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音乐与语文跨学科教学的实践与探索

2022-05-30黄美华

中国教师 2022年8期
关键词:跨学科教学音乐语文

黄美华

【摘 要】音乐与语文两个学科非常适合开展跨学科学习活动。我校音乐教师与语文教师从国家教材中精心选择与两个学科真正相关的主题,通过“主题联结”突破学科边界,达到学科间有意义的整合,增强教育的广度;采用“一课两师”等教学样态,引领学生深入了解各学科信息,从更开放的视角和更广泛的空间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案,增强教育的力度;在文本阅读与音乐欣赏、实践体验与创新思辨为一体的深度学习中,提高学生综合运用学科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素养,增强教育的深度。

【关键词】音乐 语文 跨学科教学

2022年4月,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

年版)正式出台。修订后的课程标准最大的变化就是优化了课程内容结构,提出设立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加强学科间相互关联,带动课程综合化实施,强化实践要求。

在我校,音乐与语文两个学科的教师开展了多年的跨学科教学探索。语文教材中有很多专业性较强的音乐知识,如戏曲、古典音乐、中国传统音乐等,教师因为不懂,就有了“教学盲区”,严重阻碍了学生对课文的阅读理解和育人目标的达成。经过相互请教和交流切磋,两科教师从被动走向主动。每学期开学,教师从音乐和语文教材中精心选择适合跨学科的教学内容,确定“文化主题”,商定“过程连接”顺序,寻找适合的教学样态,通过碰撞火花的跨学科教研、打破壁垒的跨学科课堂、统整资源的跨学科活动完成跨学科学习任务。

我校以国家课程内容为主体,以儿童整体和谐发展为核心,两科教师携手同行,两科知识融合贯通,让学生从不同的艺术角度感悟相同的学习内容,这样的跨学科学习给学生带来的体验更深刻、震撼更强烈。

一、音乐与语文跨学科教学的必要性

1.儿童认知的统整性呼唤跨学科融合

人类的教学活动最早萌芽于日常生活中。成年人带着儿童从事狩猎、采集、捕鱼等活动,儿童在生活中掌握知识、习得技能。对于儿童来讲,学习即生活,生活即学习。迄今为止,这仍是人类获得社会生产和生活经验的重要形式。儿童的生活是一个整体,他们可以自由而欣然地在不同领域来回穿梭,不会受到阻挡。分科教学使学生过早地走进画地为牢的学科框架中,将原本浑然一体的认知硬生生地割裂开来,这与儿童了解世界、掌握知识的统整性需求是不吻合的,会导致他们认知的错位。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有很多与音乐相关的文章,如《二泉映月》《梅兰芳学艺》《音乐之都维也纳》《伯牙鼓琴》等;在小学音乐教材中,也有很多与语文相关的内容,如可以演唱的古诗词、有深刻文化内涵的名曲等。每每遇到这样的教材内容,教师因为学科知识的“局限”,对本学科以外的内容选择避让绕行,使得原本圆融统整的学习被割裂开来,变成一块一块的。分割化的符号体系学习与儿童原本的生活样貌不吻合,他们“找不到回家的路”,感到很痛苦。因此,叶圣陶先生倡导教育应该使分立课程能发生的影响纠集在一块儿,让学生的身心沉浸其中。李吉林老师也提出开展“主题大单元活动”,让各科教学内容在主题的引领下顺理成章地沟通协调、相互强化,在学生的内心世界产生积极影响。

2. 社会发展的多元化需要跨学科融合

在日本教育界有一句名言:日本的现代化是从农民会欣赏贝多芬开始的。“会欣赏贝多芬”是一个隐喻,它代表了在当今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的时代背景下对教育、对人才的要求,即培养具有精湛专业知识和较高人文素养的复合型人才。音乐与语文的跨学科教学,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教师通过文和乐的有机融合,让固化的知识点灵动起来,汇成思维的河流,在情感的河床上慢慢流淌。音乐与语文的跨学科融合,为学科教学提供了丰富的情境和丰满的背景,让知识和技能不再作为孤立的符号存在于教科书中,而是通过综合化的情境活动与儿童的生活产生千丝万缕的联系,使课堂呈现出充满思维含量和审美特质的幸福而完整的學习生活,为儿童成为全面发展的人奠定基础。

