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玩数学游戏,探数学奥秘

2022-05-30梁秋霞

师道·教研 2022年9期
关键词:师生关系学习者情境

梁秋霞

在小学阶段的主要科目里,数学相对于语文、英语来说更让学生头疼、难以理解。久而久之,学生容易产生抵触心理,提不起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热情。在“双减”政策大背景之下,我们就得为学习者寻找一个更可能地接近于数学教学根本目的的更好方式。最有效的解决办法,就是把游戏的活动模式运用到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做游戏是小学生最喜欢的课外活动,可以使小学生在做游戏的过程中掌握、获得数学知识、数学思维,并且增长个人核心素养能力,又能从学习中体验到玩的快乐。特别在小学低年段教学过程中,“游戏”教学尤为重要。

一、玩数学游戏的意义与优势

“玩”出自《现代汉语词典》中,指“有趣,能引起兴趣的事”,而不是单纯字面上“玩耍”的意思。数学本身就是一种游戏。每一节数学课,书本都给我们创设了一个大情境,在大情景中解决问题。所以不能“训练”学生们去记忆公式,学生更需要具备的是独立的思考,有创造力的思考的能力。例如,《认识钟表》的大情境是描绘一个小朋友的一天的生活;《数据收集整理》,以调查本班同学最喜欢去哪里春游为主要情境,以引发学生共鸣和学习数学的兴趣,来调动学生的想学、乐学的冲动。由此可见,数学书中的编排这样的情境,主要作用要使每节课的教学活动都是在一个比较轻松的情景中,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体验中探索数学问题,构建数学逻辑思维能力,巧用数学全面综合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

二、玩好数学游戏的奥秘

(一)渗透团体协作意识,训练孩子的团队探究能力。数学课堂中的游戏大部分是由多人的一起协作,并以分组协作的形式共同探究。如教《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方法》一课时,有一道题是要解决怎样从长方形纸上剪下一个最大的正方形,为更好地突破这一教学难题,通过以四人的合作小队为单位,开展“我会折一折、剪一剪”的游戏。活动开始时思维能力不活跃的学生怎么都不知道该怎么折,无从下手。但是爱动脑筋的学生却能够在短时间内很快地折出来。那么,小组团队合作就显得非常重要,通过组内合作发挥团队协作精神。接受能力不同的这两部分学生就可以进行互动,同时为了完成同一目标,学生们用以优补差的方式,将课堂时间充分利用起来,提高课堂学习氛围的同时,又能充分发挥团队的合作探究能力。

(二)以比赛促共同进步,培养孩子更持久的专注力。例如,在讲授《24时计时法第二课》时,教学环节中设计了写时间的比赛,当电脑里显示普通计时法,要求学生在练习本上写出24时计时法,看谁写得又快又准。这样一方面用比赛形式增强学习者的知识运用能力,另一方面提高学习者的课堂积极性和活跃课堂气氛,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

(三)创建新颖游戏,能增强学生的综合能力和探究意识。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老师们要从学习者的角度出发,设计出符合当前学习需求的,能让其引起想学、乐学的学习欲望。所以,游戏的设置必须贴合学生的实际状况,以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能力,從而扩大学习范围,训练他们的逻辑思维和个人审美创造意识。比如,教《田忌赛马》这课时,老师为了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田忌赛马》中谈胜的策略,巧妙地设计了巩固练习:黑白面游戏、石头剪刀布游戏,让学生参与游戏活动时主动运用数学综合知识,理解对策论的方法在实际中的应用,发现问题的关键,从而引导学生从数学思想方法角度认识“对策论”。学会从数学角度思考、运用数学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培养多维度的思维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善于探究问题的意识。

(四)以“玩中学、学中玩”的模式,构建和睦、融洽的师生关系。平时的课堂中,学习者普遍对教师有一定的距离感,教师的严肃表情让孩子害怕,不敢靠近,尤其是班级后进生。巧用游戏教学的好处,可以让学习者成为课堂的参与者,而老师则是学生在游戏中遇到困难时可以求助的人。在这样的过程中,师生关系变得更加和谐、融洽。师生对话的时间越多、话题越广,有利于师生之间的相互沟通和了解,有利于开展班级管理工作,又有利于构建和睦、融洽的师生关系。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学生健康、和谐发展的重要保证,是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条件。

责任编辑 徐国坚

猜你喜欢

师生关系学习者情境
你是哪种类型的学习者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护患情境会话
汉语学习自主学习者特征初探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
三喻文化与师生关系
论远程学习者的归属感及其培养
浅谈技校的师生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