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更新理念,实施数学素养教育

2022-05-30杨丽媛

师道·教研 2022年9期
关键词:新课标解题素养

杨丽媛

在新课标改革的大背景下,教师需要在日常教学不断更新教学理念,优化教学模式,践行素养教育的核心精神。在此情况下,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更具有抽象性与实用性,这对于学生和教师来说都是一个不容忽视的挑战,需要教师采取科学合理的教学手段,唤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精心培育学生数学核心素养。我们要不断地在教学过程中去挖掘数学所蕴含的人文情怀,让学生通过学习数学,真切地受到数学文化的洗礼与熏陶,更加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思想品质。从“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全面提升学生素养。下面谈谈本人实施数学素养教育的一些做法。

一、渗透数学思想方法

我们在进行备课时,要有的放矢,选择最佳的方法来渗透数学思想,从而让学生增强创新意识以及创造能力。例如,教学“最大公约数、最小公倍数以及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时渗透集合思想;教学正反比例渗透函数思想;教学小数乘除法和分数除法渗透转化的思想;教学圆面积和圆柱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中渗透极限的思想;教学“同样多、比多、比少、分数乘除法应用题”等内容渗透对应的思想等等。又比如,数学家会想到用统计方法,解决人们在超市收银台前排长队等待结账问题。上面例子告诉我们,数学素养有助于人们在具体的情境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

二、新知与德育相结合

一方面,根據具体的教学内容,间接讲述数学在日常生产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引导学生对学好数学与社会建设的关系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引导他们把个人的学习与祖国的前途命运联系起来,明确学习的目标,激发学习的兴趣和热情,让他们能够主动、积极地去学习知识、运用知识。例如,在教学《圆》的面积时,涉及到圆周率的认识,通过介绍祖冲之的故事,让学生了解祖冲之在数学上的成就,特别是对圆周率的研究所作的贡献,对学生渗透爱国主义教育,从而催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另一方面,要结合有关教学内容,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进行教学,随着新课标改革深化,一线教育工作者应该共同努力,运用新课标的理念,不断更新育人理念,创新教育方法,实施素养教育。

三、在教学中提升素质

作为人民教师,需要通过利用先进的教学思想、科学的教学方法和精湛的教学艺术,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智力素质得到提高,开展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独立地获取知识。学习要讲究方法,不做“无头苍蝇”。“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很多时候,解题过程比答案更加重要,要把科学正确的学习方法传授给学生,教会学生自主独立地思考问题,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问题,这是一个人智力素质的具体表现。作为教师,需要在授课时把学数学的方法有计划、有节奏地逐步传授给学生,让学生习惯运用自己的思路去解题、答题,提升学生智力素质的同时也间接地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以及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例如,教学能被2整除的数的特征时,我着重于引导学生读懂题目,明确要找被2整除的数的系列特征这一个解题方向,并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先列出一些可以被2整除的数;接着,我会引导学生思考这些数的特征是什么;最后,得出的结论,即可以被2整除的,都是个位上是0、2、4、6、8的数,再让自己通过实例验证,确定可以被2整除的数的特征。举一反三,当教可以被5整除的数的特征时,我会放手让学生尝试这一方法进行学习,从而学会通过举例、归纳等方法解题、答题。

四、用发展眼光看学生

我们要树立新的学生观,以平等、客观的眼光看学生,增强同理心和共情能力,以发展的角度看待学生。诸如“以小看大”“三岁看老”“烂泥扶不上墙”等观念,无疑就是一种偏见和有色眼镜,严重打击学生的自信心,看不到学生身上的可变性和可发展性,有违教育初衷;更有甚者,会致使一些敏感、心灵脆弱的学生萎靡不振,从而产生破罐破摔的自毁思想,衍生怕学、逃学行为,公然与学校对抗。静止、僵化、一成不变的思维定势势必要摒弃,主观、片面的观念做法势必要改变,用变化、发展和进步的眼光去对待学生,看到学生的“远处”和“未来”,相信每一个学生都有无限发展可能性,对学生发展到更高水平持有信心。

总之,数学核心素养教育是一项艰巨且复杂的任务,任重而道远。作为教师,我们一定要从观念和意识上把全面提高学生核心素养的思想牢牢树立起来,在数学教学中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有效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责任编辑 邱 丽

猜你喜欢

新课标解题素养
用“同样多”解题
欢迎订阅4-6年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用“同样多”解题
欢迎订阅4-6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