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元环境下学术期刊品牌建设的思考

2022-05-30王亚青

新闻研究导刊 2022年10期
关键词:建设路径品牌建设制约因素

摘要:品牌建设是当前我国学术期刊实现高质量发展、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路径,是多元环境下我国学术期刊走向国际学术舞台的必由之路。我国具有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的品牌期刊不多,这与我国学术期刊缺乏品牌意识关系密切,也是我国学术期刊内容同质化严重、缺乏办刊特色的重要原因。文章首先阐述了我国学术期刊开展品牌建设的必要性,那就是建设科技强国,实现可持续发展,应对国际竞争必须开展品牌建设。随后,分析了我国学术期刊品牌建设存在的一些制约因素,包括学术期刊品牌意识不强、市场化运营程度低以及评价体系建设不完善等。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我國学术期刊加强品牌建设的相关路径,包括强化品牌意识、实施品牌战略;“内容为王”,围绕出版质量开展期刊品牌建设;通过融媒体建设来提升学术期刊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

关键词:学术期刊;品牌建设;必要性;制约因素;建设路径

中图分类号:G237.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2)10-0189-03

学术期刊是以发表学术论文、荟萃学术成果、传播学术信息为主的一种期刊类型。学术期刊具有展示科研领域的成果并起到公示的作用,直接体现了一个国家的科技竞争力和文化软实力。我国学术期刊数量众多,2014年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审定了第一批国家认定学术期刊名单,含各类期刊共5756种,2017年又再次审定增加了712种,是名副其实的学术期刊大国[1]。但从总体上来说,我国目前尚缺乏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世界一流知名学术期刊,在世界学术期刊领域的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这对我国学术研究、学术成果展示、学术信息传播产生了较大的不利影响。

鉴于此,2019年,中国科协、中宣部、教育部、科技部联合印发了《关于深化改革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意见》,明确提出要建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品牌期刊,提升学术期刊的学术组织力、人才凝聚力、创新引领力和国际影响力,为科技强国建设做出实质性的贡献。由此可见,品牌建设是培育世界一流学术期刊的重要方式,是提升学术期刊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的重要途径。

一、我国学术期刊开展品牌建设的必要性

(一)建设科技强国的需要

学术期刊是科研成果的重要展示载体,也是推动科技创新、建设科技强国的重要力量,但就当前我国学术期刊的发展现状来说,在质量上难以与我国当前科研实力和综合国力相匹配,难以起到引领科技创新、推动科技强国建设的作用。这使得学术领域出现了优秀论文外流,大量科研成果需要借助海外平台来进行展示和信息传播的现象。因此,只有加强学术期刊品牌建设,提升学术期刊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才能更好地发挥其功能和作用,引领科技创新,推动科技进步。这是建设科技强国对学术期刊领域提出的要求,也是学术期刊实现自身价值的内在需求。

(二)实现学术期刊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从20世纪90年代至今,学术期刊的种类不断增多,对科技信息、学术文化传播等产生了重要的促进作用。但学术期刊数量的不断增多也为其良性发展带来了一些弊端,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学术期刊数量的增多,导致期刊的同质化问题比较突出,同一专业领域的诸多学术期刊为了争夺有限的稿件资源,竞争趋于白热化,低水平竞争严重消耗了学术期刊资源,一些学术期刊为了确保正常的出版,在期刊出版质量上不得不“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二是学术期刊数量的增多,一定程度上导致学术期刊整体的发展环境受到挤压,大量学术期刊面临的不是高质量发展问题,而是生存问题。尤其是在期刊改革需要自负盈亏的情况下,一些学术期刊片面追求经济效益,严重破坏了正常的学术环境,导致大量低质量的“学术论文”充斥于学术出版领域。三是学术期刊数量的增多,对期刊编辑人才供给及人才的合理配置形成了挑战,编辑人才供给不足导致编辑队伍人才质量下降,进而导致学术期刊的出版质量大受影响。要确保我国学术期刊的高质量、可持续发展,还需要从学术期刊内部着手,内强素质、外塑形象,加强学术期刊品牌建设,通过市场的力量来规范学术期刊的运营,净化学术环境,优化配置学术期刊资源,从而推动学术期刊在新时代环境下的持续、稳定、创新发展。

(三)应对国际学术竞争的需要

我国当前快速发展的科研领域产出了大量的成果,亟须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学术期刊来进行对外发布与展示,这不但是科技信息传播的需要,同时也是成果转化进入实际应用领域、抢占发展先机的需要。由于我国当前缺乏具有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的学术期刊,大量科研人员、学者专家需要通过国外知名学术期刊来发布科研成果,不但造成大量高质量的学术论文外流,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我国科研学术领域成果发布、展示的高效性和及时性。

