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代语境背景下的中国写意花鸟画构图形式探究

2022-05-30张建明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 2022年7期

摘 要:我国从古代开始就喜欢用诗意来表达自己的个人情感,而写意花鸟画更是在历史的长河中经历了多年的发展,用以表现大自然的艺术性和自然之美,表达个人情感。写意花鸟画的画面构图形式作为反映审美的重要内容,需要具有一定的时代特点,和大众的审美达到一致,这样才能让绘画作品更加生动和富有生命力。从写意花鸟画的概念出发,就写意花鸟画的构图形式进行研究和分析,以促进写意花鸟画更好发展。

关键词:当代语境;中国写意花鸟画;构图形式

中国画的绘画范畴一般包含了山水、人物和花鸟这三种元素,写意花鸟画就是中国画非常典型的作品类型。写意花鸟画已经经历了很长时间的沉淀。实际上,已挖掘出来的新石器时代的彩陶就已经出现了鱼类和鸟类的形象;直到唐代,写意花鸟画才充分被人们重视;进入北宋时代后,写意花鸟画发展到了鼎盛时期。中国写意花鸟画涉及内容也很多,在自然环境中能够看到的天然景象都是写意花鸟画的描述范畴,并且写意花鸟画在描绘大自然时所用到的表现形式也非常灵活,除了能够体现自然环境的美外,还能反映出人的思想和情感。随着时代的变换,写意花鸟画已经从最初的简单创作演变成了大幅的巨作。

一、写意花鸟画概述

写意花鸟画的创作主要源于生活中人们对花、鸟的特殊感情,以绘画的形式来反映绘画者的情感和内心世界,属于一种特殊的艺术形式。写意花鸟画家大多是通过真实感受祖国的大好河山和大自然的秀丽风光,把所见的山水、草木等真实事物结合在一起,以此来抒发内心的无限情怀,使写意花鸟画具有艺术表现力。写意花鸟画在“写”的表达上以骨法用笔为主,这也是写意花鸟画不同于其他绘画类型的点睛之处;而在“意”的体现上,主要以花、鸟的形态和神态等来表达绘画者的内心情感和绘画意图。

二、当代语境下中国写意花鸟画的构图形式

(一)构图形式的平面性

我国古代的花鸟画研究者对花鸟画平面性的构图形式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这在当前语境下对传统绘画创作的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同时,也让更多的画家在创作的过程中意识到除了要注意线条的平面性之外,还要注重色彩的平面性,促进了花鸟画创作者创作思维水平的提升。

中国写意花鸟画创作中采用的直观的线条描述可以将立体的事物用一种很独特的表现方式表现出来,不仅可还原事物本身的形象,同时还具有很强的艺术性。画家在临摹花鸟的过程中,会将自己的主观意识赋予花鸟特征,在画作上表现出来,所以写意花鸟画能够表现人的思想情感。一幅被大众认可的作品不仅能够展现画面景象的实际特征,同时也能使人从画面中感受到景象的真实性,所以人们在欣赏画作时很容易透过画面领悟画家想要表现的思想和情感。我国传统绘画与西方一些国家的雕塑绘画有本质上的区别,虽然国外的一些画作可能在轮廓上看起来比较清晰,但是却缺乏中国写意花鸟画那种独特的意境。

另外,中国写意花鸟画在构图过程中也要注重色彩的平面性。在中国写意花鸟画在创作的构图过程中,可以尝试将西方的现代艺术元素融入其中,这样就能够在继承传统写意花鸟画构图形式的基础上,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将现代人的审美观念和当今不断进步的时代背景相融合,从而满足时代进步的发展需求。例如有些画家将国外的艺术元素融入中国写意花鸟画的创作当中,这样就能赋予写意花鸟画一种更加独特的艺术韵味,给人一种独特的艺术观赏体验,使作品的表达方式得到创新,使整体艺术效果得到提升。

