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在危机中成长?

2022-05-30马喜亭

心理与健康 2022年9期
关键词:挫折当事人危机

马喜亭

人们希望生活一帆风顺、事业有成,家庭幸福,美满快乐,不断自我实现,使人生有意义。但现实生活中,人们又难免会经常遇到困难和挫折及不期而遇的各种压力或阻力。面对这些压力或挫折,有些人能顺利解决遇到的问题并成功化解危机,不断积累危机处理的经验,愈挫愈勇,使自己成为生活中的强者。但也有些人暂时未能很好解决问题或出现心理失衡,严重的可能会影响生命安危。当然,每一次的心理危机或挫折,成因可能各不相同,表现也各有差异,但背后的原因都可能是人们心理上遇到了解不开的疙瘩或纠结,一时手足无措无法应对,从而产生迷茫、困惑、否定、逃避甚至自我伤害等反应,这预示着人们遇到了心理危机。

那么什么是心理危机?如何化解心理危机?如何在危机中成长?

心理危机是由一些心理冲突或纠结引起的一种内部心理状态或生理反应。当一个人面对困难情境而又不能回避时,先前处理问题的方式及其惯常的支持系统不足以应对眼前的处境,即当事人必须面对的困难情境超过了自己的应对能力时,内心的紧张不断积蓄,继而出现无所适从甚至思维和行为的紊乱,进入一种暂时的失衡状态,这种暂时性的心理失衡状态就是心理危机。研究发现,对于这种正常的心理反应没有人能够获得“免疫”。当然,一个人是否出现心理危机,不仅取决于危机当事人是否正在经历或即将经历基本生活的改变,更重要的是还取决于危机当事人对自己应对困难情境能力的评估,还有危机当事人对事件的感受和解释以及应对方式。

生活实践告诉人们,“危机”中既有“危”(危险、危害、伤害)也有“机”(机会、机遇、转机),也就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所讲的“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这种辩证的思维,为人们化解危机提供了新的视角和积极的心理力量,即压力中蓄潜力,可以将势能转化为动能,开启新的生活,成为人生成长的新经历。所谓危机管理是指人们通过一系列的应对措施,调动危机中当事人的自身潜能,重新建立或恢复心理的平衡状态。

如何提升人们的心理危机应对能力,有效化解危机,将危机变成个人成长的契机?

一是树立危机意识。纵观人的一生,人们总会遇到各种生活事件和工作压力,既会有天灾也可能会有人祸,关键是如何去应对。所以说个人要树立危机意识,知晓危机是常态,没有危机是偶然。拥有一定的心理危机预防和管理意识,一旦面临生活的危机时,就可能会处事不惊而从容应对,化险为夷。

二是建设积极心态。每个人是自己心理健康第一责任人。日常生活中,人们应有意识地营造积极心态,预防不良心态,学会调适情绪困扰与心理压力,积极自助。所谓积极心态是指个体对待自身、他人或事物的积极、正向、稳定的心理倾向,是一种良性的、建设性的心理准备状态。所以,培育积极心态,就是要看到自己处理问题上的优势,能从问题中看到动力能量,从问题中看到积极因素,从问题中看到转化机会,从问题中看到成长契机。

三是调整认知策略。著名哲学家爱比克泰说,“扰乱人精神的,与其说是事件,不如说是人对事件的判断。”著名的应激研究专家塞里曾对经常处于工作应激困扰中的经理们说过:“问题不在于发生了什么,而在于你如何看待它。”所以,面对危机,要及时调整认知策略,找到有用的解决办法,相信办法总是比问题多,关键是如何解决问题。改变想法,就有新的活动。我们相信,在人们的生活中,肯定会有一些适合自己的原有认知策略,同时也可学习运用新的认知策略。

四是合理宣泄情绪。情绪既是主观感受,又是客观生理反应,具有目的性,也是一种社会表达。情绪无好坏,关键是如何处理。当生活中面临危机时,人们要及时觉察情绪的存在、接纳情绪出现的情况,找到适合自己的也可以尝试别人提到的有用的情绪宣泄方法,缓解压力并达到心理的平衡,遇事不慌不乱,有条不紊地去处理情绪并应对危机。如果一味地压抑情绪,情绪的火药桶有可能被点燃爆发。压抑最伤害人的机体健康。即使不说出口,但身体有感知,身体会说话,身体不适是压力的晴雨表。选择情绪宣泄时,应及时、适度、合理,以不损人害己为前提,以适合自己为首选,以悦己怡人为上选,以经济方便为原则。

五是增强生命韧性。一旦遭遇危机,当事人要评估危机的风险程度,要尽最大可能保护生命受到的伤害最小,请牢记无论什么时候都要坚持生命至上,不伤害自己也不伤害他人,因为生命是最宝贵的财富。人总会经历挫折,在挫折中成长和强大,不断增强生命的韧性,让生命之光越来越强,完成个人肩负的使命,实现人生的价值。

六是找到替代方案。危机不可避免,但解决的方法却有很多。生活中的许多事实告诉人们,所有的努力与付出都不是白费。寻找替代解决方案是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中的一个重要选项,是探索新的资源的重要历程。这是因为当人们处在危机状态时视野可能会很窄,思维僵化,甚至感觉很绝望。事实上,如果与他人交流和讨论,也许可以出现柳暗花明的奇迹,使当事人的心理重负一下子就释放了。

七是求助专业服务。多年的实践和研究发现,任何人在任何时间在任何场所都可能会遇到任何形式的任何危机。所以,一旦遇到问题或重大挫折,请不要忍著或憋着而是一定要表达出来。例如睡不好,别忽视,可能是心身健康问题。睡眠质量是心身健康的综合表现。常见的睡眠问题包括入睡困难、早醒、夜间醒后难以入睡、经常做噩梦等。睡眠不良提示存在心理问题或生理问题,是身心健康不可忽视的警示信号。此时,除了与家人或好友沟通外,也可寻求专业心理咨询服务或精神卫生医疗机构诊断。积极求助本身就是一种能力,也是负责任、关爱自己、有智慧的表现。求助于专业人员既不等于有病,也不等于病情严重。相反,往往是心理比较健康的人更能够积极求助,他们更勇于面对问题、主动做出改变、对未来有更乐观的态度。

猜你喜欢

挫折当事人危机
我不喜欢你
挫折使我更坚强
美国就业歧视当事人的诉讼权保障
高等教育的学习危机
什么是赞扬激励法?
在挫折与攻关中铸就优雅
“危机”中的自信
生活需要挫折
当事人
危机来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