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幼儿语言教育中绘本剧表演的应用研究

2022-05-30刘丽

基础教育论坛·上旬 2022年7期
关键词:应用研究

刘丽

摘  要:在幼儿发展教育中,语言教育的良好开展是幼儿认知事物、获取信息的重要基础。将绘本剧表演融入幼儿语言教育,有利于幼儿通过知识学习逐渐形成语言表达能力。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教师要根据绘本与绘本剧之间的联系,明确绘本剧表演的实施意义,根据幼儿语言教育的实际需求,合理选择绘本,创设生活化的绘本场景,让幼儿在感知绘本角色的同时,逐渐熟练语言表达。

关键词:幼儿语言教育;绘本剧表演;应用研究

幼儿语言教育成效对幼儿语言发展有着较为深远的影响。教师要时刻关注幼儿语言的发展近况,针对不同幼儿阶段的语言发展特性,制订科学、合理的语言教学培养计划,通过形式多样的绘本剧表演,给予幼儿语言表达、锻炼的机会,让幼儿在绘本剧情境中产生想要开口表达的欲望。为此,幼儿教师应遵循我国课程改革的教育要求,借助绘本剧转变幼儿语言的教学模式,引导幼儿在绘本剧表演中学会语言表达,潜移默化地学会故事结构的归纳与总结,从而提高幼儿语言教学效率。

一、绘本与绘本剧的概念及关系辨析

绘本泛指绘本故事,是针对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创造的文学样式,适合幼儿阅读,是幼儿早期阅读教育的良好素材。绘本剧是以绘本资料为基础,组织幼儿开展的表演活动。

根据《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幼儿语言教育要引导幼儿接触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使之感受语言的丰富和优美,并通过多种活动帮助幼儿加深对作品的体验和理解;鼓励幼儿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尝试说明、描述简单的事物或过程,发展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绘本与绘本剧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幼儿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和幼儿语言的发展需求,科学、合理地选择绘本表演主题,并带领幼儿深入解读绘本内容,在一定时间内熟悉绘本中的角色和场景,让幼儿在绘本剧表演中尽情地展示自我。

二、幼儿语言教育中绘本剧表演的应用策略

1. 合理选择绘本,满足幼儿的语言发展需求

在繪本剧表演的过程中,由于部分教师未能选择符合幼儿语言发展水平的绘本内容,不但无法激发幼儿的参与兴趣,还会打击幼儿语言发展的自信心。针对此种情况,教师在开展绘本剧表演活动之前,要根据不同阶段的幼儿性格特点,科学、合理地选择绘本内容,通过语言鼓励、赞美等激励方式,让幼儿对绘本剧表演产生浓厚的兴趣,并且拥有想要张口表达的欲望,积极配合教师进行绘本剧表演。

例如,小班幼儿因为年龄普遍较小、语言词汇量较少,若选择文字较多的绘本,无疑会增加绘本剧表演的难度。教师可以根据上述小班幼儿的特点,选择小熊宝宝系列绘本——《谁哭了》,这个绘本故事对话简单、内容通俗易懂,都是小班幼儿经常会发生的事情,能够引发幼儿的情感共鸣。教师带领幼儿学习该绘本故事以后,将幼儿的想法与绘本剧设计相结合,通过绘本故事的二次创作,在原有剧情上加入“谁哭了?原来是小狗想妈妈了!谁哭了?原来是小乌龟上学又迟到了……”随后,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合理分配角色,让所有的小班幼儿都能参与到绘本剧表演中,还能通过绘本表演知道,“我不再哭了,我不是小宝宝了”的道理。由此可见,绘本剧的成功表演离不开合理的绘本选择,教师在幼儿绘本剧表演时,要明确小班、中班、大班幼儿的认知能力和语言发展需求,站在幼儿的角度选择绘本故事。

2. 创设绘本场景,提升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因为幼儿的想象力较为有限,无法将绘本中的故事借助想象转换为肢体动作,教师要根据绘本场景进行创设,遵循教学目标指导幼儿进行绘本剧排练,提升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在绘本场景创设的过程中,教师要以幼儿实际生活为基准,创设具有生活气息的活动场景。倘若幼儿绘本剧表演离开生活,空谈的幼儿语言教育将会变成无稽之谈。这就要求教师在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时,需要将绘本知识迁移到日常生活中,确保绘本剧表演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使幼儿懂得用语言准确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

