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核心素养的多模态教学资源课堂落实初探

2022-05-30彭鸿莹

名师在线·下旬刊 2022年8期
关键词:核心素养

摘 要:随着新一轮高考、新课程改革的浪潮在全国展开,基于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改革成为基础教育最大焦点。课堂上教材内容的整合使用、课堂教学活动观的具体落实、教学评价改革等一系列问题构成了新课程改革推行的新挑战。文章着力探究多模态英语教学资源在课堂上的有效应用这一具体话题,旨在阐述多模态教学资源的时代背景、现实价值以及如何落地等实际问题。

关键词:核心素养;多模态教学资源;课堂落实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獻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7-1737(2022)24-0024-02

引  言

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现代信息技术、大数据、云课堂等多种线上技术的不断涌现,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受到很大冲击。教师应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带来的大量资源,拓宽自己的教学资源渠道,丰富学生的学习模式,活化课堂生态。在核心素养的背景下,课堂改革是教学改革的主阵地。本文就多模态教学资源的课堂落实进行探究,和教师们共同探索优化课堂教学的做法。

一、新课标对多模态教学资源的阐述

依据《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以下简称《课程标准》)的要求,英语课程六要素是指学生在主题意义的引领下,通过综合性、关联性和实践性的英语学习活动,依托不同类型的语篇,促进自身语言知识学习、语言技能发展、文化内涵理解、多元思维发展、价值取向判断和学习策略运用。其中,语言技能的培养是在传统的听、说、读、写的基础上增加了“看”的途径,要求教师充分考虑语言的情境化、真实性和综合性,丰富真实语境的语料,给学生提供大量的多模态的信息输入,为学生内化信息、形成新的认知做好铺垫。同时,《课程标准》在学生学习策略方面也提出要求,元认知策略需要学生选择适合的参考书和词典等工具进行英语学习;通过图书馆、计算机网络等资源获得更充分的英语信息,拓宽学习资源;有意识地关注和积累生活中和媒体上所使用的英语等。由此可见,《课程标准》对课堂教学多模态教学资源和学生学习资源都提出新的标准,教师应不断提高自身专业水平,拓宽和深化自身教育背景的宽度和深度,以扎实的业务能力和不断进取、开拓创新的精神状态来落实《课程标准》的育人要求[1]。

二、“多模态”的概念阐述和多模态教学资源使用的时代背景和现实意义

“多模态(multimodal)”是指在一个交流成品或交流活动中包含不同的复合模态,也指在一个特定的文本中调动不同的符号资源用于构建意义的各种方式。这种符号资源已经从传统的意义构建的语言形式拓展到包括文字、图像、声音、触感等在内的多途径的形式[2]。

事实上,随着“互联网+”和大数据在教学中的广泛应用,多渠道多模态的教学资源输入已然被时代所召唤。国务院印发的《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中,明确指出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的开发和应用是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的重要任务。尤其是在当下,多媒体大数据在教学中的应用更是遍地开花。网络平台的海量英语资源不断更新,这些形式多样、原汁原味、贴近时代的优质英语资源已成为一线教师专业提升的助推器。如果教师依然按照传统模式,用教材来照本宣科,显然不能满足当代学生的需求。从学生的角度来看,年轻的学子已经成为网络空间的主力军,他们使用新科技产品和利用网络搜索新资源的能力很强。确切地说,教师利用大数据平台备课,学生将大数据带来的新资源用于日常学习是日益凸显的现实情况。

三、如何在英语课堂有效落实多模态资源

新课程改革对高中英语教学提出的要求包括:课程目标的改变,从知识传授到全面培养的育人目标;课程内容的改变,从以前“繁、难、偏、旧”的教学内容,到强调英语语言输入要遵循“原汁原味”的特点。那么这些原汁原味的语言如何和教师的日常教学合理融合呢?

