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红色文化传播观

2022-05-30金琴芳

党史博采·理论版 2022年8期
关键词:时效性红色文化传播

[摘要]红色文化从马克思主义中孕育而生,它既是中国人民的精神源泉,又是对马克思主义精髓的生动表达。立足国内,红色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一部分,对提升国民修养、培育国民素质起着极大的作用;面向国际,红色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民族之魂,也是世界的文化瑰宝之一,对于展现中国风貌、提升大国形象有着巨大的作用;联动世界,红色文化将世界人民与中国人民连接起来,让红色文化不仅走出去,还要走进世界各国人民的心里。

[关键词]红色文化;传播;国际化;价值观;时效性

[作者简介]金琴芳,上海工商外国语职业学院硕士,上海 201399。

[中图分类号] D647[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6-8031(2022)08-0064-03

绪论

习近平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①红色文化见证了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光荣历史,昭示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中国共产党的伟大性和社会主义道路的必然性。在新时代,坚持马克思主义,当然要继续弘扬和传播红色文化。红色文化成为了代表党和人民崇高信念、优秀品格风范的文化符号,成为了坚持和贯彻马克思主义的有力诠释,成为了新时代党和国家对外传播的有力元素。

一、立足国内:提升国民素养

当代世界发生深刻变化,国际传播格局进一步深化,尤其是在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下,形成了一个庞大的虚拟空间,网络谣言、虚构信息、负面言论频发,随着社会的加速发展,尤其是物质生活逐渐丰富的当今时代,道德滑坡、违背诚信等问题时有出现。在这样的背景下,需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导和护航,需要红色文化的精神内涵来引导国民正向发展,以此来引导国民做一个有涵养、有道德、有理想的中国人。

红色文化通过多种传播形式,塑造了中国人民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素养。如批评与自我批评、艰苦奋斗、自力更生、严于律己等优秀品质成为凝聚大众的共同心理。正如尼采所说:“在任何时候,对过去的了解,仅仅是为了服务现在和将来,而不是为了削弱现在,也不是为了连根拔除未来生活的虎虎生气。”②红色文化之于现代国民的意义,是为了更好地继承和发扬革命先烈的优良品质和爱国情怀,更好地提升个人的道德修养和综合素质,让国民生活在一个身心舒畅的环境里。

红色文化是社會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重要组成部分,其对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着重要的作用。一是红色精神,是红色文化之核心。从中国共产党创立以来,红色精神就一直是鼓舞、激励社会各个阶层支持革命、投身革命、献身革命的精神动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更需要赋予其新的活力和时代精神,才能真正“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完成无数仁人志士的共同心愿;二是红色文化资源,表现在外在形式,如红色博物馆、纪念馆、纪念碑等。这些都是代表红色记忆的媒介载体,能够让人产生一种肃然起敬的感觉。正如伊尼斯所说,传播媒介的性质往往在文明中存在时空偏向,而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代表着时间观念,它们具有无所不在的渗透性,能够延续和加深一代代人的红色记忆。红色文化资源丰富,内容生动,尤其是革命英烈的英雄业绩和大无畏精神,对人们有极强的震撼力和感染力、教育说服力,可以极大地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利用红色文化加强国民教育,是新时代国民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马克思主义的信念和信仰,是红色文化的标志性所在。③红色文化的教育功能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首先,它能够强化理想信念。运用红色文化教育国民尤其是青少年,让他们向革命前辈学习,自觉树立崇高理想,通过奋斗实现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感染力极强。其次,能够加强高尚道德培养。红色文化体现着共产党人的高尚品德,折射出中国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和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如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等都是革命先辈留给后世的宝贵精神财富,这笔财富深刻影响着人们的道德观念。再次,能够陶冶情操。红色文化作为中国优秀文化的其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凸显出真诚、质朴和坚韧的情感,体验性、感染性和教化性功能极强。最后,提供精神养分。红色文化所蕴含的爱国、艰苦奋斗等元素成为不断激励和引导国民团结互助,共同开创美好生活的精神动力。

二、面向国际:展现中国风貌

中国的国家形象就是世界各国对中国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地理等各方面状况总体感知。这种感知是人们在一段时间内对不同来源的信息处理的结果。④但是由于西方媒体长期以来传播大量不实的言论和报道,引起了国外诸多偏见和误解。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社交媒体形式广泛,传播渠道大大拓宽,信息接收渠道极大丰富,国外民众也有自己的判断能力,并不相信西方媒体的歪曲报道。通过不同的新闻接收渠道,真实感受到了中国与西方媒体的报道是存在出入的。这种情况下,给了中国一个对外展示中国风貌的机会和信心。

做好宣传思想工作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要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就是要传输核心价值观,它对一个国家和民族来说是全社会共同认可的最持久和最深层的力量。所以说,作为一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必定需要真正体现民族和国家利益的核心价值观⑤,而红色文化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不可忽视。也就是说,要积极地传播红色文化的正能量作用,展现中国人民团结一致共同御敌从而促进世界和平的国际形象,让中国人民的红色基因和红色文化传播得更远、更广,让世界各国人民更愿意同中国人民交往。

