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竹若高,老干相扶

2022-05-30姚秦川

知识窗 2022年11期
关键词:新竹汪曾祺基本功

姚秦川

1938年11月,沈从文开始担任西南联大中文系教授。与其他教师不同的是,沈从文在上写作课时,从不按常理出牌,经常是想到什么讲什么。

上写作课时,沈从文不赞成命题作文,而是让学生自由发挥。偶尔心血来潮,他也会在课堂上出两个题目供学生选择。他出的题目都非常古怪。比如,有一次他就出了这样两个题目:《我们的小庭院有什么》《记一间屋子里的空气》。

汪曾祺在当沈从文学生的时候,有一次,他写了一篇名为《灯下》的小说。小说写的是一个店铺里上灯以后各色人的活动,无主要情节,散散漫漫。沈从文看了汪曾祺交上来的作业后,他先是用一个晚上的时间,写了两千多字的评语,让汪曾祺“要学会贴到人物上来写”。

当时,汪曾祺思忖了良久,不知其意,于是找到沈从文。沈从文耐心地告诉他:“小说里人物是主要的、主导的,其余部分都是派生的、次要的。而且,不管是环境描写还是主观抒情,都只能附着于人物,不能和人物游离,作者要和人物同呼吸,共哀乐,作者的心要随时紧贴着人物。如果作者的心‘贴不住人物,笔下就会浮、泛、飘、滑,花里胡哨,故弄玄虚,失去了诚意。”

沈从文停顿了一下,随即接着说:“除此之外,作者的叙述语言要和人物相协调。如写农民,叙述语言要接近农民;写市民,叙述语言要近似市民,小说要避免‘学生腔。”听到沈从文事无巨细地讲解了这么多的写作常识,汪曾祺的内心非常感动。

然而,让汪曾祺没有想到的事情还在后边。第二天上课前,沈从文竟然怀抱十几本厚厚的书找到他,其中还有沈从文写的一本《腐烂》。顾不上擦头上的汗水,沈从文就向汪曾祺一一介绍那些书的内容和作者。他让汪曾祺看看别人是怎样写的,自己是怎样写的,对比借鉴,应该会有所长进。看着沈从文那亲和的目光,汪曾祺称自己“内心一阵波澜起伏,感动得半天不知说什么好”。

几天后汪曾祺才得知,为了给自己找到这些相关的书籍,沈从文连续奔波了好几个地方,其中一本甚至还自掏腰包,专门去了一趟书店才买到。这让汪曾祺内心再一次“波澜起伏,不知如何表达感激之情”。

沈从文经常告诫自己的学生:“想要写好作文,就得先打好基本功。这就好比先得认识车零件,然后才能學组装。我觉得先写一些片段习作是有好处的,这样可以锻炼基本功。现在有些文学青年爱好者,往往一上来就写大作品,篇幅很长,但由于功力不够,大作品就写成了‘小儿科,原因就在于零件太少了。”其实这样的告诫,放到现在也有可以借鉴之处。

郑板桥的《新竹》中有句名言:“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其意是说,新长的竹子要比旧竹子高,它们的生长全凭老枝干扶持。

猜你喜欢

新竹汪曾祺基本功
情同父女 亲如一家——汪曾祺与“藏妞”央珍
咸菜慈姑汤
背书是写作的基本功
练好“四干”基本功 争当人大出彩人
练好基本功,提升维修能力
施松卿与汪曾祺 云淡风轻走一生
长不大的调皮蛋
长不大的调皮蛋
当年为汪曾祺治印的两位篆刻家
梅兰芳苦练基本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