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鱼?水?人

2022-05-30潘俊竹

名作欣赏·学术版 2022年11期
关键词:鱼王之根张炜

摘要:作为一位坚守文化理想与追寻生命质地的作家,张炜在其儿童文学作品《寻找鱼王》中,用他那极富诗性与童趣的语言向我们讲述了一个奇幻动人的少年成长之旅,那神秘莫测的“鱼”,那富有灵性的“水”以及在精神碰撞中得以成长的人们,最终指向的,是对世界与自我的内在探索及超越,对生命与自然本真之意的不懈追寻。

关键词:《寻找鱼王》精神生命

或许,我们每个人都有过“出走”的冲动。出走,去寻找、去解密。《寻找鱼王》里的小小少年,带着父母的期盼,就这样毅然迈出家门,踏上了寻找“鱼王”的奇幻旅程。出门远行,是一个走向广阔世界和坚定内心的双向过程。在寻找的过程中,少年对自己所处的深山“野地”、如精神图腾一般的“鱼”、作为根底的水以及人与人之间的精神碰撞与成长都有了更为深刻的体认。同时,他在漫长的追寻之路上实现了对世界及自我的内在探索与超越。

一、“鱼”——作为一种精神图腾

在原始社会,自然的力量对原始人来说是如此强大,于是他们逐渐形成了对大自然的崇拜。而有着相似居住环境的同氏族人选择某一种动物或植物等当作自己同源的亲人祖先,以求建立的这种联系能够让自己得到庇护。因而可知,图腾一词一开始就被赋予了亲属和象征的意义,后来逐渐演变成为一个被人格化了的崇拜对象,具有更多精神层面的意义。在作品《寻找鱼王》中,“鱼”实际上就是作为一种精神图腾存在的。

张炜的作品总是带有浓浓的“鱼”味,学者赵月斌曾经专门撰写相关论文论及张炜笔下的各种“鱼”。而在《寻找鱼王》中,小说的主人公之一就是“鱼”,把握“鱼”的内在也就意味着捕捉到了作品的要义。从民俗意义上来看,许多地方尤其是沿海地区选用鱼来祭祀,对祭祀的鱼的种类更是大有讲究;平常百姓在重要节日时将珍贵的鱼做成一道“看菜”,为的是求一个来年美满生活的好兆头。“鱼是怎样获得这种象征意义的呢?在上古,‘鱼和多余之‘余声韵近同,鱼属疑母鱼部,余属余母鱼部,这种读音的接近,并非偶然。‘鱼和‘余是一对声近义同的同源字。也就是说,它们读音的接近,是因为它们意义上的某种联系造成的。”a 这种意义的联系,即为前面所说的富余、富足。此外,鱼的繁殖能力极强,较之陆地上的动植物,鱼可以说是取之不尽又食之不竭。因而,“鱼”又象征着强劲的生命力。在小说中,对于久居深山里的老百姓来说,他们不可能轻易捕获到鱼,更不可能在平日里将其做成美味佳肴来享用。因此他们一直怀揣对“鱼”,其实也就是对拥有强大生命力量和美好生活的渴望。另一方面,在民间传说中,鱼的意象也频频出现。在这些充满奇幻色彩的寓言故事中,它们早已不是普通的水生生物,而是作为一种象征着获得某种超自然力量的神秘之物。小说中,成为谜团的“混沌”即为这样的一条大鱼。如同张炜所说:“童年的鱼是多么神奇的一个存在。它是在水中游动的生命,是突然出现在视野中的、完全不被我們所理解的异样的生命。这种突兀闯入少年经验中的水族,它构成的刺激有时甚至是不可抵御的。”b 象征着美好、有着强大的生命力又带有神秘色彩的“鱼”,带给少年的“我”以极大震撼,作品背后的意蕴也因此变得更加丰富。