红色文化中的民族精神和革命精神完美呈现了中国人民的整体精神面貌。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所面临的民族危难,以及中华民族在面对外来入侵时所体现的革命精神,赋予传统民族精神以新的内涵。爱国主义不断高涨,民族精神融入了国际主义的因素,在革命战争与社会主义建设中锤炼出来的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等思想作风也融入民族精神之中。这些都向世人展现了中华民族的风骨和气魄,给世界人民留下了震撼和惊叹。红色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充分证明了它的国际意义,越来越多的国外学者和国外民众开始对红色文化产生兴趣并进行研究,是因为它所蕴含的精神内涵和价值是世界各国人民有目共睹的,它是传递世界和平、维护公平正义的指明灯,也是未来中国与世界各国人民共同分享的精神果实,正是这种精神内核指引着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共同拼搏,取得了一个个举世瞩目的成就,这些伟大成就包含着红色基因的机理,是世界各国人民愿意学习的瑰宝。

三、联动世界:情牵国内国际

红色文化也是属于国家文化软实力的一部分,如何用好红色文化软实力去联通国际国内成为一个重要的问题,同时这也是为红色文化赋予世界意义,凸显它的生命活力和时代意义。正因为如此,它为中国同世界各国人民建立了一条联系的纽带,能够通过它传递中外的互通友好信息。

红色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之一,无疑也是世界文化瑰宝之一。因为红色文化不仅仅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这是中外友谊的共同历史见证。抗日战争时期,有很多国际友人帮助中国抗日,其中家喻户晓的加拿大医生白求恩在抗战期间率领医疗队来到延安,救治了大批伤员,他还创办卫生学校,培养大批医务干部。这些外国友好人士与中国军民共同抗战,期间也有不少人英勇地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他们为中国解放、世界和平贡献了自己的力量,中国人民、世界人民都会铭记他们,感谢他们作出的伟大贡献。这也说明了红色文化具有国际性和开放性,并不仅仅存留在中国人的记忆里,也存留于世界人民的记忆里,无法抹去。中国的红色文化资源丰富,如何通过这些鲜活的事迹来展现中国与世界协同作战、维护世界和平的精神,使国外受众产生共鸣,成为一个重要的问题。国内的抗战片、红色军旅片虽然有不少,但是缺乏国际眼光,格局不大,应该放眼世界,进一步激发它的生命力和感召力。

首先,创作优秀红色文艺作品。传播红色文化经典故事,深入挖掘背后的故事,刻画出人性坚强和脆弱的双面性,使人物形象更加饱满。优秀文艺作品吸引、引导、启迪人们主动了解红色文化。⑥其次,加强国际国内合作。一是渠道合作,中外合拍,与国外各大院线合作,利用他们的号召力进行传播推广;二是演职人员合作,与国外名气较大、受观众喜爱的演员合作,减少传播阻力。再次,延长产业链。打通影视行业和文化产业的界限,打造红色旅游景区,开放红色纪念馆、博物馆参观。最后,新闻报道方面加强议程设置,充分利用故事素材,报道国外友人对中国的帮助以及中国与世界同心合力对抗侵略等,在内容上加强故事性和吸引力,再通过社交网络媒体进行宣传和推广,因为“大众传媒作为传播和塑造意识形态的社会工具,除了通过重复性地引起对特定事物积极注意建立一種广为流传的新的思考方式,还能通过塑造标准化的展示方式来规范事物的内涵”。⑦沉浸式技术的发展,使得广大受众尤其是年轻受众更喜欢通过这种方式去传递、分享各种信息,而且在社交网络里,朋友圈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各种信息传播的速度快,到达的人群众多,所以通过多媒体渠道进行宣传,让红色文化以受众更容易接受的方式去呈现,能够保证传播的有效性和时效性。

红色文化传播是一个不断发展、不断创新、不断与时俱进的过程,它所包含的文化内涵和精神动力是不断激励中国人民积极向上、加强自我修养的警示牌,也是对外展示中国人民良好精神风貌的公告牌,更是连接世界各国人民共同创造幸福美好生活的指南针。红色文化是中国无数革命先辈和仁人志士留存下来的精神养料,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表达和体现。在步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之际,只有不忘初心,牢记红色精神,努力践行红色精神,使红色文化更加多元化、国际化,才能共创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明天,才能使中华民族真正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也才能将红色文化中的精神传达到世界各地,进而展现中国人民爱好和平、自强不息的精气神。

[注释]

①习近平.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2017年11月8日.

②伊尼斯著.传播的偏向[M].何道宽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52.

③习近平.紧紧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M]//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80-81.

④刘继南.中国形象:中国国家形象的国际传播现状与对策[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16.

⑤贺亚兰主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若干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13.

⑥习近平.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2014年10月15日.

⑦罗尔著.媒介、传播、文化:一个全球性的途径[M].董洪川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5:32.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2017年11月8日.

[2]习近平.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网—人民日报,2018年5月5日.

[3]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M].外文出版社,2017年11月.

[4]习近平.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单行本).人民出版社,2016年10月.

[5]伊尼斯著.传播的偏向[M].何道宽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6]韩延明主编.红色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建设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年6月.

[7]习近平.紧紧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2012年11月17日)[M]//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年9月.

[8]习近平.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2016年10月21日.

[9]刘继南.中国形象:中国国家形象的国际传播现状与对策[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年3月.

[10]贺亚兰主编.中共北京市委讲师团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若干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年1月.

[11]罗尔著.媒介、传播、文化:一个全球性的途径[M].董洪川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5年6月.

猜你喜欢

时效性红色文化传播
试析如何确保新闻采访的真实性和时效性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对红色文化的价值诉求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荷载预压加固吹填土时效性研究
浅谈如何提高兽医防控的时效性
当下新闻编辑时效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