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北宋写生画家赵昌:与花传神

2022-05-30

学苑创造·B版 2022年9期
关键词:花头徐熙竹叶

主持:小飞鱼

赵昌,生卒年不详,字昌之,号剑南樵客,广汉剑南(今四川成都)人。他工书法、绘画,尤擅画花果、草虫。其初师五代画家滕昌祐,后自成一派,画作有徐熙、黄荃遗風。

赵昌家境殷实,喜出游,喜在山水之间放纵自己的天性,过着文人士大夫所崇尚的隐逸生活,以隐士兼画家的身份立于士林。正是这股文人逸气使其花鸟画作格调雅致、与众不同。苏轼曾盛赞赵昌的花鸟画作中的文人意韵,并将赵昌和唐代花鸟画之祖边鸾相提并论:“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边鸾雀写生,赵昌花传神。”

赵昌在让自己的作品流传于世这方面所秉持的态度与当时的许多画家不同,他拒绝卖画求财,不为金钱所动,也不肯轻易将画赠送他人,到了晚年甚至花重金购回自己散失在社会上的作品。虽然赵昌一生创作了大量作品,但是由于他在作品流传这方面秉持着极为严谨态度,因此即使是在北宋时期,想得到一幅赵昌的画作也并非易事。

注重写生、以形传神,是赵昌的花鸟画作的最大特点,也是赵昌最为后世称道的艺术成就。赵昌继承唐代花鸟画师法自然的传统,极其重视写生,着意于观察和记录大自然中的事物,尤其是花鸟草虫的形态和神韵,从中汲取丰富的艺术营养。据说他常于清晨朝露未干时,围着花圃转,观察花木形态,调色描绘,自号“写生赵昌”。故而,在赵昌的花鸟画作中,无论花木果蔬,还是禽鸟昆虫,造型均十分生动,结构均十分精确。更为可贵的是,赵昌在造型准确的基础上,还注重对物体本质和神态的表达。如《写生蛱蝶图》中,赵昌描绘出蛱蝶陶醉在初秋微风中的怡然神态,以及蚱蜢欲跳又止的细微瞬间,这种几乎完美的对物体神韵的描绘令人叫绝,如果没有长期深入观察和写生的基础是不可能完成的。

赵昌的花鸟画注重写生,否定了当时宫廷画院中盛行的墨守成规的画风,使那些固守“黄家体制”、不思改革的画院画师相形见绌。赵昌的花鸟画不仅融合了滕昌祐的勾勒法和徐崇嗣的没骨法,结合了“黄家富贵”和“徐熙野逸”两种艺术风格,还加入了自己的思考,别开生面,自成一派。如《竹虫图》,瓜叶、果实采用没骨画法,没骨、浓色相辅相成,情趣盎然,隐现“徐熙野逸”之气;而飞蝶、昆虫、竹子却采用双钩填彩画法,精致细腻,具黄筌画派的风格。赵昌的花鸟画在中国绘画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其不仅引起了人们对北宋初年略被冷落的徐熙画派的关注,也为不同画派之间的相互学习和交融提供了成功的范例。

在具体绘制技法上,赵昌的花鸟画最大的特色在于敷色。黄筌的花鸟画艳丽富贵,徐熙的花鸟画落墨为格,赵昌的花鸟画则是轻描淡写且别具情趣。如果以仕女妆容来作比喻,那么黄筌的花鸟画是浓妆,徐熙的花鸟画是素面,赵昌的花鸟画则是淡妆。如《写生杏花图》,虽然采用极为写实的手法描绘俏丽的花卉,但在敷色上却只是略施白粉,润泽而不艳燥,尽得冰姿雪韵。

赵昌的花鸟画对后世的影响极为深远。它不仅是北宋中期花鸟画变革的开始,也是对晚唐五代至北宋中期花鸟画艺术成就的阶段性学习和总结,直接影响了后世花鸟画艺术的发展轨迹。

