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台北故宫博物院寻历代名画里的草虫

2022-05-30

东方收藏 2022年8期
关键词:尺幅草虫故宫博物院

从古至今,活跃在野地里、花草间的昆虫,以其精巧可爱的形体和活泼生动的姿态让人着迷。古代画家以它们为主角,约在900年前发展成“草虫”这个专门的画科。

台北故宫博物院日前正在举办的“草虫捉迷藏”特展,选择该院所藏不同时代、各种形制的“草虫画”进行公开展示,让观众能够轻松地欣赏古画。在画中寻找草虫的身影,辨认隐身画中的各种昆虫,就好像跟着古代画家一同玩起捉迷藏的游戏,体会在画中寻找草虫的乐趣,并同时欣赏名家精湛的画技。

在展览中,生命科学知识提供观测“草虫画”的另一种犀利工具,有别于传统艺术史式的观照。这种精细的物种鉴别,可以确认画中昆虫的造型是趋向写实,或是出自想象,让我们对于古画之评估有更坚实的标准;对有关昆虫习性与栖地的知识,则可更深入地理解画中动植物配置的合理性,甚至领会画家的观察与活动区域,帮助我们读取到更多历史、艺术与科学史的信息。

一、草虫怎么画

传统草虫画作可分为两大类画法:一类偏向仔细勾勒昆虫、花木的轮廓与形体结构,小心涂上对应的颜色,达到类似相片般清晰的“工笔虫画”,以便呈现草虫各种令人赞叹的精巧细节;另一类则偏向以奔放的笔画,透过线条本身的粗细变化与速度感,加上微妙的水墨或色彩块面的晕染,创造昆虫于草木间飞鸣跳跃的生动情态,这种被称为“没骨”的“草虫画”,笔墨与色彩涂染似很随意,却能把草虫的生命力显露无遗。画家有时会混合使用这两种画法,达成他们期待的效果,散发不同的魅力。

二、草虫寓意

许多小昆虫因为名字谐音或生物特性,在文学及风俗中累积丰富意涵。“草虫画”不只彰显这些微小动植物的特性与美好、寄托对生命起灭的感伤,也兼具祝福甚至劝诫的寓意。

三、草虫的声音

发出响亮叫声的鸣虫,在大自然中很容易引起注意。在无法画出声音的“草虫画”中,也总能看到它们的身影。你能分辨得出画上的这些鸣虫与它们的声音吗?当注意到鸣虫对应的叫声,再回头观赏绘画,是不是仿佛可以听到虫子响亮的叫声充斥在画作当中,而让图画显得热闹非凡呢?

四、不受青睐的甲虫

不是所有昆虫都有机会成为“草虫画”的主角。在不同时空与文化的影响下,人们喜爱的昆虫有所不同,如锹形虫或是兜虫在古代“草虫画”中就不是很常见。

五、草虫VS昆虫

传统所谓的“虫”,不只是现代生物学“昆虫纲”的六足节肢动物,连蜘蛛、蜈蚣、蚯蚓,甚至青蛙、蜗牛等都包括在内。所以“草虫画”中出现的非昆虫,不一定是配角。过去它们可能就具有“虫”的身份,理所当然的是画中主角。

六、草虫捉迷藏

由于昆虫尺寸微小,册页或扇面形式就足够成为“草虫画”的舞台。不过,古代还有不少草虫画作,画在手卷或立轴上。这些大尺幅的作品,包含的昆蟲等以及花卉草木的种类与数量,当然也就更多了。

观赏这类尺幅比较大的草虫画,特别容易得到玩捉迷藏的趣味。叶子上、石头边、水岸旁,每个画面的小角落都可能藏着之前没发现的小昆虫。

它们小小的身影和动态,能够让人充分感受到大自然即使在微渺处也充满生机,这正是许多“草虫画”所要表现的重要画意。

七、草虫明星——蝴蝶

蝴蝶有着纹样多变又悦目的翅膀,“蝶”字的发音更与代表七八十岁长者的“耋”字相同,因此成为长寿的象征,寓意极佳。好看加上好的象征,“草虫画”中最受欢迎的明星,无疑就是蝴蝶了。在这次展览的作品中,充分展现出了画家对于蝴蝶的想象力。

(资料来源:台北故宫博物院)

猜你喜欢

尺幅草虫故宫博物院
草虫小品
八大山人的大尺幅行草立轴书法探析
《漫话国宝·故宫博物院》第六站(上)
《漫话国宝·故宫博物院》第五站(下)
《漫话国宝·故宫博物院》第四站(下)
遍地青春不开门
草虫的画法(八)
草虫的画法(五)
钱松喦《南瓜草虫》
来自故宫博物院的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