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发展格局下辽宁军民融合科技创新发展路径研究

2022-05-30祁宁朱晓蒙荆浩

中国军转民·下半月 2022年8期
关键词:产业集聚军民融合双循环

祁宁 朱晓蒙 荆浩

摘要:扩大经济内循环的关键在于科技创新,我国国家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战略重点是建设军民融合科技创新体系。通过优化配置军民创新资源、激发民企的创新活力,构建军民融合科技创新体系,从而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并进一步形成军民融合产业体系,实现国防实力和经济实力同步提升。军民融合科技创新与“双循环”战略存在内在机理的耦合性,是践行“双循环”战略,推动区域发展的重要路径。辽宁应发挥装备制造业优势,加快完善区域军民融合科技创新的机制,形成以国防科技工业为基础的军民融合技术创新体系。在实现区域内军民资源统筹和高效利用的同时,加强与其他区域的资源共享,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进一步激发辽宁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

关键词:军民融合;“双循环”战略;科技创新体系;产业集聚

“双循环”战略是中央针对国际形势变化做出的重大决策[ 1 ]。扩大经济内循环的关键在于科技创新,而我国国家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战略重点是建设军民融合科技创新体系[ 2 ]。辽宁作为军工大省,军工业非常发达,特别在军用航空飞行器、军用舰船、军用电子产品等领域具有雄厚基础。本文详细分析“军民融合”战略与“双循环”发展新格局间的内在关联,研究以军民融合科技创新推进“双循环”发展新格局构建的路径,并立足辽宁实际,探索推进辽宁军民融合科技创新发展格局和国内大循环为主的经济发展新格局相融合的对策。

1“双循环”战略与军民融合科技创新内在机理耦合

科技军民融合是国家军民融合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基础工程、关键环节和先导领域[ 3 ],也是提升国防科技自主创新能力,推进军民协同科技创新,强化军民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的关键路径。军民融合科技创新战略与“双循环”战略在内在机理上存在耦合性。

首先,军民融合科技创新与“双循环”发展格局存在着发展要素及路径的耦合性,是改革内生动力产生的源泉。而军民融合是科技成果、人才、资金、信息等要素在军、民领域的交互融合[ 4 ]。构建军民深度融合发展格局以国家为主导,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实现全要素、多领域、高效益的深度融合,实现资源配置效率的提升。由此可见,军民融合科技创新与“双循环”发展格局存在着发展要素及路径的耦合性,军民融合科技创新内的资源配置机制有利于集聚资源要素,激发改革动力活力。

其次,军民融合科技创新是实现双循环的重要战略支撑。构建双循环格局需要强大的产业支撑。而构建军民融合科技创新体系着力促进军民科技资源共建、共享、共用,军事领域的技术优势向民口企业溢出,民用领域的尖端技术向军事领域转移,有利于弥补原有产业链的短板。同时,军民融合科技协同创新也创造了新的军事需求和社会经济需求,为传统产业提供了市场支撑。因此,实现双循环需要以军民融合科技创新为战略支撑,紧固军民产业间的联系,进一步实现产业链供应链安全可控性。

再次,军民融合科技创新是构建“双循环”发展格局的重要内容。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以突出企业市场地位为基础,改善市场环境,激发市场活力。军民融合科技创新则正是依托各类创新平台,统筹国内外市场和资源,盘活军、民双方的存量资源,优化配置增量资源,建立需求对接机制,构建军、民企业、科研院所、高校、军方、政府等多主体间的协同机制,推动军民融合技术的合作开发与成果共享。由此可见,构建“双循环”发展格局应充分贯彻“军民融合”国家战略,深化军民科技协同创新,加强军民统筹发展。

最后,军民融合科技创新体系与双循环战略有共同的运作基础。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要依托国家战略,发挥政府的作用,创造良好的产业发展环境,为“双循环”下社会经济持续发展提供有力保障。而构建军民融合科技创新体系也应从政府角度积极培育有利于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氛围,构建促进创新体系培育的资金支撑体系。由此可见,充分发挥政府的政策引导作用,积极推进军民融合科技创新体系建立,促进企业间的自主合作,对于构建我国创新体系,保证国内产业链供应链安全,拉动经济社会持续发展有重大的意义。

