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文教材中女性角色的家国情怀探究

2022-05-30黄可

文学教育下半月 2022年7期
关键词:女性角色部编版家国情怀

黄可

内容摘要:初中语文教学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爱国”“处世”“修身”这三个方面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在语文教学中,女性角色一直在教材中处于重要的地位,而揭示女性深厚家国情怀的作品在初中语文教学中也不乏精彩呈现。本文从部编版初中语文教科书中探析女性角色的家国情怀,旨在帮助学生重新认识出彩女性,厚植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关键词:部编版 初中语文 女性角色 家国情怀

纵观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编选了许多以家国情怀为主题的作品,蕴含了多种文体,大约占全册书的30%。由此可见,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对家国情怀的重视程度之深。语文教科书作为教学最重要的工具,也承担着传播中华优秀文化的作用。本文拟从女性家国情怀的研究现状、作品分析、教育价值、教学策略四个方面探析部编版初中语文教学中女性家国情怀。

一.部编版初中语文女性家国情怀作品分析

部編本初中语文教材共有选文176篇(课外古诗文在内),其中以家国情怀为主题的作品共有 48篇,约占总数的27.27%。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中女性角色大约仅占人物总量的20%,所占比例较小。根据以上对家国情怀和女性角色的选文统计得知,家国情怀中的女性角色的选文共9篇,占家国情怀作品的18.75%。下面对初中课本中女性角色家国情怀选文进行分析。

(一)壮志报国

《木兰诗》塑造了一个与中国传统女性不一样的古代传奇女性角色。木兰本是女儿身,在家中无长兄,又有一老父的情况之下,替父从军,参加到保卫国家的战斗中。“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1]寥寥几句展现了刀刃之利,战场之险。凭着一腔报国热情,英勇杀敌,最终衣锦还乡,彰现英雄气概,尽显女儿本色。而《满江红·小住京华》的作者秋瑾则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位为民主革命牺牲的女英雄。秋瑾先生用简洁的语言表达她内心的愤懑与壮志。“苦将侬,强派作娥眉,殊未屑!”[2]她用直白的言语表达对做一贵妇的不屑,又喊出“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3],让她冲破世俗的桎梏,冲破家庭的牢笼投身于革命运动之中。木兰与秋瑾,她们的所作所为告诉了无数后人,为国而战,为国奋斗的一颗报国之心。无论是在古代还是在近代,虽然时代在变化,但是她们的拳拳爱国之心永不改变。还有《“飞天”凌空—跳水姑娘吕伟夺魁记》中十六岁的中国姑娘吕伟,用自己的努力为中国争光,让世界人民看到中国人才济济。教科书中的这几位女性现象,极大地激发了新时代学生强烈的爱国热情。

(二)修身正己

《回忆我的母亲》、《秋天的怀念》、《荷叶·母亲》以及《散步》这四篇文章的是以母亲作为主要角色的选文。朱德的母亲、史铁生的母亲,冰心的母亲,莫怀戚的妻子和母亲,他们都是作为孩子母亲的形象出现在作品中。母亲在家庭中承担着比较繁重的任务,他们的教导和陪伴影响着人的一生。

朱德同志投身入民族抗战事业中,母亲的一切言行举止深深影响了他的一生。当朱德同志瞒着母亲远离家乡远赴云南参加新军和同盟会,母亲并没有阻止他、反对他,而是给了他许多安慰。一名普通的农村妇女,支持革命并具有阶级觉悟,这正是女性角色在家国情怀中熠熠生辉的高大形象。她以革命为重,将对儿子和国家的情感融合在一起,体现了劳动妇女的家国情怀。而在《秋天的怀念》中,母亲以自身的坚强和博爱,让自己残疾的儿子能够走出阴霾,重新找到生的希望。《散步》中的母亲体贴家人,妻子孝顺老人,传承着尊老爱幼、家庭和谐的传统美德。《荷叶·母亲》中,母亲将一生风雨遮蔽,只为孩子不受到困难险阻。这些母亲、妻子的女性角色,让学生看到家庭教育中女性的地位之重,母亲用自己的亲身经历教给孩子不畏艰难、孝敬慈爱,是督促子孙修身正己的良言。

(三)忧国忧民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表达了对国家对人民的忧思。舒婷这一女性作者以女性的视角将祖国拟人化,其中的“祖国”便是一位母亲形象,她以伤痕累累的身体喂养了无数的穷苦人民。舒婷运用一系列的意象和蓬勃的情感,将自己对祖国的无限热爱和期盼抒发出来。她忧心祖国所受的欺辱与凌虐,忧心人民所受的苦难与挫折。她希望能用自己的微薄之力传递力量,表现出她对祖国对人民前途命运的忧思,这正是当代人应学习的家国情怀。

