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减”背景下,如何重新设计小学数学作业

2022-05-30谭瑞玲

师道·教研 2022年9期
关键词:棱长铁块正方体

谭瑞玲

近年来,随着越来越多的小升初考试和私立初中的招生考试以数学“定乾坤”,各种小学奥数班层出不穷,小学生的数学作业也出现“过量”“过难”的现象。在此情况下,教师、学生、家长的身心压力都大大增加。因此,“双减”政策的颁布无疑是改变现状的良机。在此契机下,小学数学教师需要综合考虑学科特征、学生情况等,重新规划设计数学作业。

1.设计布置少而精的作业

根据《2021版义务教育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小学阶段的数学学习目标是夯实数学基础,锻炼数学思维,而不是用“题海战术”“填鸭式教育”把学生训练成麻木的“做题家”“考试机器”。因此,教育者应该在“双减”的契机下,一改过去“以量取胜”的传统数学作业模式,转而采用少而精的高价值、高质量题目,在确保学生吸收知识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思考能力。

课后作业与课堂学习是关系紧密的,因此,教师需要充分利用好课堂上的时间,提高教学效率,优化教学成果。只有这样,课后作业才能真正起到巩固知识的作用。做练习题对理科学习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我们不能“一刀切”地取消所有书面作业。要使作业少而精,且具备高价值、高质量,就要改变往常粗略地“完成第xx页”的布置作业方式,转为筛选出有价值的、适量的题目。要达到这个目的,教师需要预做,即以中等层次学生水平的视角先完成作业,并从中筛选出合适的题目。这样不仅能筛选出最有价值、最适合的题型和题目,也能根据教师预做所需时长来控制题量。

2.设计切合学生日常的生活化作业

教师应该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作业方式,而不是强迫学生接受和完成。小学阶段的数学老师需要思考如何把理论化、概念化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教师与其让学生完成传统大量题目的练习,不如设计布置切合学生日常生活的作业,让学生能亲身实践和体验,使生活数学化、使数学生活化,让学生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更容易接受知识的同时,也培养其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现实生活问题的能力。如,在教二年级上册的“100以内的加减法”时,可以把超市的价目表、宣传单分发给学生,让学生找出10个组合,使所购物品相加恰好是80元,并写出相应的算式;在教三年级下册的“面积”时,可以让学生回家测量自己卧室、厨房、客厅的长和宽,并计算面积。

3.根据学生差异分层布置作业

学生的学习能力、水平基础、智力水平,都不可避免地会存在差异。作为教师,我们不需要让学生“统一化”“平均化”,而是要了解并熟悉每位学生的特点,并在此情况下因材施教,让学生在其能力范围内达到最好的学习效果。教师可以提供基础的、中等的和较难的题目,分为三份“作业套餐”,让学生根据自身情况自行选择。如,在学习五年级下册的“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时,可布置以下三份“作业套餐”。

套餐A:(1)学校门口有一个长方体的大石头,长3米,宽和高均为1米。求这块大石头的体积。(2)学校实验室里有一块长方体铁块,长12厘米、宽8厘米、高5厘米,现在要将其熔铸成底面积是40平方厘米的长方体铁块。请问熔铸后的铁块长多少厘米?(3)工地上有一个长3米、宽2米、高1米的长方体大石块,由于工程需要,要在它的左、右两角各切掉一个体积为1立方米的小正方体。求剩下部分的体积。

套餐B:(1)小明家里有一个正方体的大理石,棱长是20分米。每立方米的大理石大约重10千克。求这块大理石的重量。(2)科学老师带来了两块棱长分别是6分米和8分米的正方体铁块,由于实验需要,现要将其熔铸成横截面是正方形的长方体铁块。已知横截面正方形的边长为4分米,请问熔铸后的铁块长多少分米?(3)植物园门口有一个长8米、宽3米、高2米的长方体石头,为了放置小路灯,现要在它的左下角和右下角各切掉一个棱长10分米的小正方体。求切割后的石头的体积。

套餐C:(1)光明小学要在操场搭一个大舞台,舞台的长12米、宽32分米、高2米,已知每立方米需要砖82块。请问光明小学至少需要买多少块砖?(2)由于实验需要,现要把两块棱长分别是5分米和10分米的正方体铁块,熔铸成1个大长方体铁块和1个小长方体铁块。其中,大长方体铁块的长、宽、高分别是16分米、15分米、4分米,小长方体铁块的横截面是边长为5分米的正方形。请问熔铸后的小长方体铁块长多少分米?(3)郊区的木头工场里有一个长30厘米、宽20厘米、高10厘米的长方体木块。在它的左角切掉一个棱长2厘米的小正方体,右角切掉一个长4厘米、宽3厘米、高2厘米的小长方体。求木块剩下部分的体积。

同时,为了解学生对当日学习内容和作业安排的感受、遇到的问题等,教师可让学生以自愿原则用简短的话写“今日数学日记”,学生可以在“日记”上写诸如“作业太难”“哪里没弄懂”“今天学得很不错”等感受,甚至可以对教师提出自己的建議。通过学生的日记,教师可以及时了解到学生的主观感受和学习情况,并及时调整接下来的教学安排和课后作业规划。

4.结合学生的兴趣、结合现代教育技术、与时代接轨

随着网络的日益发达,拍短视频和看短视频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许多小学生更是沉迷其中。与其想方设法让孩子戒掉短视频,不如投其所好,把短视频当作作业形式之一。如,让学生做“小老师”,以短视频的形式,用5分钟讲解当天课上的知识点,鼓励学生动手、动口、动脑。想要把短视频做好,让观众喜欢自己的短视频,就需要思考如何把课堂40分钟的内容浓缩成5分钟的重难点知识、如何把知识讲清楚讲透彻,这就要求学生要先把知识弄懂并内化。这一过程,无疑比“看课本做题目”的作业模式更能给予学生学习和做作业的动力。在这种作业设计模式下,学生不仅可以主动及时对知识进行巩固,还可以锻炼到知识总结归纳的能力。

5.布置跨学科融合的作业

教育工作者应意识到,如今的社会需要综合型人才,过往的单一技能的运用已经无法支撑未来人才的发展。学科融合学习比单一学科学习所需时间更少,在更短的时间内,学生能学到更多的知识,因此,作为基础教育阶段的一线工作者,我们要敢于打破常规学科界限。在“双减”的契机下,教师可以着手尝试从课堂到作业实施跨学科模式,尤其是中高年级的数学作业,可与科学课作业相融合,因为理科知识本就环环相扣,如若在小学阶段就开始搭建完整的知识架构,培养良好的理科思维,让学生养成跨学科融合学习的意识,将会对其将来的中学理科学习有很大的帮助,也真正地做到了减轻学生学业负担和压力。

责任编辑 钱昭君

猜你喜欢

棱长铁块正方体
巧用体积公式
给正方体涂色
铁 匠
多少个小正方体
设出一个具体的数量
1 立方分米为啥等于1000立方厘米
数小正方体
拼正方体
紧扣“不变量”灵活解决问题
五年级单元同步测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