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体化视域下志愿服务实践育人的基本逻辑与实践进路

2022-05-30张丽娟

师道·教研 2022年9期
关键词:在校学生理想信念志愿

张丽娟

【摘要】引导大中小学生参与志愿服务实践,有助于推进志愿服务制度化、专业化、规范化建设。志愿服务教育与理想信念教育价值共同、与马克思主义理论连同、与学校课程行动协同,通过建立志愿服务教育培训制度、打造线上线下培训平台、构建课程化体系、完善评价模型,实现大中小学志愿服务实践育人一体化的目标。

教育部发布的《学生志愿服务管理办法》明确要求“各级各类学校应给予自行开展志愿服务的学生全面支持,并将志愿服务纳入实践学分管理”,2019年8月,中共中央印发的《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中提出,“推动思政课实践教学与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志愿服务活动结合,思政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结合,鼓励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等就近与学校对接,挂牌建立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完善思政课实践教学机制”[1]。以此为新的起点,各级各类学校学生志愿服务再次崛起,志愿服务教育发展成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志愿服务呈现出服务运行规范化、志愿组织法律化、志愿者权益合法化等特征,必然向学生志愿服务能力提出专业化、多样化教育培训要求。基于志愿服务能力本位,志愿服务实践育人的根本目的在于培养出“秉持志愿精神且胜任各项救助服务的志愿者”(Badger&MacNeill,2002)。在大中小学生志愿者群体中开展专业化的志愿服务教育培训,使各类学生具备专业能力、执行能力、溝通能力、项目管理能力及目标落实能力,掌握志愿服务实践的技能与技巧,成为助力社会经济发展和社会救助的推动力量。

一、志愿服务实践育人的目标旨向

(一)志愿服务教育旨在贯彻落实劳动教育新要求

狠抓落实大中小学志愿服务教育的目标和要求,离不开学生服务性劳动教育与实践。志愿服务实践育人集中体现了党的教育方针的发展诉求,更是我们党解答教育的根本性问题,即“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重要内容。当前,各级各类学校逐步进入谋篇布局实施服务性劳动教育的阶段,亟需厘清学生志愿服务教育与劳动教育的关系,明确学生志愿服务教育在劳动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和价值体现。通过开展和实施学生志愿服务教育培训,在教育中深化认知,使学生能够知悉、理解志愿服务及服务社会的意义所在,进而更加深刻地理解并形成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增强自愿情感认同,这不仅是贯彻劳动教育新要求的应有之义,也是学校劳动教育实践环节需要考虑的第一位问题。2020年教育部先后印发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都提到了开设劳动教育必修课、开展服务性劳动实践,在志愿服务教育中引导学生弘扬劳动精神。不难看出,志愿服务与劳动教育的共同之处不仅是二者都是学校倡导的“小教育”,更是社会关注、人人参与并惠及大众的“大教育”,都具有树德、强体、增智、育美等综合育人价值[2]。志愿精神培育、志愿服务教育是教育大计、国之大计,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社会文明进步的必由途径。为了有效解决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劳动教育过程中出现的理论与实践脱嵌问题,进一步解锁教学课程内容链接真实劳动情境——志愿服务的困顿,亟需协同推进志愿服务教育教学体系与志愿服务实践教学体系,形成理论与情境的联结,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推进各级各类学生思想教育的融合性发展。

(二)志愿服务育人旨在迎合学生多重成长语境

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时期,当代学生面临多变的发展境遇,并逐渐演变为在校学生多重成长语境,包括历史发展语境、多元文化语境、信息技术语境等[3]。复杂多样的成长语境给各级各类学生的成长带来全新而不一样的生活体验,也会给学生的学习生活埋下诸多风险与挑战。随着经济快速发展,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升,信息技术更迭变化,多元文化交织融汇,在校学生获得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与此同时,学生接收的信息体量成倍增加,接触的信息鱼龙混杂,不断地冲击学生的“三观”,甚至引致学生道德失范、志愿失范行为。在此多重成长语境之下,从优化政治环境诉求而言,需要有序引导大中小学各级学生感知新时代中国社会的生机和活力,感知和认识中国制度的优越性。[4]除此外,通过解锁中学生与大学生道德失范和志愿失范的深层壁垒,志愿服务教育能够帮助学生增强公益活动、志愿行为的归属意识,指引学生在践履志愿精神的过程中感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从而鼓励学生自愿地、不计报酬或收入地投身于志愿服务,籍此培根铸魂、树立价值理性,提升服务社区、推动文明实践的能力。在校学生端正个人对奉献、价值的积极态度,立志于为改善“公共域”而奉献自我、牺牲自我,这恰好迎合了多变与多重成长语境对学生成长成才的积极影响的现实之需。

