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意迭出嘉靖官窑变化多

2022-05-30孙悦

中国收藏 2022年11期
关键词:婴戏民窑御窑

孙悦

明代嘉靖时期,御器厂烧造规模急剧扩大,烧造数量巨大,品类丰富。根据《江西省大志·陶书》中的记载,仅嘉靖八年(1529年)至三十八年(1559年)间派烧数量便有 60 余万件。这其中最為明显的特色,主要是大器的比例有所增加,且随着“ 官搭民烧”制度的实行,出现了一些新的器型和纹饰,特别是一些民间世俗化的纹样开始进入官窑图样系统。

首创“一秤金”

明末官窑制度管理之松懈,促进了民窑的发展。嘉靖以来已经出现“ 官民不分”的情况,御窑厂中大量出现民窑产品,而民窑也开始承担官窑烧造任务。当时的官窑生产分为“钦限”和“部限”两类。景德镇御窑厂每年通过工部颁发烧造瓷器的额定任务,称“部限”;在部限以外由宫廷临时加派的烧造任务,称“钦限”。嘉靖以后,由于瓷器烧造数量激增,御器厂一般只烧造部限任务,钦限任务则分派给民窑完成。

民窑参与官窑生产,极大丰富、改变了传统官窑的样式风格,一些带有世俗化的纹样开始由此进入官窑系统。《陶书》中记载了一种名为“一秤金”的纹样。如此新奇且充满世俗意味的称谓,在明代御窑瓷器中属于首见。

在清人编辑的《天水冰山录》中,记录有《一秤金百子图》八轴,可证明“一秤金”与婴戏图、百子图之间颇有关联。

明嘉靖 青花婴戏图盘 故宫博物院藏

“一秤金”瓷器在《陶书》中出现两次,分别为嘉靖十五年(1536年)“青花白地赶珠龙外一秤金娃娃碗三千二十”,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 青花白地转枝莲托八宝八吉祥一秤金娃娃花坛二百四十”。

不难判断,“一秤金”应是一种与娃娃、婴戏图案有关的纹样。在清人吴允嘉编辑的有关嘉靖朝权臣严嵩家产的档案《天水冰山录》中,就有《一秤金百子图》八轴,足可证明“一秤金”与婴戏图、百子图之间颇有关联。另外,嘉靖、万历年间成书的小说《西游记》《咒枣记》中都描写到一位七八岁的女童是以“一秤金”为名。《西游记》第四十七回借助女童父亲之口对这个名字做了解释:

我因儿女艰难,修桥补路,建寺立塔,布施斋僧,有一本帐目,那里使三两,那里使五两,到生女之年,却好用过有三十斤黄金。三十斤为一秤,所以唤做一秤金。

明嘉靖 五彩人物纹方斗杯故宫博物院藏

明嘉靖 黄地绿彩龙纹方斗杯故宫博物院藏

也就是说,其所生女儿颇费财资,形容女孩命运金贵,类似于习称的“千金小姐”。此外,“一秤金”也有另外的含义。在冯梦龙编辑的《玉堂春落难逢夫》中,“一秤金”是名妓玉堂春的老鸨的名字(外号)。在传统戏曲小说中,人物姓名往往与性格有着对应关系,玉堂春的老鸨一向贪爱钱财,所以此处的“一秤金”应取其本意,即30斤黄金之意。

综合来看,以“一秤金”指代婴戏图案,是嘉靖时期民间约定俗成的一种说法。两者之间的关联或许是以“一秤”30斤来代指孩童的体重,进而代指年龄。3 0斤左右的孩童,大概相当于5至7岁。纵观嘉靖瓷器上的婴儿图案,所绘孩童大体在此年龄范围。

有趣的是,“一秤金”同时又是道教中一个咒语的名称,即“一秤金诀”。因此,“一秤金”这一民间世俗意味浓厚的称谓能够成为正式的御窑纹样,是嘉靖朝“官搭民烧”施行后民间习俗影响御窑的结果,也是嘉靖皇帝笃信道教的风气使然。虽然婴戏图案在唐宋时期已广泛出现于陶瓷器的装饰,但以“一秤金”这样世俗化的称谓为官窑纹样命名,是嘉靖朝首创。

