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程新教材下色彩模块教学的探究

2022-05-30黄诗艳

师道·教研 2022年9期
关键词:色彩美术课程

黄诗艳

色彩教学是高中美术教学内容的主要部分,通过色彩教学活动的开展,能够使学生对色彩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从而增强他们对色彩的运用能力及表现能力。随着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的日益改善,人民对生活品质也提出了更高的需求。社会对个人的审美品位在生活之中的体现越来越明显,社会越来越注重对美术专业创新人才的培养。为了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满足社会的发展需求,要想不断提高学生们的审美能力,首先要加强他们美术基础内容的学习,而色彩教学作为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应注重对学生色彩创新思维和审美能力的培养。

一、色彩教学在高中美术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在绘画色彩课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走进美术的殿堂,使学生在观看精彩美术艺术作品的时候加深对绘画色彩教学理论知识的印象。色彩教育是提高学生艺术感知能力的重要手段。学习者能够鉴赏作品中的高级的色调,掌握颜色使用的方法和规则,从而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和美学思想。这些艺术家以他们自身的学术价值对学生的色彩认知产生着积极的作用。有充足的色彩实践课程,学生就可以进一步认识色彩课程的教学意义,提升自身的美学素养。通过美术色彩课程,学生们能够获得专门的绘画色彩基础知识。在教学过程中对他们实施了个性化的全方面培养,可以全面发掘他们的绘画才能,使学生可以了解到不同的美术表现形式,并通过有效的艺术欣赏,增强他们对色彩基础知识的掌握,让学生懂得选择最佳认知方法去鉴赏艺术作品。

二、在高中美术色彩教学中提升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具体举措

1.注重对学生主观意识的培养

在培育学生创造思想的整个过程中,首先,教师要不断培养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就对学生的主观意识提出了一定的要求。因此,在美术色彩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教师要意识到培养学生主观意识的必要性。教师可以对课题进行不断创新,并给予学生充分思考的空间,使他们自行对课题进行探索。通过这种训练,可以进一步提高学习者剖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由于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基础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因此,在课题制作的时候,教师可以从学生的具体实际情况出发,为他们分配与他们的基础和能力相匹配的课题。例如,学生在色彩敏感度上存在一定差异,这间接对学生的色彩调用能力造成了影响。因此,在课题的设置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临摹印象派大师作品,运用大师的用色方法进行写生。这样,能够训练学生的整体意识,同时又能够突破学生的固定思维,使学生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力。对色彩应用进行探究,并学会用不同的色彩对同一事件的设计和运用。另外,教材还应该充分利用艺术之间的联系,对学生进行主体能力的训练。例如教师可以播放音乐,让学生运用色彩来表现自己聆听这首歌时的听觉和视觉感受,以此训练学生的艺术关联性。

2.重视班级和学校展览

我们的展览不是以竞赛类为主,不能为评比出优劣而举办,这里的展览应该考虑两个目的:一是展示教师和学生已经做了什么色彩教学的内容,二是展示教师的色彩教学目的。学校展览一般都是以展示学生的优秀作品为主,学生和其他观众喜欢看到好看的作品。但是我们教师思考的是要展示哪些作品,应该一视同仁展示所有学生的作品呢?还是经过挑选?我们应该有这样的考量,比如能正确理解和运用色彩关系表现画面的作品给予展出;能够表达自己感受和经验的作品给予展出;如果只是一味模仿图案的作品应该剔除;教师进一步挑选作品,绝对不可以“成人的喜好”作为标准。通常,最有色彩表现力的作品往往不是“漂亮”的。班级展览可以经常更换,可以展示不同教学内容呈现出来的作品,体现学生进步的情形,可以让教师看到学生在教学不同阶段的进步。学校展览必须精心安排,要有展览的标题和前言,在前言里可以清楚表达色彩教学的目的,比如色彩表现类型、色彩技术的使用、色彩表现风格、色彩创意等作为展览的内容和方向。

