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减”背景下小学精准化课后服务及其保障机制探析

2022-05-30李秀芳杜润军

新教师 2022年11期
关键词:课后服务保障双减

李秀芳 杜润军

【摘 要】随着“双减”政策的提出和逐步深化落实,小学阶段课后服务的主阵地转回学校内部。要求校内课后服务要全面覆盖,要结合各地实际形成更加有针对性和更加有效的实施方案。这就需要各地小学的课后服务要向精准化方向发展。小学精准化课后服务首先强调以学校为主要阵地,教师发挥主导作用;其次强调针对性和实效性。结合小学精准化课后服务具有灵活多样性、多主体参与性和因地制宜性等特点,本文从需求评估机制、资源整合机制、政策支持机制、评价监督机制、弱势补偿机制五个方面构建精准化课后服务的保障机制,以推进小学精准化课后服务的实施。

【关键词】课后服务 精准 保障 小学

课后服务是近年来的一个热门话题,也是当前中小学教育改革中的一个重要问题。课后服务与中小学“减负”“双减”有些深厚的渊源关系。课后服务产生的直接原因是社会需要,即解决“三点半难题”;而“三点半难题”的产生则是为了“减负”。1990年国家教委颁布的《学校卫生工作条例》中指出:“学校应合理安排学生的学习时间,学生每日在校学习时间(包括自习),小学不超过六小时,中学不超过八小时。”按此要求,小学生下午三点半之后就要放学了,而此时家长们还未下班,无法照管孩子,因此产生了大量的托管教育的需求,课后服务应运而生。此时的课后服务的主要阵地是在校外。此后,伴随着中小学“减负”行动的深入开展,国家也意识到仅仅减轻“校内负担”是不够的,课外服务中各种以提高学生成绩为目的的辅导和培训也给学生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因此在“减负”的过程中逐步开始对课后服务进行规范和管理。为规范课后服务,2017年教育部办公厅出台了《关于做好中小学生课后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第一次使用了“课后服务”这一概念,并将课后服务的主阵地确定为学校,明确提出学校要全面铺开课后服务,且不得将课后服务变为集体补课。2021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颁布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更是强调了规范校外课后服务和提高校内课后服务质量的要求。由此可见,中小学校内课后服务是当前落实“双减”政策的一项重要举措。然而,一些研究者发现,当前中小学课后服务在实施过程中存在师资不足、形式单一、效果不佳、家长和社区参与支持不足等问题[1];有学者认为中小学校课后服务在理念引领、价值定位和运行逻辑等方面尚存在不足[2];还有些学者认为中小学课后服务存在保障体系不完善的问题[3]。本文密切结合“双减”的政策背景,尝试回答小学如何更好地提供课外服务这一问题。本文认为不同地区的小学应当探索出适合自己的模式,提供精准化的课后服务,最重要的是要有一个有力的保障机制来使其将理想变为现实。

一、小学精准化课后服务的内涵及意义

1. 小学精准化课后服务的内涵。

小学精准化课后服务的第一层内涵是以学校为主阵地,教师发挥主导作用。课后服务是教育托管的一种形式,是指在学校教学时间之外,家长由于工作、生活等方面的原因在某段时间之内不能照管自己的孩子,而自愿委托学校或者其他社会机构代为照管的一种社会现象。有学者认为课后服务的实施模式按主体可分为学校主导、政府主导、家长主导、社区主导四种模式。在本文中,小学精准化课后服务是属于校内课后服务,学校作为主导,学生自愿参加,政府提供支持,家长和社区配合实施。

小学精准化课后服务的第二层內涵是强调针对性和实效性。在汉语中,“精”有“细密的、很、非常”等意思,“准”有“正确、符合实际”等意思,“精准”一词即正确、全面且符合实际的意思。因此,我们这里的“精准化课后服务”指的是使原本比较粗糙的、不够全面的和不够切合实际情况的小学课后服务向更加细致的、全面的和适宜的方向发展。一方面,强调的是小学课后服务的针对性,即各地小学应当结合自身的现实寻找个性化的方案,而不是去模仿普适性的方案;另一方面,强调实效性,是指小学课后服务要形成完善的体制,有自己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在正规师资队伍的引领下进行的多样化的课外教育,应当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 小学精准化课后服务的意义。

(1)有效落实“双减”政策,推进素质教育。

前文中我们已经简要分析过校内课后服务与“减负”“双减”的关系。校内课后服务的提出和推行本身就是为了改变以校外为主的课后服务的乱象,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业负担和心理负担。小学精准化课后服务更加强调结合城乡小学的实际和小学生的发展现实,全面把握和正确分析小学课堂教学和课外教育之间的关系,找准小学课外服务的着力点。它能有效改变简单粗暴的“看管学生”和变相的“补课辅导”的服务形式,探索小学第二课堂的开设路径,巧妙地利用课外时间,进行多样化的课程实践,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增加学生特长爱好培养的机会与时间,从而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和谐发展。