究竟何为“鱼王”?就是这个问题,开启了少年的精神之旅。久居深山中却能够经常捉到鱼的人,自然有着不同寻常的本领,必然受到他人的尊敬。但在少年父亲的口中,“鱼王”变成了那神秘莫测的绝世高人,拥有无法匹敌的能力。在父亲看来,“鱼王”已然成为一种身份地位和物质条件的象征。怀着极大的好奇心,少年在心中不断勾勒那位英雄披荆斩棘的雄姿。“鱼王”就这样成为在少年成长过程中拥有掌控世间万物的能力的最佳象征。于是,追随已着“我”心中之色彩的“鱼王”,他历经艰难,终于找到隐居世间的“鱼王”。在和他进一步相处的过程中,梦想与现实碰撞,少年看到神化了的“鱼王”也有常人的喜怒哀乐,同样面临过抉择的两难境地,而成为“鱼王”所拥有的一切美好之物的背后意味着需要付出更多。在这里,“鱼王”终于不再是一个抽象的符号,而是灌注了血肉的实体。

少年找到“鱼王”,故事没有戛然而止。一路上,沿着寻找“鱼王”而出走——“旱手鱼王”——“水手鱼王”——“鱼王”的脉络,一步步解谜,少年不断更新自己的认知。“他没有把‘寻找鱼王写成不屈不挠、百炼成钢的通关游戏,而是把‘寻找鱼王写成了‘解构鱼王——‘我的‘鱼王梦非但没有实现,反而越来越显轻佻,最后终被彻底抛弃:‘我不再偏执于捉大鱼、做‘鱼王,而是丢掉了舍我其谁、唯我独尊的妄念,成了与鱼为邻、与鱼为善的爱鱼人、护鱼人。”c 作为寻找的对象,“鱼王”却变得越来越虚无缥缈,无不是在引导人们回归到对自身的解密与认知。少年从“我”出发,不断追寻“鱼王”,然而走到最后,一切又都指向回归“我”自身,这是一种更为内在的存在,由此完成了自己螺旋上升式的精神旅行历程,进而感受到自然世界的神秘莫测与强大生命力、人类的无知与渺小。

二、水——化为精神之根

张炜爱鱼,也爱水。在他的作品中,水亦是主角,水的身影可以说是随处可见。水乃万物之本,有了水,人类才能生存,世界才会生机盎然、丰富多彩。水,包容、滋养着万物,是生命的源泉。面对书中各种形态、样式的水,我们的心不免随之起伏,进而身在其中去思考、去品悟水背后蕴含的哲思。

水的意象十分丰富,在《寻找鱼王》中,张炜抓住了水最为本质的特点——大爱与大智。水最主要的功能特征是滋养,水乃生命之源。“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d 水,象征着大爱之心。正如小说中,鱼有善恶之分,人也有好坏两面。然而水孕育生命,滋润山川大地,赋予人们稀有之物,深刻体现出水的大爱无私。

水涵养万物,更浸润心灵。书中的两位“鱼王”,透过水去体悟人生百态,而后返归自身。这种生命的自在、自为状态让他们最终选择栖居于山水之间,守护这片山水之地。在这里,水早已化成一种精神之根。既然水是一切的起点,人们就不能去掠夺、去占有。而一心想要做“鱼王”的少年,经两位智者的提点和在水下混沌之物所带来的冲击之下,终于悟出真正的“鱼王”不是人,而是天地山水,是自然本身。少年早已找到世人口中相传的“鱼王”,但是他们谁也不承认自己就是“鱼王”。这并不是在谦虚:他们所拥有的能力,仅仅是捕鱼,也就是一味地索取,而并不是如水一般,拥有涵养一切的大爱,因此他们并不是真正的“鱼王”。无论是鱼还是水,它们都孕育一方生命,是生命之根,它们才是世间万物的“王”。

