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红棉暖心”英雄情

2022-05-30谭建光

雷锋 2022年11期
关键词:红棉服务队学雷锋

谭建光

红棉,故名英雄树,历来被人们视为英雄的象征。

2012年,广州市直属机关党工委发起成立党员志愿服务总队,其中,一支叫“红棉暖心”的学雷锋志愿服务队格外引人关注。这支学雷锋志愿服务队正如其名“红棉暖心”,紅艳似火,遍布羊城的大街小巷,用火一般的热情学英雄、做英雄,用英雄的精神为这座城市点燃活力、带来温暖。

“红棉暖心”学雷锋志愿服务队由热心志愿服务的党员陈晓霞于2014年发起成立,面向社会开展“党员+群众”“限定+非限定”志愿服务活动。如今团队拥有志愿者180多人,党员占70%,团员、群众占30%。“限定+非限定”活动以失独老人、自闭症儿童等两个特殊群体为主要服务对象,同时兼顾关爱帮助其他有需要的群众,在开展关爱帮扶的过程中弘扬雷锋精神、倡导文明风尚。

自从2019年以来,“红棉暖心”党员志愿服务队积极参加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开展的服务覆盖 130 个村居,惠及 15万人次;特别是结合特定群体需求提供点对点服务,打造星伴成长、逆行守护特群等 20 个特色服务,引导受助者转为助人者。

红棉关爱:用爱关怀群众

“红棉暖心”的“党员+团员+群众”志愿服务最突出的特点,是面向失独老人和自闭症儿童家庭这些特殊群体提供关心和关爱帮助。

他们通过深入社区、乡村进行调查,发现失独老人和自闭症儿童家庭是非常需要关心而又常常被忽视的群体。长期以来实行的“独生子女”政策,导致城市家庭大多只有一个子女或者少子女。一旦家庭遇到突发事故或意外夺去子女的生命,老人就像“天塌下来一样”,陷入绝望和无助中,对生活甚至生命都失去了希望。

这些失独老人往往受到的关注并不够,他们的心声和需求也不为人所知。了解到这个情况,“红棉暖心”党员学雷锋志愿者慢慢走近失独老人身边。一开始,老人会一而再、再而三地拒绝受助。时间久了,志愿者锲而不舍、真诚交流,最终打动了老人,打开了他们的心扉。党员志愿者认为,体现党对人民群众的关心关怀,就是要走近群众的身边,走进群众的心里,让他们通过志愿者的服务,切身感受到“党在身边”“雷锋在身边”。

红棉帮扶:用力支持群众

失独老人、自闭症儿童、残障人士等特殊群体在得到政府的关怀和救助资金后,生活方面仍然存在一些困难,特别是在融入社会、获得发展后亟须资金方面的支持。对此,“红棉暖心”志愿服务队从各方筹集资金开展关爱和帮扶,提供生活环境改善、生活发展需要的物资,提供开展特殊人群交流的活动用品等。

几年下来,“红棉暖心”团队通过“志愿队基金+总队资助+赛事扶持+N”的多元筹资方式,共筹集80多万元用于志愿服务活动。“志愿队基金”是党员志愿者捐出来的资金,队长陈晓霞先后从工资等收入中出资22万元,带动团队成员踊跃捐助。“总队资助”是市直机关党员志愿服务总队在工作经费中,针对一些特别有价值的项目进行的资助。“赛事扶持”是团队的服务项目参加广东省“益苗计划”大赛、广州市“种志计划”展示等获得的奖励资金。“N”是一些爱心企业、爱心市民提供的关爱活动物资、与特殊群体联谊活动物资等。同时,“红棉暖心”团队努力探索“机关+社区+志愿队”联学共建模式,在关爱特群、疫情防控、城区改造、公共文明、微心愿等惠民服务上精准发力,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

“红棉暖心”党员学雷锋志愿服务队通过多渠道筹集的资金,在为失独老人、自闭症儿童、残障人士等进行家庭环境改造、提供外出交流活动、支持学习和发展等方面已经产生良好的效果。尤其是在疫情防控期间,“红棉暖心”志愿服务队为特殊人群筹集的防疫物资、生活物资,第一时间解决了这些群众的燃眉之急,彰显了特殊时期党组织的关爱、党组织的支持,让群众心中拥有了坚实的依靠。

红棉牵手:用情感动群众

最初,很多党员志愿者在走近特殊困难人群的时候,遇到各种困难,或被拒绝或被排斥。

比如,有些失独老人深陷绝望和痛苦中,不论志愿者怎样安抚,都置之不理;有些自闭症儿童对志愿者不理睬、不接纳……面对“闭门羹”,志愿者发现,关爱助人不能仅凭爱心和热情,他们开始思考如何去解开特困人群的心锁。“红棉暖心”邀请专业志愿者,特别是心理医生、社工加入志愿者队伍,请他们传授经验,提供心理方面的指导。随着时间的推移,志愿者通过反复耐心的交流、真诚热情的服务,逐渐赢得对方的信任和认同,建立起熟悉而亲密的关系。后来,每当看到“红棉暖心”志愿者时,一些患儿会兴奋地叫着、喊着,露出非常高兴的样子。

“红棉暖心”的发起人陈晓霞说:“当看到越来越多的人对这个项目的认可,把我当成亲人;当越来越多的受助者转变为助人者,我感到责任更加重大,更要坚守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

红棉绽放:用心引导群众

在“红棉暖心”学雷锋志愿服务队中,还有一群“特殊志愿者”,他们就是接受过“红棉暖心”志愿者关爱和帮助的特殊人群,他们走出困境、走向社会后,主动参加志愿组织、参与志愿服务。

失独老人梅姨、英姨、琼姨在获得帮助、回归正常生活后,产生了乐于助人、充实自我的心愿。她们报名当上志愿者,不仅为社区群众传唱红色歌曲、健康歌曲,倡导社会文明新风尚,线上线下开设手工等公益课堂,提供惠民服务;还积极投入到特殊儿童、残障人士的家庭探访工作中,给他们提供关爱和帮助。自闭症儿童雯雯,在志愿者的帮助下,从羞于见人、不愿出门,转变为乐于交往、敢于表达,运用所学的手艺参与志愿服务,为他人提供帮助;她还录制了“折纸桃子制作” “衍纸花手工制作”等视频,通过网络传播推广手工艺制作。这些曾经经历挫折与磨难的人群,在“红棉暖心”志愿者的帮助下走向重生、走向快乐;同时他们又以志愿团队新成员的身份,用自己特殊的精神和才艺回馈社会。

如今,“红棉暖心”志愿者队伍越来越壮大,真正成为了一个“温暖的大家庭”,就像英雄树那样,枝干舒展,花红似血,如燃烧的火苗照亮社会。

(责任编辑:魏洁)

猜你喜欢

红棉服务队学雷锋
江苏省射阳县的“书法拥军志愿服务队”
边疆红棉又盛开
几许沧桑风雨过,昂然挺立映红棉。
2016红棉中国设计奖召集令
自愿服务队忙到点上了!
春运路上的“花甲服务队”
致红棉
学雷锋,他们一直在路上
学雷锋 知感恩
他们二十四年学雷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