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解码教师科研能力的升级渠道

2022-05-30吴群英顾红亚

教育研究与评论 2022年8期
关键词:科研能力教师发展教学活动

吴群英 顾红亚

摘要:培养教师强烈的自我发展意识,使其具备教育创新实践的魄力和活力,实现科研能力的升级,是学校发展力的重要指征。从两个层面解码教师从教学活动向教育科研升级的渠道:以“‘共读2%‘共写”的形式,夯实教师研究的根基;以“‘外引+‘内驱”的形式,增强教师研究的动力。

关键词:教师发展;教学活动;科研能力;教师研究

《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明确提出,到2035年,要实现“教师综合素质、专业化水平和创新能力大幅度提升”。落实到学校层面,全面深化科研體系改革,切实提升全体教师教育科研能力,对教师专业化水平和实践创新能力的提升将大有裨益。培养教师强烈的自我发展意识,让他们具备教育创新实践的魄力和活力,实现科研能力的逐层升级,是学校发展力的重要指征。学校集实践、反思、培训、研究系列行动于一体,从丰盈“供给侧”、驱动“需求侧”两个层面,构建了教师教育科研能力的底部基石与上层结构,解码教师从教学活动向教育科研升级的渠道。

一、“共读”+“共写”:夯实教师研究的根基

提升教师经验输出的能力,首先要丰盈“供给侧”,夯实青年教师群体研究行为的根基。基于对本校教师科研现状的研究,学校规划出“理论+实操”的养成模式,采用“共读!‘共写”的形式,以“共读联盟”涵养教师理论之根,以“周五笔会”培育教师实操之根。(一)以“共读”丰盈理论之根对于教师而言,读一些教育教学类专著非常有必要,既是对优秀教育者教育经验的学习,也能参照、反思自己的教育行为,避免闭门造车。因此,组建“共读联盟”,涵养教师阅读自觉,成了提升教师研究能力的根基。

学校持续改造、更新学校图书馆、教工阅览室和办公室图书角、杂志架等,打造“图书馆一阅览室一办公桌”三位一体的多样化、人性化阅读空间,鼓励所有教师在这里阅读、写作、交流……力求让一个人的阅读成为一群人的交流。同时,推荐教师关注著名教师、学者和优质学术期刊公众号,第一时间接收一手理论资讯、前沿信息。

学校多措并举,要求教师期初制订好个人读书计划;每年为教师送教育教学书籍,为教师征订100余种杂志%且建“班主任阅读共同体”,校长亲自荐书,力求为教师尤其是班主任的快速成长提供正向动能,以群体的力量触发教师持续的阅读行为%学科教研组”阅读共同体,结合教研组活动,定期组织“精文荐读”“好文解读”等共读活动,为教师教学技能的提升开辟新途径。

(二)以“共写”培育实操之根

提升教师经验输出的能力,前提是夯实青年教师群体的实操资源库。学校组建“周五笔会”青年教师联盟,将教师按年龄、学科两大维度分组,以周为时间节点,指引教师积累案例、反思实践,为研究工作积累大量一手素材。

教学层面,从“只知道教”走向“问教要案例”。教学工作是案例生发的土壤,有指向性的案例往往是研究方向的孵化器。鉴于大多数教师只知道教学不知道积累案例,学校在“周五笔会”的内容中明确提出“案例专题系列”的要求。考虑到经验基础的不同,要求1一3年的新教师仅积累简单案例,依托备课本和听课本,从自己的教学实际和所听所学中,提取亮点或疑惑,甚至失败的小片段,即时记录感受,及时整理。3年以上的经验型教师,要在学期初定好自己的研究主题,最好和自己参与研究的课题有关,在此基础上展开案例的搜集与整理。学校要求教师积累的案例来源要广泛,撰写的案例要有相关的理论分析。

