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小学校园足球运动的 时代要义、现实问题与推进策略

2022-05-30马实

辽宁教育·管理版 2022年9期
关键词:现实问题推进策略

马实

摘要:校园足球运动是学校体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和形成良好锻炼习惯的重要途径。校园足球运动中蕴含着素质教育、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人才培养、文化建设等方面的价值。现阶段,我省中小学校园足球发展尚不完善,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制约着中小学校园足球运动的推进和发展,迫切需要各级教育管理者和学校师生、家长提高对中小学校园足球运动的认识。我们要打造中小学校园足球文化,构建完善的促进中小学校园足球运动的工作机制和保障机制,充分发挥足球的育人功能,增强学生体育意识,激励学生积极参加校园足球活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中小学校园足球;时代要义;现实问题;推进策略

当前,我国的校园足球运动已经進入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校园足球运动已成为学校体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学校贯彻实施全民健身运动的重要方式,也成为中小学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学生养成良好锻炼习惯的重要途径。

校园足球运动的核心价值是通过校园足球活动中蕴含的素质教育价值、强身健体价值、足球知识和技能提高价值、足球人才培养价值、文化建设价值体现的。长期以来,我省的校园足球运动始终坚持“教学是基础,竞赛是关键,体制机制是保障,育人是根本”的发展思路。近年来,笔者通过对辽宁省校园足球现状进行调查与分析,剖析中小学校园足球运动中的薄弱环节及其成因,提出了推进中小学校园足球运动的有效策略。本研究意在营造良好的校园体育文化氛围,增强学生体育意识,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实现“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的目标。

一、中小学校园足球运动的时代要义

纵观世界足球强国的发展历程,虽然条件不同,模式各异,但共同点都是把发展青少年足球作为国家战略,都把青少年足球后备人才视为足球发展的基础和希望。

近年来,我国把校园足球改革发展纳入教育综合改革规划,作为国家教育体制改革重点任务,抓好顶层设计,强化组织领导,创新体制机制,注重内涵发展,不断提升质量,为中小学校园足球运动赋予了很强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体现出了时代特征和指导价值。

(一)推进中小学校园足球运动的理论意义

足球运动是社会影响较为广泛、广大群众较为关注和喜爱的运动,足球课程是实现校园足球教育价值的主要途径。通过足球比赛可培养学生直面对手、接受挑战、顽强拼搏、永不言败的体育品格,让学生既能体验胜利的喜悦,又能品味到失败的沮丧,更能承受人生遇到的困难,形成乐于挑战的健全人格。足球运动对于丰富公平、公正的奥林匹克精神,践行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也具有重要作用。

在党的正确领导下,我国体育事业蓬勃发展,足球运动更是受到举国上下的高度重视。进一步完善校园足球开展的政策导向,形成校园足球激励机制,把足球运动作为弘扬体育精神、健全学生人格的重要举措,促进青少年强身健体、全面发展,对于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夯实人才基础建设来说具有重要的理论和战略意义。

(二)推进中小学校园足球运动的实践意义

足球作为体育教育的一项内容,是社会文化教育的组成部分,也是促使青少年核心素养全面发展的一项体育活动,更是促进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一种教育形式。校园足球作为一项教育活动,必然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坚持“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实现足球“育人”和“育体”的高度统一。

当下我国青少年足球人口极少,足球后备人才匮乏。因此,学校应贯彻落实《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和《教育部等6部门关于加快发展青少年校园足球的实施意见》,进一步深化校园足球教学改革,丰富学校的体育教学内容,这对于推进体育教学管理和改革,提升整体的体育教学质量以及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等方面都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

(三)开展中小学校园足球运动的研究价值

中小学校园足球运动的宗旨是广泛普及、大众参与。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进步与经济的不断发展,当前许多独生子女家庭的学生在优越的生活环境和家长的细致呵护下成长,因此他们缺少吃苦耐劳精神,较少参与有益身心健康的集体项目。这样就造成一些学生与人交流沟通能力、解决问题能力较差,他们将来走出学校在社会工作中也会难以与人沟通,缺少适应团队工作的合作精神。开展中小学校园足球运动,要研究具体、有效的推进、开展策略,丰富青少年校园足球活动的形式和内容,使学生习得与人沟通、与人合作、解决问题等方面的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中小学校园足球运动开展存在的问题

