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那些“问题孩子”

2022-05-30董颖

婚姻与家庭·性情读本 2022年11期
关键词:父母心老大难关键在于

董颖

每次同学聚会,我们班都是几个发展好的同学抢着张罗,安排人接退休的班主任、订餐厅、询问大家出行方式并让顺路的同学接送,热心而周到。

聊到兴头上,我们会乐此不疲地问班主任老师,怎么样,没想到当年几个“老大难”现在成了顶梁柱吧?“当时我们可真是让老师着急操心了。”发展最好的那位同学已经把公司做上市,每次谦逊地以此为由感谢老师。

确实,当年在严厉的班主任面前,他们一个个都是“老大难”学生,有的偏科厉害,有的不爱上学,有的成绩不佳。

但是还好,我们学校重视素质教育,不唯成绩论,班主任也很爱孩子们,不管学习好坏,给每个人都安排了职务,班委、课代表、组长,总之大家都有用武之地,学习差点儿不会影响自信心,也能发挥自己的光和热。

让老师费心的孩子们,有的因为找到自信,慢慢恢复了学习兴趣;有的因为高中文理分班,摆脱困境;还有的因为体育等特长考进大学。

“问题”一词其实并非贬义,每个人都会遇到问题,然后解决问题,但是“问题孩子”却是妥妥的贬义,一个小孩得啥样儿,才能跟残次品一样,被称为问题孩子呢?

在我看来,孩子上学遇到问题其实是大概率事件,不论是学习、同学交往、师生关系,还是适应学校規章与氛围,或多或少会遇到困难,有不喜欢老师的,有不想学某门课程的,也有不想再去上学的,关键在于父母怎么看待和定性这件事。

作为父母,我们当然可以站在道德制高点上指责和训斥孩子,这样做貌似无比正确,但结果不一定奏效,还气得飞起。所以还有另一种选择,我们不站在孩子的对立面,而是站在他身边,陪他一起面对问题。

其实,父母能为孩子做的非常有限,授业解惑的是老师,勤学苦练的是孩子自己,我们能做的仅仅是提供物质支持和精神支持。如果连这点支持都给不了,弱小的孩子解决不了他遇到的问题,只能退缩。

所以,不管孩子遇到什么问题,帮他一起分析解决的应该是父母,发现他的优点并顺势引导的也应是父母。这都是大人应该做的事情。

有些时候,问题可大可小,关键在于我们怎么看待,父母心细点,多观察孩子的困难并伸出援手;父母心宽点,别遇到点问题就如临大敌。

不轻易给孩子定性,“问题孩子”就没有那么多。

[—详见P20《詹大年:所谓“问题孩子”,其实是被误解的白天鹅》]

猜你喜欢

父母心老大难关键在于
医改的关键在于公立医院改革
依法治国关键在于坚持党的领导
读书关键在于思考
社区卫生发展“老大难”还在
9句话最伤父母心
“转方式”关键在于自主创新
《父母心》教学设计与评析
编者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