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群文阅读培养高三学生英语阅读素养的教学探究

2022-05-30解星星

名师在线·下旬刊 2022年9期
关键词:高三学生阅读素养教学探究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全面推进,高中英语教学越发重视英语阅读,提升学生的英语阅读素养也成为主要教学目标。文章指出,群文阅读教学既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也能增强学生的文化意识,因此,教师应针对阅读教学进行适当改进,利用群文阅读提升学生的英语阅读素养,进而提高其英语学科核心素养。

关键词:群文阅读;高三学生;英语阅读;阅读素养;教学探究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7-1737(2022)27-0049-03

引  言

英語阅读教学长期以来以应试为导向,为了学生在高考中取得优异的成绩,围绕语言知识点和语法进行教学,因此,课堂教学也多以练习、讲评和考试等为主,

语篇知识渗透较少,尤其是在试题文本内涵与思想方面的探究更是特别少。因此,基于群文阅读,培养高三学生的英语阅读素养就显得尤为必要。

一、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情况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以下简称《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带领学生全面整合课内和课外学习内容,保证每周进行充足的视听活动训练,课外阅读量控制在2500词左右,待学生高中毕业以后,保证阅读总量在30万词左右。同时,《课程标准》指出高中英语教学应强化阅读能力方面的培养。当前高考的大多内容均以文本形式呈现,阅读占据较大的比重。阅读既是高考英语科目中主要的得分项,也是英语教学的基础和保障[1]。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教师一般将阅读划分成精读与泛读,这两种教学可在不同程度上培养阅读能力。其中,精读是学生掌握课标词汇、语法以及句型的重点;泛读则帮助学生汲取课外知识,扩大知识边界,开阔视野,锻炼思维[2]。

二、群文阅读及英语阅读素养的内涵

(一)群文阅读的内涵

群文阅读即群文阅读教学,这是近几年新兴的一种阅读模式,具有一定的突破性。具体来说,群文阅读即师生面向一个或者若干议题选择文章,随后基于议题展开阅读与建构,进而形成共识,增强阅读力与思考力[3]。这一理念最早被应用在语文学科活动中。英语这门语言学科和语文存在较多的相似点,所以此种教学理念值得推广和应用。

(二)英语阅读素养的内涵

英语主要包含听说读写这四方面的训练,并以英语阅读为主,其在英语考试中占据着重要比重。《课程标准》将英语阅读素养目标分解为阅读能力与阅读品格。其中,阅读能力包含解码能力、语言知识、阅读理解和文化意识;阅读品格则包含阅读习惯与体验,其中阅读习惯依托教学要求,从行为、频率与阅读量这三个维度着手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意见,而阅读体验主要是一种情感获得,具体涵盖态度、兴趣与自我评测[4]。

《课程标准》提出,英语阅读素养发展和学生发展之间应做好衔接,掌握学生实际的阅读基础情况,并通过持续阅读不断提高阅读素养。

三、群文阅读的意义

(一)增强阅读理解力

群文阅读能够增强阅读理解力,引导学生自主开展学习活动,以此提升阅读水平。群文阅读能够全面彰显一类文章的相互联系。学生在实际阅读过程中可关联相关书籍,寻找有用的英语段落,科学分析,促进段落认知和句式理解,以此帮助学生拓宽视野和发散思维。

(二)强化范式构建

英语教材大多以不同主题为框架进行编排,包含校园生活、亲子生活、健康运动等不同主题[5]。考试中出现的主题也是在教材的基础上进行了一定的拓展,如果学生能够掌握教材中的话题和相关信息,构建清晰明确的思维导图,深化对背景知识的认知,就能在日后遇到相同话题时能有效应对。

主题近似的群文一定会表现出与该主题关联的语言范式,如短语、句型、语法结构,彰显主题资料库,确保学生有理可依,形成独有的表达范式。简而言之,构建语言范式,可增强语言表达能力,拓宽学生的思路,将所学的语言知识转化为一种语言能力[6]。

(三)推动篇章把握

写作手法主要涵盖表达方式、表现手法和修辞手法。其中,表达方式主要包括记叙、描写、议论等;表现手法有托物言志、借景抒情等;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等。