在这部作品中,少年的寻找并没有走向终点。因为寻找只有起点,并且永远没有终点。无论是少年、曾经的“鱼王”,还是少年的父母,他们都在山水之间获得了一种向内的力量,找到了精神寄托。于是,他们都从立志成为身份至高无上的“鱼王”转变成要守护“鱼王”、守护大水之根的人,成为大自然的探索者和守卫者。因此,“鱼”“鱼王”“水”最终指向的,都是要回到自身,回归以自然为生命、精神的原点,找到自己存在的意义与生命的价值,抵达人与自然的和谐状态。

非宁静无以致远,我们要在水的内涵中,去把握自我,回歸自我,抓住精神之根。寻根,是去追寻生命所系之根,而根将永远存于大自然中。正如美国自然文学作家亨利·贝斯顿在其作品《遥远的房屋》中所描述的,在科德角海滩上,贝斯顿静居在一座遥远的房屋中,选择与大海相伴、相守一生,看四季变幻,听潮起潮落。敬畏生命,敬畏自然,返回生命的本真状态,回归心灵深处,即为这两部作品的共同旨归。

三、人——精神碰撞与成长

在这场寻找之旅中,人与人之间双向互动性的精神碰撞和自我的成长同样值得关注。学者朱自强在《儿童文学概论》中鲜明地强调了儿童与成人之间的关系问题即为儿童文学作品中最为根本的问题。在书中,他以乘法的形式来向我们表明这三者关系的密不可分,意指儿童、成人、文学三者相互融合所具有的巨大能量。在儿童文学作品《寻找鱼王》中,少年的“我”与成人之间的关系是作品中很重要的内容。关心呵护、用心陪伴“我”的父母,向“我”教授捕鱼技术与做人道理、助“我”成长的两位“鱼王”师傅,以及少年与成年“我”的遥相呼应等,在这些双向互动的关系之中,彼此都获得了成长。

这种精神的碰撞与成长首先体现在“我”与父母呈现出的一种良性的亲子关系上。父母始终是以一种相对平等的姿态来与少年进行对话的。冬天里,他们围坐在火炉边耐心地给“我”讲“鱼王”的故事,给予“我”鼓励,让大山里的少年拥有了最初的梦想,从而能够勇敢地迈出家门奔赴远方。正是在父母热切的期盼和真挚的祝福之下,“我”的出走之路才会走得如此坚定,“我”才想要真正去认识这个世界、走向这个世界,他们是“我”开启寻找“鱼王”之旅的引路人。其实,少年的“鱼王”梦,也正是父母少年时未能完成的梦想。于是在一开始的寻找之路上,父亲一直陪伴着“我”直到找到“鱼王”,得以向他们拜师学艺。父亲是“我”的护梦者,而我又成为实现他们埋藏心底梦想的圆梦者。而“我”在领略到自然真正的奥义之后,成功说服父母南迁,一家人随“水手鱼王”临水而居,守护那片大水之“根”。正是在“我”的影响下,他们才能够逐渐放下成为“鱼王”的执念,明白了怎样才是尊重自然、真正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我”与两位“鱼王”之间心灵的双向成长,可谓小说的重头戏。跟随两位“鱼王”学习,少年才得以明白,“鱼王”就是在观察与掌握一定规律的前提下,熟练地利用规律来进行捕获。他们攀山越岭带“我”了解自己身处的大山世界,真正认识自然、把握规律。他们都是捉鱼的好手,却从来没有滥用这项技能。他们不只传授给“我”捕鱼技巧,更让“我”得以触及他们内在的心灵经验。在“旱手鱼王”那里,少年学会了不动声色却浸润人心的陪伴,明白一个人的死亡不是悲痛的哭泣,而是静静等待那个时刻的到来。而“水手鱼王”教给少年的却是如何拿得起、放得下,让少年亲手揭开真正“鱼王”的神秘面纱,领略生命真谛。他们从不承认自己是“鱼王”,而是选择寓居山水做起了隐者,找寻真正的自我,让“我”实现了从征服自然到敬畏自然、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巨大精神转变。与此同时,“我”又温暖了这两位老人的心灵。“我”与他们相伴,敲开了他们曾经紧锁的心门,让他们道出曾经说不出口的爱恨、忧愁与思念。两位“鱼王”,旱手与水手,两世的羁绊与仇恨最终消泯,终于明白自己传承技艺的重任所在。尽管生命已经走进暮年,他们的成长虽然迟到,却没有缺席。怀揣对未知漫漫前路的好奇与向往的“我”,与重新点燃了那沧桑旧时光里热情的他们一道,赤子与长者的成长一同前行。

