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研究生培养过程中融入思政教育元素初探

2022-05-30曹家勇

大学教育 2022年11期
关键词:创新精神工匠精神

曹家勇

[摘 要]新时代面临新挑战、新机遇,研究生是科技活动和经济建设的主力军。在研究生的培养过程中,不能仅仅注重专业技能的锻炼,还需要不断加强思想理念和科技素养的培养。研究生正处于青年早期阶段,思维敏捷、精力旺盛、思想活跃,是开展思政教育和科学素养培养的最佳时机,但是部分研究生也存在创新精神不足、吃苦耐劳品质缺乏等问题。为此,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学校与导师应合力将创新素质、严谨求实作风以及工匠精神等思政要素融入教育教学过程中,为培养合格的、能够担负起时代发展重任的研究生人才,奠定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创新精神;工匠精神;研究生思政

[中图分类号] G64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22)11-0259-03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提到,新时代中国青年处在中华民族发展的最好时期,既面临着难得的建功立业的人生际遇,也面临着“天将降大任于斯人”的时代使命,新时代中国青年要继续发扬五四精神,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已任。新时代研究生的培养工作应围绕培养高素质的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这一中心任务展开。《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十三五”规划》明确提出,研究生教育要以立德树人为中心环节,要将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整个研究生教育过程中。做好高校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仅是我国高层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保障,而且关系到研究生教育是“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等根本问题[1]。

新时代研究生具备诸多优点[2-4],包括具备独立获取知识、运用知识的能力,特别善于利用网络资源开展学习;思想活跃,对新鲜事物有强烈的好奇感,能适应新时代所带来的生活方式和观念的变化;有一定的创新意识,等等。总体来看,研究生培养体系的主体是好的,在研究生思想品德养成、人格塑造和本领积累等方面发挥了关键的作用,促进了优秀的研究生人才不断脱颖而出。但是受社会不良思潮以及年龄阅历等因素的影响,研究生群体中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和不良倾向,如部分研究生虽有创新意识,但是对创新创造的本质和途径的理解不够深刻;部分研究生虽有比较高远的目标,但是行动力不足,缺乏吃苦耐劳精神;还有部分研究生存在急功近利的现象,缺少远大志向,仅仅聚焦于毕业之后找到一份高收入的工作,忽视了高层次能力的提升和科学研究兴趣的培养。

本文探讨了研究生导师在指导研究生开展科学研究过程中应该引入哪几个关键的思政教育元素,同时对每一个思政教育元素的必要性、紧迫性和具体做法展开讨论。

一、创新素质的培养

研究生是科学技术活动的重要力量。科学技术活动的本质特点就是创新、创造的过程[4]。高校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应特别注意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培养。在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新时代,培养研究生的创新素质和创造能力对科教兴国和建设创新型国家尤为重要。

研究生处于青年早期阶段,思维敏捷、精力旺盛、思想活跃,是培养创新创造素质的最佳时机。应该鼓励研究生敢于提出新的想法,培养研究生的科学批判性思维,让研究生坚持独立思考,灵活地应用相关知识和能力解决问题。研究生培养要经历课程学习、文献调研、论文开题、课题研究等诸多环节,整个过程既是一个不断学习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过程,又是一个不断积淀的过程。研究生要处理好继承与创新的关系,应有敢啃硬骨头、甘心坐“冷板凳”的精神。导师对学生的想法要注意顺势引导,保护学生的创新意识,不应忽视对待,甚至简单否定,要注重研究生的创新创造实践。

在创新创造方法上也应加强引导,要让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方法领会和把握事物的两面性,注意矛盾关系的演变与转化规律。对于工程技术类专业研究生,应加强科技创新方法的教学。虽然技术创造活动的目的、类型和内容各异,不可能纳入固定不变的模式框架,但是在纷繁复杂的技术创新活动中有共性的规律和流程可以遵循。如技术创造活动一般都会经历课题规划阶段、技术构想阶段、方案设计阶段、技术实施阶段等[5],研究生应该加强这方面的学习和训练。