(二)构图形式的大气性

中国写意花鸟画在创作过程中,作品尺幅也非常重要,无论作品尺幅是大还是小,其都有自己独特的魅力。在我国古代,写意花鸟画一般都是尺幅较小的作品,大尺幅的作品数量非常少。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很多作品都要放在展厅里进行展览,所以画家在创作过程中就要尽量创作一些大尺幅的作品。因此,大尺幅的写意花鸟画已经成为现今的流行趋势,这不仅对我国花鸟画小尺幅形式进行了改变,同时也考验了画家的专业能力。画家在创作大尺幅作品时,必须具备控制全局的基本能力,在下笔之前,脑海中就必须提前对写意花鸟画进行构图,这样才能使大尺幅的作品更加美观。另外,画家在创作中国写意花鸟画的过程中也要注意结构的饱满度,在利用传统的创作形式进行绘画时,很多画家更加注重画面的简洁性,所以画面中呈现出的物象较少,只是占据了整个画面的一小部分,并且这种创作方式已经得到很多艺术家的青睐。但是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当代人审美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可以从更多的渠道或者平台获取更多关于写意花鸟画以及审美方面的信息,这就要求画家在写意花鸟画的构图和创作过程中要尽可能体现更高的专业水准,并且使整体画面更加饱满,这样才能吸引人们的眼球。当然,这里所谓的“饱满”并不是整个画面必须被物象填满,也要适当留出一些空白,这样就能缓解人们在欣赏过程中的压迫感,同时也能使整个画面的格局更加协调。

(三)构图形式的重复性

在当代语境下,中国写意花鸟画在构图过程中还要具备重复性的特征,这种表现形式主要是将画面中的物象进行排列,这样就能形成一种庄重感,同时也能带来全新的审美体验。利用重复性的构图还能使写意花鸟画的画面更加具有表现力,对创作者思想和情感的表现也会更加直观。但是这里所谓的重复并不是单纯复制,而是虽然远观感觉这些景物很相似,但是近观之后可以发现所有景物在细节上都存在一定的差异,这样才能使写意花鸟画更加具有独特性。这种构图方式还能增强画面的设计感,为枯燥的画面带来更多的生气,从而增强写意花鸟画的高级感。除此之外,层叠作为重复性构图的一种,也是把某种物象以重叠的画法展现在大众视野内,这种方法不仅能给人以神秘的感觉,还能让人感受到画面声势浩大,仿佛有无限遐想空间,以此来烘托创作背景氛围。

(四)构图形式的饱满性

寫意花鸟画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构图特点就是“满”,即画的内容物象较多,充满画面,但是却又不同于传统花鸟画中的全景式构图。由于其物象多、画面满,所以展示的层次内容也会比较丰富,同时也要注意空白区域的处理,注意虚实结合、层次分明,才会使画面满而不乱。另外,现代很多的花鸟画家还将西方的现代绘画处理手法运用到了我国写意花鸟画的绘画当中,这种借鉴使整体的绘画结构更加灵活,同时通过借鉴平面构成和超现实物象组合,可打破传统绘画构图中的时空观念和构图样式,实现中国花鸟画的创新发展。

(五)构图形式的色彩缤纷

传统花鸟画由于受到传统礼制和传统思想的限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往往在色彩的运用方面不能大胆创新。但是,近年来我国当代花鸟画家大胆借鉴西方的绘画色彩理念,勇于尝试并且将各种色彩运用到具体物象的刻画中,极大增强了花鸟画色彩语言的表现能力。以往在民间绘画的色彩运用中,注重体现天真自然、淳朴等特点,以一种无意识的自然流露和坦荡之气来表达传统画家认为美的东西,不以自然光线下物象最真实、最原本的状态为描绘目的,因此,对于色彩的使用往往更具象征性和概念性。当代花鸟画对现代色彩构成进行了吸取和创新,注重对画面的装饰性,同时借鉴民间绘画没有外来因素约束的自由创作状态,并且更加关注色彩的对比、调和、节奏和均衡以及色彩本身的表现力,在创作的作品中不拘泥于色彩传统,创造出与传统作品不同却又不失传统绘画本质的优秀作品,表现出另一番色彩情趣。