结合辽宁省内各地区中小学开展足球运动的现状,笔者发现目前辽宁省内中小学校园足球运动的开展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和短板。

(一)部分教育管理者不够重视,缺乏顶层设计

通过对各个足球特色学校实地调查情况来看,目前虽然国家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领导部门都非常重视足球事业的发展,但是部分教育管理者还很难转变观念,没有对中小学校园足球运动给与足够重视,缺乏对于本地区中小学校园足球运动的统一规划和设计,导致在基础设施建设、师资配备、经费保障等方面严重不足。部分学校管理者“重文轻武”,认为在应对中高考时还是应以文化课成绩为主,因此把主要精力都放在了提高学生文化成绩上,没有按照国家相关文件要求建立学校足球领导机构,没有制订学校足球发展规划和活动计划,对于足球课程和活动只是临时走过场应付,随意占用课时,缩减足球运动设施建设的资金,这严重制约了中小学足球事业的良性发展。

(二)可利用经费少,足球运动条件差

笔者通过对辽宁省内多个中小学校体育场地建设情况进行调查,发现部分学校存在足球场地匮乏问题。一方面,部分中小学校因靠近市区,本身学校的建校场地就有限,大多情况下都是小型的足球场;另一方面,在一些偏远农村,因对体育教学的认知有偏差,尤其对校园足球运动的开展缺乏一定的重视。在开展校园足球运动过程中,部分学校只是临时选择空地进行教学,并没有专门的足球场地;而且学校体育学科方面可利用经费很少,导致场地的维护和完善不能及时,甚至平时很少对学生开放,不能满足学生训练和提高足球技能的需求。这样严重影响了学生参与校园足球运动的积极性和热情,不利于青少年校园足球的开展与推广。

国家为有效改善这一现状,不断加大建设足球场地的投资力度,标准的足球场地覆盖率明显提升,但中小学校足球场地的质量仍有待加强。即便政府给予一定的资金支持,但若想使其获得长远发展,仅靠政府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

(三)师资力量匮乏,专业教练员欠缺

从各学校足球教师和足球教练员的组成来看,很多学校的体育教师都是非足球专项教师。他们大多都是体育学院的毕业生,体育综合能力较高,但是足球理论基础和实践技能不足,对于足球专项教学专业性不够。很多足球教师和教练员还担负着学校的所有体育课,由于对足球专业知识掌握得不深。所以,在教学过程中他们只能教会学生简单的足球技术,至于足球文化和更高的足球技能则很难传授给学生,导致学生对于足球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不高,不能达到国家要求的全校学生参与足球运动的目标。而对于一些专业学习足球的学生来说,很难从足球教师和教练员身上学到更高的足球运动技能和知识,导致竞技水平过低,不利于专业发展。

(四)校园足球文化建设缺失,工作机制不健全

中小学校园足球的开展与普及涉及到的主体主要有学生、家长、教师以及学校管理者。通过调查笔者发现,由于校园足球文化建设的缺失,部分学生、家长、教师和学校管理者对校园足球运动的认识不足。学生兴趣不浓、参与兴致普遍不高,主要是因为受到学习压力和家庭因素及教学时间的影响,很多学生在课余时间喜欢通过看电视、玩手机来进行放松。而部分家长更注重学生的成绩,忽视了学生的身体锻炼,部分学校也很少开设校园足球课程,缺少学校足球文化建设和足球运动氛围,没有健全的校园足球开展的工作和激励机制,学校足球运动的开展没有方向和目标。

三、中小学校园足球运动推进的策略建议

我省的校园足球作为学校体育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近几年发展已形成“教学是基础、竞赛是关键、体制机制是保障、育人是根本”的发展理念。我们在实践中凝练出教会、勤练、常赛的“三位一体”和面向全体普及推广、面向精英培养专长的“一体两面”推进格局。对于我省中小学校园足球运动的推进,笔者建议具体从以下五个方面入手。

(一)提高对中小学校园足球运动的认识

开展中小学校园足球运动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各级教育管理者和学校必须加以重视,要引导青少年形成正确的足球运动理念,这对于当前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担负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重任的未来人才来讲是非常必要的。足球运动既能锻炼学生的身体素质,又能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学生积极参与到足球运动中,在增强身体素质的同时,能够释放积压的学业压力,之后能够以更好的精神状态投入到学习之中。足球运动还能够训练学生的思维观念,将运动与学习两者相互影响和制约的关系科学化处理,在促进学生学习成绩提高的同时,推动学生全面发展。