从文本整体来看,小说中少年的“我”与成人的“我”之间的成长对话同样值得我们注意。在作品开头的楔子部分,传出了一位历经世事的老者之音:“我年纪大了,记忆力还好。在这段时间里,回忆自己的少年时代,讲述八十多年前的故事,已经成为我最愿意做的事情。”e 这不到六十字的篇幅一下子让整部小说产生了悠长不绝的回声。文中“旱手鱼王”曾有过这样的一句话:“长辈人牵手走三里,自己走七里。一辈子十里。”f 而《寻找鱼王》正文中讲的只是前面的“三里”,后面的“七里”如何,只有“过来人”自己才能知道。于是,即将走完自己剩下“七里”的老人的沧桑之音,一下子就赋予这个故事以时间的厚重与绵密,获得了时间的实证。小说楔子部分中,“我”回忆自己的寻找历程,就像是在进行一场只属于自己的跨越时空的对话,老人的这种超脱淡然与正文中充满童心与激情洋溢的“我”得以相互碰撞、融合。

最终,《寻找鱼王》响起了“鱼王”久久不绝的“咚咚”声,少年、父母、“旱手鱼王”与“水手鱼王”,甚至跨越时空之下的“我”,都获得了成长,那是精神的碰撞与成长,那才是寻找之旅的真正意义所在。

四、结语

在漫漫追寻路上,少年完成了对“鱼王”一词的结构与解构。《寻找鱼王》不仅仅是在写一个少年的成长史,更是在写我们的成长史、精神寻根史,这是由外在逐渐溯及内心的。作品表面上寻的是捕鱼技巧、谋生之道,实际上是在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道理:只有坚守住自己的精神之根,一如“旱手鱼王”隐居大山,“水手鱼王”守护那片水之根,万物才能如水一般涓涓细流润泽大地,守得一方安宁。大道至简,透过张炜那些充满着童心、童趣的精致文字,我们得以走进他的内心,得以理解他与儿童文学极为契合的返璞归真、扎根大地与回归自然的创作理念,得以谛听他对世间生命与自然的美妙颂歌。

a 潘莉:《鱼意象的文化内蕴》,《江海学刊》2000年第6期,第157页。

bef张炜:《寻找鱼王》,明天出版社2015年版,第218页,第3页,第151页。

c 赵月斌:《论〈寻找鱼王〉及张炜之精神源流》,《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6年第4期,第59页—60页。

d 老子:《道德经》,安徽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8页。

参考文献:

[1]亨利·贝斯顿.遥远的房屋[M].程虹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

[2]朱自强.儿童文学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3]杜未未,白杨.有根的文学与“精神之岛”的塑造——张炜文学版图中的儿童文学创作[J].当代作家评论,2019(3).

作者:潘俊竹,山东理工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2020级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现当代文学。

编辑:赵斌 E-mail:mzxszb@126.com

猜你喜欢

鱼王之根张炜
探寻文化之根 增强民族自信
外祖母的美味(节选)
Fast-sweeping Langmuir probes:what happens to the I-V trace when sweeping frequency is higher than the ion plasma frequency?
Correlation mechanism between force chains and friction mechanism during powder compaction
寻“试题”之根悟“回归”之本
红领巾守护中华文字之根
211297 Cardiac catheter angioplasty for patients after Norwood procedu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