(2)探索个性化的课后服务实施方案的有效尝试。

学者们前期对校内课后服务的研究探讨较多的是普遍的共性的方面,这是需要的。但随着小学课后服务问题的深入研究,人们也发现基于我国地区教育发展多样化的现实,我们很难找到一个普适性的实施方案。被动地模仿其他地区的经验、照搬他人的方案,问题会层出不穷,因此,当下更需要在遵守一些普遍原则的同时,探索多样化的实施方案。精准化的课后服务是建立在对学校、学生、家长乃至社会需求的实事求是的分析之上,精准化要求必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形成个性化的实施方案。

二、小学精准化课后服务的主要特点

1. 灵活多样。

首先,小学精准化课后服务的灵活多样体现在实施方式上。精准化的课后服务关注小学生发展的个体差异性,结合不同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对于小学低年级的学生,结合其好奇心强、活泼好动,但是自主性弱、自理能力不足等特点,课后服务内容设计可侧重于科普常识、社交礼仪和劳动习惯培养方面,课后服务实施的形式以集体活动和游戏为主。对于高年级的学生,则结合其独立思考能力和自我意识增强、自主能力提升、青春期萌芽等特点,在内容设计上侧重于拓展性阅读、科学探究、生理健康和异性交往等方面,实施形式则以团队活动和小组合作为主。

其次,小学精准化课后服务的灵活多样体现在多样化的课程选择上。学校可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和需要,以自选为主,结合适度的必选内容,使每个学生形成独一无二的课后服务表,并打破原来的行政班级限制,按课程或者学科组成班级,实行“走班制”,满足不同学生的发展需求。

2. 协同育人。

小学精准化课后服务具有协同育人的特点,其一指的是师资队伍方面,实现校内教师和校外兼职教师的亲密合作。根据研究者的调查,各地小学中普遍存在师资不足的情况,“双减”政策要求教师提升课堂教学和课外服务的质量和水平,这不可避免地给教师带来工作负担[4]。为了减轻校内教师的负担,同时为了解决校内体育、艺术、信息科技等学科教师短缺的问题,学校可以积极地和校外教育机构合作,或者将社区的文化、艺术和科技名人请进来。其二指的是学校与政府要沟通合作,学校要积极争取政府在政策、资金方面的支持,为参加课后服务的教师提供保障。其三指的是学校、家庭、社区要营造家校共育和学校社区共育的环境。

3. 因地制宜。

小学精准化课后服务的因地制宜性指的是各个地区、各个学校应该主动研究,摸索个性化的实施方案。根据本地区、本校的物质环境、文化环境、政策环境和人员实际情况,依据资金、硬件设施的不同,师资队伍、社区资源、家长群体的不同,以及本土文化的差异性,构建适宜的课后服务方案。

三、小学精准化课后服务保障机制的構建

1. 需求评估机制构建。

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讲,小学精准化课后服务是属于供给,供给是要依据需求来调节的。因此要实现课后服务的精准化,首先要实现需求评估的精准化,构建一个能有效评估需求的机制。我们认为需求评估机制应当包含两部分:首先,最重要的是对小学生的课后服务需求进行评估。我们可以将对学生的日常过程性评价和课后服务需求的目标性评价相结合。日常的过程性评价以当下比较流行的档案袋评价(包含追踪性的大数据信息)或者表现性评价(如学习故事等)的方式进行,及时把握学生在学习能力、学习兴趣、学习需要等方面的动态。目标性评价主要是通过现代信息技术编制统计工具对学生的课后服务需求进行专项调查。同时,可以积极鼓励学生进行自评,通过课余时间安排、个人学习规划等来了解学生多样化的需求。其次,是对家长的课后服务需求进行评估。因为给学生提供的课后服务最终需要家长来支付一定的费用,因此需要倾听并重视家长的声音。比如,通过问卷调查、家访、家长会、网络沟通平台等了解家长的课后服务需求,了解家长希望学校提供怎样的课后服务,了解家长的支付意愿和支付能力等。

