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走进小说世界,感悟人物形象

2022-05-30仇学亮

课外语文·上 2022年10期
关键词:景阳冈店家武松

仇学亮

同学们,进入了小学高年级,我们开始接触小说。什么是小说呢?小说是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环境描写来展现社会宏观生活的文学体裁。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和环境描写是小说的三个要素,而人物形象是小说世界最让人倾心的内容。《三国演义》中千里走单骑的关羽忠心耿耿,感动世人;《红楼梦》里面黛玉葬花,满纸凄美缠绵;《西游记》中悟空被唐僧赶走,让我们泪满衣襟……他们如同真实世界中的人一样,有七情六欲,也有豪言壮志,可以说,丰富且饱满的人物形象的刻画代表了小说的最高艺术水平。分析这些人物形象,我们会体会到人物不一样的情感世界,也感悟到不一样的人生艺术。下面,以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的《景阳冈》为例,让我们一起走进小说世界,去品悟人物形象。

一、小说的英雄形象

同学们,只要你通读整部小说,就会发现作者施耐庵似乎特别偏爱和欣赏武松,因为作者写他的经历的章节达十回之多,从初逢宋江、景阳冈打虎、杀嫂祭胞兄、斗杀西门庆、醉打蒋门神、大闹飞云浦、血溅鸳鸯楼一直写到二龙山落草,这都是《水浒传》中非常著名的章节,而“景阳冈打虎”这一回无疑是写得最精彩的。连文学评论家金圣叹都说:“景阳冈打虎一篇,奇绝了。”(《读第五才子书法》)《景阳冈》一课节选自《水浒传》第二十三回“横海郡柴进留宾,景阳冈武松打虎”,这个章回也是武松的第二次出场,这次出场奠定了他作为英雄的形象,真是“不出场则已,一出场就一鸣惊人”。本文记叙了武松在阳谷县一家酒店内开怀畅饮后,趁着酒兴上景阳冈赤手空拳打死山中猛虎的故事。全文情节跌宕起伏,人物形象栩栩如生,描写形神兼备,是一篇脍炙人口的经典佳作。

二、感悟武松的闪光品质

有专家如是说:“艺术典型需要有鲜明的个性特征,这是它区别于同类人物的标志,是艺术生命存在的形式。”而武松这个人物形象是不可复制的,他的形象非常独特,爽朗乐观、敢作敢为、嫉恶如仇,可以说,他是梁山泊群英中“最闪亮的星”。正因为如此,他也成为我们心中最强的“水浒英雄”。那么,在《景阳冈》这篇文章当中,他有什么样的个性品质呢?请听笔者一一道来。

(一)他倔强豪爽

小说当中,武松休息的酒店名字叫“三碗不过冈”,最主要的原因是这里的酒可比“老酒的滋味”,普通客人只需要喝上三碗就会醉倒不起,另外也是为了警告过往的客人,“不许白日过冈,务要等伴结伙而过”,而武松只身一人,更不能多喝。但是武松本来就是个天不怕地不怕的英雄好汉,如何能放过如此美酒。于是有了店家老板和武松前前后后的“讨价还价”“推推扯扯”,这里有相关的语言描写片段:“你如何不肯卖酒与我吃?”“我却吃了三碗,如何不醉?”“休要胡说!没地不还你钱,再筛三碗来我吃!”他置店家再三劝阻为耳旁风,甚至很生气,语言还有点偏激了:“便有大虫,我也不怕。”所以,到最后,武松居然喝了足足十五碗美酒,这里我们可以看出武松倔强豪爽的性格。还有另外一个方面,小说其实省略了武松打死老虎之后的章节,原文写到武松打死老虎后,成了万民拥戴的打虎英雄,但他丝毫没有露出得意忘形的神色,恰恰与此相反的是,他非常谦虚,认为这事的成功纯属侥幸,是“托众乡中大户和知县相公的福”,并把打虎的赏钱都散发给了众猎户,博取了众人的好感,体现了他豪爽大方、慷慨、不居功的品格。

(二)他英勇无畏

其实冷静一想,店家老板反反复复地不卖酒给武松,应该就是出于善良。面对这番“好意”,应当认识到武松倔强地认为店家轻视他、谋害他,也是武松武断的体现,也算是一种性格的缺点,但行走江湖又不得不小心翼翼,只能硬着头皮上冈子去。这是不知情情况下的勇往直前,但如果发现真有此事呢?武松又做如何的反应呢?

