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水泥搅拌桩加固技术在公路桥梁软土地基处理中的运用

2022-05-30张强

科学技术创新 2022年16期
关键词:桩体水泥桥梁

张强

(中交三公局第一工程有限公司,北京 100020)

公路桥梁建设期间,往往需要面临解决软土地基的问题,软土地基施工质量与公路桥梁应用最终安全性有直接且密切的关系。故而,施工人员要熟悉软土地基施工质量各项相关标准,并且施工标准要严格规范。

软土地基的特点在于粘度不足以及稳定性不佳,软土地基经过施工后的强度直接决定了与公路桥梁最终的承载能力。施工单位必须根据施工现场土质,选用适宜的处理方案[1]。如今地基处理技术十分丰富,施工单位应结合实际情况灵活运用现有技术,并尝试研发新型技术提高软土地基处理质量,公路桥梁软地基各项指标都要去符合国家相关文件的具体标准,这样可以促进了我国公路桥梁工程建设有更好地发展。

1 公路桥梁软土地基及其施工特点

1.1 软土地基

软土地基指的是压缩空间量高、孔隙之间密度大以及渗水性较弱且抗压能力不强的软弱土层。软土地基的基础材料是由粘土、粉砂和淤泥等成分。软土层的位置含水量相对交稿高,因此具有高粘性和可压缩性,透水性不佳,在没有经过夯实或是加固加工的软弱地基上直接开展施工,将造成工程项目稳定性无法满足工程实际需求,进而降低工程整体质量[2]。

1.2 软土地基加固处理的必要性

传统公路桥梁施工期间,因为关于路线等级的要求较低,且路桥工程项目数量较少,所以针对软土地基的处理较少,经验并不丰富。随着我国交通运输行业持续发展,公路桥梁项目工程总量日渐增多,施工单位累积了大量软土路基施工经验。软土地基的存在严重影响路桥工程的安全性与稳定性,若是无法予以妥善处理,可能造成严重的安全事故。因此,为了减少公路桥梁的安全隐患,保证其运行的稳定性,所以要严格把控好软地基的施工质量。

2 水泥搅拌桩加固软土地基应用分析

2.1 工程概况

现有某桥梁工程,长度总计为1125m,整体工程可以细分为10 联,其中,在处于低8 联时,施工时可以使用挂篮旋转浇筑方式来进行,可运用满堂支架现浇方法完成剩下的两联。整体桥梁框架的主体是预应力混凝土持续梁,箱梁高度值为2.2m。通过测量以及计算可知,桥梁纵坡峰值为3.5%,最低值为0.589%。经过施工单位认真思考施工现场环境以及成本,对于如何处理软土地基,则是选择运用水泥搅拌桩加固技术进行的软土地基处理方法。

2.2 水泥搅拌桩加固布设方案

项目的区地基基础基本为全线分布的、厚度较大的淤泥地基,但要根据工程施工遇见的实际情况,根据路堤加固部分形状采用水泥土搅拌桩法。此技术是以水泥充当固化剂,与地基中的软土产生反应,使其发生硬化效果,然后,使地基更加充满完整性、高稳定性以及高强度,转化为符合规范的复合地基。安全性与稳定性可以满足施工要求、无需施工单位投入过多成本,但是此技术工序复杂,进度较为缓慢。出于节约成本目的的考量,本工程路基体处理地基时使用的是水泥搅拌桩措施。通过计算可得,搅拌桩总数大约占4202 根,桩长67230m,桩径0.6m,桩长16m,间距1.2m,呈三角形排列,图1 则是整体布局方案。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的桩体需要增加单独的褥垫层,一般厚度约为0.25m。褥垫层应由8%的水泥石屑混合制成,压缩系数应控制在0.94 或更高。石屑粒径应在2mm 至10mm 之间,泥浆的比例应小于5%。

