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地理课堂体验式教学的应用

2022-05-30郑玉珠

名师在线·下旬刊 2022年8期
关键词:体验式教学初中地理应用策略

摘 要:初中地理教学方法多种多样,其中体验式教学有利于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更好地挖掘其学习潜力。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做好体验式教学相关理论的学习,把握该教学方法的应用关键,并结合具体教学内容做好应用过程的设计与实施,使初中地理教学质量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关键词:初中地理;体验式教学;应用策略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7-1737(2022)24-0026-03

引  言

体验式教学指从教学需要出发,引入、创造或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具体场景或氛围,引发学生的情感体验,帮助学生迅速而正确地理解教学内容,促进他们的心理机能全面和谐发展的一种教学方法[1]。在初中地理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充分认识到强化学生教学体验的重要意义,强化体验式教学的应用意识,并大胆实践,做好实践经验的总结以及应用细节的不断优化与调整,充分发挥体验式教学的价值。

一、开展自学活动增强体验

在应用体验式教学开展初中地理教学活动时,应认真分析传统教学方法的不足,对教学活动的组织形式进行调整,将提升学生的学习体验作为教学活动的主要抓手,引导学生发现初中地理知识的乐趣,使其主动参与学习活动,呈现从“要我学”向“我要学”转变[2]。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结合具体教学内容,积极组织学生开展自学活动。为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开展自学活动时,教师应注重以下内容。其一,认识到学生自主学习的必要性,充分相信学生。在此基础上,教师要做好自学活动的各项准备,保证自学活动的高效进行。结合自身教学经验以及教学内容特点,认真编写导学案,明确自学活动的目标,强调学习的重点与难点,围绕学生不易理解的知识点,允许其在课堂上进行讨论,不放过每一个可疑知识点。其二,做好学生自学活动的跟踪与检验,确保学生通过自学真正地有所学,有所悟,扎实掌握初中地理知识。教师要围绕自学内容及时设计课堂检测习题,要求学生结合自身所学及理解进行作答,随机选择几名学生进行提问,根据其回答问题的情况,把握学生的自学质量,并结合存在的问题,给予有针对性的点拨,使学生能够自己顿悟[3]。

例如,在进行“大洲和大洋”内容教学时,为增强学生体验,教师可引导学生按照导学案的内容在课堂上开展自学活动。同时,为保证学生的自学质量,在导学案中,教师分别设计如下问题,给学生提供指引,提高其學习的针对性。(1)地球为什么叫水球?地球上海洋与陆地所占的比例分别是多少,其分布有什么特点?(2)全球陆地分为几个大洲,名称分别是什么?指出各大洲的分界线,并按照面积由大到小进行排序。

(3)四大洋的名称分别是什么?按照面积由大到小进行排序。同时,教师在导学案中设计如下问题,要求学生进行自检,看看其是否真正地掌握了所学知识。

①亚洲和非洲的界线是()

A.巴拿马运河 B.苏伊士运河

C.白令海峡 D.马六甲海峡

②印度洋周围的大洲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赤道从0°经线开始自西向东依次穿过的大洲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借助信息技术激发兴趣

兴趣在学习活动中发挥着重要的促进作用。教师在运用体验式教学方法开展初中地理教学活动时,不能忽略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应引导其主动配合有关学习活动的各项安排,自觉克服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并保持高涨、持续的学习热情。激发学生兴趣的方法多种多样,实践表明,运用信息技术能更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兴趣。教师在体验式教学活动中借助信息技术激发学生的兴趣,应注意把握以下内容。一方面,结合具体教学内容做好信息技术相关素材的认真收集,包括教学所用的图片、教学视频、多媒体动画等,边讲解相关理论知识,边在屏幕上展示丰富多彩的教学素材,给学生带来视觉上的冲击,在降低其学习枯燥感的同时,可给其留下更为深刻的印象,使其体会到初中地理学习的乐趣[4]。另一方面,考虑到部分初中地理知识较为抽象,学生不易理解,为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教师应注重运用信息技术,动态化地呈现地理知识的形成过程,帮助其建立现实事物与地理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使其搞清楚地理知识的来龙去脉,更加牢固地掌握地理知识。