群文阅读是选择一组手法基本相同的文章,引导学生找到相似之处,以此剖析表现手法与修辞手法,探究特定写作手法在局部行文与全文主题方面所发挥的功能,从中剖析写作手法的近似功能,以此提高分析归纳和探索问题的能力。该做法既让学生体会到了阅读的乐趣,也提升了其阅读能力与思考能力。

四、基于群文阅读培养高三学生英语阅读素养的具体策略

(一)科学选择,有效整合

选择、整合应从学生的兴趣爱好、高考考查内容、学生的薄弱点着手[7],具体可从以下几个层面准备。

其一,明确单元内部文本。高三阶段的教材处理区别于高一高二阶段,教师可适当将重心转向整体把握,考量细节。如果课堂时间充裕,教师可组织读写训练,也可完成Project。例如,M9U1和M10U2可整合处理,前者主要讲述国家与文化,并对加拿大、澳大利亚的文化风貌进行了介绍,后者讲述的是美国与吉卜赛人口迁移内容,这两篇文章的关联性较高,且信息量大,不仅能满足学生的好奇心,还能提升教学效率。

其二,选择课外适宜文本。除教材外,教师也可以准备不同的教辅书,如英语读本和“Teens”。例如,阅读“Building the future”时,教师可借助教辅材料“海地扶贫”加以拓展;在讲授“Aids today”时,教师可将听读空间与艾滋病未解之谜有关材料相结合,引入课外文本,这样既能增加课堂的趣味性,也能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其三,教师要及时将关联文本加以整理,开展深层阅读,鉴赏文本把控篇章,切實提升学生的语言感知力。例如,由于某些阅读文章的体裁属于短篇小说,生僻词汇较多,学生通常无法有效把控文章情节与主题,主要是日常相关训练。对此,教师可选取典型的小说,审查行文特点和手法,以此提升学生的阅读水平。

(二)熟悉各类文体,持续性输入同一文体的阅读量

1.记叙文

记叙文主要包含写人类、写景类、写物类和叙事类,具体是指通过记人、写景和写物来展现社会生活,彰显作者的内心感情[8]。记叙文有六要素,分别是时间(When)、地点(Where)、人物(Who)、起因(Why)、经过(How)、结果(What),其语言具有主观性突出、色彩浓厚的特点。

2.议论文

议论文的一般结构是引出话题、提出论点、展开论证、进行总结。论点的导出即引出话题,对观察的现象进行描述或者阐述某种观点,通过不同的论证方法概述现象。常用的论证方法有例证、引证、喻证和比较法。教师要引导学生利用图表进行有效梳理,明确作者所用对应结构和数据信息。

3.说明文

说明文主要包含事物说明与事理说明,具体是指在科普知识、动物基本特性、植物根本特性、自然现象、新产品、新技术、新发明、人文地理和风土人情等不同层面的介绍[9]。说明文应明确对象,梳理脉络,确定说明方法。说明文主要的结构有总分、分总、总分总三种类型,其中事理说明文的一般结构为“What—Why—How”。学生在阅读这类文章时,应勾勒语篇结构图,在表格中对题号进行标记,同时总结对应规律。

(三)认真预习,合理导读

因群文大多以组的形式得以呈现,所以课前预习十分必要。预习工作可经由预学案展开,大体解决了词汇方面的问题。对相似主题的群文,预学案通常能够利用思维导图来展示词汇,把主题放在导图中心,让学生整理拓展。在手法近似的群文中,教师可通过表格形式加以呈现,在课堂上让学生自主展现并及时补充。

(四)全面赏析,仔细观照

赏析文章可从下述层面着手:掌握关键词语,品读修辞手法,分析思想感情等。观照是指仔细观察,利用审视的态度进行对比,逐步改进自身价值观[10]。

例如,下述问题:“What's the function of the first para-graph”“How are the last two paragraph developed;What is author's attitude towards nuclear technology”。如果学生对此类题目不明确,教师则可把更多同类文章加以归类。赏析、观照在群文阅读课堂至关重要,教师应保证设计合理,开拓学生的思维,启迪学生的心灵,使其在高考中取得理想的成绩。

