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学业质量的语文学业水平考试设计

2022-05-30李倩

语文建设·下半月 2022年7期
关键词:学业水平考试语文

李倩

【关键词】语文,学业质量,学业水平考试

研制学业质量标准是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环节。2014 年4 月,教育部颁发了《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提出要“研究制定中小学各学科学业质量标准,根据核心素养体系,明确学生完成不同学段、不同年级、不同学科学习内容后应该达到的程度要求,指导教师准确把握教学的深度和广度,使考试评价更加准确反映人才培养要求”。[1]在这样的背景下,《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 年版)》(以下简称“新课程标准”)增加了学业质量标准的相关内容。

作为课程文件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学业质量是学生在完成课程阶段性学习后的学业成就[2],是学生核心素养在具体学段、具体学习情境中的结果性表现[3]。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学业质量的价值与功能集中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丰富与拓展教育质量的基本内涵,即从单纯关注确定性学科知识与技能转向强调关键技能、必备品格与正确价值观的全面发展;二是帮助教师准确把握教学的深度与广度,保证考试评价、教学实施等准确反映人才培养的要求。但是,在实践情境中,如何有效发挥学业质量标准对考试评价的指导作用仍然是值得探索的问题[4]。鉴于此,本文将聚焦“以语文学业质量为依据,如何开展小学语文学业水平考试设计”这一核心问题,以第三学段为例,从测试工具结构、测试任务设计、测试结果分析与解释三个方面展开讨论,以期为小学语文考试评价提供参考。

一、重建测试工具的基本结构:关注学业质量的“整合性”与“实践性”

把握学业质量的组织结构特征对合理设计学业水平测试工具有重要意义。在本次课程标准修订中,核心素养取向的学业质量组织结构呈现出鲜明的整合性与实践性特征[5]。所谓“整合性”,强调的是将学生学业成就发展与表现视作一个有机整体,其内在构成要素存在高度关联性。聚焦语文学业质量,其组织是以核心素养为主要维度,充分融合课程内容,对学生语文学业成就的具体表现特征进行整体刻画。也就是说,语文学业质量是按照整体性描绘的思路来组织呈现的,而非围绕核心素养的四个方面或六个学习任务的“要素拼接”。“实践性”是理解学业质量组织结构的突破点。结合核心素养的基本内涵与语文学业质量的具体内容,不难发现每个学段都是在“真实语言文字运用情境”中,综合描述学生开展相关语文实践活动的关键表现。以第三学段为例,“积极参加跨学科学习活动,能利用多种信息渠道获取资料,在简单的调查、访谈等活动中记录真实生活”,集中展现了学生在跨学科情境中,如何以语言文字为中心开展梳理与探究、表达与交流等語文实践活动;“独立阅读散文、小说、诗歌等文学作品,在阅读过程中能获取主要内容,用朗读、复述等自己擅长的方式呈现对作品内容的理解”,重点呈现学生在体验情境中,在阅读与鉴赏不同类型的文学作品时,以何种方式实现个性化体验、感悟的表达与交流。

语文学业质量系统地展现了“真实的语文学习者”的形象,为解答“从哪些维度评估学生核心素养发展水平”这一试卷结构设计的核心问题提供了明确方向。长期以来,在“课程内容即教材”[6]的核心观念影响下,试卷的构成维度往往是由学科知识与技能体系决定的。一般来说,小学语文试卷往往包括语文基础(语文积累)、阅读、写作三个部分。其中,语文基础重在考查学生对汉字音形义、词语与句子运用规则的识别与记忆等,而阅读与写作重在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和书面表达能力。这种结构设计的优势在于能够确保考试内容与课程内容之间有清晰的对应关系,从而实现语文知识与技能体系的全面覆盖。但是,我们也必须认识到,现有的试卷结构设计难以体现核心素养的综合性、学业质量的整合性与实践性等特征。因此,试卷结构的设计不能仅从课程知识与技能本体出发,还要兼顾学生的语文学习规律。

以学业质量为依据、核心素养为立意的试卷结构,应将主题与情境作为显性线索,以语文实践活动为隐性线索,根据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语文学习规律,设计一定数量的测试单元。就设计理念而言,这种试卷结构设计以核心素养的内涵作为出发点,强调以真实而复杂的学习主题、学习情境为载体,围绕不同类型的语言材料,设置丰富多样的语言实践活动。[7]就具体表现形态而言,试卷结构的三个核心组织要素是形成学业质量具体表现的必要条件,在此基础上,试卷具体由不同测试单元组成,每个测试单元有独立的主题与情境,可以根据主题、情境选择不同语体、题材与体裁的语言材料,并围绕核心任务设置具体试题(见图1)。命题者可以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特点灵活调整测试单元、试题、语言材料的数量。

