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致用理念下语文主题式学习的实施探索

2022-05-30邹清

关键词:习作单元小学语文

邹清

摘要:致用理念下的语文主题式学习讲求“聚焦语用”“学以致用”“经世致用”。以传统的致用理念观照当代的语文教学,建构“言语之用”“生活之用”“精神之用”三者融合的语文教学空间。致用理念下语文主题式学习的开展,大多依循三条路径,即依托言语实践,“学用一体”;依托生活情境,“学以致用”;依托文化情感,“用中育人”。

关键词:小学语文;致用理念;主题式学习;习作单元;场面描写

一、什么是致用理念下的语文主题式学习

致用理念源于儒家传统思想。现代教学中,陶行知“教学做合一”的理念和张志公“学以致用”的教学观与致用理念一脉相承。近年来,为了使语文教学进一步回归“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运用”的本质,江苏省无锡市史玉君名师工作室提出以传统的致用理念观照当代语文教学的主张——聚焦语用,即致力于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学习与运用;学以致用,即在真实情境下,用所学语文知识解决真正的问题,形成真正的语文能力;经世致用,即在一定的思想、文化、情感、价值观的涵养下开展“学”与“用”,以所学为国家、民族、社会服务。 聚焦语用,着眼于“言语之用(实践性)”,是致用理念的第一层境界;学以致用,着眼于“生活之用(情境性)”,是致用理念的第二层境界;经世致用,着眼于“精神之用(育人性)”,是致用理念的第三层境界。三者相互融合,建构了致用理念下语文教学的立体空间。

在致用理念的观照下,语文学习的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其中一种非常重要的方式就是主题式学习。

语文主题式学习是依托同一主题,整合课内外资源,开展具有挑战性的多项语文学习活动,从而促进学生深度学习的一种学习方式。这里的“主题”,特指“以学科大观念为表征”,“在语文学科中最具解释力、统整力和渗透力的核心知识,包括语文思想、语文思维、语文方法等”(薛法根语),正是学生“学”与“用”的对象。与传统教学相比,语文主题式学习的学习内容由散乱模糊转向聚焦核心知识,学习方式由口耳相授转变为以学习活动(言语实践)为主,学习空间由狭隘的教室拓展为广阔的自然和社会。可以说,语文主题式学习聚焦的是语文学习内容,改变了语文学习方式,更拓展了语文学习空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和终身发展能力。

二、致用理念下的语文主题式学习如何开展

致用理念下语文主题式学习的开展,大多依循这样的路径:依托言语实践,“学用一体”;依托生活情境,“学以致用”;依托文化情感,“用中育人”。我们依托统编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习作单元)语文园地“交流平台”中的“场面描写”内容,开启了一次主题式学习的尝试。

围绕“场面描写”主题,我们设计了七组活动:

第一组活动:认识场面。活动1:欣赏教师搜集的图片,初步认识场面。活动2:说说生活中有哪些难忘的场面。活动目的:了解什么是场面,初步建立概念。

第二组活动:概括场面。活动1:浏览本单元的课文,概括场面。活动2:你读过的课外书中有哪些场面让你难忘?请你摘抄下来,并用一两个词语概括。活动目的:能够在阅读中把握场面的特点,并用词语概括。

第三组活动:精读场面。活动1:精读本单元课文中的场面描写(以《开国大典》为例),探究写法。活动2:精读你课外摘抄的片段,研究一下,它们的写法和书上的写法有哪些相同之处?活动目的:知道场面描写是由“点”和“面”组成的,理解作者是如何用“点面结合”的方法写好场面的。

第四组活动:讨论场面。活动1:讨论如何从一个具体的场面中选取典型人物(以“认真听讲”为例)。活动2:写一写课上讨论的场面,并自己修改。活动目的:尝试在一个具体的场面中选取有代表性的个体,并写出个体的特点。

第五组活动:回忆场面。活动1:回忆自己印象深刻的场面,并描写场面。活动2:分享佳作,评价修改。活动目的:独立运用点面结合的方法描写场面,并尝试对照要求评价修改。

第六组活动:体验场面。活动1:假期观察、体验一个热闹的场面,再次描写场面。活动2:分享佳作,评价修改。活动目的: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深化对“场面”的理解,在写作中更加熟练掌握“点面结合”的写作方法,通过评价修改使习作更加生动。

第七组活动:描写场面。活动1:观察小动物(鱼、鸟、虫等)聚集的场面,写一个片段。活动2:观察学校里的“花田”,用点面结合的写法,写一个片段。活动目的:将点面结合的写作方法迁移运用到描写物和景。

我们引导学生由初步认识到逐步了解“场面描写”,再到基本掌握写法,在一组组活动的推进下步步深入,具体如下:

(一)依托言语实践,“学用一体”

言语实践是指运用语言文字开展具体的实践活动,如听、说、读、写、思等。具体到学习和生活中,朗读一篇课文,背诵一段精美的文字,介绍一本好书的梗概,讲一个喜欢的故事,描述一个亲历的场景,都是言语实践。