例如,“地球的运动”是初中地理的重点与难点。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该部分内容的兴趣,使其更好地把握地球自转与地球公转现象,帮助其在头脑中建立清晰的地球运动模型,教师应使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展示地球自转与公转的画面,使学生明白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即纬度不同的地方会出现时间上的差异。另外,地球公转产生了四季,为了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与掌握在春分、冬至、秋分、夏至时太阳照射在地球上的不同位置以及太阳光线的移动规律,教师可要求学生认真观察动画中太阳公转的情况,并引导其结合生活经验列举“两分两至”北半球昼夜变化情况以及温度变化情况等,使其切实感受到地球公转带来的影响。

三、通过课堂互动激活课堂

教师在初中地理课堂上开展体验式教学活动时应注重营造宽松、活泼的课堂氛围,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实践表明,课堂互动是一种较为有效的激活地理课堂的方式,有助于学生更加全面深入地思考问题,把握地理知识的本质。为达到预期的体验式教学目标,教师在课堂上与学生互动时,可参考以下做法。首先,结合教学目标以及教学的重点、难点做好课堂互动问题的设计,尤其要注重把握课堂互动问题的深度,避免停留在表面,驱使学生思考问题时能够透过现象看本质。同时,设计互动问题应注重连贯性,给予引导,使学生能够以点带面,帮助其构建系统的知识网络[5]。其次,以包容的心态与学生互动,认真倾听学生的回答,在给学生充分提供表现机会的同时,多给予启发与引导,使学生感受到教师的良苦用心,更好地触动学生的情感,推动其更加发奋努力地学习。最后,与学生互动时不能忽略肯定与表扬学生,

要满足学生回答问题的心理预期,促使更多的学生敢于参与课堂互动。在互动时,即便学生回答问题不够全面或者存在错误,教师也应对其积极思考的行为提出表扬。

例如,在教学“纬线与纬度”与“经线与经度”时,为了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掌握学习的重点,教师在课堂上可按照以下思路与学生进行互动:(1)什么是纬线?

指示什么方向?纬度是怎样划分的?赤道的纬度是多少?(2)低纬度、中纬度、高纬度是怎么划分的?

(3)什么是经线?其和纬线有什么区别和联系?(4)纬线是如何划分的?此后,教师发现,学生不能正确回答纬线以及经线是怎样划分。针对这一情况,教师在课堂上可借助多媒体技术直观展示地球模型,让学生明白纬度就是以赤道平面为基准,对应点与球心的连线和赤道平面所成的角度。地球可被看成关于赤道对称的球体,因此,纬度也是关于赤道对称的。不同的是南纬和北纬分别用S和N加以区分。同理,经度的划分是以本初子午线所在平面为基准,过纬线的平面与本初子午线所在平面所成的夹角,并使用W和E区分西经和东经。纬度和经度的划分示意图如图1所示。

四、组织学习比赛激发潜力

众所周知,初中生善于表现自己,拥有不服输、敢于争先的心态。针对这一现象,教师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实施体验式教学活动时,可通过组织课堂学习比赛活动,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潜力,提高其课堂学习效率[6]。实践表明,为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开展课堂学习比赛活动时可把握以下几点。其一,结合教学目标,明确课堂比赛组织形式。一般情况下,组织学生开展小组间的比赛活动,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相互合作意识,更容易调动学生思考与比赛的热情。在比赛活动中,教师应注重设计不同的习题类型,如必答题、抢答题等。其二,规定好每道题的回答时间,制订好相关的评分细则,要求学生在回答问题时不能仅说出答案,并详细阐述相关理由。如此,既能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又能使学生在思考问题时考虑得更为全面、缜密。其三,做好课堂比赛结果的汇总与反馈。结合各小组在课堂比赛中的表现逐一进行点评,给学生带来不一样的课堂学习体验,更好地激发其对地理课堂的热爱之情[7]。