2军民融合科技创新助推经济发展路径

构建军民融合协同创新体系是改革开放的重大举措。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全面塑造发展新优势是我国“十四五”时期的重要任务[ 5 ]。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要推进创新组合优化,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随着现代科技高速发展和国际军事的新变革,高新技术在国防部门和民用部门的应用日渐趋同,军用技术和民用技术也日渐融合[ 6 ]。构建军民融合协同创新体系,统筹运用科技资源,深入推动建立资源共享机制,有利于调动全社会积极性,实现军民两大体系在需求、资源、能力上的融合,实现国防建设与经济发展的深度融合,持续增强发展动力和活力。

科技協同创新是军民融合协同创新体系建设的关键路径。军工企业和民用企业通过共享技术资源,实现高效的技术创新合作和技术转移扩散。随着我国军民合作逐渐加强、逐步深入,我国军民融合技术创新体系正逐渐形成,但还存在着一定分离现象。目前,我国军民融合仍以政府的扶持牵引政策为主导因素,军企与民企之间的技术交流与融合自主体系尚未形成。当下,政府应以完善军民融合协同创新体系为目标,以机制体制融合,促进军、民企业间的自主合作,拉动经济社会持续发展。

2.1以军民融合产业集群推动区域经济发展

产业集群是一种优越的产业组织形式[ 7 ]。产业集群的形成以区域内的产业链为基础,供应商、专业化基础设施提供者、生产企业、中介机构、政府及其他机构作为节点相互联系,是复杂的有机整体。集群化是区域产业经济的发展方向,集群内部企业、组织通过生产资源配置形成互助关系,最大程度地提高生产效率,激发集群内部的产业升级[ 8 ]。

目前,我国大型军工企业的核心产品多为高精尖技术的军用产品,同时发展民品以兼顾经济产出。在逐渐完善产业配套的过程中,不断集聚众多配套民用企业,逐步形成了军民融合产业集群。一方面,军民融合产业集群的形成能够推进区域内产业集群的发展。另一方面,产业集群的壮大推动军工产业的发展。由此,践行“双循环”经济发展战略,区域政府应以现有科技、产业资源为基础,整合优化军民科技资源配置,加快融合军民战略性科技力量的实验平台建设、创新中心建设,形成完善的创新体系,以创新驱动区域发展,以创新创造需求,从而促进产业集群迅速发展,塑造区域发展优势。

2.2以军民融合体系建设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区域化涌动是国际经济发展的趋势,“以邻为壑”“单打独斗”的单体经济与国际新的竞争发展环境相悖,区域间联合、互动、渗透是全球经济发展的共识。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已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高,但各区域的科技创新能力呈现一定程度的不均衡性[ 9 ]。加快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有利于突破地域的界限,完善区域产业链条所涉及的研发、生产、分配、流通、消费等环节,有利于区域协调发展,畅通国内经济良性循环。

由此,各区域政府应把握新发展格局的深刻內涵,以补短板、锻长板为重要任务,以军民融合体系建设为重要路径,建立跨区域合作机制,共享科技资源,共建科技平台、园区,实现互惠共赢、利益共享。

2.3以军民融合创新发展助力供给侧改革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构建国内大循环体系的最大推动力。国内大循环在扩大内需的同时,重点是深化供给侧改革,以需求牵引供给、以供给创造需求,达到高水平动态平衡[ 1 0 ]。技术创新是推动供给侧改革的核心驱动力。目前,我国军民融合技术创新体系的分离现象仍未完全消除,政府的补贴等政策仍然起到主要的引导作用,军企与民企之间的需求生成机制、内在运作机理仍未完全透彻。为了打破军民“表面融”“内在不融”的僵局,提升融合效率,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坚定不移走军民融合式创新之路[ 1 1 ]。

在全面实施军民融合发展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大背景下,国家竞争力、社会生产力、军队战斗力之间的耦合关联越来越紧密。在“双循环”战略下,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应当深入推动我国科技资源开放、共享机制建设,把军民两大体系需求统筹融合,将军民融合科技创新作为供给侧改革的重要内容,以创新驱动、高质量供给引领和创造新需求,实现国内需求、供给良性循环。

3构建辽宁军民融合科技创新发展新格局对策

如前所述,我国各区域的科技创新能力仍然存在不均衡性,这种不均衡性已经成为当前中国实施军民融合深入发展战略所面临的一个关键问题。而辽宁作为老工业基地,区域发展不均衡、不协调也是长期困扰的难题。

