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潍柴多元进阶

2022-05-30周琦谢之迎

21世纪商业评论 2022年9期
关键词:潍柴重卡燃料电池

周琦 谢之迎

产品经营、资本运作双轮驱动,山东潍坊走出一家5000亿级的工业装备跨国集团。

重卡起家,沿着动力主轴向产业纵深拓展,潍柴动力筑起庞大的投资版图,辐射动力总成、整车整机和智能物流三大业务板块。

据企查查数据,其直接或间接参股、投资的公司超过60家。

背后是潍柴动力董事长谭旭光,掌舵巨轮已24年。

“如果我们只做发动机,充其量只是中国最大的发动机公司,一旦打通了产业链,形成重型汽车的核心动力总成,那将会改变世界。”谭旭光说。

打通产业链谈何容易。燃料电池产业链较长,从上游的化工,到中间的加氢、储氢、运氢,再到下游的燃料电池系统及整车,且涉及物流公司等。

谭旭光先是以超10亿元重金拿下湘火炬集团28.12%的股权,将陕西重汽、法士特齿轮、汉德车桥等优质资产纳入麾下,建成集发动机、变速箱、车桥、整车为一体的国内最完整重卡产业链。

而后放眼国际市场,并购全球最大豪华游艇公司法拉帝集团,投资全球第二大工业叉车制造商德国凯傲集团等,高调进军海上动力和工程机械市场。

近年来,投资并购涉足新能源领域。固态氧化物燃料电池公司英国锡里斯动力、氢燃料电池公司加拿大巴拉德动力,掌控商用车新能源核心技术;德国欧德思公司,补齐电机控制系统短板等。

围绕主业大胆落子,谭旭光为潍柴动力搭建起核心业务的生态产业链,实现产业链纵深延展,业务版图已覆盖欧洲、美洲、亚洲和非洲等主要国际市场。

重点发力

潍柴动力“2020-2030战略”中提到,要把新能源业务做到全球领先水平。

谭旭光高举高打,起步即放眼全球优质资源,通过系列合资合作,打通燃料电池全产业链,重点发力氢燃料电池领域。

长途重卡需要全天候运转,纯电动车搭载普通锂电池能量密度低,以多堆电池方法增加续航,过多能量浪费在运输电池本身,载货容量大幅缩减。氢燃料电池的氢气能量密度大于燃油,比锂电池高上百倍,且加氢就像加天然气,时长只需几分钟。

最近一次大动作是2021年3月,潍柴动力宣布与FISCHER Spindle Group Ltd(瑞士飞速集团)战略合作,投资入股其燃料电池空压机业务,并在中国设立合资公司,生产燃料电池空压机。

燃料电池空压机是燃料电池动力系统中,成本最高的核心零部件之一,其性能直接影响系统运行指标,是中国氢燃料电池发动机的发展短板。

瑞士飞速集团创立近百年,主营高速高精密轴及燃料电池空压机业务,在功率密度、等熵效率和可靠性等关键指标领先行业。

“后期产品重心,将逐步由油驱动的产业链,变成以氢燃料等新能源驱动的产业链产品结构。”谭旭光解释了其中要义,“新能源降低油耗、提高效率,是实现传统化石能源动力延长寿命的重要手段。”

转型升级,谭旭光放长线钓大鱼。2010年开始,潍柴动力先后投资40亿元布局新能源业务。

2016年,潍柴动力以4995万元收购氢燃料电池企业弗尔赛33.5%股份,成为公司第二大股东。

谭旭光希望通过此番收购,协同弗尔赛既有业务与潍柴旗下亚星客车、潍柴汽车,以弗尔赛燃料电池技术优势叠加潍柴终端平台优势,加快新能源产业链落地。

2018年布局升级。潍柴动力投资英国锡里斯动力公司,合作研发生产固态氧化物燃料电池。

同年,以1.64亿美元认购巴拉德动力系统公司(Ballard Power Systems)19.9%股份,成为其第一大股东。

作为全球氢燃料电池领军企业,巴拉德是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开创者。这是在电动汽车方面最有应用前景的电力能源之一,具有能量转换率高、低温启动、无电解质泄漏、工作噪音低、寿命长等特点,应用于客车、卡车、轻轨和船舶、物料搬运等。

双方成立合资公司,联合开发下一代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电堆和模组,并将该技术运用在中国卡车、客车和叉车市场。

潍柴动力频繁落子,已见成效。

2020年,两万台产能燃料电池工厂已建成投产;2021年,开发30-200kW全系列燃料电池产品平台并实现量产;今年8月27日,200辆潍柴氢燃料电池商用车投运,包含氢燃料电池轻卡、重卡、公交车。

官方预计,2025年新能源业务有望实现200亿元收入。

补齐短板

发动机是潍柴动力的“心脏”。2021年,“动力总成、整车整机及关键零部件”收入贡献了公司超五成营收。

2020年,潍柴动力发布首款热效率50.23%柴油机。

例如,一辆标载49吨级的重卡,装上这款热效率发动机,每行驶1万公里可节省燃油成本1500元。按每年高速行驶30万公里计算,可节油4万-5万元。行驶6年节省的开支,可再购入一辆新车。

