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例谈初中历史作业设计中的难度把控

2022-05-30戴莉莉

辽宁教育·管理版 2022年9期
关键词:作业设计初中历史

戴莉莉

摘要:在初中历史作业的命制中,教师需要合理地控制题目难度,从而有效设计分层次作业,更加准确、科学地检测学生历史核心素养水平,实现促学促教。笔者从难度的内涵、预估作业难度的方法、如何把控作业难度三个方面讲述历史作业设计中的难度把控,以期为历史作业设计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提供借鉴。

关键词:初中历史;作业设计;难度把控

教师想要命制高质量的初中历史作业题目,需要合理控制题目难度,从而有效设计分层次作业,更加准确、科学地检测学生历史核心素养水平,实现促学促教。笔者试从难度的内涵、预估作业难度的方法、如何把控作业难度三个方面讲述历史作业设计中的难度把控,以期为历史作业设计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提供借鉴。

一、难度的内涵

历史作业难度是指历史作业题目的难易程度,是对学生完成作业任务后表现出来的困难程度的衡量。题目的难度值取值范围在0~1之间,作业题目的难度值越大,说明学生的得分率越高,题目就越容易;作业题目的难度值小,说明学生的得分率就越低,题目就越难。一般来说,难度值大于0.7的题目为容易题,难度值为0.4~0.7之间的题目为中等难度题,难度值小于0.4的题目为困难题。

难度的计算方法主要有两种。一是计算作业题目的通过率,即答对该题的人数与总人数的比值;二是计算得分率,即学生作业取得平均分与满分的比值。例如,历史作业中选择题第1小题的满分是2分,全班学生的平均分是1.6分,用平均分1.6除以满分2得到的数值即为这道作业题目的难度。

二、预估作业难度的方法

(一)确定影响历史作业题目难度的因素

作业题目的难度是客观存在的,教师设计历史作业时应事先对每道题目的难度做出估计,将作业题目的总体难度控制在适度的范围内。《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22年版)》在“学业水平考试”这部分内容中提到“可以利用多维细目表,确定试卷的总体难度、试题类型比例等指标”。多维细目表是设计作业时的计划书。在作业设计之前编制“作业设计细目表”可以减少作业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真正落实国家教育部的“双减”政策。编制“作业细目表”时,教师则需要从以下几个角度预估作业题目难度(见表1)。

1.知识点数

知识点数又称知识广度,指历史作业题目设计时对应的课程标准中的考点数量。同样类型的作业题目,由于考查的知识范围不同、涉及知识点的多少,其题目难度值也必然有所不同。作业题目中所包含的知识点越多,学生需要加工的信息也会随之增多。

2.能力层级

作业题目所考查的认知层次越高,学生的思维链条就越长,题目相对来说也就越难。反之,认知层次越低,题目也就越简单。历史学科作业题目考查的能力层级有了解、理解和运用三个层级。了解对应的认知心理过程主要是记忆,这是最低水平的认知学习结果。理解是认知能力在识记的基础上进一步的层次。运用是认知能力的较高层次,学生需要对史事进行分辨、比较、概括、归纳等,并加以说明、论证及评述。

3.信息含量

作业题目的信息含量包括作业题型的复杂程度、情境材料的复杂度、提示信息的多少和明显程度以及题目的适切性等。题型越复杂,作业题目的难度就越大。比如对同一知识点的考查,主观题的难度通常情况下比选择题难度大。情境材料复杂程度越高,作业题目的难度越大。比如,阅读量大的材料,学生需要花费更多的阅读时间,难度较大;材料阅读量不大,但信息点多或者跨度大,需要学生逐个分析,题目难度也逐步增加;材料中有不易于理解的文言文或需要分析理解的图示图表时,难度也比较大;题目中给到提示信息较少且不明显,也会增加题目难度。除此之外,作业题目的适切性也会影响题目的难度,能够融入学生生活的題目,比学术性强、远离学生生活的题目难度要小。