二、音乐与语文跨学科教学的难点分析

音乐与语文的跨学科教学有两种常见的方式:一种是组合式,如《二泉映月》,音乐教师与语文教师在不同时段分开教学,既呈现各自的学科特点,又有学科间的交叉融合;另一种是融合式,指一位或者两位教师在同一时间段,把两个学科内容在所有的教学环节中有机交叉融合,通过跨学科架构,形成一个微型的整合系统,为学生的发展提供更加多元的交互平台。本文所谈的难点,指的是第二种在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1. 难点一:教学目标的设定

教学目标是以具体教学活动为依托,指向未来时空的一种学习结果。在分科教学中,教师可以自主把控教学过程,按部就班完成本学科的教学目标。但在跨学科融合教学中,教师要充分了解两个学科的教学目标,通过沟通,在两个学科相互交融的动态教学过程中,重新追逐、建构适合儿童成长的新的素养和能力目标,合作完成育人任务。

2. 难点二:教学组织的变革

分科教学采取传统的班级授课制,教师同时对班级全体学生进行同样内容的教学,在教学人员安排、活动程序安排、教学时间设定、教学方式选择上有足够的自主空间。跨学科融合教学,改变了学生和教师的组织结构,学生由原来的一个班变成了若干小组,教师变成活动的组织者,教师可以按需要或个人专长进行轮流教学,一人主讲,另一人听课或担任助教等。组织形式的变革增加了教学难度,从制订教学计划到教学实施再到教学评价都需要双方共同商量,才能让学生的学习认知从浅表拼接走向深度融合。

3. 难点三:教师素养的挑战

长期实行分科教学,教师的知识与视域局限于某一学科范围内,难免漠视与本学科“无关”的知识与技能。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对教育、对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即培养具有综合素养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学习者。要成为这样的教育者,教师需要从单一的教师角色,变成善学的“学生角色”,不断向未知学科、未知领域拓展,使自己站在更高的、更多维的视角观察与分析教育现象,从精通一门学科知识与技能,转变为全科视域下的“一专多能”。在跨学科融合教学中,实现跨学科成长,做学生学习的有力推动者和引导者,激发学生潜能,助力学生成长。

4. 难点四:教学文本的选择

教材是实施跨学科教学的重要资源,“相同主题”是音乐与语文跨学科教学的“联结点”,“过程联结”是跨学科学习的“重要保障”。由于音乐作品相对较少,我们通常采用以音乐学科为主导,联合语文学科的跨学科教学模式。比如,我们将华彦钧的《二泉映月》欣赏与描绘名曲诞生和乐曲内容的散文《二泉映月》联结在一起;将音乐欣赏《走近旦角》与表现梅兰芳先生面对自身不足,通过刻苦学习成为京剧大师的《梅兰芳学艺》联结在一起;将古琴名曲《高山流水》与文言文《伯牙鼓琴》联结在一起。音乐与语文的跨学科教学是基于单科教学中无法解决的问题而形成的新的教学样态,教师依托学科的独特性,通过资源整合、深度融合,提升学生在多学科视角和思维视域下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他们获得有意义的生长。

三、音乐与语文跨学科教学的实施过程

下面,笔者将以“知音”主题的跨学科教学为例,谈一谈跨学科教学的实施过程。

《伯牙鼓琴》讲述了知音难求的故事。文中的俞伯牙善于演奏古琴,锺子期善于欣赏,他们是千古传诵的至交典范。这篇文言文很经典,文本内容不难理解,但古琴音乐是学习的“盲区”,阻碍了师生的深入学习。音乐教师主动将中学教材中的古琴音乐欣赏《高山》《流水》与本文相融合,开启了师生的跨学科教学之旅。

两科教师根据课标要求、教材内容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制订了跨学科教学目标:(1)了解《伯牙鼓琴》的故事,读通、读懂文言文,在古琴曲的伴奏下朗诵文言文,读出感情。(2)借助文本语境,认识古琴,欣赏古琴曲《高山》《流水》,记住音乐主题,通过感知音乐元素的变化,理解古琴所表现的音乐形象。(3)聆听《流水》,展开想象,走进人物内心,用优美的文学语言阐释对音乐的理解与想象。(4)体会俞伯牙为纪念锺子期而破琴绝弦的情感,理解朋友间真挚的友情,从音乐和文学的不同角度理解“知音”的含义。