(五)及时输出,适当升华

一组群文通常包含三到五篇内容。经由课前预习与课堂处理,学生在语言表达与篇章把握方面有所提高,可依实际条件开展输出训练,或口头或书面。在词汇方面,教师可组织词汇竞赛,在规定时间内书写词汇数量多且准确的学生获胜。在篇章层面对一组议论文进行处理后,教师可组织学生从中汲取优点,保证逻辑清晰、内容合理。以“Stories of courage and honour”为例,教师可让学生仔细阅读本篇文章,深度交流,相互分享,感受人物形象和表达方式的多样化,大大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

(六)坚持记日记,组织学生持续练笔

在群文阅读过程中,教师可印制群文阅读有关笔记,带领学生日日诵读和记录,鼓励学生在阅读群文后写日记。以“Technology has changed our lives”为例,

其收录了三篇文章。当学生阅读上述文章后,教师可让其畅谈改革开放以来科技进步所带来的巨大改变,以及互联网对现实生活的影响。因前期积累了一定的群文表达方式,外加自身的感受,学生都表现出了较大的创作欲望。教师将阅读和写作紧密融合,相得益彰,

实现了教学目标。

五、教学反思

群文阅读可促进阅读要求和目标的达成。《课程标准》指出,广泛阅读能够丰富学生的体验。例如,说明文和小说等不同体裁的文章,可帮助学生养成科学的习惯,经由阅读提升阅读能力,经由阅读掌握语言与人文知识,经由阅读开发思维,增强审美能力与鉴赏能力。

英语群文阅读研究需要进一步完善。对于群文阅读主题可利用问卷星进行调查,以此激发学生的兴趣。其议题确定与文本选择应分工协作,只有这样才能强化工作效果。群文阅读可通过课前学习群文文本的具体事实细节,在课堂一起挖掘文本内部的信息。教师应依照具体的情况,合理取舍,以此缓和阅读负担重和时间不充裕的矛盾。

结  语

综合来说,群文阅读是表现交流的舞台,是体现比较阅读的过程,同时也是能力提升与思维增强的途径。教师应科学整合,全面备课,利用群文阅读提升高三学生整体的阅读素养,构建高效课堂。

[参考文献]

王群.以学生为主体,构建菜单式讲评教学模式:高三英语试卷阅读讲评反思[J].中学生英语(外语教学与研究),2021(01):38-39.

黄迪梅.高中学生英语阅读策略的实证研究[D].金华:浙江师范大学,2021(01):18-20.

左希亚.从大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审视基础教育阅读课程[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21(27):

35-38.

孙德芳.基于图式理论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实证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21(10):58-60.

周密.关于高中艺术特长生英语学习动机的调查[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21(01):8-15.

刘蓉.湖北省高考英语测试“完成句子”题对语法教学反拨效应的调查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21(01):10-12.

邢文骏.整体阅读,读写并重,发展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例谈高考真题在高三英语教学中的有效融合[J].英语学习(教师版),2021(02):16-20.

李桂青.以培养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为目标的高三英语阅读教学实践[J].文渊(高中版),2021(06):383.

汤梦君.以培养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为目标的高三英语阅读教学实践[J].英语广场(下旬刊),2021(03):

162-163.

涂美媚.基于BBC News合作阅读的高三英语复习课模式初探:以一节七选五专题指导课为例[J].新东方英语·中学生,2021(03):152.

作者简介:解星星(1983.10-),女,江苏扬州人,

任教于福建省长乐第一中学,中学一级教师,曾获全国优质课一等奖、福州市优秀班主任等荣誉。

猜你喜欢

高三学生阅读素养教学探究
直视骄阳
大学生阅读素养现状分析及高校图书馆对策探究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高中作文教学中的几点尝试
近十年我国数字阅读的发展状况与趋势
从“知沟”理论谈城乡学生阅读素养差异
如何培养高三学生解决物理问题的相关能力
提高山区高三学生英语阅读理解解题能力的策略
高三学生应该怎样面对及准备高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