例如,《一口袋的吻》是一个温暖的、充满爱的绘本故事,适合将要上小学有分离焦虑、不愿意去上学的孩子,也适合胆小、不敢主动交朋友的孩子。故事主人公迪比因刚刚入学,面对陌生的环境不适应,站在学校门口不动了,这时迪比的妈妈在迪比的口袋里吹了十几个吻,并对迪比说:当你害怕的时候,就拿出妈妈的一个吻,这样就会感到妈妈一直陪伴在你的身边。在开展《一口袋的吻》绘本剧表演时,该绘本故事与幼儿现实生活场景较为贴近,教师要为幼儿营造真实、温暖的生活情境,并在情境创设中为幼儿设计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生活体验,让幼儿在模拟生活情境中真实体验与其他幼儿沟通、交流的真实情况,如“老师点名时,自己的回答是否清晰响亮”“课间休息时,是否能主动与其他小朋友愉快玩耍”等,使幼儿知道自己的言行举止与教师的夸奖、小朋友的热情回应都存在密切关系,从而在绘本剧表演中审视自己的一日生活表现。由此可见,该种绘本剧表演形式的应用,能够培养幼儿的人际交往能力,使其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像绘本中的迪比一样,勇于克服自己的害羞、胆怯,鼓起勇气面对生活中的各种难题,同时获得乐于助人的经验,具备不怕困难、敢于沟通的自信心,消除幼儿对日常上学的抗拒心理,为提升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奠定良好的基础。

3. 感知绘本角色,锻炼幼儿的语言应用能力

在开展绘本剧表演之前,教师需要带领幼儿深入解读绘本故事内容,引导幼儿感知绘本中的人物角色,借助绘本剧表演使幼儿熟练语言应用,达到幼儿语言教育的目的。同时,教师要合理解读绘本故事,确保解读内容在幼儿理解能力范围之内。

首先,教师要发挥引导作用,积极开展听读训练教学,通过绘声绘色的讲解引导幼儿掌握故事情节,了解人物角色,依据幼儿意愿选派角色。例如,在改编《可爱的鼠小弟》绘本故事时,教师让幼儿自主阅读绘本,并鼓励幼儿模仿鼠小弟的动作表情,纠正幼儿错误的肢体动作,并进行正确示范;让幼儿口述该故事,锻炼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并为绘本剧表演的顺利开展奠定基础。

其次,在带领幼儿解读绘本故事时,教师要引导幼儿积极思考,要求幼儿以小组为单位设计绘本剧的剧本。例如,在进行《安的种子》绘本教学时,由于该绘本故事篇幅较长,且故事内容较为深奥,教师要通过梳理故事语言,让幼儿在深入理解故事内容的基础上,以小组为单位揣摩老师父、本、静、安等人物角色说话的样子、语气等,将静态绘本故事转变成活灵活现的绘本剧表演。

最后,教师应带领幼儿一同设计表演道具,提高绘本剧表演效果。例如,在开展《神奇的虎头帽》绘本剧表演时,教师应鼓励幼儿根据绘本内容设计自己喜欢的头饰,并表达自己是如何设计头饰的,让幼儿借此能更好地进行角色扮演,促进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

在幼儿语言教育中应用绘本剧表演,对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幼儿教师要学会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幼儿的特点,对形式多样的绘本故事进行筛选,组织幼儿进行绘本剧编排和表演,通过创设生活情境丰富幼儿的认知情感,使幼儿在绘本剧表演中提升语言表达能力,进而高质量地实现幼儿语言教育目标。

参考文献:

[1]陈雨濛. 三段式留白:提升大班幼儿表演能力的策略分享:以绘本剧《了不起的愿望》为例[J]. 幼儿100(教师版),2021(5).

[2]王文华. 幼儿园大班绘本剧生成性教学的实践初探:以武汉市A园为例[J]. 教育观察,2021,10(12).

[3]王秋悦. 浅谈绘本剧主题活动的形成与实施:以中班戏剧活动《可怕的大妖怪》为例[J].东方娃娃·保育与教育,2020(9).

[4]李莉. 浅谈在幼儿语言教学中开展绘本剧表演的策略[J]. 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22(1).

[5]吴丽亚. 利用绘本进行幼儿创意戏剧表演的价值和策略:《幼儿绘本剧创编与表演的实践研究》[J]. 北方音乐,2016,36(23).

猜你喜欢

应用研究
云计算虚拟化技术在电信领域的应用研究
旅游管理教学中情境教学法的应用研究
无线传感器网络优化的应用与研究
PPP模式在我国基础设施建设中的应用研究
进驻数字课堂的新兴教学媒体
AG接入技术在固网NGN的应用研究
空域分类关键技术及应用研究
分层教学,兼顾全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