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层建筑火灾隐患特点及标准化管理措施探讨

2022-05-30刘乾

今日消防 2022年7期
关键词:消防安全管理标准化

刘乾

摘要:根据消防法律规定及消防监督检查内容,结合高层建筑常见火灾隐患,对消防安全责任体系、检查维保制度、培训演练等内容进行明确。通过构建体系机制、强化人员管理、建立信息化巡查方案等,增强单位消防安全法制观念和主体责任意识,规范内部消防安全制度,全面提升风险辨识、风险防控能力,形成“防风险、保安全”的长效机制。

关键词:消防安全管理;标准化;责任体系

1  高层建筑的定义及发展状况

1.1  高层建筑的定义

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2018年版)规定,建筑高度大于27m的住宅建筑和建筑高度大于24m的非单层厂房、仓库和其他民用建筑为高层建筑。

1.2  高层建筑目前的发展状况

近年来,我国高层建筑进入了快速的发展阶段,无论是在面积还是高度方面都处于世界的前列。目前已经建好的高层建筑中,位于上海的上海中心大厦632m、武汉的绿地长江中心636m、深圳平安大厦646m、苏州中南中心700m、天津滨海新区的津沽棒530m。

2  高层建筑常见火灾隐患

随着我国城市建设步伐的加快,高层、超高层建筑在数量上也在日益增多,并且高层建筑的使用功能日趋复杂,火灾风险剧增[1]。城市建筑的发展彰显着时代的进步,凸显了新时期发展的成就,同时高层建筑的复杂性也为消防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2.1  擅自改变使用性质

高层建筑的使用单位在装修过程中违规改建、扩建,破坏原有的建筑防火分隔措施,发生火灾时不能有效阻止火灾的蔓延。有的单位在装修过程中,为了节约成本,使用很多易燃、可燃材料,一旦发生火灾,会出现火灾蔓延快、烟气浓度高等现象。甚至有的单位办公、厂房等性质的建筑改造成人员密集场所,导致原有的疏散、消防设施不能达到新的场所的使用要求,如果发生火灾会造成严重后果。

2.2   喷淋和消火栓系统损坏停用,消防管网无水

高层建筑,尤其是老旧高层小区,由于楼层较多、高度较高,消防员内攻灭火困难,所以火灾自动灭火系统是发生火灾后灭火的关键,但是很多高层建筑的火灾自动灭火系统由于缺乏管理、年久失修等原因,造成喷淋系统、消火栓系统、消防泵等消防给水设施损坏、停用,导致发生火灾后无论是室内消火栓还是喷淋系统均无法灭火。

2.3  日常管理机制不健全,重点岗位人员责任不到位

高层建筑一般都是由物业公司进行消防安全工作的管理,个别物业公司在管理过程中存在消防机制不健全、责任落实不明确的现象,甚至存在消防控制室值守人员擅离职守或无证上岗,也不懂现场消防设施操作、使用的情况。当发生火灾后,不能启动消防应急预案,不能正常启动消防设施,导致火灾蔓延、扩大。

2.4  竖向管道井、横向管道穿墙处封堵不严

高层建筑竖向、横向管道错综复杂,大部分管道需要穿过防火墙、楼板,有些单位在施工过程中未对此处进行封堵,致使管道穿越防火墙、楼板等部位存在缝隙,甚至洞口,造成火焰、烟气通过缝隙、洞口蔓延到其他防火分区,导致火灾向其他区域蔓延。

2.5  常闭防火门未处于常闭状态

防火门是疏散通道、安全出口安装的防火构件,发生火灾时,防火门不仅可以有效防止火势蔓延,还可以为消防人员争取到更多营救时间。如果防火门没有保持常闭状态,或者防火门的闭门器损坏导致不能正常闭合,发生火灾时火势会通过疏散通道蔓延到其他区域[2]。

2.6  多产权单位消防安全责任落实不清

多产权建筑一般公用的区域、公用的消防设施等都是由物业公司负责管理,如果责任落实不明确,会导致公共区域、公用消防设施、疏散通道等方面无人管理,公用消防设施损坏、丢失严重,疏散通道、安全出口被杂物阻塞占用,影响疏散逃生。一旦发生火灾,消防设施不能正常启动,影响灭火救援和人员疏散。

2.7  办公区域人员违规使用大功率电器,给高层建筑带来一定的安全隐患

高层建筑内的办公人员,由于饮食、工作等原因会在办公场所使用电磁炉、电热锅、电热水壶等大功率电器,这些电器产品由于自身功率较大,在使用过程中极易发生线路短路的情况,或者不慎将水烧干后引燃塑料外壳等情况,造成火灾事故[3]。高层建筑的办公区内经常存在私搭乱接电气线路的情况,极易造成线路短路,引燃附近可燃材料。