研究生課程在培养研究生创新创造能力方面承担着重要的角色。我们正处在一个信息化、网络化和智能化的时代,绿色、低碳、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已经融入国家大政方针和社会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研究生课程设置应主动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在教学内容上应尽可能体现当前科技发展的最新成果,包括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和新工具的学习与实践,让研究生从课程当中就能接触到科研前沿、技术热点和最新需求。以机械工程专业为例,目前越来越多的高校开设了一系列机械工程与数字化、智能化相结合的课程,如智能制造技术、智能检测技术、智能设计、现代设计方法等,这是一个很好的举措。在这些课程的内容构建上,应努力体现三个“结合”,即本源与热点结合、理论与实践结合、软件与硬件结合。其中,本源与热点结合指的是课程内容应该从学科的问题本质和基础原理出发,融合当今相关学科最新科技成果构建教学内容。如在智能检测技术课程中,其根本问题还是检测问题,课程应把智能检测技术是如何从传统的检测技术逐步分阶段地发展到当今的智能检测技术的路径讲解清楚,同时对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基于系统模型的智能检测方法要专门设置一定的教学比例,接着将课程内容逐步推进到基于机器学习的智能检测理论和方法的教学中。

培养研究生的创新创造能力还应该鼓励研究生在做好课题研究的前提下,尽可能多地参加一些高水平的研究生科技竞赛和学科竞赛。高水平的科技竞赛有利于培养研究生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激发研究生的创新创造潜力提供良好的舞台。研究生导师应该为研究生参与竞赛创造一定的条件,并提供相应的指导。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培养应贯穿于研究生培养的全过程,融入研究生培养的各个环节。

二、严谨求实作风的形成

研究生经历了大学时期的教育,已经具备了一定的专业技能和专业知识,但是在科研方法和科研作风上缺乏锻炼。研究生阶段是研究生专业知识继续延伸的阶段,更是研究作风和科研品质形成的过程。其中严谨求实作风是重要的一种品质,也是科学家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严谨治学一直是古今中外有成就的学者所坚持的基本原则和基本作风,是取得创造性科学研究成果的基石。只有具备严谨求实的作风才能够深入事物的表象,挖掘事物发展的内在规律,最终取得有创造性的科学研究成果[6]。

研究生严谨求实作风的形成离不开对科学研究过程规律的认识。研究生课题进展一般需要经历文献阅读、科学问题提炼、研究方案拟定、理论探索、实验验证、数据处理、总结提高等具体阶段。这是一个比较漫长和艰难的过程,是从知之甚少到深入了解、从继承积累到取得进展的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其中的每一个阶段都需要严谨求实的作风指导。如果不注意这方面的引导,在艰苦的学习过程中,容易导致研究生的心态失去平衡,产生浮躁心理和急功近利思想,从而降低对自己的要求,形成不严谨、敷衍了事的作风和学习行为。

此外,研究生开展的大多是高水平的研究,这个过程离不开一系列复杂技术问题的解决。复杂技术问题与一般技术问题不一样,不是通过简单的观察和思考就能够在较短时间内解决的,而是要通过由表及里、层层推进、不断往复的漫长过程才有可能解决。在解决关键复杂技术问题的过程中,需要有严谨求实作风的支撑。首先,要承认问题的客观存在,不回避问题,不被问题吓到。其次,要仔细对待实验现象和每一次的测试结果,不断地开展科学严谨的分析,抽丝剥茧,敏锐地发现问题的蛛丝马迹,逐渐逼近问题的本质。再次,要避免主观臆断和盲目施策,要有科学理论的指导。

严谨求实的作风为研究生的科研过程提供了有力保障,在整个研究生阶段坚持这一作风,锻炼这种品格,将使研究生终身受益。

三、工匠精神的锤炼

工匠精神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始终存在,各种精湛的艺术文化瑰宝、历史文明建筑和科学技术工程无不闪烁着古代工匠的智慧和精益求精的精神,这是推动中华文明延续发展的重要动力之一。进入新时代,虽然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生产力水平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工匠精神依然是我们创新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法宝。李克强总理在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了“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这一号召,迅速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强烈反响。这是在中国处于转型阶段、中国制造由数量到品质提升的重要背景下提出来的,这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发展理念变革具有重要意义。大型纪录片《大国工匠·匠心筑梦》让国人见识了中国工匠精湛的大师手艺和追求极致、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为在全社会营造崇尚工匠精神的氛围奠定了良好的基础[7]。

工匠精神是生产、设计、研发人员在技艺和流程上精益求精,追求完美和极致,以质量和品质赢得行业领先和消费者信赖的精神。工匠精神体现了一种踏实专注的气质,在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的钻研背后,是对品牌和口碑的敬畏之心。新时代的工匠精神可以提炼为有兴趣、有能力、有格局、有担当、有情怀、有创新的“六有”精神,这是工匠精神内涵的深刻阐述。