二.部编版初中语文女性家国情怀研究现状

(一)初中生对女性角色家国情怀的认知

根据前文的统计显示,初中语文教材中谈及家国情怀的文章相对较多,但学生常常以男性的角度来看待,缺乏女性视角。教材中女性角色的选文大多具有单一性,她们大多是家庭中慈祥的母亲,悲苦的农村妇女,职业女性等。女性的代名词也多是“吃苦耐劳”、“坚贞淳朴”、“封建落后”等。导致学生一提起女性角色,就认为女性就如教科书所展示的这样。这一学龄段的学生逐渐能够对教材中的人物进行自己的思考,并内化为自己的性格特点。[4]初中生在学习家国情怀教育的作品时,不仅认识到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还加深对女性角色的深度提炼与总结。

(二)初中语文教材编排方面的不足

学生通过教材中的女性角色来认识女性在当今社会的形象与地位,但女性角色的家国情怀在初中语文教材选编方面还存在不足。

第一,女性角色的家国情怀作品较少。通过上述分析发现,以女性为主要角色的家国情怀作品所占篇目数量较少。从教材使用的角度上来看,学生在选文中看到的女性角色形象单一,身上体现家国情怀的特性较少,一提及家国情怀的作品大多数学生想起的是苏轼、岳飞等高大形象,却很少想起女性所代表的角色,从而影响了学生优秀女性角色认识。适当增加家国情怀作品中女性的角色,有利于提高女性的社会地位,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第二,女性角色的家国情怀内容单一。就上文来看,《木兰诗》和《满江红·小住京华》体现的是壮志报国的情怀。《怀念我的母亲》和《散步》体现的是修身正己。《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则是以女性作者体现的忧国忧民,并没有展示具体角色形象。整体来看家国情怀的作品较少,内容单一,缺少诸如女性忧国忧民、乡愁旅思、勤劳勇敢、歌颂祖国大好河山等。因而适当丰富女性家国情怀的内容,塑造有血有肉的爱国主义女性形象显得尤为重要。

第三,女性角色的家国情怀时代感不强。《木兰诗》出自南北朝,《满江红·小住京华》写于清朝年间,《回忆我的母亲》创作于1944年。木兰是古代经典女性形象,她的事迹被写成小说、拍成电影,被许多人熟记。秋瑾是大家耳熟能详的鉴湖女侠,时常出现在语文课本、历史课本中。朱德的母亲钟太夫人是作为平凡农村妇女的代表选入课文。三篇文章过于强调女性角色的典型性却忽略了当代女性角色的家国情怀的重要体现。当今时代许多杰出女性活跃在社会各个领域,但教材中没有得到具体体现,因而增加具有时代特征和现代意识的女性角色,才能使家国情怀在她们身上延续。

三.部编版初中语文女性家国情怀教育价值

(一)加深学生对女性角色的理解

如何引导学生对女性角色的理解?王雅琼曾提出三个初中语文教材中女性角色折射的问题:教材中女性形象比重过小、女性形象缺乏时代性、女性形象缺乏社会性。[5]教材中女性角色的问题一直存在,虽然在义务教育课程改革以来,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较之于之前人教版有了很大改进,但是尽管如此,教材中女性角色的数量和形象还是不尽如意,各方面还有待提高。

学生对课本中女性角色的认识和理解,能让女生能增强对自己女性身份的认同感与自豪感,能讓男生在青春期形成科学的男女观念,避免对女性的歧视。可以说,在教学中对女性家国情怀的教育可以培养学生对女性角色的正确认识,而不仅仅是相夫教子、繁衍后代。学生需要正确把握女性角色的审美内涵,对女性角色进行多元化解读,走进女性角色的内心世界,体会她们的情感倾向。[6]

(二)加强学生对家国情怀的渗透

新课标提出,教师在组织教学时,应培养学生家国情怀。自古以来,中华民族与家国情怀息息相关。中华人民将爱国之情与报国之志融入到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之中,着力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成了教师不可推卸的责任。学生处于初中阶段,各方面还不成熟,需要老师和家庭、社会的引导,对自身产生认同感、归属感,这正是培养学生家国情怀的关键所在。培养初中生爱国情怀是新课标的要求,是传承优秀中华文化的应有之义,是学生终生学习的需要,是发展核心素养的基础。[7]这为教师培养学生爱国情怀提供了方向引领。培养初中生的爱国情怀,既有利于增强自身对祖国传统文化的认同感;也有利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科学的世界观;更有利于提高审美意识,体会文章的内容美、人物美、情感美。

四.部编版初中语文女性家国情怀教学策略

“家国情怀是自己国家、民族、家乡乃至家庭的认同感和归宿感,是一种大义之爱。”[8]教师作为教育工作的引导者,应该承担起培养学生家国情怀之责,帮助他们深入探析课本中女性角色的家国情怀。从教师的角度来说,初中阶段适合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是形成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最佳阶段,所以教师在教学中所起的作用至关重要。

(一)紧跟时代,增强自身对家国情怀的理解

第一,作为教师应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只有这样,才能对课本、对学生有更深的理解。教材中女性角色的家国情怀作品较少,教师在预习这些作品时,关注时代背景,深入课本,深入角色,把握内涵。

