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阿尔瓦·阿尔托民族地域性建筑设计语言探析

2022-05-30仲光强

美与时代·城市版 2022年7期
关键词:阿尔托芬兰建筑设计

摘 要:阿尔瓦·阿尔托是20世纪芬兰著名的设计师,人情化建筑理论的倡导者,被誉为“北欧的现代建筑之父”。以阿尔托及其代表作品为研究对象,深入探析其设计语言的形成原因和具体应用,挖掘其宝贵的创作经验,感受其设计语言的内涵和魅力,希望通过研究阿尔托的民族地域性设计语言,获得一些有意义的建筑创作理念和创作手法。

关键词:阿尔瓦·阿尔托;建筑设计;民族性;地域性;个性化

在现代主义建筑流行之前,我们不难发现,全球各个地区都有富含本民族特征的建筑,但是在这之后,这些代表着民族文化的符号特征似乎正在逐渐消失,各个城市的建筑风格趋于统一,缺乏民族性和个性。在此背景下,如何建造既能体现当地人文环境和地域文化又能展现城市风貌的建筑,成为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本文所研究的设计师阿尔瓦·阿尔托就是基于以上两点要求,来完成其设计作品创造的。阿尔托的设计扎根于芬兰民族地域文化,吸收现代主义的先进思想,探索二者之间的关联,糅合理性与浪漫,最终形成了一条独特的道路——民族浪漫主义道路。

一、阿尔瓦·阿尔托简介

阿尔瓦·阿尔托是现代主义建筑设计的重要奠基人,其在建筑上的成就與地位,与四位现代主义建筑大师一样高,同时他的作品也是现代工业产品和城市规划设计的重要代表。1898年阿尔托出生在芬兰的库奥尔塔内小镇,1921年在赫尔辛基工业大学毕业,之后开始了五十多年的漫长设计生涯。其代表设计作品和方案种类繁多,从居民住宅到公共建筑市政中心的设计,从家具、工艺品再到城市规划等多方面的设计都有涉及,可谓是包罗万象。

在20世纪20年代末,阿尔托与其他设计师一样都是现代主义的热衷者,但在十几年后,阿尔托经过不断实践和反思,发现现代主义太过强调理性,导致设计作品过于冷漠、单调和呆板,缺乏个性和人情味。他认为所有的工业技术和设计都必须服务于其使用主体,要充分考虑使用者的需求和感受,建筑应该与当地历史文脉、人文环境相结合,注重表达民族思想内涵。于是,他将现代主义思想中的理性和功能与芬兰民族文化中的传统和特点融合,形成了独特的民族地域性设计语言,在现代主义建筑设计中独树一帜。

二、阿尔瓦·阿尔托民族地域性设计语言的形成原因

(一)阿尔瓦·阿尔托与芬兰

1.地理位置

阿尔瓦·阿尔托的建筑设计具有民族地域性的特点,深受芬兰当地人文环境、民族文化和地理位置的影响。芬兰地处欧洲的北端,位于北极圈附近,位置偏远,气候寒冷,冬季漫长,常年冰雪覆盖。当地居民户外活动时间相对较少,大多蜗居在房屋当中。为此,当地设计师需更加注重建筑的保温性、舒适性和采光性等方面的设计。

2.自然资源

芬兰的自然环境培育了芬兰人民热爱自然、珍惜自然的民族性格,其自然资源则为当地的生产活动提供了可能。芬兰湖泊岛屿众多,遍布全国,享有“千湖之国”“千岛之国”的美称,其蜿蜒的海岸线长达千余公里,更是为沿海居民提供了便利条件。同时,芬兰又是盛产木材的国家,其森林覆盖率在70%以上,环境优美恬静,既为自然风景增添了光辉,又为当地的房屋建造提供了原材料。在矿产资源方面,以铜、锌、镍、钴、铬、铁等矿产为主,产量丰富,为当地的经济和工业发展提供了契机。从阿尔托的设计作品中可以看出,他经常会在建筑的外部装饰与室内布置中采用木质材料,在一些装饰结构等精巧细致部位用铜作为点缀。

(二)阿尔瓦·阿尔托与艺术运动

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现代主义设计运动对芬兰设计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功能与理性是现代主义的主旨,这与芬兰的建筑设计思想相通,为功能主义与芬兰本土地域设计的交流提供了基础。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各国之间的交流变得频繁起来,各种文化艺术百花齐放,芬兰在保证自身民族文明的前提下,积极吸取优秀文化和先进理念,与世界的发展保持一致。正是这种保持自我与吸收融合的民族传统,塑造了阿尔托的世界观,并影响了其设计语言。

三、阿尔瓦·阿尔托的民族地域性设计语言

阿尔瓦·阿尔托的建筑设计作品完美体现了芬兰民族地域环境,展现了当地人民的生活面貌。观察其作品不难发现,其设计的建筑质朴而不失雅致,浪漫而又独特。他也会因地制宜,思考建筑与环境之间的联系,用巧妙的设计表达出场所环境中最单纯的浪漫。现将阿尔托的民族地域性设计语言归纳如下。