(三)志愿服务教育旨在助力基层共建共治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完善共建共治的社会治理制度,需要群策群力,需要青年学生投身参与,将个人追求和国家发展紧密联系。各级各类来自于基层、成长于基层,增强在校学生的志愿服务意识,提高其服务能力,极力打造成专业化、规范化的志愿服务队伍,能够高效地向社会基层输送服务力量,成为提高社会治理能力、打造社会共建共治格局的重要保障。当前,社会对在校学生志愿服务教育的重视程度不高,教育培训投入不足,学生志愿者作为志愿服务群体的磅礴力量,其志愿服务优势尚未被充分发掘,使得志愿服务的深度和广度受限,不仅影响了在校学生志愿服务的参与效能感,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基层多元主体联动机制的构建。从赣州市中学生和大学生志愿服务意愿调查发现,接受调查的学生志愿者中,超过半数的志愿者由于缺乏专业的知识和技巧,致使其参与志愿服务意愿的不强。更有许多在校学生志愿者表示,希望有更多机会获得志愿服务教育和培训的机会,提升服务基层社会的能力。可见,传授志愿服务理论知识与实务技巧,指引学生在志愿服务中将理论知识与实践融会贯通,用理论知识诠释志愿行动、指导志愿服务,以科学化、规范化的志愿行为参与维护社会道德良序,实现基层社会共建共治格局。

二、志愿服务实践育人的基本逻辑

(一)价值共同:志愿服务教育与理想信念教育功能同镜同框

志愿服务教育为理想信念教育注入了实践基因和实务元素,增强了理想信念教育的操作性和可达性。学生志愿服务教育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自我内在发展为旨归,引导学生将理想信念教育的深刻内涵转化为具体的实践动机,有机整合理想信念的理论预设与个人、社会实践的生成,并为理想信念教育内容的筛选提供有益参考。不容置疑,志愿服务教育培训及时为理想信念教育提供实践教学场域和一线素材,活化理想信念教育内容和方式,实现理想信念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的融合、生活诉求与实践形式的统一。另外,志愿服务教育强化理想信念教育的情感认同。长期以来,在应试教育体制背景下,我们的理想信念教育过于抽象化和形式化,教育过程是单向传授“教”学活动,学生接收的是“硬性灌输”教育内容,学生的主体地位常常被忽视。然而,这样的结果违背了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成效指标——自觉性和主动性的养成。如何让在校学生主动摄取理想信念教育知识?如何让抽象化的理想信念教育入脑入心?最好的答案则是志愿服务教育与理想信念教育同镜同框、同向同行。在校学生志愿服务以“奉献、有爱、互助、进步”为基本要义,倡导学生学习与实践的主体性,强化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以志愿服务追寻、落实行动自觉,以行动自觉增进情感认同,再循环反馈志愿服务,促使学生在自愿服务、合作服务的实践中萌生感知,填补理想信念教育在情感认同路径的缺憾,增加学生理想信念的钙量。

(二)理论连同:志愿服务教育与马克思主义理论一脉相通

马克思主义全面发展观构成了志愿服务教育的人文底蕴。“任何人的职责、使命、任务就是全面地发展自己的一切能力,包括思维的能力”[5],也意味着增强人的主体性及其能力的多样性,才能够应付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学生作为社会个体,为实现价值目标自主地选择活动内容和形式,展现自我特性与能力,譬如,志愿服务教育培训传授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娴熟的专业技能,鼓励在校学生主动迎合社会文明发展需要,自主选择志愿服务事项及服务形式,提升自我道德修养和综合素质,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马克思主义道德观也是志愿服务教育的社会溯源。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是在实现自我满足情况下进行的一种实践活动,同样存在社会道德向悖抉择问题。志愿服务教育倡导乐善好施、遵守社会主义道德准则及接受社会约束,符合马克思主义道德观所阐释的“道德具有社会性,它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道德的第一动因是协调各种人际间、群际间或个体与整体间的利益关系,减弱或消解各种利益矛盾和价值冲突”[6]。由此可见,志愿服务教育培训的目的在于激发学生崇德向善,以自身榜样示范作用感召群众向上向善、协调维护社会公序良德,与马克思主义道德观如出一辙,都是以正向价值道德[7]指引实践活动,皆有助于促进在校学生的社会化的适应性。

