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林职业教育应扎根田野和绿水青山

2022-05-30郭超群陈俊生田阳

绿色中国·B 2022年8期
关键词:林草农林院士

郭超群 陈俊生 田阳

如何抢抓发展机遇,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推动农林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是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林业教育学家尹伟伦高度关注的问题。他参与过多个相关的中国工程院院士咨询项目,经常深入林业职业院校一线指导院校发展。近日,他在教育部高职现代农业领域专业骨干教师示范项目培训班上亲自授课,阐述了对新时代农林职业教育改革的系统思考。

农林职业教育大有可为

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在给全国涉农高校的书记校长和专家代表的回信中写道,中国现代化离不开农业农村现代化,农业农村现代化关键在科技、在人才。进入新时代,我国迈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林草产业发展迫切需要高质量人才支撑,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助力实现“双碳”战略目标。尹院士认为,农林职业教育作为我国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三农领域人力资本开发的源头供给,要进一步把握新时代的新需求,为扩大农林人才队伍规模,提升农林人才队伍素质能力做出新贡献。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出台了一系列加快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政策文件。2021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明确提出要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2022年2月,国务院印发的《“十四五”推进农村农业现代化规划》,明确提出要深化农业职业教育改革,扩大中高等农业职业教育招收农民学员规模。近年来,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在林草职业教育指导机制、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加强顶层设计和系统谋划,明确提出“十四五”将继续发挥林草职业教育教指委的组织协调作用,推动搭建提升林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长效机制,打造新时代林草职业教育“工匠之师”。

尹院士表示,广大农林职业院校要深入学习习近平教育重要论述的思想精髓,准确把握国之大者,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强农兴农为己任,持续深化农林职业教育改革,夯实提升办学质量的内功,使农林职业教育“有学头、有盼头、有奔頭”,真正成为农林高素质人才培育的沃土。

农林职业教育改革正当其时

据教育部统计,我国已建成世界规模最大的职业教育体系,共有职业学校1.12万所,在校生超过2915万人。我国现代职业教育快速发展,职业教育的适应性和吸引力不断增强,但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人力资源需求相比,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既有难得的机遇,也面临着诸多挑战。

近年来,我国林业草原工作正在发生深刻变革。一是党中央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深入人心,林业草原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主阵地地位日益彰显,林业草原工作备受全社会关注;二是伴随着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林草行业迫切实现全面升级;三是以5G为代表的前沿新兴技术出现,林草行业需要加快与5G、生物技术、区块链等产业的融合,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注入信息化发展新动能。

尹院士指出,新时代的“三农”建设与发展面临新的转型与变革,我国农林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迎来了崭新的历史机遇,承载着新的任务和使命。因此,要以服务乡村振兴、生态文明、美丽中国、健康中国等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以解决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关键问题为重点,发展和重构面向新时代的农科教育体系,不断深化高等农林教育人才培养供给侧改革,通过有效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专业优化设置,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家国情怀和创新精神的拔尖创新型、复合应用型和实用技能型卓越农林人才。

农林职业教育改革任重道远

当前,我国农林人才培养规格和质量仍难以满足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需求。尹院士围绕如何深化农林职业教育改革做了深入思考,提出了一系列建议。

尹院士强调,农林职业院校要立足农林行业特色需求,强化高素质“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2019年,国务院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同年教育部等四部门联合印发《深化新时代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改革实施方案》,对加强新时代农林职业教育教师队伍建设提出明确要求。

他指出,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没有高素质的教师就没有高质量的教育,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办好教育的基础与前提,师资人才是农林职业教育提质增效的关键力量,农林职业院校要大力实施师资队伍人才建设工程,开展教授培养、高技能人才培养、科研型人才培养。他说,农林职业教育教师队伍建设要以深化“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改革为核心,突出“双师型”教师个体成长和“双师型”教学团队建设相结合,提出深化“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总体要求和目标及具体举措,要把教育部、各省市已立项的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项目建设好。

尹院士指出,产教融合是职业教育办学的本质特征,产教关系是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间的基本关系。强化农科教、林科教深度融合,系统深化教学改革,是提升农林职业教育质量的关键切入点。

2017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指出,优化职业教育供给结构,构建政府统筹管理、行业企业积极举办、社会力量深度参与的多元办学格局,协同推进产教深度融合等政策引导机制。尹院士强调,农林职业院校在这方面还需要持续发力。要对照国家需求,坚持发展导向和问题导向,调整优化专业目录,构建适应现代农林业发展需求的专业体系。

农林职业教育改革蓄势待发

福建农林职业技术学院建设了7个覆盖林业全产业链的特色专业群,江西环境工程职业学院以科研创新和技术推广全面服务区域生态建设。尹院士对此表示肯定。他提出,要统筹服务全国林草行业全产业链发展、对接区域生态建设战略,深入推动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2.0,深化新农科、新林科建设。特别是要注重围绕农林牧产业需求、注重生态发展优先、注重现代农业数字化改造,加快专业布局调整,培养现代农林经营、智慧农林技术、生态保护建设等领域的高素质实用技能型人才。

面向农林产业化发展,强化农林现代科技推广,是尹院士为农林职业院校深化教育改革提出的又一条建议。他强调,要坚持走新时代中国特色农业科技现代化之路,发挥农林职业院校在科技推广方面的特色优势,积极参与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和农民教育培训体系的建设,为基层农技推广机构培养人才,动员更多毕业生参加农技市场化服务,为提升农民素质做出贡献。在此过程中,农林职业院校要重点结合自身特色,参与农业重大技术协同推广计划,示范推广农林引领性技术、产业化主推技术。一方面要引导农业科研院校开展技术服务,另一方面要构建农业科普新格局。

2020年,教育部等九部门联合印发《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年)》,提出我国将进一步将扩大高职招生、专升本招生、专业硕士招生,以培养社会需要的高技能人才。尹院士指出,农林职业教育的提质培优,必须坚持以就业为办学导向,积极为建设技能型社会做贡献。农林职业院校必须坚持职业教育定位,以就业为导向办学,才能实现“提质培优”。要坚持工学结合、德技并修,注重以能力为本位、以技能为核心,强化实践教学。要围绕加快建设国家重视技能、社会崇尚技能、人人学习技能、人人拥有技能的技能型社会的总体部署,面向农林技术前沿、贯穿农林发展全过程、服务农林产业全链条,办好农林类技能大赛,建设特色鲜明的农林技能人才实训基地,培养高素质农林技能型人才。

农林职业教育的未来,在希望田野、在绿水青山。尹院士强调,农林职业院校要提升政治站位,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对职业教育“大有可为”的殷切期盼,通过“大有作为”的育人育才具体行动,书写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农林新篇章,提供强大的农林人才保障和技能支撑。

猜你喜欢

林草农林院士
追思本刊前主编茆智院士
刊首寄语 林草风采
院士寄语
院士寄语
《天津农林科技》征稿启事
刊首寄语 林草风采
林草风采
着力做好林草生态扶贫
《天津农林科技》稿约
AC311A加装农林喷洒设备首飞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