3.重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所有专业知识的发展,离不开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的有机结合。这一过程,就是学习者逐步认识新事物、掌握新内容,并加以合理利用的过程。因此,教师也必须把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实际的专业技能进行有效的融合,进行色彩课程的创新应用。而高中美术色彩课程也和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在课程教学上,学习者不但必须掌握相应的基础知识,还必须利用这些基础知识改善现有的思想认识和审美习惯,有效促进实现个性与艺术的表达。在课堂教学中,教師要强调对基础知识的迁移和运用,并加强绘画练习的实效性。因此,有了丰富的教学实践理念才能够使学习者更加了解有关的专业知识,并运用这些专业知识处理具体的教学问题。课堂理论知识和实际的紧密结合,还会进一步调动学生对操作的浓厚兴趣。新颖的课堂和活动形式能够拓宽学生的学习眼界,从而提高对学业素养的融会贯通;相反,学生活动和课堂之间的相互疏离则会削弱美术色彩学科教育的实效性。学科课程的主要影响因素有教师、学生和教学活动。在高中美术设计课程中,教师成为课程的主体成员,要站在较高的思想角度提高对课程教学内容的理解。教师需要掌握课程开发的过程与发展趋势,在梳理课程发展的过程中,找到课程教学的理念,并按照这一原则在理论上加强对课程教学的研究和建设。对课程开发过程的研究不但会改变教师的思想认知层次,还可以为学生提供不一样的课程体验。部分教师的课堂之所以氛围火爆,但效果并不突出,正是因为教师对课程内容挖掘不深而导致的。唯有教师能真正地抓住课程发展的特点,才可以把课程未来的发展趋势和教学相结合,使学习者从更宽广的范围和角度上看到课程的重要性。另外,加强对课程理论的钻研,也有利于教师提升自己的课堂教学水平。教师能力的训练与课堂经验的积淀,均源于课堂的实践。教师能够在日常课堂中找到课程和学生间的关联,寻找课堂切入点才可以有效增强教师对本学科知识的感受与认识,为高中艺术色彩课程的高效实施夯实基础。

4.提高教师对绘画色彩课程的理解,为创造力的训练助力

美术色彩教学的提高离不开教师的努力,在新课程开展下,艺术教育的活动得到了开展与提高,美术教育者也必须认识到绘画教学对他们的重要意义,提高他们的艺术审美观念,进一步充实他们的艺术内涵,在美术色彩教学中培育他们的艺术创造力。只有教师们清楚美术色彩教学的基本任务与要求,才能更好地开展美术色彩教育工作。在美术色彩教育实践中,教师们必须积极探索美术色彩教育的有效方法,进一步完善色彩教育方法。在色彩教学环节中,教师必须重视孩子知识的培养和创造力的开发,在色彩教学中应该采用“自主尝试—解惑示范—启发探索—操作实践—自主评价”的特色课堂教学方式。先是由学生自己探索一些颜色的内容,接着由教师针对颜色教育对象,展开专业知识的教学,再针对知识的重点与难点展开有针对性的介绍,解惑示范。第三步在教师的启发下,运用教师的讲解部分内容,一边探索一边实践。而美术色彩教学也离不开学生的实际经验,在学生完全了解知识点的情况下,教师才能布置相关的颜色教学各项任务,对学生进行测试,这也是学生知识点把握的实际过程。最后指导教师要针对每个学生的现实情况,引导学生自己评价或是互相评价,指导教师可以进行弥补,同时针对每个学生的想法给出正面的引导,激发每个学生对艺术创作的热情。

5.教师通过创作自己的作品来改进色彩教学

色彩教学良好的教学效果应该建立在这个前提下,教师能通过自己色彩创作的体验并认同学生的色彩作品创作意图,这样就不会陷入刻板评价的怪圈之中,教师自己对色彩创作媒介的经验也会使我们不至于采用一种固定的评价标准。优秀的美术教师必须进行色彩创作,并不是为了创作一幅优秀的作品,而是要获得体验事物的经验,这些经验因我们与事物或者环境的主观关系而改变,同时能使用色彩表达这种经验或者想法。教师在色彩教学过程中需要启发学生,任何形式的色彩表现都是不断变化的过程,让学生同时学会观察和适应生活事物的不断变化,这是极具教学意义的,在整个色彩教学中,学生的心智也会具有弹性和适应力。对教师亦然,教师需要灵活地了解和启发学生,并使教师的教学想法和计划因学生而做调整。

责任编辑 黄铭钊

猜你喜欢

色彩美术课程
《无机化学》课程教学改革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创意美术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神奇的色彩(上)
春天的色彩
色彩当道 俘获夏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