为了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和参与度,教师应在教学中融入恰当的视频资源。例如,在讲授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一Unit 1“Friendship”时,教师可给学生提供英文原版电影《安妮日记》。教师可以给学生推荐一个适合学生观看的版本,让学生赏析,甚至还可以补充电影相关人物的采访小视频。这些丰富的可视化教学资源能有效地补充课本内容。静态的课本文章以可视化的模态呈现,课堂教学就会变得活起来,学生学习的学习动机也会得到显著增强。

除了把经典影视作品作为英语辅助教学资源,大量的网络微课、公众号平台推送的文章也是教师课堂教学资源的重要来源。例如,在讲授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二 Unit 2“The Olympic Games”这一单元时,教师可以以东京奥运会作为背景,让学生介绍有关奥运会的知识、奥运明星以及其背后的故事等。网络上有大量的与这一届奥运会相关的英文资源,学生可以利用这些资源用英文介绍自己心中的奥运偶像,奥运赛事规则、冷知识、奥运明星的小故事等。一系列的英语活动,让课堂教学从单纯的英语语言知识层次提升到了品读语言文化、增强思辨表达能力、锻炼批判性思维、增强爱国情怀、培养家国意识和提高文化自豪感的层次,让课堂成为跨文化交际能力的训练场。显然,英语学科核心素养通过一个个串联起来的多模态课堂活动,得以落地生根,对学生的教育于润物细无声中悄然发生。

附课堂实录片段:

Student A (presenter): Good morning, everyone. Today I would like to show you a short video clip. After watching, you will be asked a question. Please watch attentively. (showing the video clip)

Students : Wow!  (students laughing)

Student A:  Does the video make sense to you? What is it about?

Students: No. (shaking their heads together)

Student A: OK, here comes my explanation to it sentence by sentence. Ma Long versus Lin Gaoyuan. First game. Lin Gaoyuan to serve. Love all...

Students: (dumbfounded, looking at each other)

Student A: (continuing) Here in “love all”, the word “love” means zero. For example, 1:0 is read as one love; 2:0 is read as two love etc. Then you may wonder why we say love here. The story began with...

可以看出,这个体育话题语料很好地诱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一方面,学生体验到了当教师的自豪感和挑战成功的喜悦;另一方面,感受到了同伴的引領和激励也会促使自己调整对学习的认知,激发学习的内驱力。

除了大量的网络资源涌入课堂,教师也可以通过对教材的二次加工和借鉴更多不同版本教材中同一主题语境的不同语篇,丰富自己的课堂教学内容。例如,在讲解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五Unit 1“Great scientists”这一单元时,教师可以借鉴人教版高中英语新教材必修二Unit 1“Science and scientists”、外研版高中英语新教材必修三Unit 3“The world of science”和选择性必修四Unit 6“Space and beyond”,面对科学与人类发展这一“人与自然”的主题,输入四本教材的四个单元内容,让学生从对这一话题的已知领域出发,逐渐感知更多未知的领域。在学生自主学习、同伴合作交流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以思维导图这种可视化的形式呈现自己对这一主题的过程性认知,并以口头或书面的形式形成自己对话题的看法。

结  语

在新时期,广大教师应着力于提升自身的业务能力,掌握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教学新技术、新手段和新资源,改变传统的单一教学模式,丰盈自身业务素养,充分利用多渠道、多模态课堂资源,扎扎实实地搞好课堂教学。

[参考文献]

何畏.浅析信息技术背景下英语教学资源整合的理论基础[J].学苑教育,2014(19):93.

张德禄.多模态话语理论与媒体技术在外语教学中的应用[J].外语教学,2009,30(04):15-20.

作者简介:彭鸿莹(1974.8-),女,陕西西安人,

任教于西安市曲江第一中学,中学高级教师,本科学历,曾主持完成省级规划课题、市级课题,并参与国家级课题。

猜你喜欢

核心素养
提升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实践
基于核心素养下的高中生物实验拓展式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
拓展语文外延 提升核心素养
思想教育视域下公民核心素养教育的研究
如何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