例如,在完成“澳大利亚”一节内容的教学后,为了更好地巩固学生所学,激发其学习潜力,教师可将三人划分成一个小组,在课堂上组织学生开展小组间的比赛活动。教师可将比赛试题分为抢答题、必答题、开放题。其中,抢答题可设计一些学生容易忽略的知识点,具体如下:①澳大利亚是世界上唯一一个拥有整个大陆的国家;②农牧业和工矿业是澳大利亚的经济支柱;③澳大利亚的矿产品主要销往中国、印度、日本、韩国等亚洲国家;④澳大利亚有的农场除了养羊外还种植小麦;⑤澳大利亚首都居民的房屋大门,最好的朝向方向是北面。要求学生对这些内容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最后,教师结合各小组的综合表现评选出优秀的小组,发放写字笔作为奖励。

五、运用教学实验深化理解

运用体验式教学法开展初中地理教学活动时,教师应引导学生充分理解学习的难点,掌握相关地理原理,为其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相关问题打下基础。其中,在课堂上展示相关的教学实验不仅能够很好地丰富课堂内容,还可使学生眼前一亮,更好地理解与掌握相关原理。在实践中,应注重以下内容:一方面,为更好地达成实验教学目标应做好充分的教学实验准备,包括准备哪些实验器材、如何开展实验活动、怎样引导学生等。实验过程中边进行操作边为学生讲解相关细节,使其认真观察实验现象,思考蕴含在实验现象后的地理知识[8]。另一方面,针对难度不大的教学实验,可邀请学生动手进行实验操作,使其亲身体会实验过程,感受地理实验的乐趣。同时,预留课堂空白时间,鼓励学生开展思考讨论活动,分析所用的实验器材分别代表现实中的哪些事物,从实验中获得哪些启发等,尤其根据学生阐述的实际情况,给予有针对性的指引,使其及时发现与纠正理解上的错误。

例如,在讲解“板块的运动”一节内容时,在课堂上,教师可使用书本以及准备好的旧报纸,做相关实验,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与掌握板块运动以及造成的后果。教师可将书本打开,分别用手将书本两侧向内部挤压,要求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同时,用两只手分别向外拉展开的旧报纸,要求学生观察实验现象。挤压打开书的两侧,学生可以看到书本隆起。另外,随着两只手拉旧报纸的力量不断增大,报纸最终被撕裂。将书本和报纸看成板块则上述实验能很好地模拟板块的碰撞以及张裂两种现象。如此开展教学活动,既能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增加地理课堂趣味性,又能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碰撞以及张裂原理,理解山系的形成及火山、地震的发生原因。

结  语

体验式教学涉及的内容较为宽泛,凡是能够提升学生课堂学习体验,高效完成教学目标的方法都可纳入体验式教学的范畴。在初中地理教学中,教师通过体验式教学的应用,达到了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在进行体验式教学时,教师应做好教学经验的总结、新教学方法的学习与实践,做好体验式教学效果的评估,从实践中吸取教训,并抱着持续优化的心态,充分发挥体验式教学的价值,实现初中地理教学水平的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孙太清.体验式初中地理实验教学的策略[J].安徽教育科研,2022(03):69-70.

林長银.体验式学习模式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J].试题与研究,2021(26):145-146.

李俊清,徐小玲.体验式教学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运用[J].长春师范大学学报,2021,40(08):178-180.

贾福德.体验式教学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家长,2021(12):123-124.

陈松柏.如何在初中地理课堂中运用“体验式教学”[J].华夏教师,2020(16):66-67.

徐培培.体验式教学在初中地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20(S1):43-44.

张苗.注重体验,促进成长:体验式学习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9(23):178—179.

于文燕.以体验之匙,开地理之锁:体验式初中地理课堂的构建[J].华夏教师,2019(08):42-43.

作者简介:郑玉珠(1982.1-),女,福建南安人,

任教于福建省泉州第一中学,中学一级教师,本科学历。

猜你喜欢

体验式教学初中地理应用策略
分析体验式教学在中职会计课中的应用
体验式教学法在小学品德与生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刍议初中地理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策略
试谈乡土地理教学法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作用
小组活动在初中音乐课堂中的应用
试分析高中化学教学中概念图的应用策略
合作学习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切入学生生活构筑地理生活化课堂研究
技校制冷专业课程一体化教学探析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