(三)行动协同:志愿服务教育与学校课程相辅相成

志愿服务教育是推进学校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实践教学的必然结果。当前,学校思政课程的强理论性以及专业课缺思政元素的现状,决定了课程内容亟需融合实践要素和思政元素,不能局限于空对空、抽象化地纯概念式辨析和理论讲解,而需浸润到具体的历史情境和社会生产生活中。尤其是在大学生群体中开展志愿服务教育培训,兼顾并发挥了思政课程的通识教育和专业课程的技能教育优势,将通识教育和技能教育融入于志愿服务具体事项,以此打通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链接之路,真正将通识课和专业课的实践教学落到实处。当然,志愿服务教育与学校课程的协同之行需要实践教学平台和资源作用的发挥。在校学生志愿服务教育培训依托公益性实践活动,开发学校、家庭“小课堂”及社会“大课堂”资源,将“小课堂”“大课堂”打造成志愿服务教育教学实践载体,满足学校课程思政实践教学平台和经费需求,破解各级各类学校课堂教学与实践“脱轨”困局。志愿服务教育培训与学校思政课程教育处于同一轨道、朝向同一方向,二者的教育宗旨高度契合,将二者贯彻于志愿服務体验,皆能极尽地观照教育对象内心深处的追寻,有利于理论知识的活学活用。

三、志愿服务实践育人的实践进路

教育部发布的《学生志愿服务管理办法》明确提到“应给予自行开展志愿服务的学生全面支持,并将志愿服务纳入实践学分管理”,以此指引各级各类学校学生志愿服务的发展方向与要求。志愿服务教育顺势而行,遵循学校思想政治的“教育性”原则,注重教育对象个体发展需要,激发在校学生学习力与志愿力潜能,实现“个体社会化”和“社会个体化”的统一。[8]

(一)建立与完善志愿服务教育培训制度

推进在校学生志愿服务教育培训,建立基于政府、学校和社会三位一体协同助攻的志愿服务教育培训管理制度。政府、学校、社会作为学生志愿精神培育、志愿行动践行的阵地,全面负责形塑学生“行善立德”和文明实践的志愿品格。政府主管部门或教育协会发布全国统一的志愿服务教育培训标准,各级宣传部门及共青团、各级各类学校、研究机构和民间教育培训机构制定志愿服务教育培训方案,有机整合知识普及、服务项目、参与服务、服务跟踪,打造志愿服务实践基地,构建招募、培训、考核、激励等多元互构的一体化志愿服务管理机制。学校和社会志愿组织作为志愿服务教育培训主体和驱动力,结合志愿组织和项目具体情况,定位于铸牢志愿服务社会认同,制定学生志愿服务教育培训的具体管理制度和实施办法:基于大中小不同年龄段设定不同的教育与培训办法;根据学生对志愿服务的体验要求采取“分层和阶梯式”及“招募完一批培训一批”的教育培训方式;根据参与志愿服务项目的实施进程,开展定期志愿服务组织管理培训、专业服务培训和组织者培训等。

(二)打造线上与线下一体的志愿服务教育培训平台

构建集“官方化、社会化、智能化”为一体的志愿服务平台,是发展、优化志愿服务教育培训机制的重要举措之一。通过官方途径打造志愿服务教育培训线上线下平台,将用于志愿服务教育的转移支付、公益事业补助资金等资金以及社会定向筹资等资金保障体系纳入教育培训系统。由于线上教育培训平台构建成本低、培训效率高,加之学生志愿者善于运用网络资源等优势,秉持“资源通融、内容兼融、宣传互融、利益共融”的发展原则,整合、优化在校学生志愿教育培训的时间、空间,构建志愿服务网络自主学习平台,打破志愿服务教育的时空壁垒,高效地学习、交流并掌握志愿服务专业知识及志愿组织运作机制。另外,将学校或社会培训机构打造成为志愿服务基地,发挥志愿服务教育培训基地的辐射、带动和资源整合作用,譬如搭建学校志愿服务学术交流中心,开展线上线下服务交流,分享志愿服务教学经验,为志愿服务教育提供实训、体验、研究、示范功能等。