写作层面,完成从“读范本”到“懂范式”的塑形。除了聚焦研究素材,关注科研类相关文本范式,学校还针对性地帮助教师在写作过程中树立结构意识和逻辑意识。掌握了科研类文本的分级规则、文章结构及逻辑关系,教师就能在动笔之前,把控好范式的准确性、易读性和科学性。仍旧依托“周五笔会”,学校分学科组织“前沿快传”和“范文精读”等活动,由教师成长中心精选各主流期刊、高质量学术期刊公众号中的优质文章、课题设计模板等,编制表格,引导教师提炼范本中的重点和精华。“前沿快传”主要聚焦名家公众号中的优秀案例,为教师输送前沿、热点的文章,引领教师成长。“范本共学”时常向教师输送课题范本和论文范本,让教师在“读范本”的同时“懂范本”,进而会顺着范本自主动笔、创造性地动笔。名家公众号的读后反馈、课题开题报告的学习反馈等,提醒教师及时记录自身的研究感悟,促使教师在精读高质量的范本后,提升眼界,能对高品质文章的行文准则给出自己的理解。“范本共学”中提供的论文精读反馈表"以表格的形式精准引导教师认知文章的板块编排、核心理念、行文逻辑等,让教师了解常见科研文章的撰写范式,进而建构出自己的表达体系。

二、“外引”+“内驱”:增强教师研究的动力

作为个体,教师单独研究的能力很难在短期内形成,在研究内容的敏感度、研究过程的科学性、研究思路的周密性等方面都需要一个从人门到成熟的过程。学校采用“‘外引2+‘内驱”的形式,搭建了“内外兼修”的培植体系,组建研究共同体,强化专家面对面培训,提升研究产出值,增强教师研究行为的聚合力、外引力、内驱力。

(一)  组建研究共同体,增强聚合力

多年来,学校组建不同的研究共同体,以成熟教师引领青年教师的方式,为教师研究能力提供“加速度”。

为使群体更有执行力,学校首先从制度层面保证这一模式的有效推进:要求全校教师100%参与课题研究,给予各级课题组长、副组长在星级评定中的优先权,确保教师研究有动力、有规范。研究团队的中心成员具备一定的研究基础和能力,在10人左右的集体中能有效提供正向驱动力,带领好团队完成研究任务。在自觉完成的基础上,校科研管理部门定期组织研究群的中心人员展开阶段小结与推进会,跟踪团队研究成果,通过中心成员管理,帮助全校教师明确研究轨迹。

以“课题群落”的形式集合研究小团体,其优势除了上文提到的团队驱动,更大的意义在于:研究领域的精准导航。一名已经具有成熟研究计划与指导思想的领头人,能启迪跟随者的思考,促进群体成员平时落实到每一个实践环节,从而提高研究成果的产出质量。

(二)  强化专家面对面培训,增强外引力

不接触前沿的思想、不聆听先行者的声音,教师的教学与研究都会桎梏于眼前的小天地,不得进益,缺乏创新。学校强化专家面对面培训,长期坚持以专家直培的形式,激发教师的创新力,使教师研究不仅始终立足实践,还有更高的站位。

专家直培,主要有“分学科讲学”与“全学科科研讲座”两种方式,确保扩大科研培训的辐射范围,并关注落实学习成果的反馈。例如,约请全国教学大赛特等奖获得者、省特级教师等来校讲学,向教师传递成熟先进的教学经验和理念;约请市、区名师工作室或教师发展中心等专家,指引教师走近更优质的课堂、更精品的项目研究%且织教师与市、区名师工作室成员同台教学,或聆听特级教师的前沿研究理念与成果。此外,还约请《小学语文教学》《小学教学设计》等前沿学术杂志的编辑老师、教科院科研领域的专家等,面向全体教师,进行针对性、实用性强的现场直培,为教师写作能力的提升提供支架。

每次的直培活动,我们都坚持有反馈,有评价:制学习反馈表,评价公示教师的反馈结果,激励教师学有所思、学有所获,在科研创新之路上走得更坚实。

(三)提升研究产出值,增强内驱力

教师研究行动中的每一次突破,除了外力支持,更需要自生强大的研究力做支撑。学校聚力于教师研究的产出环节,多层级跟进和敦促教师自觉研究,提升研究产出值,增强教师研究內驱力,确保前期的努力出成效。

