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EMQ映云科技:始于开源、面向未来的“IoT数据基础设施厂商”

2022-05-30张帅

数字商业时代 2022年7期
关键词:金发商业化开源

张帅

当今物联网正在掀起万物互联的热潮,激增的物联网连接数量引发了数据的爆发式增长,底层数据连接技术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物联网的渗透率在不断提升,下游市场的应用场景也在不断扩展,加速推进了物联网产业的商业化进程。

开源物联网数据基础设施软件厂商EMQ映云科技(以下简称 EMQ)联合创始人兼CPO金发华在近期上海开源信息技术协会联合源启数字化促进中心、开源产业实践赋能社区 OpenTEKr 共同举办的砺夏行动 2022中介绍道:“EMQ 是一家始于开源的IoT 数据基础设施软件技术商,通过自主研发的大规模分布式云原生物联网MQTT消息服务器 EMQX,为企业云边端的海量物联网数据提供实时连接与处理。EMQX 单集群支持1亿物联网设备连接,每秒百万级消息吞吐,亚毫秒级消息分发时延,帮助企业快速构建关键业务的物联网平台与应用。”

作为连接与日俱增的大规模设备与物联网平台的关键入口,EMQ打造了具有极致的产品性能的“云边端一体化数据解决方案”,并且通过开源模式快速获得了全球上万企业用户的认可。

以MQTT消息中间件为核心打造产品矩阵

EMQ 始于开源,也一直坚定地拥抱开源。EMQ核心开源项目EMQX是具有扩展性的开源MQTT消息服务器,位列GitHub全球最受欢迎开源项目前列。

自2013年起EMQX已完成200+开源版本的迭代,主要技术优势在于高并发、高扩展性、大吞吐场景下保持长久稳定的数据接入服务。 EMQX全球下载量已超过2000万次,连接了超过1亿台的物联网设备,每月全球活跃集群部署超过3万个。EMQ同时也启动研发并开源了多个软件项目,包括流数据库HStreamDB、边缘工业协议网关软件Neuron、超轻量边缘 MQTT 消息服务器 NanoMQ 等开源软件产品,结合多年来帮助行业客户数字化转型的落地实践经验和理念,在开源社区治理、开源商业化等领域均开展了积极探索。

其中,EMQ以云端服务EMQX、HStreamDB为导向,进行数据的连接与移动和存储与分析。接着以边端Neuron将各种各样的协议转换成标准的物联网MQTT协议,实现繁杂工业设备的接入。NanoMQ则是一个在边缘端的轻量版EMQX,满足边缘计算领域轻量级的需求,边缘端的另一个软件eKuiper,覆盖实现处理、存储与分析功能,将数据传输到云端EMQX,以此实现物联网数据的统一连接、移动、处理、分析的闭环。

“我们现在公司所做的产品是围绕 EMQX进行的,并且公司的商业化也是以EMQX为主。比如HStreamDB和边缘端的Neuron都是EMQX在前后做了一些延伸,能够起到巩固核心产品的作用,从而帮助我们为各大行业提供成熟一站式的云边解决方案。” 金发华举例说道:“客户可以根据自身的需要随时进行组合。比如在车联网领域,较早的解决方案是把EMQX部署在云端,然后在车端有一个SDK可以把工业数据从车端采集到云端。现在有更多的是需要有一些灵活数采的功能,比如说因为汽车总线数据会比较多,用户需要比较方便地可以随时改变数据采集的规则,新的方案中会把eKuiper安装到车端,与EMQX产品配合,完成上述功能。”

开源软件在“吞并世界”

2011年,Mosaic的创始人马克·安德森说过这么一句话:软件正在吞食整个世界;2013年,麦克·斯考克对这句话进行了扩展:开源软件正在吞食整个世界;2014年,Linux 基金会执行总裁Jim Zemlin表达了同样的观点。

以本质始于开源属性的EMQ来看,金发华同样也在“2022砺夏行动”中阐述了与之相同的观点。在他看来,如果仅依靠硬件,没有软件的支撑,只是一个“躯体”。而从软件发展的过程来看,从2000年互联网的发展,以及2010年左右移动互联网的爆发,从私有化的商业软件为主的情况逐步发展到了以开源软件为主导的阶段,比如本世纪初,大部分客户用的是IBM、Oracle、HP等这些公司所提供的各种各样的商业软件,但是到现在,从前端到后端的各种各样的应用开发,基本上都以开源软件为主,从大数据、中间件、机器学习到前端各类开发框架,从 Linux 操作系统到 K8s,甚至是各类开源硬件等。可以看到开源软件都是几乎占据了主导,开源已具有替代了商业化私有软件的能力。

不过,随着开源技术的完善,各个领域中的各种技术,都可以在开源社区中找到对应的开源项目。因此,有人认为软件开源阻碍了商业软件的发展。金发华表示:“开源项目的出现不会阻碍商业软件的发展,反而是一种良性的竞争关系,可以让用户得到质量更好的软件。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的开源软件在与闭源软件的竞争中胜出,开源软件的商业化也有了很好的变现路径,开源软件正在不断推动商业软件的发展。”

在金发华看来,通过开源项目可以把快速把想法落地,但是如果想把你的项目从众多开源项目中脱颖而出,并实现开源软件商业化,除了把控用户需求之外,还需要进行产品质量进行把控,以及市场的运营等方面的投入。目前已在国外有一些成功的案例,比如基于Kafka做商业化的Confluent和Elastic等。这些公司的模式实际上都是基于开源軟件去做Open Core或者Hosting这种服务。金发华总结道:“对于开源厂商在探索开源的商业化的路径过程中,最核心的竞争力在于开源的产品本身是否能满足市场的需求、运营能力是否可行,以及产品功能和性能的差异化优势。”

写在最后

目前,EMQ核心开源项目EMQX吸引到了大概近100个贡献者,在金发华看来,贡献者虽然不算特别多,但也通过自身的一些优势以及治理方式,吸引到了全球范围内顶尖的开发者来共同推进产品的技术研发和创新迭代。目前EMQ把海外研发总部设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在德国法兰克福和美国硅谷均设有分支机构和服务团队。公司核心研发团队在企业服务和消息中间件领域,则具有深厚的经验。

始于开源,忠于开源,这是EMQ作为IoT数据基础设施软件厂商的理念,以物联网底层数据架构为出发点,为IoT平台与应用提供高性能的实时数据处理与集成。同时,也不同于“闭源”的定制化基础架构厂商,EMQ依托于开源,为与其相同的爱好者创建了具有共同“意识”的社区,来服务更多的用户。

猜你喜欢

金发商业化开源
五毛钱能买多少头牛
5G商业化倒计时开始
5G商业化倒计时开始
借钱买房,是商业化行为,而不是啃老
大家说:开源、人工智能及创新
开源中国开源世界高峰论坛圆桌会议纵论开源与互联网+创新2.0
社会化和商业化思维对新产品开发的影响
开源计算机辅助翻译工具研究
Design of the Control Circuit of C523 Vertical Lathe on PLC
Fault Diagnosis of Analog Circuit Based on PSO and BP Neural Networ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