(一)建筑与自然的统一

阿尔托师承自然,对自然无比热爱与迷恋,这反映到建筑设计作品中,可以概括为一句话:建筑为自然所孕育,自然要回归到自然母亲的怀抱中去。对于阿尔托来说,回归自然不是简单地追寻建筑与自然之间的平衡与和谐,也不是单纯地靠近一处美景或一处绿地,而是将建筑完美融入自然。其建筑从远处望去仿佛是从自然中生长出来的,其造型特征、符号语言完全是对大自然的概括。

关于对自然的解读,阿尔托主张有机设计,运用抽象出来的波浪式线条去表达内心关于自然的概念,这在其建筑的结构、平面以及造型等方面都有体现。比如为1939年纽约国际博览会设计的芬兰馆,其波浪式的展墙,完全是对自然的反映,柔美有力,给人无限的遐想,具有强大的冲击力。就像他所说:“建筑不应该代替森林,也不应该代替庄园,而应该成为二者的补充。”

(二)功能与形式的协调

在以往的设计过程中,设计师普遍认为建筑的形式才是最重要的,有时甚至为了形式牺牲某些功能。现代建筑设计则主张以功能为主,主张整齐统一的规则秩序,但是这也间接导致了建筑冷漠乏味。而对于阿尔托来说,建筑的功能与形式是不可分割的,二者应相互补充、相辅相成。尤其是他创作的玛利亚别墅,既有完备的功能,又强调艺术效果,进一步表现了建筑功能与形式的和谐统一。玛利亚别墅从功能上来讲,完全继承了芬兰传统地域建筑中桑拿房、壁炉和院落等特色,在形式上将二楼画室的造型进行抽象化设计,呈现出曲线形态,增添了建筑的流动感和律动感,材料上选用木质材料,传承了当地传统建筑的特点。

(三)唯美的线条

线条在阿尔托的建筑设计作品中也扮演了重要的角色。阿尔托在建筑设计中经常运用两种类型的线条:其一是笔直有力的直线,灵感来源于芬兰茂密的森林;其二是自由流动的曲线,以芬兰绵延千里的海岸线为创作源泉。直线和曲线交替使用,为空间营造了一种节奏感,可以作为建筑的装饰或者过渡。比如在玛利亚别墅中,入口处呈曲线状的雨棚与下方弯曲排布的成组圆木柱相互呼应,一直延伸到室内的栏杆与隔断处,将优美的环境引入建筑内部。在建筑的外饰面则采用直线元素,既满足了建筑功能的需要,也是对周围森林的回应。

此外,阿尔托还将曲线元素化作墙体以形成流动的空间,扩大观览面积,完善现代建筑声学功能。比如:维堡图书馆利用带有木质檩条的波浪形天花板解决了报告厅内的回音问题,而且不用考虑声源的位置;在1949年建造的麻省高年级学生宿舍中,他将建筑的平面设计成了曲线状,使学生宿舍的采光条件和景观环境更好。

(四)温润的材质

温润的材质也是阿尔托建筑设计作品中不可或缺的角色。阿尔托认为,建筑中并不是运用最新的材料就合适,是否合适要看采用的材料是否适用于使用者。材料的质感和材料与空间的关系是他关注的重点,他经常会将几种不同的材料并列在一起,进行组合拼装,感受对比其质感,并借此来柔化或增强建筑内外空间的界限。他对木材、红砖等传统的地域材料十分喜爱,因为他觉得这些材质本身就具有温暖的特质,使人感到舒适。

比如,纽约国际博览会中的芬兰馆,其大部分由木材构成,展馆中的木材既是装饰,又是展品,还是建筑的结构,木材的构筑功能与审美特性被诠释得淋漓尽致,这在博览会上被广为赞赏。另外就是阿尔托在1953年建造的夏日别墅,它不仅是为夏季度假而设计的别墅,还是一个专门研究材料和技术的“实验室”——阿尔托在这所建筑中对红砖的使用进行探索,共使用了50多种质地不同、类型多样的红砖。由此可见阿尔托对建筑设计艺术的热爱。

四、民族地域性设计语言在建筑中的具体应用

阿尔托在建筑设计中对当地人文环境、地域文化、材质运用以及声光等方面的考虑十分周全,完美展现了其独特的设计语言。以下分析他晚期的地域性建筑代表作品珊纳特赛罗市政厅,以了解其民族地域性设计语言在建筑中的灵活使用。

(一)建筑背景

珊纳特赛罗地处芬兰中部,面积较小,由三座岛屿组成。在1942至1947年间,阿尔托曾为这座岛屿做过规划设计,之后当地政府邀请他设计市政厅。与此同时,还有另外两人进行了设计,负责人在三位设计师中进行比较,最终选中了阿尔托的参赛方案。市政厅建成于1952年,它的出现提高了整座岛屿的知名度,同时它也成为20世纪的经典建筑。