3.1辽宁军民融合科技创新发展的现状

辽宁具有军民融合发展独特的产业优势。①辽宁的装备制造、石化、冶金等产业在国家产业布局中占有重要位置,是全国仅有的两个海、陆、空港出入境口岸俱全的省份之一,在扩大开放合作、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中能够发挥更大作用。②辽宁装备制造业以重大技术装备为主,工业基础雄厚,已基本形成了产品门类较为齐全的综合性工业体系。③辽宁是全国四个军工大省之一,驻辽军工单位众多,涉及诸多领域。④辽宁省高校、科研院所等科技资源丰富,已在国防科技领域获得了一大批国家级科技奖励成果。⑤近年来,辽宁省在军转民、民参军方面取得了一定程度的进展,建立了军民融合基地、示范园区,发展军民融合产业技术具有显著的优势。

同时,辽宁在军民融合科技创新发展中也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①军民融合科技创新体系仍需进一步完善,“军是军、民是民”的科技体制仍未能彻底打破。②解决军事需求的针对性不足,科技军民融合的需求生成机制尚未建立。③需要更加完善、有效的军民科技创新资源融合共享机制,搭建起连接军地各方的创新资源共享平台。④辽宁在航空和船舶领域具有相对完备的产业链,军民融合技术产品比较丰富,但辽宁省在航天、核能和军工电子等领域产业规模偏小,军民融合技术产品较少,本地配套率较低。

辽宁军民融合发展空间巨大。①军委科技委、科技部在科技军民融合、武器装备科研生产等方面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国家政策制度的不断完善,势必会对辽宁省军民融合科技创新深度发展起到引领性作用。②近年来,振兴东北新政策不断出台,密度、力度前所未有,为辽宁省军民产业发展提供了机遇。③辽宁转型发展亟须通过军民融合科技创新带动新兴产业发展,抓好产业转型升级,形成具有持续竞争力和支撑力的工业体系。

在新的经济形势下,辽宁军民融合发展仍然面临着巨大的挑战。①体制机制障碍的限制。目前,我国军地协同机制还不健全,存在领域覆盖不全面、职责界定不明确以及任务目标不具体等问题;固有体制机制壁垒尚未完全打破,军民交流信息不畅、对接不足,“民参军”准入门槛高,审核程序较为繁琐、认证周期长。②产业变革引发人才争夺战。为在产业变革中抢抓先机,各省市,乃至各国均加强了人才等高端创新要素争夺。目前辽宁人才流失问题较为突出,一方面由于外部省市虹吸了大量的东北人才,尤其是年轻的高素质人才;另一方面本地的人口增长愈发缓慢并且老龄化趋势不断加重,进而进一步影响辽宁的人才战略的进程。③军民融合产业竞争激烈。产业集群化发展是提高军民融合产业竞争力的有效方式。辽宁与四川、陕西等传统的军工大省相比,虽然在区位、产业特色等方面存在很多相似之处,但在重点项目、国家创新平台等资源上还存在着一定的劣势。另外,与北京、上海、浙江等地区相比,辽宁还存在区域创新环境有待优化,创新要素不足等问题。

3.2辽宁构建军民融合科技创新发展新格局的对策

推动东北振兴取得新突破是我国“十四五”期间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重要目标之一。辽宁应充分利用现有的装备制造业基础,改造提升装备制造等传统优势产业,并努力寻找新的突破口,培育发展新兴产业。

1)加强部省合作,发挥军工优势,加快产业链协调发展。

辽宁应紧紧抓住东北老工业基地发展机遇,发挥军工优势,加大改革开放力度,加快产业链协调发展。捋顺军工需求生成渠道,加大与国家发改委、国防科工委等中央部委和各军工集团协调沟通衔接力度;依托航空、船舶等产业优势,突破技术瓶颈,积极争取国家级产业基地建设,积极参与国家级重大项目竞争。

2)搭建国家级平台,完善产业链条。

作为中国工业化进程的领跑者,辽宁一直肩负着工业发展的历史使命。在“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下,辽宁应将深化供给侧改革同扩大内需联系起来,发挥装备制造能力、军工及科研攻关资源等优势,努力搭建航空、船舶等领域产业园区、技术创新平台,逐步完善自身产业链条,提高产业链的稳定性。服务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坚持“走出去”,把握机遇,参与国内、国际产业链的重建;积极争取国家级平台建设,充分利用现有“军转民”“民参军”优势力量,并进一步与国防科工委及有关科工集团沟通衔接,引进更多的项目落地辽宁,逐步延展我省产业链条,加强产业链的韧性。

