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高段信息技术教学探究

2022-05-30刘侃清

师道·教研 2022年9期
关键词:核心素养教学

刘侃清

【摘要】在推行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学生的全面发展倍受关注。在小学阶段,除了语文、数学、英语之外,其他课程的学习对学生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在学习其他课程时,学生能习得更多的知识与技能,综合素养随之提升。面对小学高段的学生,教师在进行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时,要从核心素养入手,以核心素养为标尺,让学生掌握高层次信息技术,结合智能化时代的生活场景,提升学生的信息意识。在信息技术课堂上,小组合作探究能通过实践操作的方式让学生获得更多的信息能力。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段信息技术;教学

一、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一旦产生兴趣,注意力会更集中,学习的效率也会有所提升。在小學阶段,兴趣与自主学习能力同样重要,教师要有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意识,但是学生这种能力的形成不是一两节课就能练就的,而需要教师融会贯通,为此,教师可以从学生的兴趣入手,了解学生的喜好,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学习。教师不仅要让学生掌握信息技术技能与知识,还要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在信息技术教学期间,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及性格特点,制定有关的教学方法,以此来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在信息技术课堂上,教师可以为学生讲授一些高阶的信息知识,让学生动手尝试;可以向学生展示相关动画,让学生体会制作的过程;可以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信息技术的影子,全方位培养信息意识。

二、增强学生的合作能力

很多小学高段的学生,性格仍比较自我,因而在课堂上,教师要鼓励学生进行合作探究学习。小组学习不仅能够使学生间的关系更紧密,也能让学生形成合作意识,通过小组成员之间的配合与分工,共同完成任务。当前,小学高段编程、机器人、3D打印等知识,学生理解起来相对困难,在学习这些知识时,可以采用合作的方式,进行拆分学习,最后进行汇总,在成员共同努力之下,完成这项任务。通过合作,学生能够在规定时间内得出结果,各项能力也得到充分的锻炼和发展,合作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也因此形成。

例如,教师要让学生单独进行源码编辑器创编游戏,由于源码编辑器编程需要多个场景及角色,小学生年纪较小,无法在短时间内掌握整个游戏编程梗概,这就需要小组合作。小组内有多个成员,每名成员负责一个环节,在正式制作之前,组内成员要进行协商,明确自身的工作范围,在此基础上进行制作。

三、注重对学生的鼓励

信息技术是一门建立在多学科融合基础上的学科,涉及学生生活中触及不到的范畴。在小学高段,存在分模块学习,不同的模块又难度不一,部分学生学习起来比较困难。在课堂的动手操作环节,由于学生没有完全掌握教师讲授的内容,在操作时,会出现操作失败的情况,多次的失败会降低学生的自信心,进而影响学生的学习状态。因此,在信息技术课堂上,教师要多鼓励学生,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教师可以教授学生一些操作技巧,引导学生按照技巧进行操作,减少失败的次数。

综上可知,教师在进行信息技术教学时,要围绕发展学生核心素养,采用贴合学生成长规律的方式进行教学。教师在课堂上,要尽量多设计一些师生、生生互动的环节;组织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培养团队协作能力;精心组织教学活动,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增强学生的实操能力。

参考文献:

[1]万诗强.编程素养教学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中的探究与实践——以苏教版小学信息技术五年级第15课《画笔的秘密》一课为例[J].中国教育信息化,2020(21):94-96.

[2]陈紫凌.以问题解决为导向的小学Scratch教学——以《酷猫踢足球》为例[J].教育信息技术,2021(Z1):89-92.

[3]王慧敏,王戈,胡秋萍,陶双双.以计算思维为导向的《Scratch趣味编程》教学设计[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20(1).

责任编辑 黄佳锐

猜你喜欢

核心素养教学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思想教育视域下公民核心素养教育的研究
如何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
跨越式跳高的教学绝招
初中50米迎面接力跑教学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