4.干扰因素

干扰因素的强弱和障碍点数量的多少也是影响作业难度值的一个重要因素。学生想要跨过障碍点需要具备较强的分析、推理和判断能力,障碍点越多,试题的难度越大。对于选择题而言,选项干扰程度越大,作业题目越难。对于主观题而言,设问的角度复杂、数量多,且每问之间的关系紧密,作业题目就难。

5.熟悉程度

这是反映学生对作业题目心理准备状态的一个指标。所谓的熟悉程度主要包括作业题目的情境和题型。如果题目中的情境与课本中的例题、日常习题、复习重点接近,这样的作业学生就比较熟悉,难度就小。如果作业呈现的材料或创设的情境是学生未见过的新材料、新情境,其难度就大。同时,题目呈现的方式也会影响其难度,如果题型是学生从未见过的,难度就大,新题型通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学生逐渐掌握答题方法和技巧,题目就变得简单起来。

6.其他因素

主观题答案的设置和评分标准的宽严程度也会影响题目的难度,教师如果严格规范使用专业术语,这对学生平时的记忆、理解、归纳等能力就提出了很高要求,作业题目就难。评分标准的设计中出现了“答出其中一点即可得分”“言之有理即可得分”等放宽得分范围的提示语,则降低了作业题目的难度。当然,作业的难度还会受学生临场发挥、作业题目难度的顺序,题型结构等方面的影响。因此,我们预估难度的时候需要综合考量。

(二)综合难度模型的应用

结合历史学科的特点,笔者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根据影响作业题目难度的因素建立了一个历史学科的综合难度模型,对各维度影响因素进行赋值,为预估难度提供抓手,从而帮助教师精细预估作业题目的难度。预估难度时,首先估算作业题目在每个维度影响因素的得分,再把各因素的得分累加,对照“累加点与难度换算表”,即可换算成该作业的等级及难度(见表2、3)。

以下题为例了解综合难度模型的使用方法。

“在共和国建设的历史记录中,辽宁留下了浓重的笔墨……作为全国的重工业基地,为巩固共和国的经济基础和加强共和国的国防建设……做出了历史性贡献。”以下成就能印证上述材料的有()

①中国第一辆解放牌汽车诞生

②中国第一架喷气式歼击机试制成功

③鞍山钢铁公司三大工程建成投产

④中国第一个制造机床的工厂建成投产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该题目对“一五计划”的相关内容做了考察,知识点细碎,但都属于课标中“了解一五计划”的内容,对照表2可以对该题目的难度赋值。其中,“知识点数”赋1分;题目本体属于分类归纳,是理解层次。“能力层级”赋2分;题目设计具有地方特色,把“辽宁的建设成就”作为限定词,但选项并没有直接给出城市,需要学生逐个区分选项,“信息含量”赋3分;干扰项是①“中国第一辆解放牌汽车诞生”,学生需要结合教材内容找到这是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的建设成就,分辨出其不属于辽宁的成就,“干扰程度”赋2分;“一五计划的成就”这一知识点学生比较熟悉,但是题目中选用的材料较为新颖,因此“熟悉程度”赋2分。将所有分数相加共计10分,根据累加分数10分在表3中找到对应项B2,可以预估本题难度在0.501~0.650范围内。

然而,通过量化客观因素预估作业难度仍然有一定的局限性,容易受到一些主观因素、外在因素的制约,这就需要教师使用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三、根据实际情况,把控作业难度

(一)同一知识点下作业难度的调整

题目的雏形命制之后,教师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调整难度,将其与作业细目表中的预估难度契合,在命制分层次作业时,还会针对同一课标点设计难度不同的作业题目。教师这时可以通过调整综合难度模型中的某一影响因素的层级来调整题目的难度,以下面的题目为例。

