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标”视域下的诗歌教学课型创新

2022-05-30何小波

江西教育B 2022年11期
关键词:新课标诗歌情境

何小波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培养的核心素养,是学生在积极的语文实践活动中积累、建构并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表现出来的,是文化自信和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审美创造的综合体现。”《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首次明确了语文核心素养的基本内容,并强调要让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真实语言运用情境”中学语文。从“双基”到“三维目标”,再到“核心素养”,语文课程改革持续推进,诗歌作为重要的课程内容,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载体。核心素养导向下的诗歌教学是新时代的呼唤,是传统诗歌教学转型的责任与使命。那么,“新课标”对诗歌教学有何新要求?如何根据“新课标”创新诗歌教学课型,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

一、素养型教学:基于真实语用情境的创新

语文课程改革从“新课标”层面强调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培养核心素养,这是一大创举,既对情境创设提出了新要求,又指明了情境是核心素养养成的主场域。作为一个耳熟能详的教学术语,“情境”并不是新鲜事物,教师常见的做法是用图画、音乐、表演、视频、故事等创设情境,但实践证明这些按部就班、平铺直叙地呈现诗歌教学情境的方式是“难以吸引学生的”。因此,“新课标”强调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明确情境的本质为语境,强调要加强情境与生活的联结。

统编小学语文教材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人文主题为“深厚的传统文化,中国人的根”。这一单元的《古诗三首》等课文涵盖传统节日、古代发明、古建筑等内容,单元的课后练习题、综合性学习内容等都围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编排。教师教学时应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主题,创设“向世界介绍悠久灿烂的中华文化”的真实语言运用情境,从而实现大单元整体教学。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经历这样的过程:先了解这一单元介绍了哪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分析这些文化是通过哪几种方式介绍的;再搜集教材外的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并将这些内容梳理整合;最后选择书面表达、口头表达或融媒体等方式进行介绍。如在学习统编小学语文教材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古诗三首》时,学生可以从“诗意中国的节日文化”或“我们和古人一样过节”的视角介绍春节、清明节和重阳节,展示民俗。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完成了信息的搜集提取、加工处理、理解转化、外化运用,不仅能在真实语言运用情境中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而且提升了语文核心素养。

基于真实语用情境的素养型教学,为古诗词教学提供了新视角、新资源、新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学生与文本、学生与作者之间的思想文化隔阂,促进了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形成。

二、任务型教学:基于学习任务群的创新

学习任务群既是“新课标”中叙述的语文课程内容的呈现方式,也是语文教学的组织形态。“新课标”在“基础型学习任务群”“发展型學习任务群”等任务群的相关要求中既明确了诗歌的学习内容,又做了具体的教学提示。教师不难发现,基于学习任务群的诗歌教学,多以项目研究为主要方式,以大概念、大观念、大单元的思维进行统整,能有效突破“解诗题—明诗意—悟诗情”这种“以不变应万变”的传统诗歌教学流程,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进而提升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

教学统编小学语文教材四年级下册“轻叩诗歌大门”单元时,教师可以引领学生围绕“小诗人成长”项目,设计七大学习任务:初识、品味、收集、推荐、诵读、创作、展示。以学习任务群的方式帮助学生成为“优秀小诗人”。其中,“创作”任务又分3个子任务:一是初读组诗,发现相似,提炼现代诗的基本语言图式;二是专题阅读,深度品味,学习“类似联想”的思维图式;三是运用语言与思维图式创写。“展示”任务又分4个子任务:一是“欣赏美好——诗歌推荐会”;二是“收集美好——诗集博览会”;三是“诵读美好——诗歌集体朗诵会”;四是“创造美好——诗人创作交流会”。教师根据学生在过程与展示中的具体表现,做好任务表现记录,并将记录纳入“小诗人成长”档案袋,综合评出“优秀小诗人”。

上例足见“任务型教学”实质是“以学习者为中心、以学为中心”的,这是“新课标”及学习任务群导引下的语文教学转型的重要价值取向和实质性追求,是将诗歌教学从“套路式”解析内容、手法、情感意蕴的方式,转为以培养语文核心素养,开展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等诗歌实践活动为主线的教学形式。教师应整合学习内容、方法和资源,实现从“教诗”到“学诗”的转变,从“以诗教”到“以诗学”的转型。

然而,“任务型教学”不应一味强调学习任务的数量,更应重视学习任务的质量。四川师范大学张华教授认为,如果任务过多,但又缺乏思维的含金量,难免“高耗低效”;如果任务单一,但又缺乏必要的要求界定,难免浅尝辄止。诗歌学习任务的设计可以从以下三方面思考:是否体现“高阶性”,是否突出“创新性”,是否富有“挑战性”。比如,教师可以设计“寻找诗人‘驴友”的学习任务,让学生从李白、杜甫和苏东坡三人中任选一个做“驴友”,并说明理由。这样的任务生活化、现代化,答案很开放。其实,选谁不重要,重要的是学生要了解诗人的生平背景、人生追求,并通过寻找“证据链”分析、评价诗人。显然,这样的任务简约而不简单,需要复杂思维、多种知识的介入。教师需要相机给予资源、支持与点拨。

