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该不该大力发展英才教育?

2022-05-30褚宏启

中小学管理 2022年9期
关键词:少年班英才因材施教

褚宏启

英才教育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神童教育”,在我国也叫超常教育或超常儿童教育。中美科技竞争的加剧以及美国在核心技术方面对我国“卡脖子”,导致我国对于原始创新和高层次拔尖创新人才的需求激增,进而导致英才教育在近期成为一个热点问题,教育部也立项了若干委托课题并组织开展了相关调研。笔者主持承担的一项课题是“中国英才教育政策研究”。在调研过程中,我们与各方人员座谈交流,发现各方对于英才教育的认识并不一致,有几个突出的问题需要关注与讨论。

第一,英才教育有效果吗?有。这已经被许多国家的英才教育实践所证实。世界上英才教育做得最好的国家是美国,亚洲做得最好的是韩国,英国、澳大利亚、以色列、新加坡的英才教育也都享誉世界。1957年苏联卫星上天,1958年美国颁布《国防教育法》,开始实施英才教育,至今不衰。美国把英才教育作为提升国家科技竞争力的战略举措,把英才儿童作为国家战略资源。

国内有人质疑英才教育的效果,主要是根据国内英才教育实践中出现的局部问题所形成的片面认识:一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少年班的学生并没有都成为优秀的科学家,所以应该取消英才教育;二是没有准确的定量数据,能证明少年班学生对社会的贡献。本文认为这两点都不足为据。从逻辑上讲,“这件事做得不够好”不能成为“这件事不该做”的理由。比如由于缺乏经验或者其他原因,以前的英才教育没有能够较好地发展英才少年的情商和社会交往技能,效果不好,而这恰恰说明如果补上了短板,效果就可以变好。另外,没有准确的定量数据能证明少年班学生对社会的贡献有多大,这只能说明相关的跟踪研究还不够,而且,不能用数据证明不等于就不存在。

英才教育的对象即英才学生。与处在同一环境中的同龄人相比,英才学生在智能、创新能力、艺术能力、领导能力或特定的学术领域能够表现出高成就或有着取得更高成就的潜能。他们天资聪慧,“给点阳光就灿烂”,如果教育得当,极小的投入就可以带来极大的产出,成才后他们可以为社会创造更多的财富,进而惠及全体大众尤其是底层民众,能更好地促进社会公平。

第二,英才教育违反教育公平吗?不违反。有人认为,学生之间本来在智力、能力上就存在差距,实施英才教育就是“把最好的教育提供给最聪明的人”,会进一步拉大差距,导致更大的不公平。什么是最好的教育?最适合的才是最好的。为英才学生提供的教育,在广度和深度上是普通学生难以适应甚至难以承受的,会带来后者的挫折与自卑。因材施教是教育的基本规律,英才教育只是因材施教的一种形式。

长期以来,人们对于公平有一种认识误区,认为提供完全一样的教育才是公平的教育,实则不然。这种认识把公平与平等混为一谈。平等是一个数量概念,指的是均等性(一样),公平是一个价值判断,本质是合理性。公平分三种,包括平等性公平、补偿性公平和差异性公平。其中的差异性公平,就是指对于个人天赋不同的学生,区别对待、因材施教才是公平合理的。如果说满足残疾儿童的特殊教育需求是公平合理的,那么,满足英才儿童的特殊教育需求也是公平合理的。教育公平与追求卓越并不矛盾。发展英才教育不仅利于英才学生群体,而且利国利民。我们要警惕民粹主义、平均主义思想对于英才教育的戕害,要走出对于教育公平、教育平等的庸俗化认识。

第三,英才教育能甄选出真正的英才儿童吗?能。对于英才儿童的甄别评测工具已经相当成熟,相关的实践经验也相当成熟。有人担心,一些普通智商的孩子通过参加社会培训也能够进入英才学生的行列,会导致甄选失真。这种可能性很小很小,因为现在的评测是综合性的,而且一个人的智商是相对稳定的,培训可以提高刷题的分数,但是很难提高智商的数值。从北京八中对英才学生的综合性甄选来看,其信度、效度都是很高的。

第四,英才学生要参加高考吗?对此有两种尖锐对立的看法。有人坚决主张要为英才儿童提供绿色通道,让他们不参加高考就进入大学学习,认为如果参加高考就会使他们忙于刷题,不利于创新能力培养;有人坚决主张英才学生必须参加高考,认为如果为这部分英才学生提供绿色通道,那么腐败就会盛行,权钱就会作怪,一些权贵子弟就会混进来,很受社会好评的高考公平性就会被冲垮。本文认为两种看法都有偏颇,可以走第三条道路。对于高中阶段的英才学生,不是不参加高考,而是让他们不参加常规的高考,参加的是另一种高考,考得更為综合,包括智力测验、人格测试、创新能力测评,以及对研究能力、研究成果的考察等。这种考评可以组织更多的专家对英才学生进行长时间的面试,实际上要求更高,比高考更难通过。对于英才学生,“因材施教”是正确的,“因材施考”也是正确的。

当前,英才教育在我国进入难得的政策窗口期,我们要抓住机遇,促成飞跃,让英才教育在我国得到健康顺利发展,改变长期以来我国英才教育的落后面貌。

(编辑 崔若峰)

猜你喜欢

少年班英才因材施教
诚聘英才
小学作文如何实施“因材施教”的策略
明确“因材施教” 促进个体发展
从《论语》看因材施教
“跃进”,光环以外的少年班
少年班“不惑”
『跃进』,光环以外的少年班
招揽英才
招揽英才
牛人辈出的少年班再证因材施教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