当武松第一次看到官府在刮去树皮的树上写着“近因景阳冈大虫伤人,但有过往客商,可于巳、午、未三个时辰,结伙成队过冈,请勿自误”的字眼时,武松的反应反而是“笑”,毕竟写在树上,并没有官府的官印,所以武松认为它是伪造的,笑着说道:“我却怕甚么!”这是来自武松心底的无畏精神。

当武松又一次看到有印信榜文“阳谷县示”的时候,这时候武松的内心开始挣扎了。一方面,如果回去,肯定受店家的“耻笑”,也对不起“好汉”的称号;另一方面,如果不回去,肯定会遇到老虎,相当于把自己送入虎口,这时候的武松陷入了两难的境地。最终英雄的情怀、英勇的气魄战胜了内心的懦弱,即使喝醉了“踉踉跄跄”,他仍“一只手把胸前袒开”给自己壮胆,拿起梢棒一步一步上那冈子去。这种“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英勇气概值得我们每一个人钦佩。

(三)他有勇有谋

发展到最后,《水浒传》中有名的吊睛白额虎还是出现了,面对这样的情况,我们的武松“呵呀”一声从青石上跳下来,拿起“武器”梢棒,与这只大老虎对峙。这里武松还是出于本能的有勇有谋,他知道如果选择逃跑,其结果只会是死路一条。当老虎扑将过来的时候,武松没有选择跟老虎硬碰硬,毕竟身形一下子就被比下去了,他不断地躲闪,让老虎一下子失去了往日的威风,杀了它的锐气。无疑,武松是聪明的,避其锋芒。另外,武松的躲闪,也是在试探老虎的能耐,看看老虎还有什么手段,试了几次,看老虎不过是“扑、掀、剪”这样几个本领,武松算是看透老虎了,这不得不说武松真是胆大心细。于是,武松在损坏了梢棒的情况下一把揪住了老虎的顶花皮,就地把老虎按住,老虎无处脱身,只得用双脚扒土,看到这种情况,武松顺势将老虎的头部整个地按到黄泥坑里面去,让老虎只能束手就擒,任由武松打,此时的武松用尽平生之本领,“提起铁锤般大小拳头”把老虎打得是七孔流血,这只著名的吊睛白额虎算是倒了这辈子最大的霉运——遇上了比它还要勇猛的人,这个章节把武松孔武有力、英勇血性、胆大心细这一形象展现无遗。

(四)他考虑周全

当武松使尽浑身解数打死了老虎之后,已经耗费了整个人的精力,本应该好好休息一下,但是他的意志还是十分清醒的。首先,他够谨慎。他“把棒橛又打了一回(老虎)”,可能有的同学会说,武松不是已经把老虎打得“眼里、口里、鼻子里、耳朵里,都迸出鲜血来”了吗?还打是不是有点多此一举了呢?这其实不是多此一举,而是出于本能的谨慎。我们民间有一句俗语:“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更何况老虎是百兽之王,而武松已经筋疲力尽,所以这一棒体现了武松的谨慎。其次,他有始终。确认老虎死后,武松寻思“我就地拖得这死大虫下冈子去”,为什么要这样呢?是不是为了邀功、炫耀呢?其实也不是,一方面,只要把这个大虫拖下冈,就能告诉所有人,这只老虎已经死了,大家可以不必担忧,尽管放心生活、耕作;另一方面,为了这只老虎已经损失了那么多的人力、物力(县令召集猎人猎杀),有的甚至付出了生命,既然老虎已经死了,那么这个猎杀的任务可以终止了。这不得不说武松考虑周全,只不过武松已经耗尽了体力,“手脚都疏软”才不得已作罢。最后,他够周全。本来老虎已经死了,武松自身也耗尽了体力,过惯了山林生活的侠客,就地休息甚至过一晚也未尝不可。但是武松还是下冈了,毕竟山林这么大,万一还有另一只老虎或者其他的猛兽呢?武松只能死路一条,所以即使筋疲力竭,也要“挣扎”着下冈,以求性命周全。

在小说的世界里面,既有儿女情长、雪月风花,也有盛衰变幻、人情世故。其中,串联着小说故事主线的是当中的人物形象,小说中每个人物都会有一个个令人感动的、动人心魄的小故事,我们用心去品味,可以发现其给我们生活与学习有益的启示。如李逵鲁莽刚猛,但也有心思細腻的时候;诸葛亮足智多谋,也有用人不当失街亭的遗憾;孙悟空神通机灵,但也有冲动莽撞的一刻;就连武艺高强的武松,也几乎马失前蹄,葬身虎口。这些人物其实也是真实生活的艺术化反映,正如唐太宗所说的那样,“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所以后知后觉的我们不妨以当中的人物为借鉴,去思考社会的百态,去品味百味的人生,这不仅是一种态度,也是一种自我的警醒。

猜你喜欢

景阳冈店家武松
武松历史原型卞元亨
这样耿直的店家,请给我来一打
我家里的武松
遇上了行家
漫道三碗不过冈,武松豪饮猛虎降
多地查缴“牙签弩” 央视:仍有店家偷偷卖
武松:喝酒好赚钱
武松的醉与不醉
观笼中虎
秀才写招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