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

2022-05-30区明兰

师道·教研 2022年9期
关键词:负数双减核心

区明兰

近年来,学生的学业负担过重现象一直是社会的一个热议话题,为学生减压的呼声愈趋高涨。为了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切实关怀学生的身心全面健康成长,2021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各省正式开始推行“双减”政策。在这一背景下,学生的课外作业量得到控制,以往常见的“题海”战术将不再适用,这就对学校和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即如何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与效率。对小学阶段的儿童来说,数学是一门相对枯燥的学科。但是,数学学科具有一脉相承的逻辑性,因而小学阶段的数学思维与数学素养的培养便至关重要。激活小学数学高效课堂,不仅可以加强教与学这一过程的互动性,为学生打下良好的数学基础,也能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与自主学习能力,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一、重视核心素养的培养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小学数学教育具有十个核心素养:数感、符号意识、空间观念、几何直观、数据分析观念、运算能力、推理能力、模型思想、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小学阶段的教育应当重视个人核心素养的全面培养,但部分学校与教师重视学生成绩比拼,忽视了对学生的核心素养的培养,这是一种本末倒置的行为。数学是一门逻辑性较强的学科,学生的数学素养就是学习数学知识的基石,基石只有稳固,上层的知识建筑才能持续搭建而不至于崩塌,因而对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不容忽视。数学核心素养不是具体的课程内容,无法通过简单的几节课就能实现,但它却渗透于数学教学的方方面面,影响着小学数学教学的质量,如运算能力培养的跨度可从一年级数学的加减法持续到六年级的分数乘除,贯穿了整个小学阶段。所以,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就要注意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不能重成绩而轻素养。

二、注重学生兴趣导向

为了提高课堂的效率,教师应当努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将书本上的知识点与生活实际例子进行有机结合,让学生从熟悉的生活细节中理解数学,发现生活中的数学之美,减少抗拒心理。在学习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负数的认识》时,可以先通过一个小游戏,即老师举一个例子,学生们说出与它相反的表述,引导学生从寻找相反意义的量的角度思考问题。比如,老师:同学们走进学校(同学们走出学校);向前看(向后看);向右走50m(向左走50m);电梯下降5层(电梯上升5层)。再结合教科书中的素材资源,引导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认识负数:天气预报中的零上温度和零下温度、存折明细中的存入金额和支出金额、商店的盈利与亏损、电梯上升的层数与下降的层数等。通过丰富多彩的生活情境,加深学生对负数的认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引入负数以后,鼓励学生举出生活中用正、负数表示两种相反意义的量的实际例子,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并通过大量的具体事例加深对负数的认识,感受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借助生活中的数学,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能把学生带入“相反的意义”的主题中,为负数的学习作好铺垫。

三、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学生才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师的课堂教学工作,本质是为了帮助学生在成长阶段掌握应该储备的基础知识,而教师的传授内容有多少能内化为学生自己的知识,主要是依赖于学生的自主性,因而高效的课堂离不开学生主体性的发挥。作为义务教育的起始,小学阶段必须重视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启发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的意识。因此,教师应该意识到自己扮演的是一个引导、组织的角色,把课堂的主体交还给学生,这就要求教师在设计课堂时注重提升学生的参与感,而不是让学生觉得自己只是在机械地听讲。比如,在讲解圆柱体的侧面积计算时,可以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每个小组均提供两到三个的圆柱体道具与数张白纸,鼓励学生先行合作探索,通过已有的道具设法得到圆柱的侧面积大小,给学生预留充足的思考空间,教师可在一旁视学生的进度情况不同进行适当的引导。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手工类课程内容的吸引力是足够的,而且分小组的讨论的模式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不是由老师直接告知答案,而是通过自己以及伙伴的努力探索得到结果,对他们的自信心培养有着很大的增益,也能帮助他们将自己对新教学内容的恐惧转化为对未知的探索欲,激发他们作为学习主体的自我认知。除了提升参与度之外,鼓励学生提问也是培养学生自主性的重要方式,要让学生学会提问,敢于提问,面对老师的讲解保持自己的思考。凝练问题的过程实际上也是一个思考的过程,所以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也是在锻炼学生梳理知识、开阔思路的能力。

四、巧妙结合多媒体设备

多媒体的加入可以显著提高教学模式的灵活度,使得知识点的讲解变得图文并茂且生动有趣,学生们的注意力也更容易集中,提升了学生的积极性,使课堂氛围变得有趣而高效。比如,“反比例关系”是数学中比较重要的两种数量关系之一,如何加深学生对于“反比例的意义”的理解?利用平台出示六年级教材第47页例2的情境图和统计表,学生通过从左往右观察表中数据,发现:杯子的底面积越大,水的高度越小。从右往左观察表中数据,发现:杯子的底面積越小,水的高度越大。观察明确:因为水的体积一定,所以水的高度随着杯子的底面积的变化而变化。而且水的高度和杯子的底面积的乘积一定。结合实例既巩固了反比例的意义,又让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双减”政策背景下,学生的课后作业负担减低,这对提升数学教学质量、提高数学课堂效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教师们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应该重视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同时巧妙使用已有的多媒体平台,以构建数学高效课堂,促进教学相长。

责任编辑 邱 丽

猜你喜欢

负数双减核心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
学好乘方四注意
核心价值观 要害在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