2.8  高层建筑租住企业多、人员复杂,给建筑物带来安全隐患

当吸烟人员在办公场所吸烟时,周围可燃物较多,如果烟头不慎掉落,容易引发火灾;如果随手乱扔烟头,扔到垃圾桶或者有塑料制品的地方,未灭的烟头就可能引发火灾。

2.9  消防车通道、登高操作面被占用、堵塞

高层建筑的部分租住人员由于法律和安全意识不强,不清楚消防车通道被占用、堵塞的重要性和危害性,并且各高层建筑的物业服务企业或管理单位责任意识不强、管理不到位等原因,导致消防车通道被占用、堵塞的情况经常出现,导致消防车不能及时到达火灾现场,影响灭火救援工作[4]。

2.10  疏散通道、安全出口被堵塞、占用、封闭

高层建筑内的疏散通道、安全出口的设置和数量都有明确的要求和规定。租住人员为便于工作或生活,经常在疏散通道内堆放物品,锁闭出口,而且堆放在疏散通道或者安全出口的柜子、沙发、箱子等物品,大部分都是可燃的,不但影響疏散逃生,还容易造成火灾事故。

2.11  违规在住户、楼道、公共区域内对电动自行车充电

很多人的电动自行车会选择在室内进行充电,甚至会选择在疏散通道、楼梯间等公共区域进行停放。而且电动自行车的充电时间大部分在夜间进行,由于电动自行车的车身大多是可燃材料,在发生火灾后会迅速燃烧,并产生大量的有毒浓烟,这些都对人员逃生、人员救护产生严重的影响。例如,2020年8月8日,南京市鼓楼区某小区电动车夜间停放在楼梯口发生火灾,造成3人死亡。

3  高层建筑消防安全标准化管理措施

3.1  建立、健全消防安全责任体系与管理制度标准化流程

高层建筑内的消防安全责任人、管理人需严格落实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管理的有关规定,建立高层建筑消防安全责任人、管理人履职承诺制度,严格履行贯彻执行消防法规,批准实施年度消防工作计划,提供消防安全经费和组织保障,进行防火、巡查检查和落实隐患整改,组织制定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

高层建筑管理使用单位需按国家规范要求,强化消防设备、设施制度建立,将人员职责、设备设施操作流程、维修操作规程及年度消防工作计划等相关制度张贴上墙,建立项目、班组、值班员三级检查标准手册,确保每一级人员熟知、熟记自身工作职责,实现消防管理制度标准化。

高层建筑要结合建筑自身实际特点编制项目“危险源名录”,依照LEC辨识原则对危险源进行危险程度划分,并结合建筑内入住情况等变化结果每年进行更新,对“重大危险源”从源头进行严防死守确保建筑安全运行。

高层建筑管理使用单位要定期更新入住业主信息并签订《消防安全责任书》,定期组织人员对楼内办公人员办公室安全用电、防火情况、人员管理进行入户检查,主要包括是否违规使用大功率电器、充电设备是否长期处于通电状态、电器线路是否存在私接乱拉、是否使用可燃易燃材料进行装修装饰、是否堆放杂物、是否堵塞安全出口、是否进行培训演练、消防安全责任是否落实、是否存在违规住人等情况,并将检查结果函告相关单位,要求立即整改并进行整改复查。

为确保重点设备巡检避免遗漏,管理单位需将所有重点设备纳入巡查计划,依照行业规范制定检查标准,利用相关设备或手机App进行巡查,防止存在漏项、死角。每月参照系统计划内容使用热成像仪等专业设备组织相关技术人员对电缆竖井、变电站、强电间、锅炉房、机房、重点设备用房等区域进行重点安全检查,利用App设置任务到期自动提示、漏查提醒等功能,确保所有检查维保数据准确记录,并可追溯。

3.2  建立健全检测、维保制度标准化

设有消防总控制中心的单位,需24h不间断值守,每班人员不少于两人,所有从事建筑消防设施巡查、检查的人员,应通过消防行业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并持有初级职业技能以上等级的职业资格证书方能入职上岗,火灾隐患高危单位应每2h巡查1次。具体巡查内容及方法可参照《建筑消防设施的维护管理》实施。消防控制室值班人员要严格执行交接班上岗前主机自检制度,对于误报及故障维修后进行复位操作后,填写《建筑消防设施巡查记录表》进行记录,确保数据记录准确。

消防控制室需建立值班记录、交接班记录、主机报警记录、故障报修处理记录等,充分做到报警信息记录准确,故障上报维修及时,填写信息具有可追溯性。项目配备专职消防资料管理员,对建筑竣工资料、消防安全会议档案、消防设备设施台账、设施检测报告、巡查记录等内容进行归档管理。

为确保初期火灾时各项消防联动设施能够及时启动。为此,归口管理消防设施的部门或单位需每日、每周、每月、每季度对项目消防给水设施、电气火灾、疏散指示标志、防火卷帘、应急广播、防烟系统、排烟系统、消防电梯及其他灭火系统等设施进行全覆盖远程主机启动和现场手动启动测试,保证消防设备设施能够正常运行。