1. 初读故事,了解人物

语文教师首先登场,指导学生借助文本中的注释,准确理解古文,朗读古文。

古文为古琴音乐的欣赏提供了文化语境,“读”很重要,师生不仅要读懂,还要读好。

这个故事中有两个人物,分别是俞伯牙和锺子期。他们一个是有名望的士大夫,一个是砍柴的樵夫(PPT出示俞伯牙和锺子期的画像),这两个身份、地位悬殊的人,是什么让他们走到了一起?是古琴,是音乐。

2. 对比聆听,感受理解

音乐教师出示古琴与古筝图片,对比两件乐器的外形和音色。

教师出示古琴,学生近距离观察古琴构造。播放古琴纪录片,引导学生初步了解古琴中蕴含的文化,如古琴上面呈圆形,下面为方形,有天圆地方之说,古琴上的很多部件都与龙凤有关等。

初听两段古琴曲,让学生扮演锺子期,聆听辨别俞伯牙的琴声:哪一段若巍巍泰山?哪一段如汤汤江河?

教师引导学生从速度、节奏、旋律等方面分辨音乐变化,初步感知高山与流水的音乐形象。

播放《高山》音乐,教师根据旋律走向绘成图形谱(见图1,形态酷似高山),让学生视听结合,慢慢学会理解古琴表现的音乐形象。

播放《流水》音乐,引导学生根据音乐的变化,画出图形谱(见图2,表现了力度变化和音乐连绵的感觉)。

再听音乐,边听边画图形谱,借助图形进一步理解音乐表达的高山与流水的形象。

3. 聆听《高山》,随乐诵读

在初听乐曲后,语文教师指导学生带着理解再读文言文,读出“高远”和“广阔”的感觉。

音乐教师现场弹奏《高山》,为学生的诵读伴奏,引导学生跟随古琴音乐的速度、力度、节奏的变化,调整诵读文言文语调的强弱变化与情感起伏,在配乐诵读中达到对文本表达和音乐理解的双向提升。

4. 聆听《流水》,想象创作

音乐教师弹奏《流水》中的三个音乐片段(空灵的泛音、“流水”主题、七十二滚拂),学生用纱巾抖动来表现旋律的高低和力度的强弱,想象“急湍奔流”“潺潺切切”等不同的流水形态。

请学生闭目静心聆听古琴曲《流水》,并随琴音的起伏轻轻拨动手中的“弦”(空盒上的橡皮筋),把自己当成鼓琴者,想象自己在述说什么,传递什么。(学生练笔)

下为学生第一次练笔的作品:

时近黄昏,

水面泛着淡红,

粼粼波光中,

不时有几条小鱼蹦出水面,

激起朵朵浪花……

学生为三段音乐选择合适的画面,并随乐朗诵自己创作的片段。

音乐教师提示:古琴曲在千百年的流传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表达方式,即重意境和韵味的表达。我们在欣赏古琴曲时,不仅要从符号中探寻琴曲的内涵,也要学习从古琴的演奏中玩味作者的情感意趣。(学生第二次练笔)

在学生第二次练笔作品中出现了“穿越”“与锺子期同聆”等词句。文乐合一,从学生的创作中我们能感受到他们审美理解层次的加深。

5. 师生探讨,感悟知音

音乐教师简单梳理《高山》《流水》的历史发展。两首曲子历经1000多年的传承与发展,成为中国音乐的灵魂与精髓。1977年,《流水》被录入美国太空探测器“旅行者2号”金唱片,发射到太空,像当年伯牙寻觅知己那样,在茫茫宇宙中寻找“知音”。

语文教师邀请全体师生从在外太空飞翔的《流水》开始,畅谈对“知音”的理解,从更高层次感悟“知音”的内涵。

音乐与语文的跨学科学习并非否定、放弃学科特质,而是基于学科特质,以统整而非叠加的方式重新架构原有知识框架,协调使用两个学科的知识与技能,通过相同主题和过程的联结,共同营造情境场域,解决单学科教学无法解决的问题,提升对学习内容的认知和理解,具有高结构、强关联、共成长的特点。从学习的本质来看,在跨学科教学的互动中,获得成长的,不仅有学生,也有教师。跨学科学习为同样面向未来的教师和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作者單位:江苏省南通师范学校第二附属小学)

责任编辑:赵继莹

猜你喜欢

跨学科教学音乐语文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小学语文跨学科整合构建高效课堂的方法
浅议高校跨学科教学
跨学科教学视阈下的教师角色意识
音乐
基于职业导向性高职护理解剖学跨学科教学初探
音乐
语文知识连连看
语文妙脆角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