例如《木兰诗》,教师在讲解这些作品时,不能只简单讲授文言字词,而忽略了当时的时代背景,不了解木兰的生平及性格特征。如“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9],体现了木兰勤劳能干的特点。“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10],体会家中没有长男,父亲年迈的情况下,毅然替父从军,体现木兰孝顺父母、体贴父母的特点。“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11],体现了木兰勇敢无畏的特点,教师应吸取作品中体现家国情怀的精华所在,大力弘扬,形成知识的传递。

(二)改进教学方法,运用多媒体资源

在新课改的推动下,许多教师不断改进教学方法,让课堂灵活多变。教师在体现女性角色的家国情怀作品的教学中,让学生反复诵读作品,运用资源整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学生反复诵读,并不是把固有的思想强制给他,而是让学生自己通过诵读事先达到预习的效果,自己感受文字的魅力。知人论世,运用多媒体资源了解作品的创作背景和人物生平。

例如在学习《满江红·小住京华》时,让学生自己读懂,理解这首诗表达的浅层含义,教师运用多媒体,将秋瑾的生活背景、所处环境等一一解释。通过多媒体的运用,以及学生事先的诵读练习,使学生能深层次地理解这首诗,从而揭示了秋瑾为何在清朝封建社会、又是仕官家庭之下冲破封建束缚,远洋留学,支持革命,又是如何舍小家成大家的。对这样一个不平凡的女性,使学生也有了更深刻、更全面的理解,拉近了时代的距离。

(三)跳出书本,实施角色多元化解读

第二,在学习家国情怀的作品时,应当对女性角色进行多元化解读,跳出传统固有的书本形象而不是空谈女性角色,空谈爱国主义。

例如《回忆我的母亲》这篇选文,学生单单只看到了母亲善良勤劳、为孩子甘愿付出的劳动妇女的形象,很多老师也是注重讲述这些形象,而忽略了这位母亲其他方面的特质。这位母亲不知其姓什名谁,但她身上不仅有母亲的标签,还有作为一名女性敢于与困难作斗争,支持革命事业,具有坚强的意志和吃苦耐劳的精神。从母亲身上,朱德学会了勇敢无畏,敢于与恶势力作斗争,热爱祖国,报效国家。学生在课堂上通过老师的讲解知道角色不一样的一面,从而课下联系实际想像自己的母亲脱离母亲标签后又是怎样的形象,他们是怎样通过言传身教培养我们的优良作风和爱国热情。通过语文教学,跳出书本固有的形象来看待女性角色的家国情怀,对人物进行多元化解读从而实现培养学生家国情怀的目的。

总而言之,探析女性角色的家国情怀对于语文教学大有裨益的。通过上文对女性角色的家国情怀分析,发现教材选文中女性角色的家国情怀作品数量少、女性角色单一、女性角色时代感不强这类问题,并没有体现出新时代对女性家国情怀的深刻认识。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要从选文的教育价值出发深度挖掘女性角色的家国情怀,教师应紧跟时代的脚步,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增强对女性角色的认识;让学生通过学习了解女性角色的优秀特质,培养他们的家国情怀,帮助他们在初中阶段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从而具有高尚的品德,为将来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新征程中作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黄丹瑶,刘广远.语文教育中家国情怀的养成[J].文学教育,2020(07):71-73.

[2]张美玲.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家国情怀缺失问题探析[D].湖南师范大学,2017.

[3]齐翔宇.统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中女性形象分析又及教学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20.

[4]王雅琼.初中语文教材中的女性角色研究——以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为例[D].聊城大学,2016.

[5]谢周妮.统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中的女性形象教学研究[D].山西师范大学,2019.

注 释

[1]教育部组织编写.义务教育语文教科书七年级下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6.

[2]教育部组织编写.义务教育语文教科书九年级下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6.

[3]教育部组织编写.义务教育语文教科书九年级下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6.

[4]齐翔宇.统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中女性形象分析又及教学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20.

[5]王雅琼.初中语文教材中的女性角色研究——以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为例[D].聊城大学,2016.

[6]谢周妮.统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中的女性形象教学研究[D].山西师范大学,2019.

[7]张美玲.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家国情怀缺失问题探析[D].湖南师范大学,2017.

[8]黄丹瑶,刘广远.语文教育中家国情怀的养成[J].文学教育,2020(07):71-73.

[9]教育部组织编写.义务教育语文教科书七年级下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6.

[10]教育部组织编写.义务教育语文教科书七年级下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6.

[11]教育部组织编写.义务教育语文教科书七年级下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6.

(作者单位:黄冈师范学院)

猜你喜欢

女性角色部编版家国情怀
重视儿童本位的回归
论小学语文“多元阅读”校本课程的实施
“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语文素养”和“人文精神”
“部编版”语文教材的鲜明特点及时代意义
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家国情怀教育
浅谈日本动漫大师今敏作品中的女性角色
谈莫扎特歌剧中的女性角色
猎巫运动与女性角色的情节设定
浅析《诗经》祭祀诗中的女性角色
核心素养与语文教学的家国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