2021年,潍柴动力推出本体热效率51.09%的柴油机,降低成本之外,能减少10%的碳排放。

中内协会数据显示,2022年上半年,国内内燃机累计销售2145.2万台。潍柴动力市占率13.82%排,第一。

17年全产业链布局有功。

2005年,潍柴动力收购“德隆系”湘火炬,旗下包括陕汽、法士特、汉德,分别对应重卡整车、变速器和车桥的研发生产。由此,谭旭光构建起“发动机+变速器+车桥”的动力总成系统。

2009年,他又以约3000万元收购了船用发动机设计和制造企業法国博杜安,让潍柴动力掌握了大缸径发动机的产品研发主动权。此后10年间,潍柴动力打破卡特彼勒、康明斯等企业垄断,完成全系列大缸径发动机的开发。

谭旭光坚持“不碰房地产,不搞金融投机,不做低端业务”,一心做大做强发动机业务。“我的血液里流的是柴油,我不做其他!”

此前,德国博世、日本川崎和德国林德是全球高端液压技术领域的高端玩家,中国液压公司大多聚焦于低端市场,中国企业生产的高端泵车、装载机、叉车、挖掘机等液压系统则完全依赖进口。

国内企业内燃机销量、市占率排名

来源: 第一商用 用车网cvworl d.cn

2012年,潍柴动力战略重组德国凯傲集团及旗下林德液压,打造“潍柴发动机+林德液压”的液压动力总成,油耗更低、噪音更小、寿命更长,能满足20-30吨挖掘机性能需求。

2020年12月,潍柴集团完成对农业装备企业雷沃重工的战略重组,持有其60%股权。雷沃重工是国内唯一能为现代农业提供全程机械化整体解决方案的自主品牌,2020年营收140亿元。

这步棋一举填补了潍柴动力的动力总成短板。重组完成后,潍柴动力依托自身高端非道路全系列发动机、CVT(无级变速器)动力总成和液压动力总成等核心产业资源,迈入农业机械装备制造领域。

“每一次并购重组都是以发动机为核心,围绕‘补短板、强主业、调结构的战略目标,聚焦全球核心技术和高端产业,决不单纯追求规模增长。”谭旭光表示。

入局智能

连续五年保持销量110万辆以上,中国重卡行业在今年上半年迎来“至暗时刻”。今年1-6月,全国重卡累计销量37.8万辆,同比下降64%。

潍柴动力2022年上半年营收867.4亿元,同比下降35.89%;归母净利润23.87亿元,同比跌去63.34%。行业周期性波动,是悬在潍柴头上的一把剑,产业结构调整十分必要。

谭旭光瞄准智能领域,打造新的增长级:物流及智能制造。

物流仓储与自动化是企业提升运转效率的核心环节。物流仓储自动化上游是设备制造商和物流软件开发商,下游是几乎囊括汽车、医药、烟草、百货、批发、电商等所有行业,叉车则是重要设备。

2016年6月,潍柴推动凯傲并购仓储自动化公司德马泰克,进军智能物流产业。

“潍柴动力+凯傲+德马泰克”产业链,整合了潍柴商用车产品和客户优势、凯傲的物料搬运和仓储技术优势,以及德马泰克的自动化物流系统集成优势。

2021年,潍柴智能物流业务收入784.8亿,同比增长超两成。今年一季度,潍柴智能物流业务在手订单较去年底实现增长。

谭旭光盯住智能驾驶。2019年,潍柴以6.6亿元现金对价收购清智科技55%的股权,成为清智科技的大股东。

清智科技主营商用车智能驾驶辅助系统(ADAS)研发和特定场景自动驾驶解决方案提供,此前已与中通、金龙、比亚迪等主流商用车企合作。

主打四款ADAS产品:自动紧急制动系统(AEBS)、智能安全防控系统(ISPS)、电子稳定系统(ESC)和智能终端系统。

对应交通运输部2018年发布的《营运货车安全技术条件》,商用车强制安装ADAS是大势所趋。政策驱动下,谭旭光看好商用车ADAS的广阔市场前景。

通过收购清智科技,潍柴动力拥有了自己的商用车ADAS、智能驾驶技术供应商,旗下车型品牌可采用相关产品和技术完成智能化转型。

潍柴动力2021年首次上榜世界500强。“(任職期间)经历过两次世界经济危机,多次经济波动。”谭旭光给出承诺,“永远是利润增长高于收入增长。企业的外部生态变化客观存在,关键是怎么应对。只要做好自己的事情,就一定能成功。”

猜你喜欢

潍柴重卡燃料电池
重卡内饰模块化技术
某重卡线束磨损失效分析与可靠性提升
潍柴动力战略布局燃料电池空压机业务
燃料电池题解法分析
潍柴:从领先到引领
纯电动重卡展会遇冷
试驾丰田氢燃料电池车“MIRAI未来”后的六个疑问?
燃料电池的维护与保养
潍柴 练好内功赢天下
Hyundai公司的iX35燃料电池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