当前,社会经济发展正处于历史上最好的时期,这为研究生开展创新创造能力的学习与培养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但是也容易在研究生群体中形成一些不良的倾向,比如重理论轻实践、重创意轻实现、对待工作没有精益求精的劲头等。这些都是制约研究生做出高水平研究成果的阻碍:一些创意无法转换为现实作品,撰写的科研论文没有创新和设计的科研产品不够精致。研究生毕业之后,将赴各个领域生产和研发部门从事技术设计和研发工作,在设计、研发、维护和生产过程中,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也直接影响着企业生產线运行的可靠性和产品质量的稳定性。

可见,加强工匠精神的培养尤为重要。而工匠精神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也不是口头说说、理论学学就可以形成的,而是要通过多样化的实际研发项目锻炼和企业生产实践获得,是一个不断锤炼的过程。笔者多年来带领课题组研究生承担钢铁、汽车等行业企业关键成套生产设备的研发和技术支持工作。由于面向工程实际,工作的精细程度和可靠程度要求较高,虽然学生在参与项目过程中吃过不少“苦头”,但是这个过程能真正培养学生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四、拼搏奋进品质的塑造

科学研究本身就是和未知做斗争,马克思说过,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辛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科研人员在研究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困难和挫折,研究生作为科研领域的新兵也不例外。有时他们付出了大量的精力和时间,仍一筹莫展,或者理论思路遇到瓶颈,或者实验结果跟预期不一致,或者撰写的科研论文不被杂志录用等[8]。拼搏奋进的品质就是要求研究生勇于超越自我,不断突破自我意识和知识技能的局限,取得一个又一个的进步,要求研究生敢于挑战科学难题,敢于研究“真问题”,啃硬骨头,踏实奋进,力争取得高水平的研究成果。只有具备了拼搏奋进的品质,研究生才能在知识积累、素质养成和成果产出等方面取得实质性进展。

研究生拼搏奋进的精神离不开学校和导师的系统教育。当研究生在科研过程中遇到困难时,导师应有针对性地对研究生进行相应的指导,鼓励研究生坚持不懈,砥砺前行,让研究生认识到科学研究是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导师还应帮助研究生开展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既要从研究方法论的角度进行引导,又要找到问题形成的具体成因,寻找转机或解决问题的办法,甚至指导研究生对研究路线进行调整,对研究方案进行修改。在进行拼搏奋进精神教育时,不仅要将教育内容具体化,而且应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如开展必要的劳动锻炼、扎实的国情教育、拼搏奋斗教育同严格管理紧密结合、寓思想教育于活动之中等。

五、结论

新时代的研究生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存在许多优点的同时也存在一些不足。研究生,尤其是理工科研究生,是我国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的基层力量。目前,对于这个特殊群体的教育,大部分高校都聚焦于对其科研能力的培养和科研任务进度的推进。然而,为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学校和导师应合力加强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在激发研究生创新思维、提高其综合素质的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应从四个方面进行加强:1.多层面、全过程培养研究生的创新素质;2.着力加强研究生严谨求实作风的培养;3.通过工程项目和企业实践等方式培养研究生的工匠精神;4.塑造研究生拼搏奋进、吃苦耐劳的品质。

[ 参 考 文 献 ]

[1] 喻小红,刘忠耿,欧阳晓.新时代导师责任制下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着力点与路径选择[J].高教学刊,2022(30):159-162.

[2] 王宏儒.当代高校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与创新[J].管理观察,2020(3):156-157.

[3] 颜楷,杨瑞东,关添.当代研究生群体的理想信念和价值取向调查:以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为例[J].西部素质教育,2019(10):26-28.

[4] 尹敏,吴秉江.适应新时期特点,改进研究生政治思想工作[J].教育与现代化,1994(3):36-40.

[5] 上海交通大学科学史与科学哲学系.自然与科学技术哲学[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1.

[6] 翁庆萍,曹培强.试论研究生严谨治学素质的培养[J].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4):100-103.

[7] 黄钰玲,曹照洁,李爽尔.工匠精神“六有”特征分析及培育启示:基于纪录片《大国工匠·匠心筑梦》的案例分析[J].教育科学论坛,2021(18):25-30.

[8] 薛林群.研究生既要“艰苦”更应“奋斗”[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4(2):53-55.

[责任编辑:李香莲]

猜你喜欢

创新精神工匠精神
新课改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浅议
浅谈独立院校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的组织与实践
高校大学生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初探
大创项目对大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培养的作用研究
德日“工匠精神”,中国怎么学
政府官员也需要“工匠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