宫中常拜斗

嘉靖时期的造型纹样较前朝大为增加,仅《陶书》中记载就有嘉靖十五年降发瓷器样10 样,十八年(1539年)降发瓷器样式43件,可见出样频繁。在这种生产条件下,嘉靖御窑出现了一些前代未有的新造型和式样,方斗杯即是其中之一。

方斗杯因形似方斗而得名,在嘉靖时期非常流行。嘉靖时期有非常多方形的器物,过去多认为与天圆地方、天地阴阳的观念相关。王世懋《窥天外乘》记:“盖窑器圆者,镟之立就,倏忽若神;独方物即至小,亦须手捻而成,最难完整。供御大率十不能一二,余者皆置之无用。”说明方形器物制作工艺复杂,因此在嘉靖之前很少出现,嘉靖朝集中出现此类方形杯,与其崇信道教拜斗仪式有关。

目前所见嘉靖方斗杯有青花、黄地青花、五彩、素三彩、甜白釉等多种釉色门类。就纹饰而言,除龙纹外,尚有凤鸟纹、八卦纹等。尹翠琪教授认为,这些带有八卦纹的方形器物与宫中斋醮、祷祀活动有关。汉代开始,道教仪式中就有“拜斗”的传统,道教认为南斗、北斗星君掌世人生死寿夭、富贵吉凶。故通过向南北斗礼拜以求消灾祈福、祛病、延生等。明代诗人李蓘所作《嘉靖宫词》中有“君王不爱纤腰舞,裁作雷坛拜斗衣”句,可见嘉靖皇帝更是热衷于此,拜斗成为嘉靖宫廷经常举办的宗教活动。

明嘉靖 青花狮子戏球纹大缸故宫博物院藏

大缸罕存世

从故宫传世器物和景德镇御窑厂嘉靖地层出土物来看,嘉靖朝大型器物的比例为数不少,且质地精良,其中最具代表性者应数龙缸。

由于体量巨大,龙缸的烧造颇为不易。据《景德镇陶录》载,洪武朝就专门设有龙缸窑,宣德时曾达32 座之多,但成品甚少。甚至在万历时期,还因为烧造龙缸而引发了“童宾赴窑”这类御器厂窑工罢工事件。及至清代顺治时期,朝廷下令烧造龙缸,结果仍未烧成。

在嘉靖之前,宣德、正统时期均有龙缸存世,其中体量最大的是景德镇出土的正统龙缸,高约76厘米,可惜只是由烧坏砸毁落选品拼粘而成。而《陶书》记载,嘉靖三年(1524年)至三十八年之间共派烧大缸6次,计2180 口。现存完整的实物大约有15口,体积较大者高75厘米,口径72厘米左右,多为青花装饰,纹饰有云龙纹、鱼藻纹、婴戏纹、双龙戏珠纹、缠枝花纹、满池娇纹、双狮绣球纹、凤穿花纹等。

至于嘉靖大缸的功用,《陶书》记载为鱼缸。然而,北京定陵中出土的三口写有“大明嘉靖年制”款的青花云龙纹大缸,是作为装盛灯油的长明灯使用。万历皇帝的陵墓所用龙缸却是嘉靖款识,足以说明龙缸烧造难度之大,亦可见嘉靖朝大器的烧造工艺成就。

嘉靖皇帝在位45年间,其御窑烧造较前代发生许多重要变化。其中尤以嘉靖九年改革祭祀之礼、嘉靖二十一年移居西苑为标志,两次事件导致嘉靖御窑中多祭器、多道教风格装饰的器具。嘉靖窑对后世的御窑瓷业产生重要影响,清代御窑不仅在器型、纹饰、款识方面多有仿制嘉靖窑者。其所创造的“官搭民烧”等制度,也为后来清代御窑的陶政管理者所继承。(注:本文作者系故宫博物院副研究馆员)

猜你喜欢

婴戏民窑御窑
明末景德镇民窑青花写意花鸟的文化艺术特征探析
景德镇御窑博物馆
景德镇明清御窑厂遗址保护区
地下遗址篇
童趣天真 婴戏升平
宁夏博物馆馆藏西夏婴戏莲纹印花绢赏析
皇帝的瓷器破了怎么处理?
论婴戏题材在现代陶瓷艺术中的运用与创新
景德镇民窑变迁概说
明清瓷器上婴戏图的艺术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