例如,针对小学5~6 年级的学生,综合考虑课程目标与内容、学生学习教材的经验等相关因素,命题者可设计“观察与记录身边的语文生活”“阅读中国民间故事,探究中华民族智慧”“读革命英雄故事,感受家国情怀与爱国精神”等测试单元。具体来说,“观察与记录身边的语文生活”重在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搜集、观察、分析现代汉语规范使用过程中的问题,并结合自身的语文学习经验,进一步探索语言文字运用的规律。再如“阅读中国民间故事,探究中华民族智慧”,以学生学习教材单元的经验为基础,聚焦《中国民间故事精选》整本书阅读,让学生发现故事中所蕴含的民族智慧,及其与现当代生活实践的关系。

总体来看,学业质量的内涵与组织结构,不仅是核心素养要义的具体表现,更是理解学习评价的重要指引。整合性与实践性的组织结构,决定了试卷的整体设计要以学生真实的语文学习为切入点,打破单一的知识或技能的学科内容逻辑,强调以真实情境、复杂实践活动为载体,赋予学生展示核心素养发展水平的空间。

二、测试任务设计的优化:提炼“关键而典型”的学业表现

学业质量是学生在结束特定学习进程后应该具备的学业成就[8]。这就决定了它与其他学生所具备的心理特质不尽相同。新课程标准中学业质量所规定的“学业成就”兼具表现性与规范性双重特征[9],即在学生真实性表现基础上,融入了受到教育、社会发展等多重因素影响的期望性表现。

从这个角度出发,学业质量所呈现的并不是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所有”表现,而是综合考虑学生认知发展水平、课程目标与内容等相关因素,所筛选出的“关键而典型”的表现。以第三学段学业质量描述为例,学生应具备的关键表现集中体现在如下方面:(1)比较与分析学习过的汉字在音、形、义等方面的异同,发现其中蕴含的规律;(2)借助语境、工具书和学习经验,合理推断陌生汉字的意义或读音;(3)归类与整理自己读过的词句和段落,并有效指导自己的语言表达。须要强调的是,在真实的教学情境中,学生核心素养的表现样态远超過学业质量所呈现的内容。但是,受测试时空条件、学生认知发展水平等因素影响,测试任务的数量必须控制在一定范围内。据此,在设计测试任务时,要准确理解学业质量与学生日常学习表现之间的关系,以学业质量为核心参照,设计关键测试任务。

一方面,扭转以语言材料为中心的设计理念,以学生关键而典型的表现为核心参照。设计测试任务的根本目的是引出学生的真实表现,从而实现对其具体表现的水平划分或等级评定。因此,对学生语文学习规律的合理认识是有效设计测试任务的重要基础。然而,在现实情境中,核心素养取向的学业成就表现具有复杂性与多样性特点[10]。现有的学业质量标准是我们明确核心素养具体表现的重要基础。在设计测试任务时,不仅要考虑测试框架、语言材料等相关因素,还要借助学业质量,着重分析“从哪些关键维度,考查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水平”“要运用怎样的任务,引发学生关键而典型的表现”等相关问题。以第三学段为例,结合学业质量的相关描述,在“梳理与探究”“识字与写字”语文实践活动中,命题者可以聚焦“记忆与辨识”“归类与整理”“比较与分析”“发现与提炼”等维度设计测试任务;在“阅读与鉴赏”方面,可以侧重“整体感知”“梳理与整合”“理解与阐释”“欣赏与评价”等维度。

另一方面,坚持以终为始的设计思路,聚焦学业质量中关键而典型的表现,围绕核心测试任务设计具体试题。核心素养的培养依赖于学生对某一领域相关问题或现象的持续钻研。具体来说,真正富有意义的语文学习是学生对关键学科问题的持续关注和探究。在此过程中,学生须要完成一系列高度关联的学习任务,每一个任务均指向“核心问题”,并且每一个任务的完成都为下一个任务奠定了良好基础。因此,在设计测试任务时,命题者可以基于主题、情境和语言材料的特点,设计1~2 个核心任务,并围绕核心任务设计具体的测试题目。比如,在六年级的学生学习了《七律·长征》《狼牙山五壮士》《开国大典》《灯光》等课文后,在某一测试单元中,命题者便可设置“追寻历史的脚步,重温革命精神”主题情境,具体如样例所示。其中核心任务为“阅读革命经典作品,策划与组织主题展览,感受革命英雄伟大的精神世界与人格力量”。围绕这一核心任务,结合筛选的语言材料,命题者可以设计侧重单一语文实践活动的题目,也可以命制涉及“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等的综合性试题。

【样例】

1. 展览将于7 月1 日12 时在教学楼六层礼堂正式拉开帷幕。请你以校学生会的名义写一封邀请函,邀请全校师生前来观展。

2. 在主题展览中,你将担任解说员,请根据材料一、材料二的相关内容,撰写一段文字,向同学们介绍红军长征的路线。

3. 主题展设立了“我心中的革命英雄”专区。请你从材料三、材料四中任选一位最打动你的革命英雄,完成“革命英雄”展板上的相关内容。

4. 主题展设置了“革命诗歌朗诵”活动。你的同桌小明将在活动中朗诵毛泽东的《七律·长征》。请你结合材料五的相关内容,从对这首诗歌的理解、朗诵要领(重音、节奏、语速、手势等)角度,为同桌提出朗诵建议。