(二)建筑分析

1.继承了当地的传统特性

与现代主义建筑中的空间布局追求秩序美不同,芬兰传统建筑的空间布局多呈现出非对称的自由形态,并且一般建筑与自然密切结合。珊纳特赛罗市政厅依据基地的地形进行设计,灵活巧妙,并且部分建筑结构嵌入了山坡当中。建筑的东南与西南侧有台阶入口,西侧的台阶呈现一种弯折的状态,实际上是对等高线的模拟。建筑平面由两部分组成,分别为一字形和U形布局,二者互为补充、有机统一,围合出一个封闭的院落。这种留有院落广场的形式,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也是对芬兰地域中传统卡累利农舍空间的反映。内院的设计温馨有趣,爬满墙壁的藤蔓、被草地覆盖的广场、散落的休闲座椅,为社区和工作人员提供了一个舒适的休憩和交流空间,并且将自然光线和自然环境引入了室内,其建筑的整体形态与平面布局与周围环境完美结合在了一起。

2.使用当地的自然材料

阿尔托对于建筑材料和形式的考虑都是从地域文化和民族特点出发的。市政厅建筑的内部和外部大部分都使用红砖作为材料,但是却摆脱了传统的排列方式,而专门强调红砖的质感和肌理,修建时甚至特意让工人砌筑得不那么平整,以避免呆板。裸露的砖墙结构在光线的照射下形成一种自然的韵律,视觉效果极好,地域特色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在建筑的室内,木构架、家具、柱子和窗框都以木材为材料,既是构件又是装饰。

3.依据当地的气候特性

由于珊纳特赛罗地区纬度很高,所以光照时间短且弱,为了更好地获得采光,阿尔托在建筑的许多部位做了开窗处理。比如,在通往会议室的走廊中,左侧墙面开条形窗,将阳光引入走廊,产生了良好的照明和引导效果。会议室内两侧的墙体开小窗,并且安装木百叶,使柔和的光线引入室内,舒适而又安宁。阿尔托在充分考虑使用者工作、娱乐等过程中的感受的前提下,将自然和人文元素运用其中,赋予了市政厅鲜明的个性。

五、结语

阿尔瓦·阿尔托在其一生的设计过程中,始终保持着自我反思、自我革新的创作意识,不局限于某种盛行的艺术设计风格,而是创造与总结自己的风格与理念,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与发展,最终完美地诠释了建筑与当地人文环境和地域文化的结合,形成了独特的民族地域性设计语言。他的设计能够显现出芬兰人民稳重、朴实、坚定和机智的民族特性,其设计理念与创作手法为当今社会所面临的城市建筑风格趋于统一问题,提供了解决策略和方法。我们应当扎根于本民族传统文化和民族地域特色,因地制宜,创造出具有代表性与民族个性的建筑作品。要时刻牢记建筑不是一个冰冷的物体,不应当盲目追求建筑形式与外观的变化,而应该理性思考建筑的功能与使用者需求。要使设计跟随时代发展的脚步,走出创新之路,还要懂得继承与发扬。最重要的是要结合实际,以批判性思维去看待一些设计作品。面对流行的艺术设计风格,不是原封不动地照搬,而是仔细甄选,并融合国之特色、民族之特色,真正使设计创新与地域环境、历史文脉相连。

参考文献:

[1]刘先觉.阿尔瓦·阿尔托[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8.

[2]大师系列丛书编辑部.阿尔瓦·阿尔托的作品与思想[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5.

[3]弗雷格.阿尔瓦·阿尔托全集:第1卷:1922—1962年[M].王又佳,金秋野,譯.南京: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2018.

[4]单晓宇.阿尔瓦·阿尔托建筑作品及创作思想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2011.

[5]徐明玥,曹贵.阿尔瓦·阿尔托建筑设计思想探究[J].大众文艺,2020(8):71-72.

[6]董铁春,刘志勇,李震.范式与隐喻:阿尔瓦·阿尔托地域性建筑创作自然主题表达研究[J].西部人居环境学刊,2015(4):92-94.

[7]胡毅.阿尔瓦·阿尔托建筑设计研究及对中国建筑设计的启示[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8):163-164.

作者简介:

仲光强,辽宁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儿童教育空间设计。

猜你喜欢

阿尔托芬兰建筑设计
芬兰学校能治愈“厌学症”
在芬兰坐火车
当我们谈论阿尔托的时候,我们在谈论什么?
——探讨解读阿尔托的一个方向
绝望的思想者:阿尔托心路历程
Herrmans对芬兰工厂进行扩建
建筑设计的困惑
建筑设计中节能建筑设计的分析
探讨居、商、景一体化的建筑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