2. 资源整合机制构建。

构建“家庭—学校—社区”三位一体的课后服务资源整合机制,是对利用资源和兼顾课后服务各相关利益群体的有效方式。首先,是有效整合家庭资源。学校的课后服务是为了解决家长的后顾之忧,因此作为受益者的家长也应当是积极参与的。整合家庭资源的具体形式就是家校共育,以家委会作为中介,实现家庭资源和学校资源的共享,充分调动家长的积极性,利用家长的专业特长、职业优势、文化背景等弥补校内资源的不足。同时建立家校沟通的便利渠道,学校主动承担起引导职责,开设家长学堂,对作为志愿者参加校内课后服务的家长进行安全责任和专业服务能力方面的培训。其次,是整合社区资源。社区可以为小学的课后服务提供更为广阔的空间和更为丰富多样的资源。可以“走出去”,“鼓励中小学校与校外活动场所联合组织开展学生综合实践活动,或组织学生就近到社区、企事业单位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可以充分利用社区图书馆、博物馆、文化站、敬老院、邮局、医院等公共场所及资源,让学生多体验和实践;还可以“请进来”,将社区的文化名人、生产能手、科技标兵、道德模范等请到学校里,使之成为学生课后服务的“特别教师”,为学生个性化成长提供更加专业的支持。

3. 政策支持机制构建。

小学精准化课后服务某种程度上是国家政策催生的,同时校内课后服务作为公益性较强的公共服务,需要政府在其运行过程中提供必要的支持。政策支持机制的构建,其主体是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其主要内容包含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立法保障,主要由中央政府主导。可结合当下基础教育发展的现实需要,将小学课后服务的相关要求和保障以法律条文的形式确定下来,体现其正当性和严肃性。二是政策支持,主要由地方政府主导。地方政府要结合中央的政策和文件进行总体规划,完善相关制度建设,制定出适合于地方的执行方案,为地方学校落实中央政策提供指引。其中总体规划和制度建设是重点。地方政府应从全局的角度确定当地小学精准化课后服务的重点,确定推进的速度和日程。在制度建设方面应当本着帮助学校扫清提供精准化课后服务的主要障碍来完善各项制度,比如完善课后服务教师聘任、考核和激励制度,完善课后服务中心学校的安全责任和风险管理制度等。三是资金筹措。目前“多渠道”的资金筹措策略是学者们的共识。本文认为落实精准化的课后服务要建立合理课后服务成本分担机制。因校内课后服务有较强的公益性,因此在进行成本分担的时候,需要将获得原则和能力支付原则结合起来。

4. 评价监督机制构建。

精准化的课后服务势必包含科学合理的评价监督机制,以此来评判课后服务的实施效果,为后续的反思和改进提供依据。精准化的课后服务评价监督机制包含评价标准制定、评价主体和评价方法选择、评价反馈机制建立三个部分。评价标准的制定需要教育行政部门来主导,需要有专业的团队来进行研究,基于广泛的实地调研,结合国内外的先进经验来进行构建。评价主体和方法的选择强调“多元化”。评价主体多元化需要教育行政部门、学校、教师、家长、社区相关人员、学生等多方参与评价。当然,多方参与评价需要确定好不同评价主体的侧重点。在评价过程中注意促进协商与相互监督,保障各参与者的教育知情权,在对话的过程中达成共识。评价方式的多元化指的是将量化评价和质性评价相结合,综合运用成长日志(档案袋评价)、标准化测验、展演、竞赛等形式来了解学生的发展情况,对照精准化课后服务的目标达成情况,评价课后服务的质量。同时还需要构建一个评价反馈的机制,对评价的结果进行分析,总结精准化课后服务的经验和不足,为下一阶段的改进提供依据。这个评价反馈机制应该是有层级的:教育行政部门反馈给学校,学校反馈给教师,教师反馈给家长和学生。

5. 弱势补偿机制构建。

弱势补偿原则是我国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一个重要举措。《关于做好中小学生课后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专门强调了要高度重视农村留守儿童、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儿童及其他弱势儿童对于课后服务的需求的满足。因此,精准化的课后服务体系必须将弱势补偿机制考虑在内。为家长没有时间和教育能力的儿童提供必要的课后教育补偿,有针对性地为弱势儿童提供个性化的课后服务,弥补其在课内外学习上的不足;为家长支付能力较弱的儿童提供公益性的课后服务,避免其放任自流。从某种层面上来说,弱势儿童更需要学校提供优质的课后服务。这一方面既是从教育资源配置的角度保证教育的公平与公正,另一方面也是巩固我国脱贫攻坚胜利成果的重要举措。

参考文献:

[1]缪庆玲.“双减”政策下中小学课后服务及其优化[J].山东开放大学学报,2022(2):60.

[2]杨清溪,邬志辉.义务教育学校课后服务落地难的堵点及其疏通对策[J].教育发展研究,2021,41(Z2):42-49.

[3]马莹.城市小学课后服务供给保障机制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9(6):2.

[4]于川,杨丽乐.“双减”政策背景下教师工作负担的风险分析及其化解[J].当代教育论坛,2022(1):87.

猜你喜欢

课后服务保障双减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
“课后服务”:亟待研究的一些问题
推行电力物资供应链管理 促进电网应急物资保障
“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保障与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