3)优化产业结构,提升自身配套能力,加强产业链韧性。

将国防科技工业融入全省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中。将军民融合产业发展与地方经济发展紧密结合,重点加大对军民两用技术创新、成果转化等方面的支持力度,鼓励军工企业参与地方经济建设,激励民用企业参与军工产品配套竞争,引导社会资源参与军民融合产业发展,实现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双赢”格局。

大力扶持航空、船舶等优势产業技术创新发展,支持新兴产业发展;改进完善装备制造类产品,尤其是军品价格和税收政策,大幅度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和生产要素成本,降低配套成本;引导更多优势民企参与军工产品科研及生产配套,提高配套竞争力。积极协调、鼓励民用企业向省外提供配套产品,提升民用企业经济效益和规模,努力将把辽宁建设成为军工配套大省和强省。

4)择优扶强,做大做强一批技术先进、竞争力强的民用产业。

以项目带动战略,以航空、船舶等优势领域为主,全力推动我省重点项目建设任务,做强存量,做大增量。

注重培育壮大智能装备、新材料、电子信息等新兴发展领域新动能,进一步强化产业链的韧性性。重点提升国产数控机床、机器人、柔性工装生产线等智能装备研制水平,重点建设航空航天金属材料、有机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相关项目,重点支持军工专用软件自主化、工业控制系统安全、网络安全等方面的研制项目及配套服务。

小切口,大投入,大力支持一批优质民用企业主导或参与重点项目的建设任务,助力塑造装备制造品牌。加大项目支持,优化考核机制,推动项目总装单位、配套承包单位配套体系建设,细化配套采购规则,营造公平竞争环境,激励民口单位参与装备制造科研生产竞争。

4结语

本文探索了“双循环”战略与军民融合科技创新内在机理的耦合性,并据此提出了以军民融合推动区域发展、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以及进一步助力供给侧改革的发展策略。进一步分析辽宁军民融合发展现状,探索辽宁构建辽宁军民融合科技创新发展的新格局。

“双循环”战略为辽宁带来了历史性的机遇和挑战,辽宁应尽快理清辽宁军民融合科技创新体系及军民融合产业发展的现状,加快完善区域内国防科技工业为基础的军民融合技术创新体系的实施机制;提高军工产品本地配套能力,提高产业链的稳定性和韧性;持续优化创新环境,大力支持民企承担重点军民融合任务,并着力塑造一批装备制造品牌;加强与其他区域的资源共享,提升产品输出能力,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进一步激发辽宁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

参考文献:

[1]钱学锋,裴婷. 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理论逻辑与内生动力[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 27(1): 14-26.

[2]徐炜,杨忠泰,王宁宁. 中国科技创新的发展脉络与战略进路——基于国家创新体系理论的视角[J]. 中国高校科技, 2020(9): 8-12.

[3]董晓辉. 我国军民科技深度融合发展基本态势与主要模式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6, 33(23): 111-115.

[4]田玉鹏. 科技成果转化助推行业高校一流学科建设路径研究[J].科学管理研究, 2020, 38(5): 77-82.

[5]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课题组,史丹. “十四五”时期中国工业发展战略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 2020(2): 5-27.

[6]曹鸿飞,何西凤,陈晨.试论军民融合与高等教育发展的互动关系[J].法制与社会, 2020(18): 247-248.

[7]Porter M E.Location, C o m p e t i t i o n , a n d E c o n o m i c Development:Local Clusters in a Global Economy[J].Economic Development Quarterly,2000, 14(1).

[8]杨守云,赵鑫. 产业集聚:我国高技术产业发展的推动力[J].学术交流, 2019(5): 94-103, 192.

[9]夏丽娟,谢富纪,付丙海.邻近性视角下的跨区域产学协同创新网络及影响因素分析[J].管理学报, 2017, 14(12): 1795-1803.

[10]黄群慧. 新发展格局的理论逻辑、战略内涵与政策体系——基于经济现代化的视角[J].经济研究, 2021, 56(4): 4-23.

[11]方炜,孙泽华,唐路路.军民融合创新研究综述与展望[J].科研管理, 2020, 41(3): 61-71.

(作者单位:沈阳航空航天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部(院))

猜你喜欢

产业集聚军民融合双循环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深化中俄经贸合作的新内涵
打造内外“双循环”安全生态系统
玩具产业如何实现国内国际双循环?
李奇霖:“双循环”下的宏观调控政策取向
电子商务产业集聚“宿迁模式”探析
金融集聚研究简述
金融集聚研究简述
军民融合产业的四川探索:产业基金的逻辑和方案
特朗普的“军民融合”政策能兑现吗?
FDI与长三角制造业集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