(三)建构志愿服务教育培训的课程化体系

改变志愿服务教育培训形式化、碎片化及培训师资短缺的现状,试图引入学分制,将大中小学学生志愿服务教育培训任务纳入各级各类学校的劳动课程,尝试引导在校学生选修志愿服务类的劳动课程,推动校内、校外教育培训资源互通、结果互认。第一,增设志愿服务课程模块。以“能力为本、服务发展”为指导,完善志愿服务相关课程设置和学分安排,全面开发志愿服务政策理论、社会公德、专业知识、技能实务等课程开发,搭建全方位、立体化的课程知识网络。例如,大学生本身具备一定的学科专业知识,根据关联性原则,开设志愿服务通用课程和专项课程,挖掘专业课程思政的内容,使得志愿服务专项课程与专业课程相融合、志愿服务基本技能与大学生专业技能结合起来。志愿服务通用课程既可以放置在劳动教育课程模块中,也可将其融入思政课程而成为思政课程的组成部分。第二,探索差异化的教育教学模式。拓展多样化的授课形式,既可以邀请党政机关、妇联、公检法、残联、红十字会等的专家开展公益性质讲座和集中授课,也可以采取体验培训方式,比如,探索与实践“服务—学习”教学模式。鼓励在校学生走出课堂、走向社会,联合基层公益组织动员社会资源开发学生志愿服务项目,以期达到在实践教学中学习“服务”,在志愿服务中巩固“学习”的目的。第三,保障教育培训师资。在全社会范围内建立志愿服务导师库,囊括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工作、社会学等专业教师,以实操经验丰富的志愿组织管理者及志愿服务参与者等校外实务者,建设校内与校外联动、理论研究与实务工作结合的教育培训师资队伍。

(四)完善教育培训评价模型

志愿服务教育培训评价是志愿服务专业化发展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锚定各级各类学校学生志愿服务能力提升目标,围绕专业能力、志愿精神培育、执行能力维度,构建在校学生志愿服务教育培训评价模型,推动“教育培训——服务项目——反思——再教育培训”良性循环,确保志愿服务教育培训结果与服务目标的一致性。教育培训评价主要关注学生志愿服务教育培训成效,评估培训计划实施进度、培训内容完成情况、学员满意度、教育资源整合效果等。一方面,通过考试、考查方式评价学生志愿者对志愿服务基础知识、志愿服务管理条例及相关服务技能等,以此增强学生对志愿服务的认知和铸牢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情感。另一方面,采取小组讨论、深度访谈、调查问卷等方式,收集学生志愿者对课程设置、培训时间、考核方式和师资力量等满意度,以此考核所开设的志愿服务课程和教育培训工作的業绩情况。为了落实学生志愿服务教育培训课程开设模式、保证教育质量及效果,评价结果反映在学生志愿者的教育培训成绩和教育培训组织者评估上,起到“双向评估”的约束作用。志愿服务教育评价不仅能够作为在校学生参与志愿服务项目的参考依据,也将用于改进培训方案,优化教育模式,为志愿服务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印发的《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2019年8月.

[2]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N].人民日报,2020-03-27.

[3]宋德孝.供给侧视角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大学生精神需求的精准化对接.[J].思想教育研究,2020(2).

[4]祁文博,田芝健.“三能一体”:思想政治理论课革新建设的逻辑探赜与协同框架[J].思想教育研究,2021(6).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年,第330页.

[6]张之沧.西方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研究[M].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171页.

[7]王锡军.论正向价值道德[J].长沙大学学报.2017(3).

[8]王淑珍.小学科学探究活动中“边缘人”现象的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4(6).

【基金项目:2019年江西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大学生志愿服务能力本位教育与培训机制研究”(课题编号:19YB189)阶段性成果】

责任编辑 龙建刚

猜你喜欢

在校学生理想信念志愿
绘画作品选
绘画作品选
高考志愿被篡改,考生该何去何从?
理想信念是“政治灵魂”
诠释理想信念的写作追求
我志愿……
银川地区10~18岁青少年在校学生意外伤害流行病学现况调查
坚定理想信念 锤炼优良作风
如何防止高考志愿再遭篡改
陶革新、徐玉东、李家和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