为避免设备自查中发现的隐患问题遗漏或未及时整改,项目建立隐患整改清单,明确整改日期,有条件单位可建立线上管理系统对一般故障要求维保等相关人员24h内完成整改维修并进行线上闭环;对复杂或无法当日完成整改的安全隐患,需经单位责任人确认对隐患进行延期操作,确定整改时间节点并制定对应管理流程及措施后由领导挂牌督办,确保隐患整改过程全程可追溯。

由于消防设施、设备数量多、功能复杂,为确保检测结果专业公正,单位应聘请相关资质单位,每月进行消防设施检查,每半年对消防设施、电气线路及设备进行全面检测,出具月度或年度检测报告。火灾高危单位应每年委托具有相关资质的消防技术服务机构开展消防安全评估。相关的检测、评估报告应向消防部门报告、备案。

3.3  以培训为载体,确保全员掌握消防相关技能

管理使用单位应依照国家、地区相关法规行业规范及项目实际特点,每年制定、更新培训计划,按照培训计划安排,常态化开展消防培训、训练活动,确保所有员工消防培训全覆盖[5]。

定期组织项目重点客户入户培训,进行消防自查自糾、主体责任履职内容,消防档案建立,法律法规宣讲等安全培训;定期开展“消防主体”活动,邀请建筑内业主进入消防泵房、报警阀室、消控室等消防重点机房讲解设备运行原理及对应公区消防设施操作指导。

新员工入职前必须经过消防安全岗前培训,合格后方能开展工作。重点岗位员工应加大培训力度,至少每季度开展一次集中考核或培训。

高层建筑管理单位可通过颜色区分、“点对点”编号等手段,对消防设施、消防点位等部位进行标识,保证风机、消防电梯、应急照明、消防卷帘门及消防电话、广播等主设备的快速区分、快速进行设备的启停。

为提升企业消防安全管理水平,单位管理人员应主动与辖区消防救援部门进行沟通学习,定期参加消防部门培训宣传活动,及时了解最新法律规范,执行国家有关消防安全管理要求。

针对新入驻企业,管理单位需组织新入驻企业告知建筑整体安全逃生情况,介绍建筑安全设施,自救和他救方法;针对装修单位,入场前与其召开安全交底会,告知其建议和禁止的行为,定期检查,定期召开装修沟通会,了解装修进程,严格落实火源管控和防火防爆管理制度,对电气焊等明火作业要严格监管。

3.4  紧盯消防演练实战效果,提升扑救初期火灾能力

高层建筑单位应建设微型消防站,承担初期火灾扑救、消防巡查、消防宣传等工作,管理单位可集中购置配备灭火战斗服、消防隔热服、防烟面罩、灭火器等消防灭火器材和防护装备,确保人员到达现场时装备力量充足[6]。

管理单位可每季度组织开展业主联合演练,依照火灾各阶段特点启动消防设施,检验楼内客户及物业人员现场疏散和火灾扑救的能力。

单位应至少每半年组织1次火灾处置和应急疏散演习演练,实际检验预案可行性,磨合人员和编组配合度;火灾高危单位至少每季度组织1次部门、岗位演练,并对演练情况进行总结和记录,查找存在的问题,及時改进、提升单位综合应急能力。

参考文献:

[1]邢红兵.高层建筑结构施工特点和施工技术研究[J].住宅与房地产,2016(36):166.

[2]徐俊.对现代都市高层建筑的防火监督及隐患的探讨[J].消防界(电子版),2018,4(3):72-73.

[3]孟雷.高层建筑办公区域消防安全标准化建设思考[J].消防界(电子版),2020,6(10):57+59.

[4]赵欣,李媛.探究消防工作中的防火监督体制创新[J].中国高新区,2017(24):225.

[5]董兵.试论高层建筑消防隐患与防火监督工作[J].消防界(电子版),2017(5):53-54.

[6]孙沛.高层住宅小区消防安全管理研究[J].消防界(电子版),2020,6(23):92-93.

Discussion on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standardized management measures

of fire hazards in high-rise buildings

Liu Qian

(Tianjin Binhai New Area Fire and Rescue Brigade, Tianjin  300450)

Abstract:According to the fire protection laws and regulations and the content of fire supervision and inspection, combined with the common fire hazards of high-rise buildings, the fire safety responsibility system, inspection and maintenance system, training and drills are clarified. By building a system mechanism, strengthening personnel management, establishing an information-based inspection plan, etc., maintaining the unit's fire safety legal concept and subject responsibility awareness, standardizing the internal fire safety system, comprehensively improving risk identification, risk prevention and control capabilities, and form a "Risk Prevention and Safety Protection" long-term mechanism.

Keywords:fire safety management; standardization; responsibility system

猜你喜欢

消防安全管理标准化
标准化简述
企业标准化管理信息系统
标准化是综合交通运输的保障——解读《交通运输标准化体系》
以标准化引领科技创新
农村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模式探析
论汽车维修诊断标准化(上)
浅谈医院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管理
交通运输标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