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美术教学在“双减”政策下的新机遇

2022-05-30杨英

师道·教研 2022年9期
关键词:科组特长美育

杨英

“双减”政策似阵阵春雷,一系列的新要求和管理机制,带来了三个变化:一是在新的课时计划中,文化科的课时总体有所减少,体艺的课时整体上增加了;二是在课后“托管”的规定中,初中生在校内已经基本完成了作业,课余时间充裕了;三是中考和高考的衔接明显加强,中考进行了相应的改革,学生的素质和考核评价体系变化很大,美术也要进中考了。在此大背景下,初中美术教师大有可为,初中美术教学的春天已经来临。

一、学校开齐开足美术课时的底线,是初中美术教学最基本的保障

如果学校配备了足够美术教师但安排去担任文化课程,没有按规定开齐开足课,显然过不了主管部门的检查,躲不了家长或学生的投诉,避不开社会的监督。学校坚持开齐开足开好美术课时底线,落实学校美育工作基本标准,建好各类场地设施,安排好美育专项工作经费,建立美育器材和耗材补充机制,有了这些最基本的保障,美术教师不必再担心“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真正实现了专业的事情由专业人士做。

二、努力提高美术课堂效率,积极参与“高质课堂”是主要内容

初中美术教学要注重提高课堂效率,在学生掌握美术“双基”的基础上,着力提升文化理解、审美感知、创意实践等核心素养,帮助学生形成艺术专项特长。一是全面实施“基础+体验+特长”的教学模式,向每一节课要质量,狠抓艺术普及,夯实艺术“双基”。二是加强科组队伍建设,坚持集体备课,发挥美术科组成员特长,以集体的智慧和力量解决教学中遇到的实际困难。三是坚持“走出去,请进来”,定期抽空到先进学校听课,多学习多交流,同时邀请市、区美术教研员来校听课、指导。四是科组成员团结协作,发挥各自特长和优势。大家共同制作课件或微课,积极选派代表参加教师发展中心组织的“高质课堂”等教学比赛活动。

三、組织开展教育科研活动,促进美育融合和创新是发展引擎

我们组织好教育科研活动,以教育科研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进一步促进美育融合和创新。美术组成立教育科研课题“发掘利用客家美术资源,提高美术课堂效率的研究”研究团队和叶剑英书法艺术特色研究小组,开了我校美术科组申报教育科研课题的先河。美术教师还主动参与德育课题“学习曾宪梓精神,建设特色校园文化”,探索德育与美育的融合,让课题紧密结合教学实际,做到科组成员人人有课题,围绕课题组织学生活动,夯实学生的艺术“双基”,提升学生的美术核心素养。

四、以书画社团带动兴趣小组,做到培优和普及两不误是根本目的

学校利用乡土艺术的资源优势,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不断满足学生多样化学习的需求。一是在课后托管服务中,不断丰富课程内容。美术科组各成员分别负责书法、国画、剪纸、版画、篆刻、结艺等项目的普及,让学生参加自己最感兴趣的艺术项目,在专项艺术活动中有所收获,逐渐形成艺术特长。二是在广泛培养、做好普及的基础上,选拔优秀学生组成“书画社”,传承传统艺术技法;同时,举办校园明信片设计等专题讲座,为有天赋的学生在高中美术班的学习打好基础。三是积极创造条件,开展各种美术教学尝试。例如,上好“一日一字”、每字几分钟的微课;定期举办专题书画艺术展、“百人现场书画大赛”等活动,增添校园的书香墨韵,发挥美术、书法等传统艺术启智润心、培根铸魂的功能,营造良好的校园艺术氛围。

经过研究,我们首选了书法项目,积极参与创建广东省艺术特色学校。现在,美术科组一手抓普及,利用课后托管服务开展书法兴趣小组活动;另一手抓提高,加强书画社、艺术作坊和工作室的建设,初步形成“名师工作室—书画社团和艺术工作坊—兴趣小组”机制。学生参加各级书法比赛捷报频传,初步形成“一校多品”的学校美育发展新局面。在“双减”政策下,我们一定要齐心协力把握这些新机遇,主动迎接初中美术教学春天的到来。

责任编辑 黄佳锐

猜你喜欢

科组特长美育
让美育引领幸福生活
基于中华经典文化的中学语文教研组的建设策略——以河源市和平县为例
深圳科学高中历史科组组稿之三 例说2018年全国卷“史料实证”素养的考查方式与教学启示
深圳科学高中历史科组组稿之一 历史解释的两种考查类型及教学培养策略——基于2016年以来全国卷高考题的探讨
深圳科学高中历史科组教研活动掠影
特长,亦是一种成长
美育史料·1902年刘焜与“美育”
美育最忌急功近利
美育教师
让女儿快乐学“特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