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中古诗文比例大幅提升, 使古诗文教学越来越重要。小学语文部编版教材共安排古诗词112首和文言文14篇,这些篇目凝聚着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粹,因此教师应重视和深入思考教学策略。

一、小学古诗文教学现状分析

(一)教师重背诵,轻鉴赏感悟

大部分教师以技术性训练为主,课堂采用字字解释、句句翻译的包揽式教学,最后要求学生会读会背。古诗文的言辞之美、意境之远、立意之深,统统被教师忽视。由于教师忽视学生自主感悟和审美愉悦感,学生在课堂上没有入境怡情,体会不到浓厚的诗香味。古诗文的学习并没有真正发生,古诗文教学的核心任务也没有落到实处。

(二)学生缺乏学习兴趣,面临古诗文学习困境

古诗文创作背景距离学生的生活久远,使得学生对诗歌内容的认知产生距离。在互联网时代,学生更倾向于卡通漫画、短视频故事等视图文化,造成理解古诗文的障碍。古诗文语言精练、意境深邃,需要学生有更沉静的心态才能学懂、学透。小学生天性活泼好动,要深入古诗文情境,对他们来说比较困难。

(三)古诗文教学方法缺少创新

部分教师在古诗词教学中“以不变应万变”,无论哪首诗作,都按照“读诗文—背诗文—讲诗意—背诗意—默写”的模式。诗词教学一直在“重复昨天的故事”。毫无新意的陈旧做法,使古诗文教学失去鲜活的生命力。

二、小学古诗文教学优化策略

(一)营造古诗文学习情境,创建诗意课堂

语文教材中的古诗词底蕴深厚、文质兼美。教师要挖掘文字中的深层蕴意,营造情境,引导学生在诗意化的体验中完成学习过程。

1.教师合理把握课堂进度,构建疏密有度的诗意课堂。在古诗文教学中,部分教师喜欢简单地将诗词知识进行海量灌输,快速完成教学目标。高密度的教学过程,不利于学生静下心来欣赏和感悟古诗词。教师合理设计课程进度,让学生在疏密有度的过程中触摸诗“魂”。例如,教师在教学《夜书所见》时,抓住要领由浅入深对课堂进度做整体规划,“引”着学生走进秋夜,激发乡愁。从“见”字入手,在诗句中找出描写秋天的景物的词“梧叶、寒声、江、秋风、儿童、促织、篱”,接着让学生抓住“萧萧、送”,体会秋之萧瑟,再由“动、明”,感悟那份孤独与愁思。整节课,学生多层次、有梯度地充分感知秋夜的凄凉,领悟“客情”。

2.教师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构建声情并茂的诗意课堂。意境是作者主观的生命情调和自然环境相互交融的艺术境界。教师要将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多元的教学元素有效融合,把“移情于景、境中藏情”变为视觉画面,丰富学生的感知,增强情境代入感,由境入情,理解作品主旨。例如,教师在教学《渔歌子》时,让学生观看多媒体画面,一边阅读,一边联想诗词“暮春时节,桃花水涨,鳜鱼水美,斜风细雨,乐然垂钓”,悠闲自在的生活景象如在眼前。“什么样的西塞山?什么样的白鹭?什么样的水?”灵动的画面仿佛就在学生面前,学生观其图,思其意,感其境,听其音,领其情,兴趣浓厚。

3.教师引导学生互助合作,构建开放探究的诗意课堂。合作学习可以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积极思维、探讨研究的学习能力。例如,在《 咏柳 》教学中,教师组织学生开展四种合作学习:一是学生分组,一起描写春天景物的诗句;二是各组学生根据教师出示的画面想象春天中柳枝、柳叶的形状、颜色,并与组内同学一起交流“剪”字妙在何处;三是同桌合作,以对读的形式诵读诗文,一个人读,另一个人想象画面;四是小组探讨,还可以把柳枝、柳叶比作什么。在合作过程中,学习任务是学生思维碰撞、集思广益完成的,很自然地构建出和谐合作、开放探究的诗意课堂。