补充说明:材料一为统编教材《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过雪山草地》的节选文字;材料二为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路线示意图;材料三与材料四分别为《金色的鱼钩》中的“炊事班长”与“白求恩”的简介;材料五为选择的《毛泽东诗词集》中的七言律诗《七律·长征》。

三、对测试结果的分析与解释:充分理解学业质量的综合性与进阶性

对测试结果的分析与解释是保证学业水平考试有效性的关键环节。在此过程中,学业质量的指导作用集中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为标定学生核心素养发展水平提供参照,二为丰富描述学生水平的维度。

学业质量体现的是每个学段结束时学生核心素养应达到的水平。换言之,达到基础性合格水平的学生应具备但不限于学业质量所描述的关键表现。与此同时,语文学业质量内部隐含着学段进阶思想,即有针对性地呈现了不同学段学生语文学业表现的具体差异。以“识字与写字”实践活动为例,第一学段重点关注对汉字学习兴趣的培养、高效提升识字效率,以及初步感受汉字的表意特征等;第二学段强调增强主动识字的意识与能力,尝试发现不同汉字的异同等;第三学段则重在文本阅读,以及语言表达中准确而恰当地运用。聚焦评价设计与实施,学业质量标准可以用来考查学生是否达到规定的学业水平,评价教师的教学是否得当,监控教育质量是否符合要求。[11]具体而言,其能够为测试结果的水平等级标定提供相应的参照。以“样例”中第三个测试任务为例,学生的作答如下所示。

【学生作答示例】

示例1:这首诗描写的是红军战士们不畏险阻,视死如归地飞夺泸定桥的画面。“万水千山”“云崖”写出了长征路途的困难,也侧面体现出红军战士们的伟大精神。朗读时,要带有饱满的情绪,声音要响亮、激昂,注意停顿,让朗读充满节奏感,让聆听者可以产生共鸣,身临其境。

示例2:这是一首七言律诗,第一句写了红军战士们不怕难、不怕累的优秀品质;第二句介绍了长征初期的故事;第三句生动地描写了红军过大渡桥与金沙江的壮丽景象。在读这首诗时,声音要洪亮、有气势,要体现出长征的壮丽。

示例3:《七律·长征》写出了当时红军巧过金沙江、飞夺泸定桥时的种种困难,还有红军们的坚强、坚持、有毅力的精神。朗读这首诗要做到情感投入到位,将自己“带入”诗中,个别词语要加重读。

在学业质量中,“独立阅读散文、小说、诗歌等文学作品,在阅读过程中能获取主要内容,用朗读、复述等自己擅长的方式呈现对作品内容的理解”“能借助与文本相关的材料,结合作品关键语句评价文本中的主要事件和人物,提出自己的观点或看法”分别界定了学生在阅读与鉴赏中应具备的基础性表现。按照学业质量的描述,我们可以将三个作答示例划分为三个水平:示例1 能结合个别词语整体描述自己对诗句的理解,但对朗读建议的陈述较为空泛、概括;示例2 能结合具体诗句阐述自己对诗歌的理解与认识,并能结合诗歌内容阐述朗读建议;示例3 对诗歌理解存在错误,而朗读建议的陈述较为空泛。综合来看,仅有示例1 与示例2 能够达到学业质量中的基础性水平。总体来看,在设计评分标准或评价量规时,评价者可将学业质量作为重要参照体系,结合不同类型学生的表现,开展等级水平划分。

此外,评分标准是根据学生所展示出的“真实表现”作分类与等级、水平的划分。具体来说,包括水平或等级、表现特征、学生作答样例。其中,表现特征是对每个水平或等级的学生表现的提炼与概括,是评分标准研制的关键环节。根据核心素养的内涵可知,学业质量的构成要素呈现出“综合性”特点,展现了学生在“关键能力”“必备品格”“正确价值观”等不同维度的具体表现。具体来说,它不仅包含语文知识与技能、语文学习方法等,还涵盖了审美情趣、思想认识、价值观念等非认知要素。因此,要从不同维度对学生的表现进行综合评估,既要关注问题解决的视角、解决问题的过程与方法,又要关注问题所折射出的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学业质量是核心素养这一育人目标的具体体现,为建构核心素养取向的教学与评价体系提供了重要依据。本文从学业质量的基本内涵、组织结构、构成要素等方面出发,聚焦语文学业水平考试设计的核心环节,进行了阶段性探索。在实践过程中,如何处理好核心素养型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学业质量的关系,充分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学习、提升教师教学质量的功能,仍是值得深入探索的问题。

猜你喜欢

学业水平考试语文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浅谈利用电脑阅卷提高教学效率
关注学考考纲变化 提高地理备考效率
学业水平考试背景下中等职业学校数学教学的几点想法
高二年级学业水平考试信息技术学科复习课的选题策略
语文知识连连看
语文妙脆角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