图1 三角形布桩方案

另外,施工人员开展施工之前,工艺性技术桩必须提前完成相关测试,并且测试桩的总值必须至少为6 报。试验桩又分为三组,每组有两份报告,每组水泥用量分别设定为65kg/m,70kg/m,75kg/m。在进行大规模施工前,要对桩身进行试验,调整各项工艺参数,验证参数的合理性,确保桩身符合设计要求。对于同行仓的情况,单桩唇部于静态下,最大荷载试验荷载应为设计单桩承载力的两倍以上。

3 施工工艺流程

3.1 施工参数确定

施工人员结合室内配合比实验信息数据与施工现场试桩结果,明确各项参数设置具体如下:(1)掺和料参数。基层地基的总量的18%约为水泥,2%材料为石膏,水灰比为0.5。(2)施工过程控制参数。钻孔下沉速度要保证在0.5-0.8m/min 之间。搅拌提升速度:0.6-1.0m/min。内钻杆转速为50r/min 以上。外钻杆钻速要达到70r/min 以上。喷浆压力要保证在0.5-0.8MPa 之间。喷射混凝土量:36-40L/min(2 喷)。施工利用同心双轴双向搅拌桩设备进行施工,和现实施工保持一致,试桩总量采用6 根,试桩位置为A2 区H 排135,136,137,138,139140。施工参数见表1。

表1 试桩施工参数

3.2 施工准备

根据具体的施工要求,要确定好水泥搅拌桩的施工范围,清理范围内的残留根部、碎小岩石等障碍物,保持范围内平整整洁,为后续机械设备的安装施工创造一个良好条件。取搅拌桩附近的空闲工地,搭建一个大小合适的存放水泥临时仓库,存放施工所需的水泥材料;设置搅拌堆后台;搅拌桩的施工浆料,这部分暂时存放在收集坑中,待稍干后,运至指定地点。现场安装了SJC 监控记录仪,掌握实际喷浆混凝土的实际施工状态。等到机械设备有序进入现场,组装成型后进行试运行,如有问题,我们将作出响应,直至达到稳定运行状态。在正式钻孔前,将测试仪放置调试好,满足泥浆量、管道气压、搅拌提升速度、水泥用量等重要参数,后要判断实际参数是否达到要求。如果设计中存在误差,如果数值超出合理范围,则需要进行调整,直到完全符合要求为止。

3.3 测量放样

通过测量定位控制点去准确放置好测量桩的位置,安装短木桩形成明显的稳定标记,在打桩现场周围安装控制桩,准备适量砂浆,用砂浆固定木桩防止出现移动情况。测量打桩后,获得具有参照功能的标记坐标,以便后续在指定位置安全有序的进行施工。

3.4 桩机就位

安装搅拌打桩机的位置时,确保对中误差不要超过20mm;检查打桩机是否稳定,如果出现不稳定情况,就要将打桩机调平至打桩机稳定或进行其他调整。当搅拌轴符合设计深度时边搅拌边提起。其中,保证不大于桩长0.5%的垂直偏差。为提升控制效果,应该焊接一个半径5cm 的铁环在打桩机上,同时将铅锤悬挂在高度10m处。在进行施工过程时,铅锤要保证经过铁圈中心。

3.5 下沉与提升

软土地基加固工程采用两喷四搅施工工艺,如图2所示,具体细节要按照该工艺进行。启动电机,放松卷扬机,在预搅拌时要将搅拌头浸没下沉。在此期间,要密切注意钻头的位置。当钻头到达桩底高度时,开始喷洒搅拌并将其抬起,再次搅拌使其浸没并重复喷洒到孔口位置。完成上述分步操作后,完成一个桩位施工,关闭搅拌机,移至下一个操作位继续施工。搅拌/沉降速度控制在0.5m/min~1m/min,上升速度控制在1m/min~2m/min,根据现场施工环境确定实际速度控制。在河流附近,搅拌和沉降应该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减慢,速度控制在0.5m/min~0.8m/min 范围内,起升速度稳定在1m/min 以内。砂浆泵运行一段时间后,纯水泥浆到达搅拌头。此时根据上述要求对浆料进行搅拌、注浆和提升,以保证混合头的工作速度具有严谨的科学性,确保水泥浆与原地基土均匀地混合。砂浆泵应在离地面50 厘米处停止,同时不断增加泵送量。混合过程完成后,将清水注入收集料斗,以清除管道中残留的泥浆,确保管道处于干净卫生。派专人进行及时清洗,防止水泥浆容易附着在管道上,造成清洗困难的情况发生。