就目前来说,我国科研、学术领域对于国外学术期刊的依赖程度较高,具有较高学术价值的科研成果大都会选择在国外知名学术期刊发表,一方面是国外知名学术期刊品牌价值高,学术影响力辐射范围广,能够在短时间内形成较强的信息传播效力。另一方面,也表明了国外学术期刊的国际竞争力较强,期刊质量高,具有较高的威权性,一定程度上能够为科研、学术成果“背书”,获得较高的关注度。

但值得注意的是,国外学术期刊有着自身的一套规则和制度,只有符合、依据其规则、制度才能获得“准入”,这显然对于我国参与、应对国际学术竞争存在一定不利因素,由于缺乏话语权和规则制定的参与,势必难以掌握国际学术竞争的主动权和科研舆论的主导权。因此,加强学术期刊品牌建设,提高品牌知名度、影响力,培育国际一流的学术期刊,对我国积极应对国际学术竞争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我国学术期刊品牌建设存在的一些制约因素

(一)学术期刊品牌意识不强

我国的学术期刊在运营上有着自身的一套特殊机制,与其他期刊类型相较,明显缺乏品牌意识,且一些期刊虽然在专业领域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但没有形成品牌建设的观念和思维,在品牌形象、品牌拓展等方面乏善可陈,这极大地影响了其知名度和影响力的扩大[2]。在大多数学术期刊编辑和管理者的思想观念中,学术期刊是一种专业期刊,其服务对象是专业领域的专家学者和其他相关研究工作者,而不是面向大众,这使得其信息服务的对象相对较为固定,其职能更多是对科研、学术成果的同行审定,对信息传播范围的拓展并不是很重视,因此导致学术期刊的品牌影响力、功能作用并不是很明显。

(二)学术期刊的市场化运营程度低

目前,我国学术期刊大多并不是独立法人单位,期刊编辑部的运作采用的是事业单位模式,而不是企业管理模式,这使得学术期刊的市场化运营程度较低,对学术期刊的品牌建设产生了一定影响。我国学术期刊编辑部的管理运营基本是一个编辑部对应一个主办单位,除部分是独立法人实施企业化管理自负盈亏外,基本都是事业单位性质,且编辑部日常运营的资金来源主要由上级主办单位承担,带有半公益的性质。

学术期刊的这种管理运行模式,使其很难真正实行市场化运营,缺乏盈利能力,学术期刊品牌建设的动力必然不足,这与国外学术期刊的运营管理形成了鲜明的对比[3]。此外,我国學术期刊管理分散,也使学术期刊资源的整合难度较大,难以形成有效的集约化发展,这对打造具有较高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的学术期刊品牌形成一定的制约。

(三)学术期刊评价体系建设不完善

学术期刊品牌建设是一个系统性的工作,不但涉及学术期刊自身对期刊出版内容质量的把控、栏目策划的准确定位以及期刊发展的长远规划等,还涉及学术期刊的整体发展环境,其中,学术期刊评价体系建设是至关重要的环节。我国从20世纪70年代便引入了文献计量学开始进行学术期刊评价体系的建设,之后更是参照国外知名引文数据库的期刊评价指标,结合我国学术期刊发展实际建立了符合我国国情的学术期刊评价体系。

现如今,中国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是我国学术期刊领域内最为知名的引文数据库,能够检索中文社会科学领域的论文收录和文献被引用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我国学术期刊的出版水平。但与国外同类数据库如SCI、EI等的期刊评价体系相比较,我国学术期刊在各项评价指标上仍有不小差距,在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方面也难以企及。我国很多高、精、尖端的科研成果审定,各大科研机构对人才质量的评估等,目前仍是以国外的期刊评价体系为标准,这在一定程度上凸显了我国学术期刊评价体系不够完善的问题,对我国学术期刊的品牌建设也存在较大的影响。

三、我国学术期刊加强品牌建设的相关路径

(一)强化品牌意识、实施品牌战略

意识指导行为,品牌意识对于品牌建设工作的开展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对于学术期刊来说,加强品牌意识就是要充分认识到期刊品牌对学术期刊发展的重要性,学术期刊编辑部一定要具备期刊品牌运营的意识,要将学术期刊在新时代环境下的创新发展与品牌建设紧密联系,要将品牌战略置于学术期刊发展战略的核心位置。《关于深化改革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意见》中指出,到2035年,要建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品牌期刊,这对学术期刊实施品牌战略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我国学术期刊编辑部、主办单位要想达成这一目标,树立强烈的品牌意识,制定放眼未来的长远发展规划、战略势在必行。