1.“我们不出兵让敌人压至鸭绿江边,国内国际反动气焰增高,则对各方都不利,……总之,我们应该参战,必须参战。”这里“战”指的是()

A.解放战争 B.越南战争

C.抗美援朝战争 D.抗日战争

2.“至1952 年5月底,全国人民支援朝鲜前线的捐款可购买战斗机3710 架,有力地支援了志愿军英勇作战……”上述材料有助于我们了解抗美援朝战争的()

A.历史背景 B.参战目的

C.国际影响 D.胜利原因

3.某校举行了以“铭记历史,传唱经典”为主题的云端音乐会,以下四首歌曲按创作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①《松花江上》

②《学习雷锋好榜样》

③《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

④《国民革命歌》

A.①④②③ B.①④③②

C.④①②③ D.④①③②

4.让我们走进“抗美援朝博物馆”官方网站,选择你感兴趣的内容,依据任务单,制作PPT,在规定的时间内向班级同学展示汇报。

教师首先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认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正义性。”将其命制为一道容易题,如题目1。这道题只考查了抗美援朝一个知识点,能力层级为了解,信息含量少,干扰度低,材料也是教材中学生比较熟悉的。这时教师如果想增加难度,可以增加题目的能力层级,如题目2。这道题目学生需要阅读材料、分析材料,从而理解这段材料体现出了中国人民对这场正义的战争的支持,反推其属于战争胜利的原因。教师如果想继续增加题目的难度,可以开始增加知识点数,如题目3。学生在作答这道题目时需要经过一定的思维过程,将歌曲转化为历史事件之后进行排序。教师还可以根据这一知识点设置一份开放性作业,如题目4。这样的作业设计不拘泥于教科书,既“新”又“活”。教师在设置开放性作业时,还可以设置个性化作业单,给不同爱好和能力的学生设置可以选择的作業。如给喜欢唱歌的学生设计学唱歌曲的作业,给喜欢旅游的学生设计整理导游词的作业,给爱好绘画的学生设计思维导图和手抄报的作业等。

(二)同一材料下作业难度的调整

教师在设计作业的过程中,如果遇到了一段非常好的材料,想要使用但又要调整作业的难度时,可以通过调整综合难度模型中影响难度的因素来调整作业题目的难度。

例如,针对“美国独立宣言”这一知识点,教师首先可以直接选用这一份法律文件设计一道主观题。如果想要增加作业题目的难度,教师可以增加考查的知识点,不仅可以考查法律文献所属的反英殖民斗争,还可以继续深入挖掘与英国殖民有关的相关信息。如果想继续增加难度,教师可以用增加题目的信息量、改变设问的方式增加干扰因素。如果这时还想继续增加难度,教师可以继续提高对能力层级的考查,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进行论述,能力层级由理解变为运用。

作为一种命制作业题目时确定难度值的方法,综合难度模型在理论和实践中还有许多待完善之处。需要进一步结合具体作业题目,发挥历史教师的智慧,提高预估难度的准确性和合理性,保证初中历史作业的质量。

难度控制是历史作业命制的关键与难点,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精雕细琢,反复实践,不断总结,作业题目的难度把控自然会恰到好处。

参考文献:

[1]黄牧航,周朝阳.历史试题编制原理与技术[M].广州:广州教育出版社,2015.

[2]李萍.中考历史命题研究蓝皮书[M].西安: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21.

[3]李萍,刘庆昌.山西中考命题研究蓝皮书[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19.

[4]于友西.中学历史教学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5]陈伟国,何成刚.历史教育测量与评价[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6]朱桂芳.基于关键能力培养的初中历史作业设计[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20(6).

[7]郭海珊.基于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初中历史作业设计[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19(2).

(责任编辑:赵昆伦)

猜你喜欢

作业设计初中历史
浅议小学语文作业优化设计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探讨
历史故事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培养历史探究能力, 促进课堂自主学习
新课标下高中化学作业设计探究
探析初中历史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
初中历史反思性教学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