以《春融》(图1)为例,该作品获“2016·中国百家金陵画展”典藏金奖,通过对其进行分析可以发现,画家在创作作品时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构思。首先,在构图上考虑打破传统的构图形式,在画面中融合了墙面及铁丝网、栏杆等现代元素,至于左下方的栏杆与右上方的墙面,两个块面如此分割构图,主要是想让画面显出层次感。其次,在色彩运用上,以红色砖墙为背景,这样更能衬托出从墙上悬挂而下的水墨紫藤的花团锦簇、郁郁葱葱。铁丝网栏杆采用青绿色,与后面的红砖墙形成颜色上的对比,使画面透出一种当代气息。最后,在作品内容方面,栏杆上的几只孔雀,在生机勃勃的紫藤花下,或窃窃私语,或悠然自得,其乐融融地展现出一种安逸祥和的生活景象。

三、中国写意花鸟画构图的内在表现形式

(一)文学性

从古至今,文人及花鸟画家对中国花鸟画艺术形式进行了一次次深入而认真的理论探索和实践,并且最终都达到了一个又一个新的艺术高峰。后人对一些著名文人花鸟绘画样式的探索,积极地推动着中国写意花鸟画创新探索和继承发展。新时代,写意花鸟画艺术迎来新的发展,花鸟画研究探索中的艺术创新与方向选择也变得越来越多,呈现出了一片百花齐放、欣欣向荣的大好局面。在一幅幅画作中,不仅包括画家内心对于现实生活物象最真实自然的主观感受的描摹,更体现出画家最独特与敏感的个人思想感情,所以,要想使画作更具艺术性,就需要在构图与设计上下功夫。

关于作品文学性内容特点表达,学习者首先要学会并且充分系统地了解传统花鸟画艺术涉及的一些基础性艺术形式和构图要素、造型原理,熟练地使用基础绘画表现方法和技巧手段,要理解掌握基础绘画的素材,从而掌握画面构图和位置布局等整体计划,做好整个画面布局。

观者在静心欣赏一幅画时,如果能够感受到其中画家想要传达的哲学气息,也许就符合写意花鸟画的一些本质要求。从目前创作的写意花鸟画作品的绘画水平表现来看,许多作品过分追求画面视觉效果,往往没有以形态本身所重视的重点为中心,脱离了艺术文学史的花鸟画传统状态的美学精髓。在作品的艺术境界上,又缺乏文学修养精神,内涵深度也不够,这样的花鸟画作品无疑是缺乏美学价值和艺术价值的。因此,在开展传统绘画再创作项目时,既要创新,又要继承古代经典水墨花鸟画造化艺术的精华、文学修养的精华,创造出更具文学价值的新时代作品。

(二)科学性

在现代语境下中国写意花鸟画的构图形式中,我们要特别注意科学性。近代以来,我国社会各方面都在变化。西方文化的不断流入使艺术家在实际创作中经常将中西文化和理念融为一体,借助有机融合,赋予中国画新时代的生命力。

借鉴当代西方现代绘画作品的一些科学性和严谨性,从而直接吸取西方本土优秀绘画精华和其作品风格,这实际上也比较符合我国社会环境的一些审美教育需求,可有效弥补中国传统绘画形式中固有的艺术科学性缺陷。因此,强调这种艺术构图与形式结合的科学性对后续中国画的继承发展会产生极为重大的影响。当代中国画创作者必须充分认识到构图科学的重要意义和价值,在此基础上,以个人情感发展为出发点,遵循构图的内在规律,提升作品的价值。

总而言之,在当代语境下,中国写意花鸟画的构图方式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为了能够让写意花鸟画更加符合现代人的审美需求,画家在创作写意花鸟画的过程中,必须融入时代精神,这样才能使作品更加富有艺术性和时代性。

参考文献:

[1]蔡峰.当代语境下中国写意花鸟画构图形式探讨[J].陇东学院学报,2021(3):96-101.

[2]郭路芳.写意花鸟画中构成元素和文化背景的相互融合与促进[J].美术教育研究,2020(3):16-17.

[3]刘靖宇.浅析写意花鸟画的构图[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8(24):557-558.

[4]黄育松.论当代寫意花鸟画创作中的情感追求与表达[J].中国民族博览,2021(24):173-175.

[5]刘靖宇.浅议写意花鸟画构图的形式法则[D].苏州:苏州大学,2008.

[6]张江鑫.探究当代写意花鸟画的创作方式[J].中国民族博览,2020(4):170-171.

作者简介:

张建明,苏州美术院专职画家。研究方向:中国画、花鸟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