三、读创型教学:基于“文体教育价值”的创新

诗歌是独特的文体,有其独特的教育教学规律和价值。“新课标”强调“以读为主”的诗歌学习方法,明确了诗歌“读的方式”“读的范围”及“读到什么程度”。诗歌的语言特点决定了诗歌比散文、小说、寓言更适合诵读。正如朱自清所说:“文言文和旧诗词等,一部分的生命便在声调里;不吟诵不能完全领略它们的味儿。”“新课标”在其他文体的阅读要求方面,多使用的是“朗读”一词,如“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学会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但在涉及古诗文阅读的部分则换成了“诵读”一词,如“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展开想象,领悟诗文大意”。由此可见,诵读的对象通常是古代诗文。

同时,“新课标”对各学段诗文的背诵篇目也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并在“附录”中推荐了75篇优秀诗文。其中,“新课标”在第三学段的要求中提到要学生“背诵优秀诗文60篇(段),注意通过语调、韵律、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这一内容不仅对背诵数量提出了要求,还对背诵方式和质量提出了要求。所以,语文核心素养视域下的背诵不是一味地死记硬背,而是一种蕴含审美和情感的活动。

从“新课标”中不难看出,在古诗文教学中,诵读不仅是一种教学方式,而且是教学内容的一部分。然而,诵读并不是学习诗歌的唯一路径,因此“新课标”在强调诵读的同时,还从学习任务群、评价与学业质量等方面进一步明确了诗歌教学的要求,即让学生做到“读中能感受、读中能表达、读中能欣赏、读中能创编”。这也与“以读为主、以创为用”的诗歌教学理念相呼应。其中,“以创为用”有两层意思。一是读法创新,即综合运用读、诵、吟、咏、唱、演、画等方法,力求将文本语言转化为有声语言,达到“因声传情”的效果。这是对文本的二次创作,实为创造性活动,是学生必须掌握的一项基本功。《毛诗序》中一句经典的诗评之语就已经指出了诗歌教学的特质:“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正如张华教授所说,当代诗歌教学可以尝试设计读写结合、说唱结合、演诵结合等多种类型组合的学习活动,在“常规动作”的教学流程中增加“自选动作”,其目的就在于求新、求变、求突破。二是“读中能创编”,是以“语言运用”为基础的“审美创造”,主要包括仿写、扩写、改写、补写、创写诗歌,其中儿童诗创作是最适合学生的言语艺术活动。

如教学《宿新市徐公店》时,教师可以抓住诗的后两句引导学生边读边想有几个儿童,追黄蝶时儿童的神态动作是怎样的,黄蝶是如何逃避追逐、如何逗引儿童的,菜花丛有多宽广,等等。学生在读懂、读透诗歌后,可以分角色诵读甚至改写、补写、创写诗歌。

再如,教学统编小学语文教材五年级上册的《山居秋暝》时,教师可进行如下创新教学设计。

(一)师生交流背景资料

(二)诵读指导,一诗四读

1.诵读《山居秋暝》

(注意语速,读出韵味,注意语气,“王孙自可留”读出节奏)

2.诵读《山居秋暝》译诗

(落实字词,读译文,自读、齐读、师生共读)

3.诵读《山居秋暝》唐诗素描

唐诗素描是指在直译原诗的基础上,用散文化的语言,使诗歌内容具体化、形象化。

(由“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展开想象;學生吟读、教师点拨;教师出示自己书写的唐诗素描,学生齐读)

4.诵读《山居秋暝》,赏析文字

(1)突出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探究诗歌,如分析诗中明明写有雨、明月、松林、清泉、石、竹、浣女、渔舟,还有“喧”及“莲动”的声音,诗人怎么下笔说是“空山”?这首诗的主旨句是哪一句?为什么?

(2)学生结合自己对诗的理解,小组合作写出赏析文字,并在班级诵读。

(3)教师出示自己的赏析文字,教师范读,学生齐读,学生分角色读。

(三)拓展延伸:迁移练习

用学习《山居秋暝》的方法,小组合作学习《古诗三首》的另外两首《枫桥夜泊》《长相思》。

诗歌教学不为培养诗人,而为培育有诗心的人。正如叶嘉莹所说,读诗的好处,在于培养一颗美好的活泼不死的心灵。在“以诗教”中立德树人,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形成,为学生的精神成长和人生底色奠基。当然,在这过程中,诗歌教学要为学生“打通读写壁垒,打通古今隧道,打通任督脉络”。总之,教师不仅要在课堂上创设“学为中心”的读诗、赏诗情境,还要在课内、课外营造读诗、写诗的氛围。

(作者单位:四川省成都玉林中学附属小学)

猜你喜欢

新课标诗歌情境
欢迎订阅4-6年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欢迎订阅4-6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诗歌岛·八面来风
护患情境会话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