显研究过程之“效”。前期的实践积累加理论引领,使一大批教师意识到了研究的重要性,产生了研究的自觉需求,但是在“做出来”到“写出来”的过程中,教师普遍反映存在不确定、不自信的情况。因此,学校科研管理中心探索出“层级式跟进”模式,在论文和课题的选题、成稿过程中密切跟踪,及时助力。以课题立项为例,学校坚持每年把控校级课题立项的数量与质量:每一个校级课题的成立,都要经过严格的立项与论证过程,经论证、修改合格的课题才可获得市、区级课题申报的通行证。每年3月,由教师成长中心确定本年度校级课题申报相关事宜,提供校级课题评审表、研究方向参考书、评审书撰写范本等有价值的资料,供教师学习。3—4月,在初步筛选的基础上,教师成长中心约请校内主持过国家级、省级、市级课题的经验型教师,分学科为教师的申报书“把脉”。教师利用一周左右的时间修改,并再次上交成稿。教师成长中心审核过关的课题给予立项,公示于校园网,并优先推荐参加区级课题申报。教师论文撰写的层级跟进也与课题立项相似。例如,利用暑期开展“科研培训周”活动,进一步跟进文章的精修。在教师已经拿出成稿的基础上,教师成长中心利用暑期前的一周左右时间,以教师自改、同伴互评互改、专家一对一精改相结合的方式推进。

显研究成果之“效”。为强化教师的自觉研究行为,提升教师参与研究的积极性,学校除了在过程中不断助力,更关注教师研究成就感的获得、幸福感的提升。首先,各级评优评先享有优先权。教师的每一项研究成果,都能为他们优先参与各级、各类竞评活动“加权”。例如,每学年的星级教师评选,对教师的课题参与情况和论文撰写情况都有明确的量化要求。在职称晋升工作中,每位参评教师的教学研究成果都会以大会汇报的形式向全体教师公示,接受全体教师的检阅与评价。秉承公平公正的原则,每一位教师的研究成果都会为自己的职业发展锦上添花。其次,各类平台“为你点赞”。校长室非常关注每一个课题的成功立项、每一个论文评比赛事的结果,第一时间在全体教师微信群为课题主持人和论文获奖、发表的教师点赞,引导全体教师学习他们的钻研精神。每一项科研领域重大的赛事或评审活动,发展中心都会专门撰写公众号推文,向全校师生推送,与家长、学生共享荣誉与喜悦。再次,学习培训享有优先权。学校会将优质培训的优先权给予参与自主研究成绩显著的教师,以持续性激励教师成长。例如,小雯老师是学校90后教师的杰出代表,上进好学、乐于钻研,对教科研更是有意愿、有灵气、有毅力。工作第三年,就在学校搭建的良好平台上不断打磨、不断改进、崭露头角。她申报的课题成功获得校级立项、撰写的论文一举夺得江苏省“教海探航”论文评选二等奖。学校推荐她代表获奖选手参加了“教海探航”颁奖典礼,给予了她区英语教师基本功竞赛的机会,更支持她参加“雏燕”培训计划遴选,赴澳大利亚进修。小雯老师的成功,充分体现了教学与研究的相辅相成、良性互驱作用。

一种能力的养成,需要有效的激发、引导和辅助,以及适当力度的约束。通过丰盈“供给侧”、驱动“需求侧”,学校引领教师走上了有序、渐进的教育科研修炼之路,大批教师因此而获得成长、发展。在已有的模式基础上,学校将继续精益求精,打开视野、拓宽思路、基于需求,为教师综合能力提升提供最大的助推力。

参考文献:

[1]朱永通.教育的细节[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

[2]史家教育集团.史家教育集团骨干教师科研能力提升项目研究成果[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19.

[3]柯铧.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能力的培养与提高[M].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15.

[4]潘国青,吕洪波.让教师成为科研高手[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

[5]兰保民.教师科研能力的养成[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20.

(吴群英,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刘海粟小学校长。常州市优秀教育工作者。顾红亚,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刘海粟小学。常州市学科带头人,武进区优秀教育工作者。)

猜你喜欢

科研能力教师发展教学活动
住培教学活动指南专题
小学数学实践教学活动初探
如何构建低耗高效的高中数学教学活动
教师发展自律动力问题探讨
徐州技师学院教师科研能力提升新途径研究
民办本科院校教师发展现状、分析与对策
中国—东盟背景下广西地区大学英语教师教育与发展的问题和对策
高校辅导员科研能力现状及对策
工商管理学科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现状调查与思考
高职院校教师提升科研能力途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