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做一个不抱怨的行动者

2022-05-30心若雨汐

职工法律天地·上半月 2022年8期
关键词:失利行动者外界

心若雨汐

很多人都认为做人累,是啊,人活一世并不比草木,人有思维有感知的同时,生活的压力也是并存的。生活是苦,一味抱怨只会更苦。不知你心里有没有这样的疑问,是那个喜欢抱怨的人活得就很苦吗?

我们的思维很多都是由我们的经历所决定的,抱怨苦更多的来自这几类人群:1 .生活本来就辛苦,偏偏心态更糟糕;2 .有些人就是喜欢吃着碗里看着锅里,说说东家长的工夫,心里再一对比觉得自己的生活落人一截,心里很不是滋味;3 .有些人生性喜欢往人堆里扎,并享受那种众星捧月的快感,但说话间自己的主角位置被生活更富裕的人夺走,而丢面子也是抱怨的一种最普遍的开端。

第一種人群或许悲观情绪是与生俱来的,而后两种抱怨,我们从中能看出来他们的悲观有一定的外在因素,但无论她们怎么做还是由内在因素决定的。

抱怨本质上不是全部都来自外界,但一定是源于对自身无能为力的一种推脱。人生来就有七情六欲,比如考试失利、工作晋升失败,又或者项目的未达成都会影射到我们的心理活动,在乐观人眼中一时的失利是走向成功的一块垫脚石,他们往往在一两次的失败中找出自身的不足,进而完善自己。但很多悲观的人呢,当烦恼忧愁降临的时候,他们往往会有“我怎么这么倒霉,糟糕的事就是喜欢落我头上”的想法。

总之,当他们面对困窘、失败和一切自己不想面对、无法处理的不如意事情时,比起寻找策略,他们更喜欢先给自己下一个“我不行”的定义,继而在自认为无从下手的情况下自怨自艾、怨天尤人。简单来说,乐观的人凡事都能看到好的一面,继而总是喜欢想办法,而爱抱怨的人却更爱抱怨后带着自我贬低的情绪应付了事。因此效率自然是差强人意。

喜欢抱怨的人在这个遵循强者法则的世界里,没有立足之地。如果一个人对自己目前的处境不满意,最好的办法就是让自己接受本不可逆的环境,继而尝试着战胜环境、改善环境。每一句看似合理的抱怨声背后,都有一个更好的选择,改变现状,做一个行动者。

不为失败找借口,多为完成想方法。在每一次开口抱怨前,先问问自己,“我哪里做得不好,我能不能做得更好?”改变自己办事的态度,你会发现世界上其实并没那么多不合理,角度变了,一切都会朝着你想要的方向发展。不论外界环境如何,一到关键时刻让你出谋划策的机会总归是鲜少而公平的。抱怨还是行动,决定权在自己手中,你要做的就是直面困难、挑战自己。优秀的员工,把每一次困难当成对自己能力的内在考验,通过完成一个个之前未接触的任务,一方面认清自己哪里不足,一方面提升自己的能力。少说话,多做事。没有人喜欢和一个爱抱怨的人共事,爱抱怨的人不仅会给人留下能力差的感觉,另一方面不论积极还是消极,当一个人把自己的心理活动分享给周围,这个或轻松或压抑的情绪是会传染的。有句俗话“一条臭鱼腥了一锅汤”强调的就是这个理。与其抱怨,不如埋头做,把埋怨的时间和心思全部用到提升自己的工作能力、核心竞争力上。你要明白比起没有实效的瞎抱怨,还是有效时间内提升能力更容易让你提升自我,获得被赏识的机会。

停止抱怨,你会发现,世界的和善扑面而来。

猜你喜欢

失利行动者外界
与异质性行动者共生演进:基于行动者网络理论的政策执行研究新路径
外界诱惑大 让你转钱必有诈
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
敬仰中国大地上的绿色行动者
设计的外界包容性分析
网络行动者的新媒体使用特征、影响及媒介民主化
做“互联网+”的积极行动者
东风二号首射失利之后
第四次中东战争初期以军为何失利?
英军考文垂防空战为何失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