语文主题式学习是由同一主题下的若干言语实践活动组成的。这些言语实践活动,都指向同一核心知识下具体的学习目标。学生亲历这些言语实践时,会经历“学中用、用中学、边学边用”的过程,在“边学边用”的过程中,通过自我观测、教师引领、同伴互助等多种方式,不断调整学习策略,不断适应新的环境,从而呈现一个从“不大会用”到“会用”的动态学习过程。这种“学中用、用中学、边学边用”的动态学习过程,与“先学后用、学用分离”的语文教学相区别,充分体现了语文主题式学习“学用一体”的特點。

本次“场面描写”的主题式学习,体现了如下特征:

一是丰富的言语实践活动。

七组语文学习活动中,涉及听、说、读、写等多种言语实践活动。

比如“读”。第二组活动“概括场面”,要求快速阅读第二单元的所有课文,从中找出与“场面描写”有关的段落并概括,这是对“场面描写”的整体认识。第三组活动“精读场面”,重点精读《开国大典》中“阅兵式”的场面描写,在精读中探究“点”和“面”的具体写法,这是对“场面描写”的个例剖析。第五组和第六组活动中的“分享佳作”,是带着欣赏的眼光阅读同学的优秀作品,进一步学习“场面描写”的写法,并对自己的习作进行修改,这是对“场面描写”的再学习、再审视、再反思。三次“读”,方法、要求、目的各不相同。

再如“写”。第四组活动“讨论场面”,是以“认真听讲”为例,经过小组讨论,在班级里选取四位典型人物,分别描述他们“认真听讲”的特点。这样的小组讨论,为学生独立完成“场面描写”奠定了基础。第五组活动“回忆场面”,是学生回忆生活经历,从中选取自己熟悉的场面来写。这是学生第一次尝试运用点面结合的方法独立完成场面描写,是在尝试中运用方法。第六组活动“体验场面”,是学生在假期时,选取自己喜欢的场面进行描写,这是学生第二次独立描写场面,是对方法的再次运用。

至于“听”和“说”,则贯穿每一次学习活动的讨论、交流和分享。

二是相互融合的“学”与“用”。

“场面描写”主题式学习的“学”和“用”串联每一个环节,它们相互铺垫,相互融合,构成一个整体。比如,第一组活动“认识场面”中包含两个学习活动,先是“欣赏图片,认识场面”,即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图片初步了解场面的基本特征,这是“学”。接着,“说说生活中有哪些难忘的场面”,是让学生运用刚刚所学的知识判断生活中难忘的场面并用自己的话说出来,这是“用”。“学”和“用”有机融合在一起。

此外,“学”和“用”的融合不仅体现在同一课时的不同学习活动中,也体现在整个学习过程不同阶段的前后呼应中。比如,第三组活动中的“精读课文,探究写法”,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和集体讨论,初步了解了“场面描写”的基本写法,这样的“学”为后面讨论场面、回忆场面、体验场面、描写场面等活动的“用”奠定了基础。

这其中特别重要的一个环节是第四组活动中的“尝试实践”。此时,学生初步了解了“场面描写”的方法,但还不会独立运用,需要教师的指导和同学的帮助。因此,“尝试实践”的过程,其实就是以实践的“用”,代替知识的“学”,将“学”和“用”两者完全结合在一起。这样的学习显然比单纯的知识学习更有效,充分体现了语文学习“在用中学,在学中用,学用一体”的特点。

三是个体探究和小组合作相结合。

学习,要充分培养每一个学生(而非部分优秀学生)的实践能力。语文主题式学习往往以个体探究和小组合作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以确保每一个学生都有参与语文实践的机会。也就是说,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参与言语实践的“学”与“用”,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培养属于自己的语文能力和核心素养,这正是主题式学习的优势所在。

同时,个体探究和小组合作相结合的学习方式,也是由主题式学习“边学边用、学用一体”的学习特点所决定的。个体探究,可以让学生有充分的自我尝试和探索的时间;小组合作,可以让学生在自我监测时有可参照的对象,在遇到困难时有可以帮助的伙伴,在突破新知时有可以学习的模板。两者相互结合,可以大大提高学生“学”与“用”的效率。

本次主题式学习中,精读场面、讨论场面、回忆场面、体验场面、描写场面等活动,都采用个体探究和小组合作相结合的方法。学生在充分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和小组同学讨论、交流、分享,得到更多的学习收获。

(二)依托生活情境,“学以致用”

语文学习离不开生活,并最终服务于生活。基于生活情境的语文学习,才是真正有意义的语文学习。在语文主题式学习中,教师要创设各种各样丰富的生活情境,引导学生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开展深入的学习,努力形成解决真实问题的能力 。“场面描写”主题式学习,是这样“玩转”情境的:

一是聚焦虚拟的生活情境。

本次主题式学习中,第一组活动“认识场面”中出示的照片,属于虚拟的生活情境。这些照片展现的本是生活中真实的场面,但以照片的形式出示并以一定的方式排列组合后,它们就介于真实与抽象之间。学生通过观察、比较,能够发现这些照片的共同之处,最终形成对“场面”的抽象认识。第五组活动“回忆场面”中的“场面”,也可以是虚拟的生活情境,如电视、电影里观看到的场景。第六组活动“体验场面”中的“场面”,同样可以先把这些生活中的场面拍成照片或者视频,将其虚拟化。这样虚拟化的场景,实现了裁剪和聚焦,由真实生活向文本表达跨近了一步,有利于学生更好地观察和写作。

二是模仿真实的生活情境。

当我们无法把真实的生活情境搬到课堂学习中,或者观察、体验真实的生活情境不太方便时,就可以模仿生活中的真实情境,如以表演、想象等多种方式模仿。第四组活动“讨论场面”,为了让更多学生认识到四位认真听讲同学的特点,可以请这四位同学上台演一演,把自己平时认真听讲的情形表演给全班同学看。这样,学生对如何选取“点”的方法,就会有更深的了解。

三是体验真实的生活情境。

语文学习是为生活服务的,学习“场面描写”的最终目的,是能够运用这种写作方法描写生活中具体的、真实的生活场面。把这样的场面向他人介绍、分享,就叫“学以致用”。本次活动中的讨论场面、回忆场面、体验场面都需要学生积极参与到真实的生活情境中。此处,三个活动场面各有不同。讨论的是正在经历的场面,回忆的是曾经经历的场面,体验的是将要经历的场面。三个活动,分别代表了生活的现在、过去和未来。这种全景式的体验,将学生生活与语文学习完全对接。其中,“体验场面”活动是本次主题式学习中特别重要的一环,它代表着学生对“场面描写”完全独立的运用——观察、聚焦、选取“面”和“点”、思考“面”和“点”的特点、书面表达……可以说,“体验场面”是对本次学习成果的综合检验。对语文学习成果的检验,最好放到真实的生活情境中进行,这是本次主题式学习带给我们的一个重要启示。

(三)依托文化情感,“用中育人”

语文学习中所有的言语实践,都是带有学习者、实践者自身的思想、文化、情感、价值观痕迹的,是有温度的言语实践。因此,我们在开展语文主题式学习时,要依托文化情感,“用中育人”。这就要求教师设计活动时,不仅要关注显性目标(语文知识和能力),指引学生在“用”中进阶,更要关注隐性目标(思想、情感、文化、价值观),促使学生获得发展。以实践育人,以活动化人,是语文主题式学习的重要价值。“场面描写”主题式学习,这样渗透“用中育人”:

一是强化行为习惯。

以第四组活动“讨论场面”为例,教师明确活动要求:“上课认真听讲最可贵。你能从认真听讲的同学中选取几个最有代表性的同学吗?他们分别具有什么特点?”这一活动要求明确告诉学生“上课认真听讲最可贵”,提醒他们上课认真听讲。接下来,师生一起观察选出的四个“典型个体”,找到他们的共性特点,认识到“积极发言、眼神专注、坐姿端正、认真记笔记”都是认真听讲的具体表现。许多学生当堂就有了明显的改变,上课更专注、更认真了。

二是引领价值导向。

本次主题式学习是依托第二单元的课文开展的,《狼牙山五壮士》中五壮士视死如归、英勇杀敌的豪迈气概,《开国大典》中领袖和群众发自内心的激动和自豪,都深深地刻在學生心里。除此之外,许多学习材料也渗透着相关人物可贵的思想、文化、情感。如第一组活动“认识场面”,教师精心选取照片,有团结一心拔河的场面,有热火朝天大扫除的场面,有隆重庄严升国旗的场面,有众人一起救助路人的场面。这些场面,都在无声地教育着学生,给学生以正向的价值引导。

三是发挥育人功能。

本次主题式学习活动正值国庆,所以,第六组活动中的“假期体验,再写场面”,是这样设计的:“国庆期间,有哪一个场面让你觉得激动、自豪,甚至震撼?请你用手机拍下这个场面,并用点面结合的方法写下来。”许多学生拍摄了观众一起走进影剧院观看电影《长津湖》的场面、商场里人头攒动争相购物的场面、游乐园里欢声笑语的场面,赞美了人们的爱国热情与幸福生活。这样的学习活动就是一次很好的爱国主义教育。

致用理念下的语文主题式学习,依托同一主题,实现了课内与课外、语文与生活、学习与运用、个体与群体、思想与实践的多维融合,充分体现了语文学习的实践性、情境性、人文性、综合性,是语文学习方式的一种创新。当然,我们的实践研究处于“初级阶段”,对接新课标理念,还有着更大的探索空间,需且行且思、不断琢磨。

猜你喜欢

习作单元小学语文
树立整组观 凸显单元要素 关注联结点
找准定位、举重若轻,实现例文价值
聚焦“观察”,学习表达
“依标扣本” 精准教学
整体观照 立体架构 有序推进
落实语文要素,教好单元习作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语文教学中师生互动语言沟通探析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