从根本上来说,品牌意识反映的是学术期刊在办刊理念、运营管理方面的观念和思想,是在新时代多元环境下,对学术期刊参与国际竞争、引领科技发展、提升学术评价影响力和话语权的重要性、必要性的认识。只有强化品牌意识,充分认识到期刊品牌对于提升学术期刊知名度、影响力的重要性,认识到品牌建设对于当前我国学术期刊创新发展、高质量发展、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才能在品牌战略的实施过程中自觉塑造品牌形象,以品牌建设为核心来推动学术期刊各项工作的变革、创新,为学术期刊突破发展困境、走向国际舞台探索出一条可行的道路。

(二)“内容为王”,围绕出版质量开展期刊品牌建设

品牌是一种形象,一种符号,蕴含着丰富的内涵。对于学术期刊来说,品牌是其办刊理念、运营管理模式、编辑出版水平等的一种综合体现。但归根结底来说,学术期刊的品牌是以其出版水平、质量为核心来打造的。也就是说,学术期刊的品牌建设必须要以“内容为王”,要紧紧抓住这一条“生命线”,才能真正打造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品牌期刊。

具体来说,学术期刊编辑部在品牌建设过程要转变思想,打破传统编辑出版模式的束缚,化被动为主动,采用多种途径、方式来着力提升编辑出版的水平和质量。如将期刊发展与所属行业领域进行深度融合,形成多主体参与的品牌建设模式,将学术期刊编辑部、行业协会、政府相关部门、高校、科研院所等的资源进行整合,以行业、产业发展为核心构建起完善的合作、协作机制。

学术期刊应深度参与到行业、产业的发展过程中,紧跟行业、产业发展步伐,密切追踪行业、产业发展中的科技动态,精准把握科研、学术重点、热点问题,进而提升学术期刊的编辑出版水平、质量,扩大期刊的行业影响力,树立期刊的品牌形象。还要在品牌建设过程中重视品牌定位,加强栏目策划,突出办刊特色,吸引高端科研工作者、专家学者的关注,为期刊编辑出版提供优质稿源,夯实期刊编辑出版的稿源基础。学术期刊应重视编委会建设,着力聘请具有行业知名度和影响力的专家、学者进入编委会,因为一方面这些专家、学者本身就是学术期刊重要的稿源作者,另一方面其良好的专业素养能够为学术期刊高质量的编辑出版“保驾护航”,对学术期刊的品牌建设工作来说无疑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但如何组建和维护编委会的专家团队,充分挖掘编委会的学术价值和传播价值,对于学术期刊来说是一种挑战和考验[4]。

(三)通过融媒体建设来提升学术期刊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

学术期刊的品牌建设,需要转变的一个观念就是要摆脱传统的忽视大众传播的错误认识。学术期刊的信息传播不仅仅是面向科研工作者或是学术研究工作者,向大众传播前沿的科技信息、学术成果同样也是其至关重要的社会职能。而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新媒体的出现改变了整个传媒环境,信息传播向更快、更便捷、更大范围拓展,这同样对学术期刊的品牌建设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在融媒体环境下,学术期刊的品牌建设应重视对媒体资源的整合,单纯依靠传统的数据库显然已经难以满足学术期刊信息传播的需求,必须充分发挥传统媒体、新媒体、自媒体等多种媒体形式的优势作用,满足不同群体的信息获取偏好。充分利用全媒体拓宽学术期刊的品牌传播渠道,打造学术期刊的品牌特色,提升学术期刊的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是新时期环境下学术期刊加强品牌建设的重要途径[5]。

四、结语

学术期刊的品牌建设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并不能一蹴而就,品牌建设的特点也决定了其是一项需要长期坚持、长远规划的工作。虽然从现实的状况来说,学术期刊的品牌建设面临着诸多挑战,存在着一些制约因素,但无论是从学术期刊自身发展的内在需求,还是从应对国际学术竞争、适应创新型国家建设的外部压力来说,品牌建设都是学术期刊发展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 段艳文,秦洁雯,杨芳.新常态下中国学术期刊品牌建设思考[J].出版广角,2015(4):43-44.

[2] 王磊,孙守增.国外学术期刊成功的品牌建设经验和盈利模式对我国学术期刊的启示[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2,23(4):639-641.

[3] 邓群,张贵芬,王彩云.学术期刊品牌形象影响因素的相关性与对策研究[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6,27(6):629-636.

[4] 宋启凡.多元环境下学术期刊品牌建设的思考[J].科技与出版,2021(7):75-79.

[5] 张玲玲.新媒体时代学术期刊传播力的提升路径[J].青年记者,2022(4):88-89.

作者简介 王亚青,本科,编辑,《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社有限责任公司编辑部主任,研究方向:学术期刊品牌建设。

猜你喜欢

建设路径品牌建设制约因素
从依法行政浅谈法治政府的建设路径
浅谈高校后勤管理的制度建设
论城市社区体育的制约因素及对策
唯品会的品牌塑造研究
关于惠城区发展农业的调研报告
民办高校师资队伍发展制约因素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