4.尊重学生独立表达,构建个性彰显的诗意课堂。语文教材中的古诗文美在意境、贵在含蓄。学生的生活经验不同,理解的广度和深度也不尽相同。教师应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进行表达,也使诗作的含义更为丰盈。“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江雪》一诗描述了在漫天飞雪、万山归寂的环境里,一位老人乘一叶孤舟独自垂钓的情景。让学生大胆阐述自己的感悟:老人在冰雪中独坐钓鱼,让你想到哪些词?他在想些什么?你想画一幅怎样的图画来表达意境?学生循着问题走进作者孤寂落寞的灵魂深处,实现跨越千年的灵魂对话。有的学生说出“孤独”“洁身自好”“清静无为”“落寞”“苦闷”“清高”等心理感受,有的学生给作者写一段话来表达对柳宗元当时处境的理解,还有学生画了一幅《江雪垂钓图》。鼓励学生大胆表达,古诗文欣赏价值和学生的创造精神就会被体现得淋漓尽致。

(二)实施意境赏析的方法,引导学生体会古诗文美感

1.读出自然节奏,体会古诗文韵律美。小学教材中的古诗文节奏感强,诵读时注意诗歌的节奏和韵律,赏析诗中意境。古诗的节奏是由诗的内容决定的,与作者的感情基调相一致,愉悦之情读出轻松欢快之节奏,昂扬之情读出急促有力之节奏,悲寂之情读出缓慢沉稳之节奏。《早发白帝城》是李白遇赦后从白帝城顺流东下返江陵时所见所感,水流急速、舟行若飞,喜悦之情溢于言表。朗读时把握诗歌情调的欢悦感,掌握顿挫,读出韵味: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读出亲切轻快的节奏,使人置身于三峡之间,快船快意,体会到李白轻松豪迈的心境。

2.图文结合,创设古诗文意境美。“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形容描写景物的诗能使读者如置身图画中,也形容诗的意境非常優美。教师采用诗配画、插图等方式创设情境,让学生依诗赏画,再披文入画感受意境美。例如,学生看《嫦娥》插图并观察:室内,烛光暗淡,云母屏风上笼罩着深深的暗影,透露出主人公在长夜独坐中黯然的心境;室外,银河逐渐西垂,牛郎、织女隔河遥望,寥落晨星也将隐没。主人公孤清凄冷的情怀可以从图中触摸到。《春晓》一诗,教师出示五幅画:万物吐绿图、繁华满树图、清风鸟语图、卧听风雨图、清晨残花图。通过画面感知惜春、爱春之意,吸引学生“浅诗深读”,融入悠远的意境中。

(三)课内外“双轨并行”,深入学习古诗文

1.围绕同一主题整合学习。教材中的古诗文选例,虽有一定的代表性,但是数量太少,学生难以形成对诗人、风格的系统认识。教学主题可采用“1+N”主题学诗模式进行,即以课例为切口,扩增诗歌容量,进行纵深的扩展阅读,使学生多角度、全方位地贯穿学习“诗群”,进行更深层面的解读和探究。如学习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深入对比研究《别董大》《芙蓉楼送辛渐》《赠汪伦》等其他离别诗。随着活动深入开展,教师和学生一起开发多类主题,对山水田园、自然风光、边塞征战等主题类古诗进行有效整合,归类比较,明辨异同,可以加深学生对同类诗作的感悟。

2.品悟古风古韵之美。一是教师借助传统节日鼓励学生进行对联创作,如中秋对联、春节对联、元宵对联等,学生从学习和创作中品味古风古韵的醇香。二是教师开展“飞花令”游戏,行令中学识博弈的趣味与引人入胜的形式,充分展现古诗意趣,激发学生热爱古诗的兴致。

教师要转变古诗文教学理念,把诗格、诗韵、诗情植入学生的血脉,让学生浸润在充满灵性风韵的古诗文中,使学生的精神生活得以升华。

猜你喜欢

鉴赏古诗文意境
墨彩出奇 意境清雅
意境的追寻与创造(外一篇)——钱起《省试湘灵鼓瑟》
古诗文阅读备考指津
诗词之美,不唯意境(外一则)
紫砂陶艺鉴赏研究
紫砂陶艺鉴赏
谈高中美术鉴赏教育中审美价值的研究
试论普通高等学校高中学生的专业音乐审美的培养
引领小学生诵读古诗文之妙招
舞蹈意境的认知与养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