学校要加强与家庭的沟通,要通过引导学生和家长共同参与足球运动,提高家长和学生对于足球运动的认识和重视程度,真正发挥校园足球运动的育人作用,促进校园足球可持续发展。

(二)打造中小学校园足球文化

在发展校园足球的过程中,学校应该大力宣传校园足球文化,营造师生共同参加、主动感受的和谐运动氛围,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理念,正确学习足球运动。学校也应建立相应的足球运动环境,鼓励更多的学生参与足球运动训练。学校可以把足球活动和阳光体育运动结合在一起,融入大课间活动之中。我省的各级相关政府部门应积极宣传推广普及校园足球运动,整合省教育系统内体育领域资源,包装校园足球品牌,打造关于足球的精品社会活动和中小学赛事,并以此推动校园足球文化工作。

(三)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足球活动

学校要大力开展和推广各种各样的课外活动,增加学生参加足球运动的数量,要把校园足球运动和快乐足球理念融合在一起,在学校内部建立多个足球社团,开展足球比赛,通过不同形式的活动来吸引学生,激发他们学习足球的兴趣,在不断运动的过程中提高他们的足球水平。同时,学校还要大胆创新,打造特色青训。为响应全国校足办关于“满天星”训练营和中国特色青训体系建设的号召,在全国“满天星”训练营的基础上,可构建省级“满天星”训练营,打通地、市、县区青少年上升通道,识别和培养校园足球普及后的“天才”球员,并为其提供可健康成长的土壤。

(四)构建完善的促进中小学校园足球运动的工作机制

学校应积极贯彻落实国家开展中小学校园足球运动的相关文件精神,统筹推进大、中、小(幼)前后贯通的一体化足球课程体系,大力推进足球课程一体化建设,形成“纵向衔接、横向一致、内在统一、形式联合”的一体化完整课程体系,满足学生对运动与发展的需求。校园足球在发展的过程中要从普及和提高这两方面入手,在大力发展特色足球的同时也要注重教学质量,坚持质量和效益结合的原则,提高校园足球的整体水平,要坚持“行政与研究相结合”“专职与专家相结合”“内部与外部相结合”的科学决策机制,健全奖励和惩罚并行的激励机制,持续提升校园足球工作的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夯实现有成果,推动校园足球运动健康发展。

(五)健全中小学校园足球运动开展的保障机制

学校应加大校园足球运动经费投入,建立保障校园足球运动常态化发展的经费保障制度,加强开展足球运动的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最基本的足球场地和所需要的器材,配备相应的医疗室。同时,学校应适度引进足球专业教师担任足球教师和教练员,完善体育教师的再教育和进修渠道,增加足球教师的学习和培训机会,提高校园足球教学质量。

在开展校园足球教学运动的过程中,还要做好教学评价,建立完善的教学评价体系。学校可以借鉴其他学科的体系模式,再根据足球课堂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在提高教学质量的同时,也能在评价的过程中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足球,

保障足球运动在中小学校的有效开展,充分发挥校园足球的育人功能,增强学生的足球运动和体育锻炼意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可为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安庆.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活动进一步开展策略分析[J].都市家教,2021(5).

[2]侯学华,薛立,陈亚中等.校园足球文化内涵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13(6).

[3]刘卫民,刘艳明,覃凤珍.国外青少年儿童足球运动员选材过程研究综述[J].体育学刊,2011(18).

[4]王瑞鹤.校园足球河南不走寻常路——河南省教育厅体卫艺处郭蔚蔚談校园足球[J].体育教学,2016(36).

[5]李卫东,何志林.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可持续发展思考[J].体育文化导刊,2011(3).

(责任编辑:杨强)

猜你喜欢

现实问题推进策略
电子商务发展与政府推进策略研究
浅析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推进策略
新时期高校党代表任期制的思考:历史、现实与推进策略
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推进策略解析
基于新课标的学生解题能力培养研究
对天津市部分高校排球课余训练现实问题的探讨及对策
企业成本核算与管理中的现实问题及完善对策
高中学生历史学习兴趣培养的对策研究
新常态下实现外资高水平引进来的影响因素及推进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