图2 水泥搅拌桩施工示意图

4 水泥搅拌桩加固软土地基施工技术验收

此工程竣工后,施工人员需要认真检验工程是否达到相关标准,保证工程确认达到满足相关标准之后,再次进行后续施工,为后续施工奠定一个比较良好的基础。桩位定位误差应控制在50mm 之内,桩径、桩长必须高于设计值。所有桩体在施工过程中,应采用水准尺检验导向架以及搅拌轴是否垂直, 垂直误差应控制在1%内;成桩3d 轻型动力触探检验上层桩体的均匀程度,成桩达到一周之后,施工人员利用浅部开挖桩体测量桩体直径数值,保证桩体最小直径必须超过设计桩径,随机抽样桩体总量是所有桩体数量的5%;搅拌桩成桩满四周之后,施工人员应利用双管单动取样,据此判断持力层土性,并评估搅拌均匀程度以及水泥土抗压强度。同时为了保证处理效果,需要进行复合地基静载荷试验以及地基最终沉降量计算进行验证。

4.1 复合地基静载荷试验

本标段施工共施工深搅拌桩525 根,依次按照工序进行施工后,以0.5%的抽样率确认桩的施工质量。随机选取3 根桩,采用桩载反力梁法进行复合地基加载试验。在工作时,试块推动反作用梁提供反作用力。千斤顶被激活,压力以逐步的方式施加到负载板上以配置测试。经过试验和观察,得到复合地面静载荷试验结果。结果如表2 所示。

表2 复合地基静态载荷数据

通过表2 可知,总计3 个试验点,承载力基础数值的极差<30%,平均值为155.7 kPa,可以视为复合地基承载力的特征值。经过对比分析得知,该值满足要求。

4.2 地基最终沉降量估算

沉降可通过如下公式予以计算:

式中:

S 为地基最终沉降量,单位:mm;

m——沉降计算经验系数,根据工程经验,m 取1.40;

n——目标深度范围中所细分的土层总量;

e1i——新建海堤过程中,第i 土层于平均自重应力影响下,所形成的孔隙比;

e2i——第i 土 层于平均自重应力以及平均附加应力同时影响下所产生的孔隙比;

h1i——第i 土层的厚度,单位:mm。

计算结果如表3。

表3 沉降计算成果表

根据计算结果,假设淤泥层厚度为15m,150d 后水泥混合桩处理的地基压力密度达到80%以上,完成后地基残余沉降约为0.10m。根据堤身组织预留结算,工程设计预留量为0.15m。

结束语

在公路桥梁建设中,软土地基的施工质量直接决定了工程施工的最终质量和后续的使用时间。因此,有关建设单位需要十分重视施工质量方面存在的问题,合理选用相关的软土地基处理方法,将软弱地基施工质量中的不足完善,保证公路桥梁工程后期投入应用的安全性。

猜你喜欢

桩体水泥桥梁
桩体模量和加筋体刚度对路堤稳定性影响分析
没听错吧?用污泥和尿液制水泥
地铁车站支撑拆除对围护结构的影响
水泥像被踢死事件
通过对水泥管式磨机隔仓板结构改进提高水泥台产
热—力耦合下能源桩沉降和荷载传递特性的数值分析
桩筏基础桩土荷载分担比研究
手拉手 共搭爱的桥梁
句子也需要桥梁
高性能砼在桥梁中的应用