本期,我们来学画一幅《太平桃花图》。

步骤一:勾线。树枝、嫩叶、花托、竹叶均用中墨勾,桃花和花苞用淡墨勾。用重墨勾鸟喙和鸟爪,用淡墨勾鸟眼、鸟身体及身体上的羽毛。

步骤二:因为绘画所用的纸张是仿古纸,所以我们需先用色彩把花、叶、枝等部分区分开。用白粉色平涂花头,注意白粉色不要调得太浓,否则易晕染不均匀;用胭脂色加土黄色平涂花托和花柄;用薄汁绿色平涂嫩叶;用淡花青色平涂竹叶;用焦茶色平涂树枝。接着,用淡墨平涂鸟眼部周围的黑色纹带、下颛、眼球、初级飞羽(羽尖留白),分出鸟儿的结构。

步骤三:用褐黄色(藤黄色+朱磦色+胭脂色+四绿色,四绿色用量偏少)平涂背景。褐黄色是工笔画常用的色彩之一,是仿古画常用的底色,能中和画面的色彩纯度,让画面色彩更和谐。背景色平涂1~2遍即可,平涂时需注意保持画面的水分,否则画面会留下笔痕,影响效果。

待背景色干透后,开始为画中物体着色。用曙红色从花心处开始分染花头,然后倒着染花苞;用花青色分染嫩叶;用胭脂色加土黄色平涂花托和花柄;用花青色分染竹叶(最上层的竹叶不要染);用中墨皴出树枝上的纹理;用中墨加深鸟儿各部分的颜色,用淡墨平涂鸟爪。

步骤四:用曙红色分染花头,花头比较小,染的时候要特别仔细,不然容易染脏画面;用曙红色加深花苞的颜色;用花青色分染嫩叶。用胭脂色倒染花托和花柄;用花青色分染竹叶,注意,下层竹叶的色彩需较上层深,然后用草绿色倒染最上面的一层竹叶;用中墨进一步皴出树枝上的纹理,细化结构。

画完花木,画鸟儿。继续用中墨加深鸟儿各部分的颜色,然后用中墨勾填鸟爪,着色时要注意鸟儿身体的虚实关系、前后关系和立体关系,还要注意鸟儿翅膀和尾羽的色彩深浅过渡关系,可用淡墨分染翅膀和背部,这样能更好地展示出不同层次的对比关系,还可用中墨分染尾羽后为鸟儿平涂一遍墨色,总之,这一步要把鸟儿身上的墨色染足,以便下一步更好地罩色。

步骤五:这一步需细细地分染、调整画面。用曙红色继续分染花头,靠近花心处用曙红色加胭脂色分染;用朱磦色倒染嫩叶;继续用胭脂色倒染花托和花柄;按步骤四中染竹叶的方法继续分染竹叶,并在部分竹叶尖处倒染四绿色;细细皴出树枝上的纹理后,用淡墨平涂树枝,并在树枝的暗面点一些苔点。

接下来给鸟儿罩色,用藤黄色加朱磦色加墨色调出土黄色。用土黄色整体给鸟儿罩色,并平涂鸟的眼眶和鸟爪;用朱磦色加大红色分染鸟的羽冠、颈部、二级飞羽,平涂尾羽尖。

待画面干透后,再统染背景色。用淡藤黄色染画面的左上角部分,用大红色加朱磦色染画面的右上角部分,竹叶部分的背景色用褐黄色染,注意不要染到花头。这样,画面的整体色彩会更丰富。

步骤六:最后进行细节调整。用浓白粉色勾花丝,用浓黄粉色点花蕊,用淡胭脂色勾勒嫩叶的叶脉,用花青色勾竹叶的叶脉。如果花头有染得模糊的地方,可用淡白粉色来提亮花瓣边缘。

用中墨勾出鸟儿黑色羽毛部分的丝毛,注意线条不要勾得太直,要稍微有些弧度;用浓白粉色平涂鸟儿翅膀的羽尖部分;用浓白粉色提亮鸟儿眼睛;用浓黄粉色勾鸟儿羽骨及腹部、背部的丝毛。调整好画面细节后,一幅雅致的《太平桃花图》就完成了。

/栏目责编:黄 茜/

猜你喜欢

花头徐熙竹叶
我的梦想
卫竹叶老师辅导的日记画
苏州话里的“花头”
载在竹叶船上的童年
大小S 对照记
一品红的写生方法
竹叶沟怀古
学包圆锥粽
天竺葵花的写生方法
“徐黄异体”两种画派产生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